作為過來人,不建議購買的嬰兒用品有哪些?求分享?

拜託了爸媽


大家好,我是川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每個當媽媽的都想給自己未出生的寶寶最完美的生活,所以在出前生肯定買了一大堆嬰兒用品堆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認為每一個東西都能在不同的階段的用來減輕大人的負擔,增加孩子的舒服度。可事實卻相反,很多看起來很理想化的東西,現實上很雞肋。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來分享一下我所買的雞肋產品。

作為過來人,不建議購買的嬰兒用品有哪些?

1、嬰兒床

當初看到文章關於孩子一出生最好分床睡好處,覺得很有道理的樣子,既衛生,相互間又不會打擾影響睡眠。於是買了之後才發現,剛出生的孩子差不多2、3個小時就得母乳一次,把孩子放在嬰兒床上,每次餵奶得抱到自己床上,尤其是冬天又冷又麻煩。於是睡了兩個晚上就把孩子放在大床上跟自己睡,晚上母乳又方便又省事。嬰兒床就成了堆放孩子用品的收納床了。

2.寶寶手腳套

看書上說寶寶出生後很容易自己用自己的指甲抓傷自己嬌嫩的臉,需要買了小手套防止孩子抓傷,腳套可以保護腳不受寒,不容易感冒。可是實際上發現,孩子的指甲是可以剪的,孩子的手是需要活動的,冬天腳用包被裹著,這些東西根本就用不上。

3、高景觀嬰兒車

生二寶時,看到高景觀嬰兒車介紹可以減少吸收汽車尾氣,大大的車輪可以減少震動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實際上是,這個嬰兒車超級佔地方,沒有電梯根本無法出門,平時都有花園裡推,道理又平又寬,哪裡有什麼汽車能上來。最主要是出門,一般的小車後尾箱是無法放得下。

4、奶瓶消毒器

剛開始覺得孩子的奶瓶有殘奶,的確是容易差不細菌,容易讓孩子腸胃有病。實際操作是,每次喝完奶我都把奶瓶洗乾淨,要吃時用開水燙,第二天早上,把孩子前一天用過的奶瓶,奶嘴、杯了、碗全部入鍋裡煮一遍消毒。

5、溫奶器

沒生娃前,覺得溫奶器應該特別實用,不讓孩子喝冷的奶,每次都能喝的合適溫度的奶。可是全職在家母乳時根本用不著,衝奶粉時用的都是溫水,更是用不著。聽我鄰居說她們家背奶,但是平時拿冰箱裡的出來給孩子吃,基本上都是倒奶瓶放在熱水裡溫好後再吃。

6、學步車

理想中學步車是用來解放大人的雙手和腰,讓孩子自己學會走路,可是後現才知道學步車屬於反人類的嬰兒用品,每個孩子到了該走路的年齡自然而然就會走,根本不需要外用工具來訓練。

我是川川媽媽,擁有一個17歲女兒和一個5歲兒子,有著照書養的理論知識,也有著豬養的實踐經驗。關注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一起來討論育兒路上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陪孩子一起成長!

川媽育兒


我家現在寶寶快兩歲了,按照我的經驗來說,不建議購買的嬰兒用品太多了,我就從我買的東西來說一說。

1、純棉紗布尿布。

這是我在寶寶九個月就開始準備的,當時看到純棉,紗布這幾個字就動心了。不過後來娃出生了發現用處不大,娃娃剛出生時,粑粑都是黑色的,特別難洗,所以不能用這種尿布,出了月子,娃娃的粑粑一天多次,尿片都洗不完,所以後來改成用紙尿褲了。

現在家裡的這種尿片還有很多,從來沒用過,扔了可惜,送人都沒人要。

2、輔食勺。

這個也是一眼心動,買了後還興奮地向家人介紹娃娃喝藥都省事了,然後被家人臭罵一頓。主要問題是一次裝不了多少,而且娃娃不習慣這樣吃,攪米粉的時候也比較麻煩,後來直接改用碗了。

3、水溫溫度計。

當時也是覺得超實用,買回來發現用的很少,習慣性用手肘試水溫。

4、鋼琴健身架。

這個當時是看電視節目,一個育兒達人推薦的,據說對寶寶的各方面發育都很好。當時就買了,不過用的次數少的可憐,娃娃不能坐的時候她不願意睡那裡,大了她又不想玩了。所以這個玩具打開後玩了一次就沒用過了。

5、輔食機。

用的次數可憐,有時候是因為沒時間,有時候是做了寶寶不愛吃,總之也是一個閒置物品。

這些東西都只是我在娃娃成長過程中覺得不實用的物品,東西都很好,只是對於我來說用處不大,也許有的人買了後覺得很有用。所以這只是我的觀點哦,給大家作為參考。


陶小小講故事


看到咬咬樂,必須要吐槽。

寶寶添加輔食後,正處於磨牙期。本著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好習慣,受群裡媽媽的安利買了兩個咬咬樂。

開始我們把水果切成小丁放進去,寶寶咬的時候會擠出果汁,但他不滿足,邊咬邊扯,水果小塊會從小洞鑽出來,長牙齒後還把水果袋咬破了。後來就削成整塊放進去讓他啃,啃兩口就仍在一邊不要了。我用咬咬樂試著吃了一次,難怪孩子不喜歡,完全不是水果的口感和純正味道。我覺得會妨礙孩子對水果的認知,也怕孩子對水果失去興趣,就再不給他用了。再給孩子吃水果就喂果汁或果泥,然後就是切小丁,再就自己拿水果條吃。不用太著急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能力達到了自然就會了。


教書匠媽媽


作為一個事兒媽,看到這個標題,我就特別想吐槽一下自己以及自己買的那些看似有用實則毫無用處的雞肋嬰兒用品。

恆溫壺

恆溫壺是懷孕時買的,當時覺得這個超級有用,溫度直接設定,可以直接拿來給寶寶衝奶粉,還節省很多時間,真是必買不可。事實是,這個恆溫壺在我家用了不到三次,我也實在找不到不用它的理由(可能家裡一直都有開水吧),反正就是用不著,放著不用,棄之可惜。

輔食研磨碗

雖然它外表很可愛,配備還特別齊全,但還是強烈建議寶媽們不要買!不要買!不要買!真的用不著,我就用了一次,現在還全新的放在我家收納箱裡。

感溫勺

當時看著小巧可愛就把它買回了家,也是用了一次,真心覺得“中看不中用”,一定慎買。

安全座椅

它足夠安全,也足夠結實,但我家寶寶就是不坐,一坐就哭。所以建議寶媽們買安全座椅前一定要讓寶寶試坐一下,如果寶寶不反感再買。

嬰兒用品數不勝數,是否是雞肋誰用誰知道,各位美媽們買之前一定要猶豫猶豫再猶豫,試過再買才是持家之道。

我是金豆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同行。

金豆麻麻加加油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有些嬰兒用品真的不用買,我說一下我的經驗吧。


1、過於笨重的嬰兒車不要買。最好買那種輕便的,可坐可躺,推出去比較輕便的嬰兒車。

我在生寶寶前買了一個很大,很笨重的嬰兒車,孩子在六個月前還可以。因為那時候我基本上就是在家用用,很少推出去用。但是,當孩子大了,就發現這個嬰兒車特別不實用。


我家住四樓,又沒電梯,由於嬰兒車特別重,我一個人根本拿不下去,就算好不容易把嬰兒車拿下去了,但車太大,太笨了,在路上推特別不方便,稍微窄一些的路就過不去,靈活性也不夠,轉穿什麼的都困難。


後 來我困斷的買了一輕便的傘車,方便多了,一個人連車帶孩子,可以一下子就抱著上下樓,但有一點沒選好,應該選 一個能坐能躺的,我由於沒經驗,只選了一個能坐的,但孩子小,隨時可能睡著,特別是在小推車上,孩子只要一困,就容易睡著,所以,一定要買一個輕便的,可坐可躺的推車,就方便多了。



2、嬰兒防抓手套不建議買。這個我也準備了,沒用上,如果怕孩子自己抓臉,可以把孩子衣服買大些,袖子長些就行,戴手套不利於嬰兒成長,而且我家寶寶壓根就沒抓自己的臉,所以根本沒用上。


3、痱子粉不用準備。 很多醫生,兒童專家都不建議用痱子粉。我自己買了,也沒用上。


4、軟底學步鞋不用準備。我準備了,也沒用上。可以直接準備正常的學步鞋,底子不要太硬就可以,要不準備了太軟的底,又不能穿出去,怕寶寶紮腳,就浪費了。


東林富談育兒


作為一個80後的晚婚奶爸,我家老婆給我生了一對雙生小寶,所以不管什麼嬰兒用品都是double,現在小孩長到了兩歲5個月,在我看來有些東西真的是沒有用,而且是分級別的。

不建議5顆星

第一是學步車,這個東西對於小孩學步來說毫無益處,並且會使得小孩容易在學步車中走路的時候,變成o型腿,這個產品在國內和國外都已經被嬰兒醫學徹底的否定了,只是有些老人和父母在帶孩子學步的時候圖方便才一直在使用,這個一定要摒棄。

第二是防摔揹包,這個在小孩學步的過程中,說是給小孩以保護,其實是給小孩以誤導,讓他們知道摔倒了並不疼,恰恰是對腦袋最大的不保護,因為當他們以後形成習慣以後去掉了這個揹包保護,磕碰了以後不會刻意的保護自己的腦袋,那麼一旦出現磕碰造成的損傷是更大的。

不建議4顆星

第一是兒童防抓手套,新生兒在成長和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口欲期和手對外界的探索其實是同樣重要的,如果把他們的手長期的保護住,看似是保護了小手,但其實是破壞了小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和大腦刺激發育的影響,父母要是擔心可以在孩子睡覺的時候戴手套,而白天活動的時候還是要儘量放開他們,給他們探索。

第二是溫奶器,當你看到自家小寶餓的哇哇叫的時候,還要在這個鬼東西里頭等個5分鐘,才能等到奶溫了,那跟一個盆裡加點熱水有多大的區別呢?完全是忽悠人的高科技。

不建議3顆星

第一是小孩磨牙棒,我家的兩個小寶在出牙之後,我也考慮給他們買磨牙棒,而且是買的那種純天然穀物的磨牙棒,還不是硅膠咬膠,當把磨牙棒放到小寶的嘴裡的時候,他們根本不咬,就像糖一樣的一直含在嘴裡頭,反而你把手指頭放進去,他們倒是玩命的咬,身邊的幾個朋友問下來也都是這樣子,都不怎麼喜歡咬崩牙棒,不管是實物的還是硅膠的

第二是嬰兒定型枕,我們家兩個小寶從一開始就睡在自己的小嬰兒床裡,四面做好圍擋給他們在裡面且翻滾了,小孩頭型定型這個問題,還是要父母多上心多看,多活動,要不然頭型睡偏了,一旦固定了,那長大了就很難看,厲害了甚至還要器械矯正,那就痛苦了

不推薦2顆星

這裡一次要舉出好幾個產品了,

洗鼻器,洗鼻器這種東西對於有鼻炎或者感冒的大人還是有一定的用處的,但於對於小孩來說大人痛苦,小孩哭鬧完全是胡整,

奶瓶消毒器,奶瓶消毒器就不用多說了,完全收的是智商稅,

嬰兒護臀霜,這個基本上也是智商稅,擦臉的霜都能用,擦屁股有什麼不可以的,換個位置換個名兒,價格還貴幾倍,什麼道理

其實反過來想一想,30多年前的我們小時候也是簡簡單單的吃,簡簡單單的穿也就長大了,活潑健康,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兜裡有米了,但是養孩子還是簡單一些好,小孩皮實大人省心


姚凱文


大家好,我是【果凍媽媽】,熱愛寫作和育兒知識分享。


作為一歲寶寶的寶媽,看到這個問題我特別有話要說,很高興能分享經驗。

結合個人實際經驗和與寶媽們的探討,針對不必要買的寶寶用品,我總結如下:

一、嬰兒床

【理由】:幾乎不用,價格貴

【浪費指數】:5顆星



懷孕的時候我諮詢過同事和朋友,用不用給寶寶買嬰兒床,絕大多數都建議不要買,但是我根本聽不進去,我又問我媽媽,她說沒有必要,我弟弟家的嬰兒床就一直是擺設,完全不實用,需要就拿來用,不要浪費錢買新的。但是,我還是執意給寶寶買了新的嬰兒床,想著能訓練寶寶獨立睡覺的能力。結果寶寶出生,我家寶寶在嬰兒床上睡了一個月(月子裡),寶寶滿月過後就再也沒睡過,當時覺得寶寶在小床上睡我們不大放心,還有一點是夜裡餵奶換紙尿褲很不方便,而且半夜他一個人在一邊,餓了哭了真不不一定聽得到,後來堅持到滿月,就把寶寶放大大床上和我們一起睡,自那以後小床就閒置了,平時小床就在臥室裡閒置放寶寶的衣服,還佔著臥室的空間,而且,價格真的比較貴,完全不實用不划算。  

二、寶寶游泳池

【理由】:幾乎不用,各種浪費

【浪費指數】:4顆星



這個浪費指數之所以只有4顆星,完全是因為價格原因,不實用指數都是一樣的。而且特別浪費,浪費水!真的,在家燒熱水,滿滿一遊泳池,特別不方便,畢竟家裡的熱水器功率沒有育嬰店的大,特別花時間,還有就是滿滿一大池水,寶寶遊十分鐘左右就過去了,然後處理這麼多水,是個麻煩事,一般寶寶游完都特別困,必須馬上入睡,所以不可能把那些水合理利用起來。而且最重要的是,家裡條件不專業,一不小心容易感冒,我家就遊過一次,太折騰了就閒置了,到現在也沒處理掉,丟不捨,用不起,寶寶都一歲了,尺寸已經不合適了。

三、溫奶器

【理由】:幾乎不用,真的不需要

【浪費指數】:4顆星



溫奶器也是懷孕的時候買的,因為沒有經驗,看見人家推薦就買了,還想當然的以為很實用!當時想著給寶寶溫奶用,可生了寶寶真到用的時候,發現這個沒大有用處,給寶寶衝的奶粉,寶寶一般會一次性喝完,要是喝不晚的奶,我們一般就不給寶寶喝了,衝好的奶粉,吃不完的都要倒掉,這個也閒置了,理由是真的不需要。

四、新生兒衣服禮盒

【理由】:樣式好看,種類繁多,不實用

【浪費指數】:4顆星


給寶寶買新生兒衣服,千萬不要買多,但是都忍不住買多,而且最浪費的是盲目跟風,買禮盒,看起來種類很多,而且包裝好看吸引人,結果其實除了剛出生的時候急需新生兒內衣,其他的積極不用,建議買3-4件和尚服就行,因為月子裡的寶寶長的很快,出來滿月基本都穿不上了,不必要買禮盒,建議根據實際需求單買,需要什麼買什麼,千萬別多買存著,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且還堆得亂七八糟,整理起來非常頭疼。



【綜上所述】:給孩子買東西的經驗就是:“切忌盲目跟風,寧缺毋濫,按需購買”。

現在的嬰兒用品種類繁多,新手媽媽們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一定要理智消費,杜絕浪費!適合自己寶寶的才是最好。

【特別提醒】孕媽們最好不要給未來寶寶屯嬰兒用品,有些東西,寶寶出生再買也來得及,需要什麼買什麼,合理購買,科學使用,抵制浪費,結合實際!


吧啦小精靈


在育兒的道路上,我走過最多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女兒剛出生的時候,一直到現在我都買過很多看似有用,其實然並卵的東東!接下來就跟大家一塊來說說,嬰兒乃至幼兒期,有哪些東西是好看大於用處的!

(以下商品,全部是我買過的實物圖截圖!!也全部是真實的使用經驗)

1、輔食咬咬樂:

我當時還買的是美國一個牌子的,想著訓練女兒的咀嚼能力,把香蕉啊、哈密瓜啊等等軟一點的水果裝在裡面,讓她自己咬著吃,又營養,又安全。但事實證明我想多了,我女兒大概咬了一次吧,發現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子,果汁流的到處都是,而且咬一下她還會甩著玩,沙發上、身上、桌上都是水果黏膩的汁兒!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那個配套的蓋子,我女兒拿來洗澡的時候玩兒了!嗯,78塊錢就換來一個洗澡水小瓢兒,我還不如給她買個舀水瓢呢,十塊錢就行!


2、吸鼻器:
就是吸鼻屎的啦!小孩子不會擤鼻涕,我想這個東西好呀,感冒的時候、鼻子被鼻屎堵住的時候,就可以吸吸吸啦!然鵝,什麼都吸不出來,還不如小棉籤沾鹽水來的好用!

3、棉質尿布褲:

想著能省錢,出去的時候把紙尿片穿在裡面,平時在家的時候,把尿布墊在裡面。一則是省錢,二則我媽覺得夏天用尿布更透氣。然鵝,在大商場裡逛著街,女兒在嬰兒車裡屎尿“側漏”一褲兜,只能中途回家。夏天的時候,更多時候女兒是光著屁股的。這個褲子來來回回用了不到10回,要麼就是一穿上,她就拉了,然後和著尿布一塊洗了,後來覺得,反正都是要洗,幹嘛還要多洗一個褲兜呢!

4、餐椅:

大部分情況下,如果家中是有老人的,建議就不要買了,我女兒的餐桌椅總共坐了沒幾次,後來走閒魚出給別人時,別人感慨還和新的一樣。因為我爸媽和孩子的爺爺,基本上是不會把她放在這裡面吃飯的,一鬧就抱、一不吃就抱,久而久之我女兒根本不願意坐裡面了。反正都是抱在腿上吃飯的,只有偶爾家裡來人的時候,我爸媽沒時間抱的時候,才會把她放在裡面自己玩。而且我女兒還從上面掉下來過,嚇的我“魂飛魄散”!

5、樂高:

基本上買回來,就整兒八經的玩了5次吧!第一次和爸爸,第二次是我擦灰,接下來都是因為隔壁小哥哥來了,才一起玩一會!現在擺放在房間裡還是第一次和爸爸一起搭建的樣子,一點都沒變過。

想丟,很貴!不丟,很佔地方!

6、學習筷: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是在《爸爸去哪兒》裡,kimi拿的吃東西,後來長沙金霞保稅區開業了,韓國館裡有這個學習筷,也不貴,20多塊錢,就買了!

後來,沒有後來了!我女兒到現在快5歲了,吃飯依然用勺子,筷子直接跳渡到成人式的筷子,她居然嫌這個筷子不好用!

現在我女兒長到4歲10個月了,我依然會給她買一些看似有用卻無用的東西,比如一些做飾品、項鍊的玩具,還有自行車、滑板車,基本上她說的我都會給她買,然後就放家裡吃灰!滑板車我是300買的,後來100出掉了!


澳優袋鼠媽媽


如題主所說,咬咬樂看似很好用,實際上真就是個雞肋產品。我就先吐槽這一個吧,真心不建議媽媽們購買。

有人說咬咬樂可以讓寶寶舒緩長牙的痛苦,給寶寶吃水果也不怕寶寶嗆著。我當時一看,好像是這麼個意思呢。於是給自己寶寶買了一個。

在寶寶開始嘗試吃輔食的時候,我給寶寶用咬咬樂吃了香蕉,寶寶很興奮,然而問題來了,寶寶轉瞬就吃完了一節香蕉,死活不肯把咬咬樂給我,但是他又著急香蕉吃完了,最後老公直接把香蕉給寶寶啃了,寶寶才破涕為笑。

老公一臉想不通的表情問我:“這?能直接給寶寶吃的,為什麼非要那麼費事裝在那玩意裡給寶寶吃呢?”

然而我竟然沒想通,買完一個,又買了一個,可能是孕傻吧,哈哈,我想的是:“哎呀~寶寶來不及吃,那我弄兩個替換著給他吃不就好了嗎?!”

寶寶外婆更是用實際行動來“鄙視”我瞎買東西,那就是把香蕉啊、蘋果之類的水果,直接用小勺子挖給寶寶吃,寶寶吃得更歡快~

至於說,寶寶長牙,用咬咬樂緩解牙齦不舒服的情況,那還真就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寶寶更喜歡咬媽媽的肉來緩解長牙之痛~哈哈哈哈哈~

後來,2個咬咬樂都被我默默地扔掉了。

下圖是我們家的薯條寶寶第一次用咬咬樂吃香蕉,以前只曉得喝奶的他簡直是打開了味蕾的新世界。


薯條媽媽如是說


生大寶時,恨不得把孕嬰店裡推薦的東西都買一邊,生二寶後,就很多東西不想買,因為很雞肋。我覺得沒必要買的有以下幾個:

  1. 嬰兒床 我沒有買,因為身邊好幾個買了以後,最後淪為儲物籃,幾乎沒有用到。可能西方國家從小寶寶出生開始就讓小寶寶一個人睡,但是我身邊的情況卻是都摟著寶寶睡覺,還得一個被窩。我生閨女時,讓閨女躺旁邊一個人蓋個被子還被婆婆說道了好久,說寶寶火力小,一人蓋被子容易冷。拋開這一點,用嬰兒床,母乳餵養特別不方便,想想半夜睡的正香甜,卻要把寶寶從嬰兒床上抱起來餵奶,然後在放到嬰兒床上,對於月子裡身體比較虛弱的產婦確實很不方便。

  2. 輔食咬咬樂 說實話,大寶時我看介紹特別想買,想著把水果放進去,然後讓寶寶隨便咬著吃,補充維生素等等,但是現實卻是特別難清洗,有那清洗的功夫,還不如把水果切成小塊或者弄成泥吃,況且一股子塑膠味寶寶也不愛吃。

  3. 高景觀平躺嬰兒車 生大寶時大寶姥姥買的,當時考慮我們住獨家小院,不用搬來搬去,所以大點也不礙事,況且 顏值真的很高,車的避震效果還特別好,功能齊全。但是寶寶不到半歲,我們就搬到居民樓上住了,還是不帶電梯的那種,住在四樓,真的,搬下樓一次就不想用第二次,寧願抱著孩子,車子太大,即使摺疊搬著也特別費力。但是對於有電梯,不考慮搬來搬去的家庭來講,三個月前的小寶寶坐這個車還是比較舒服的。
  4. 料理機 心心念念買了料理機,想著可以大顯身手,結果發現食物太少根本沒辦法用,太多的話,寶寶吃不完也浪費。還不是買個研磨碗外加輔食剪,手工操作,哪怕是一丟丟的量也能操作,吃多少弄多少,特別方便。
  5. 安撫奶嘴 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安撫奶嘴就不用考慮了,寶寶對此是拒絕的,想想也是,吃慣了咪咪,再吃安撫奶嘴,那口感不是一般的差別,為了解脫奶睡的習慣,我不死心,買了個,被寶寶當玩具撕扯了幾次就打入冷宮了。

以上是我個人使用時的心得感悟,可能由於習慣方式不同,大家的意見不一樣,你覺得哪些東西是比較雞肋的呢?


我是米小兔,一個二胎媽媽。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給你們分享家庭育兒,夫妻關係,家庭生活等資訊,有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