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安家》:越来越看不懂海清了

最近,电视剧《安家》热播,细心的观众应该早已发现了剧中的一些熟悉面孔,相信这也是导演的有意安排。

事实证明,这份特殊安排也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于我而言,就引发了一波漫长的回忆杀。

海清的出现,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十年前的电视剧《蜗居》。

同样是编剧六六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同样是聚焦房子和幸福的主题,同样是在买房面前捉襟见肘的工薪一族,同样是在愿望即将实现之前的感性流露,透过演员海清的演绎,隔着十年的时间长河,感触真的很多。

1

电视剧《蜗居》中,海清扮演的郭海萍是一个学化工专业又转行做普通文员的女人,每月领着3500元的工资,还畅想着尽快在上海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为了买房,她把所有能动员的关系都用上了。妹妹海藻没有积蓄,想让男朋友小贝拿出存的6万块钱应急一下,结果引发了这对年轻男女朋友之间的感情危机。

为了还清买房的借债,海萍成功把老公苏淳给“逼”进了牢房,苏淳本想在工作之外接一点私活补贴家用,却因为考虑不周触犯了经济方面的法律,最后还是海萍到处找律师才把他成功救出。

海萍的房子是买到了,生活似乎稳定了,情感却变得十分脆弱。

在上海那样一个一线城市,在“有房才算是有家”的理念推动下,郭海萍的人生目标只剩下一个,就是尽快买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哪怕动用所有的力量。

似乎只有真正把自己名字印到房产证上,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她才有底气扬眉吐气地生活在这个城市,真正摆脱掉“沪漂”的标签。

她可能也想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到二三线小城市生活,也许能收割一份积极稳妥的快乐。

可是,要强的她,最终还是坚持留在上海,虽然为了买房耗尽了家产,还背负着巨大的债务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她过于感性了。

理智提醒她这个城市不适合久留,情感却一直牵绊着她,让她舍不得离开。

2

电视剧《安家》中,海清饰演的医生宫蓓蓓一家五口挤在一所62平的小房子里。

她理想中的房子,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无论是打开电脑查资料,还是静夜沉思,都能身处一个无人到扰的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每当夜深人静,她只能坐在卫生间的马桶上托着笔记本电脑上网,抬头所及,是头顶上尚未晾干的各类衣物,似干未干的样子,像是她此刻格外拧巴的人生。

房似锦就是紧紧抓住了宫蓓蓓的痛点,把一套半年都没有推销出去的“困难”房子成功卖给了她。

看房的时候,房似锦还特意强调,邀请宫蓓蓓一个人前去看房,她就是利用了女人的感性特点,想让宫蓓蓓的第一印象发挥最大作用。

果然,经过房似锦装修的房子,充分考虑到宫蓓蓓的实际需求,比如在主卧安排了双床位方便照顾即将出世的二宝,在长长的过道中贴满了大宝的画,把没有明窗的卧室改造成书房,便于屋主人在喧嚣中享受片刻的宁静,有自己的空间来仰望星空。

提到仰望星空这个词的时候,宫蓓蓓的眼神中满是被理解的激动。

其实,她可能没有考虑到,如果是拿到类似的一套房子,她自己也完全有能力研究一下室内装修,打造出最适合的居家风格。

然而,在现成的舒适和可达物居面前,宫蓓蓓除了点头,不愿再犹豫。

一方面,她觉得这个房子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第一印象非常之好;另一方面,房产市场十分紧俏,或许这一刻的犹豫,换来的下一刻的遗憾,错过这次,以后未必能遇到同样理想的房子。

或许她也考虑到了很多因素,但是没有更深入地进行理性分析。比如说,长长的走廊无端占用了房屋面积,却无法更好利用;廊道过长,居家来回走动有时会不方便;书房固然可以仰望星空,但不是明窗,毕竟透气性还是差了很多。

但是,宫蓓蓓当场决定说,我买这个房子。

没有再给自己留下一丝回旋的余地。

在《安家》后来的剧集中,宫蓓蓓主动给房似锦打电话说,自己想要再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这段时间,宫蓓蓓在新买的房子里住得还是很舒心的,唯一的烦恼就是和老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起了冲突。

宫蓓蓓带着老公刘明礼一起去看新房子,两人积攒多日的怒火一触即发。虽然沟通方式过于激烈,但宫蓓蓓还是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和公婆分开住,她希望能亲自教育大宝。

对于宫蓓蓓而言,如果说首次看房是为了摆脱拥挤的生存空间,那么,第二次看房,则是为了给自己和孩子争取更多的自由和舒畅。

她向着独立能干的“大女主”形象又走近了一步。

感性中透露着理智,目标明确,坚守底线,直达目的,毫不犹豫。

3

在演艺界,海清其实算是比较幸运的演员了。

虽然说,在这个年代,怀才像是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总会被人看出来的。

但是,再好的演员,也需要伯乐和机会啊。

当海清遇到了六六,彼此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两人搭档出品的电视剧,在国内掀起一股热潮,从《双面胶》到《蜗居》,从《王贵与安娜》到《女不强大天不容》,个个都在国产剧中占领一个地位。

依照这个发展轨迹,海清的演艺事业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也小有收获。

去年,海清在某个国内影展上作了额外的发言,看似蓄谋已久,其实并不周全。

海清希望演艺界能多给她以及和她有着相似境遇的中年女演员一些机会。她说: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有机会跟优秀的导演跟优秀的团队合作,这是我们的野心,也是每个演员的野心。我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好合作……我们一定会比胡歌便宜,也一样好用,希望大家给我们更多的机会!

其实,海清真的已如自己所言那样“不堪”吗?

又或者是语言带来的误解,但这些感言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我不愿意接低水准的作品,我愿意降低酬劳来换取更多好的机会;如果外界之前对我有什么误解,我借此机会表明立场,欢迎优秀的导演来找我洽谈。

从这段发言中,我读到了海清作为一个中年女演员的焦虑和彷徨。

每个人的人生阶段,大概都会有这样的过程吧。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落差,遇不到合适的机会,看不清自己未来的方向。

与其聚众推销,不如往内里修炼,学会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对于中年演员的“彷徨”,旁观者清的我,倒是有几个建议。

一,平常心对待,不必妄自菲薄。海清特意强调的“便宜好用”,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有些露怯。如果本身是一件质量好经得起检验的产品,何必刻意给自己压低价格?

物美价廉的产品确实存在,但是在商品社会,在商言商,既然能拿出高质量的演技,为何不能永远接受与之匹配的高额回报?这是一种自信,也是对自己演技的肯定。

二,了解自己,明确定位。理性分析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未来想要在哪些角色方面有所突破。其实,中年女演员的成功角色,银幕上也并不少见,如电视剧《完美关系》中的斯黛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龄女演员的剧中,也有很多经典,韩剧《迷雾》中的金南珠,虽然是四十多岁的成熟女性,但是塑造的角色魅力让人过目难忘。

那种跨越年龄的美艳,那种高难度演技的碾压,并非每个演员都能胜任。

如同《地久天长》中扮演母亲的咏梅,全剧中台词极少,但叹息和微笑都是感情,牵动观众的心,谁又敢去质疑她的演技?

三,磨砺演技,等待机会。很多演员,在演技遇到瓶颈或者无戏可拍的时候,就去演话剧。倪大红,郭京飞……谁能说他们的铁腕演技没有话剧场的磨砺?

就像是竹子的成长,前几年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它在黑暗中经历了什么,只是在破土而出的瞬间,才目睹它的惊艳。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征和反馈,别说我们看不懂海清的“表演”,有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有可能“当局者迷”呢。

就如同小说《蜗居》中,海萍和律师之间的一段谈话: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有理由相信,在海清的感性和理性之间,必然有着她更深刻的内心考量。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太容易被人看懂的人生,有时候太简单无味了。

而简单,意味着没有太多的沉淀和历练,是缺乏深度的。

看不懂一个人,无关好恶,远远欣赏就好了。



从《蜗居》到《安家》:越来越看不懂海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