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危機,是“坑”還是中國崛起的“跳板”?


“新冠”危機,是“坑”還是中國崛起的“跳板”?


0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新冠”之“禍”相信大家都已經充分領略到了,但“新冠”之“福”在哪呢?有網友說“生產口罩的廠商唄,幸福得要死!”確實,如果我是口罩廠家,我可能會吹牛吹一輩子,我的孫子可能都會接力吹下去。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新冠的“福”又會在哪呢?中國人會說“雖然我們也受了很多苦,被關了很多天,但我們還是挺過來了。相比歐美還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來說,我們幸福感爆炸。”

但看看我們的經濟,看看我們冷清的酒樓、餐館,我們也高興不起來。怎麼來提振我們的經濟?

02—變“危”為“機”

俗話說“有危就有雞”。“雞”在哪?

1997年索羅斯利用旗下的量子基金把泰國金融系統擊潰,東南亞各國外匯儲備窘困,相繼倒下。而中國外匯儲備雄厚加上外匯管制嚴格,成功躲過一劫,並在其後的幾年中接收了大量從東南亞流出的投資,成功甩開了東南亞各國,開啟了經濟騰飛之路。

“天上掉餡餅也是偶有之事,接不接得住就憑本事了。”

這次“新冠危機”歐美一片混亂,經濟發展陷入了停頓。這正是中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新冠”危機,是“坑”還是中國崛起的“跳板”?

03—“鐵公基”已經遠去,“新經濟”開始到來

說起“鐵公基”大家都不陌生,這簡直是中國的一大特色。但經過幾十年的建設,“鐵公基”在中國已經隨處可見,再擴規模的空間已經很小,總不能把高鐵修到月球去吧?

發展要面向未來。未來是什麼?電動汽車、人工智能、5g、無人機等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新賽道正在顯現。如果在這些新賽道上取得成功,不說超越美國,但至少超越歐洲還是很有希望的。

04—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戰略

“彎道超車”怎麼超?有網友說“簡單,彎道加速唄”。但怎麼才能把速度加起來?這是關鍵。

美國在“互聯網時代”甩開歐洲,坐上信息經濟龍頭的策略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90年代初期,互聯網正在興起,美國當時的總統克林頓推出了龐大的投資計劃,也就是後來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戰略:計劃投資4000億美元,用20年時間,逐步將電信光纜鋪設到所有家庭用戶。

光纖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美國互聯網的發展,雅虎、微軟、思科等一大批著名IT互聯網企業相繼湧現,形成了互聯網發展的第一波狂潮。同時,這波狂潮也培育了一大批軟件工程師和風險投資機構,為後來google、facebook、亞馬遜等“互聯網+”企業的爆發埋下伏筆。正是這一系列高光的操作,美國把歐洲甩開了。仔細看下,你會發現歐洲基本沒有著名的互聯網企業,甚至連中國都不如。

05—“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搶佔先機是關鍵。中國版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哪?

當前中國提出的“新基建”是個很好的構想。什麼是“新基建”?“新基建”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新基建”的建成將改變整個中國。

若5G的建成,AR、VR、無人機、自動駕駛等應用都會爆發;物聯網的建成,會使社會生產生活更便捷、更高效。舉個例子,原來抄水錶得靠抄表工挨家挨戶地去記錄,若在水錶裡安裝個物聯網芯片,水錶就能自動把數據傳輸到自來水廠,簡單快捷、準確及時。在工業設備裡安裝物聯網芯片,機器的運行情況、故障維修維護的相關數據都自動傳輸到企業的控制檯,一目瞭然。

當然,如果能大規模地在公路設施裡植入傳感器,打造“無人駕駛公路”就更棒了。

06—發展才是硬道理!新冠危機正在解除,中國也將迎來大發展的機遇,抓住了中國就能甩開歐洲!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