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箝之術序一


飛箝之術序一

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徵,乃可求,乃可用。

凡是揣度人的智謀、考量人的才幹,必須廣泛收集或遠或近的各方面信息,制定確立威勢的措施,觀察對方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是否一致,辨別出對方言語中的是與非,分辨出對方言語中表面和背後的含義,判斷對方是否具有高超的權謀韜略,能夠制定圖謀大事的計謀,從而確立君臣間應有的親疏關係。然後在實踐中加以檢驗衡量。對於那些可以匡正裨補我們決策的人,便徵召他,聘請他重用他。

飛箝之術序一

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徵之而後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後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峒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與人談話時,首先把讚揚的話語傳達給他,通過恭維來鉗制他們。以鉤鉗之詞進行遊說,在交談之時要忽而表示認同,忽而表示反對,以便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對於那些以鉤鉗之術仍沒法控制的對手,可以先不斷提高他的名譽,使其名不副實,為日後詆譭他做充足的準備,一次不行就多次實施,直到毀掉對方為止。有時候讚揚對方優點使其缺點暴露是詆譭,有時歷數其缺點使他優點顯露也是為了最終詆譭他。想要重用某些人時,或者先賞賜財物、珠寶、玉石、白璧和美女,以便對他們進行試探;或者依據他才能的大小,用名祿地位來吸引他;或者通過尋找漏洞來控制對方,以上辦法都是要結合“抵巇之術”來運用的。

飛箝之術序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