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山东疫情防控人员被殴打致死,涉事者仅15岁?


一条鱼腥了一锅汤,挑战人民的道德底线,中国是法治社会,必须经受法律的制裁!不要拿未成年说事!


娱乐双响炮蝈蝈


为了什么,杀人者一定要付出代价,但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在以前我一定会写一些严惩杀人者之类的,但是看到这么多志愿者入户打砸,把百姓绑柱子上,或者按地上问服不服,看谁不顺眼摔人家手机打人,和最近的殴打没有用来扫码的智能机的老头等等后,我觉得有必要把事情还原清楚,拿真想去谴责。


翀翀爸482


我发现一个蛮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这个社会对待未成年们的态度,一方面作为家长我们宠溺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我们又总是觉得别人太过溺爱他们的孩子,若没事还好,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质疑这个,质疑那个,喊打喊杀的不绝于耳,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想想就好笑,有空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了再说,对待一些极端个例也千万不要太过情绪化,应该理性一些去分析,去总结,让自己和孩子从血的教训中受到警醒和启示……

我还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有很多人正带着有色眼镜审视我们的下一代,总感觉他们啥啥啥都不好,不能否认,由于物资的丰富,精神层面的枯乏,他们确实多了些我们不曾有的毛病和缺点,但总体还是好点,如果非得较真,我认为是我们这个社会把他们带偏了……

最后,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件事发现一些很呆诡的东西,就是当一些成人与防疫人员发生矛盾时,社会舆论一边倒支持他,甚至没有人会在意事情的经过与原委,反正就是很情绪化代入感很强的支持他,而换了个一个十五岁未成年人时,这个剧情反转了,喊打喊杀的,诛连九族的,还是那副正凛然的样子,可我就想问问,你看到现场经过了?你知道他们经历什么了?就喊打喊杀的,还记得台山龙哥吗,那……

孩子要教育,我们要检讨,全社会都得反省,这才是杜绝(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好办法,而不是情绪化的跟着喊打喊杀,省少这是时间和精力,多陪陪孩子,少让他接触网络游戏,相信这个社会会和谐多了!


湘中明珠Zxp


别拿未成年人犯罪来糊弄人,我只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再说了,十五岁已经不是小孩儿了,更何况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顶风作案性质就更恶劣!所以更应该重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管他什么小孩儿大人!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四个字—必须重判!


smallorange1


什么时候开始犯罪越来越趋近于“低龄化”

青少年暴力致人死亡事件这样的新闻在这几年里面屡见不鲜,时有发生。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心理越来越严重?

无疑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的缺失,生物学课本上记载的很清楚,一个人的“生长发育=基因+环境”,基因是先天的,不可改变,其实更多的就是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影响巨大。

此次事件的具体经过:

3月23日,在山东泰安一粥店菜市场门口有人发生冲突,15岁男子跟随父亲到菜市场内送货,期间73岁的男子因为防疫工作将其阻拦,随后发生口角,双方爆发冲突,15岁男子将其暴力致死。

在这个社会里面,15岁不应该称之为孩子,因为目前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小孩的生长发育更加健全,往往15岁的年龄就有了20岁的身体和力气。

随后,该人员被派出所带走调查。


看到此新闻,不禁让我们想到以前发生类似的事情

早在19年10月20日,和10月23日连续发生两起青少年暴力事件,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年10月20日,13岁的大连男孩杀害十岁女童,同月24日,仁寿县某中学内,一学生持砖头将老师严重打伤。

网友们纷纷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当然,在随后10月26日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未成年人犯法罪进行了修订。

该如何使这样的事情发生率减小?

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家长学校的指引、监督,需要良好氛围的社会环境,三方共同协作,才能够使他们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学校当中,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能够停留在课本,更多的应该是德智教育,目前教育环境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当然也希望学生们的配合,才能够使工作效率更高。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怎么看?


二中数学大川


我们虐待动物,我们血雨腥风的捕杀、下药毒动物,正在教育下一代残忍。当我看到成年人抓到流浪狗后,把鞭炮绑在狗尾巴上点燃,成人孩子拍掌大笑,当我们捕杀流浪狗猫时,孩子们追着看热闹,我们在教育孩子什么啊?!这种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全怪罪孩子吗?!我们成人就没责任吗??


刘府二爷


说现在的小孩四体不勤(不会干活),五谷不分(不认识粮食的品种),六亲不认(不认识家里的亲戚或不知叫什么)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他们学一些歪门邪道却却很“聪明”,比如打架斗殴,玩游戏,甚至赌博,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有关部门应该要反思了,因为少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的前途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不能让他们成为失落的一代!


沁园春雪144160832


教育应从做人为本!知识当然是学生的必须之路!从疫情看小留学生多起来,说明中国的富人多了。但从国家民族来讲,小留学生怎么会学到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从犯罪年龄来看,犯罪越来越少年化!这就说明教育的缺乏人为本,所以,少小就没学到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如今,金钱观深如民心,可也是金钱观改变了善感,改变了灵魂!行成了唯我独尊!为此,犯罪小龄化也就不难理解了!归根受教育影响,为人之父的言传身教,让小少年就迷惑人生,故走上犯罪路!可惜!可悲!品不正无立足之地!知识才华再富有,也同样是败类!


哥们儿158258535


杀人犯必须重判,不能有所区别。

从古到今,有谁见过重几个重刑犯能够真正的改好?还不是累犯居多?

按传统十五岁男子完全以能成家立业,更何况是生活在现代。

所以十二岁以上就不能以末成年分类,如重大刑事案件,就算十二岁以里也要加重从严处理。

法律之所以被敬畏,在于其无私无情。而情在于法外者.,故防患于末然亦!


东方欲晓22445


举个例子:一十三岁少年,打架,榨钱屡教不改,被派出所传讯,家庭,学校,和被害人及派出所协调教育孩子的时候产生分歧,关是不关?但大致的意见是关了他,有案底了,将来他怎么做人?个人观点,他现在就不做人了,将来也好不到那里去。不如现在给他个教训,甚至说给他个威摄,让他知道犯错或者说犯罪的成本很大!说不定将来就知道该怎样做人了。说一千道一万,不要再用道德伦理来衡量该法律管束的问题了。为什么他们一再犯错或犯罪而屡教不改,就是他们犯过之后成本太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