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生意经 居家“增收曲” 陕西汉中妇女绘就春季“富民图”

“今天中午12时30分,欢迎大家来我的直播间,带你们去田间体验种大米!”3月18日上午,汉中市镇巴县钰丰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范本翠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一经发出,就获得上百个点赞。

按时赴约,直播间镜头里的主人公范本翠略显羞涩。她并不白皙的皮肤洋溢着健康和活力,显然是时常受到阳光的“沐浴”。在她的身后,青山叠嶂,傍山排列的梯形水田里,十几名妇女正在劳作,每人走过之处,留下一“队”整齐的水稻苗。

“云端”生意经 居家“增收曲” 陕西汉中妇女绘就春季“富民图”

汉中市妇联主席王萃红为汉中胜利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授牌“巾帼消费扶贫电商公司示范基地”

“就是想让大家看看我们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说起“云端”直播,范本翠向记者坦言,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往年的春耕时节,她的生态园会接待客商、游客现场参观体验。今年,为了把疫情对农产品销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她受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云游赏花”的启发,尝试进行线上直播,意外收获了很多人的关注。“等到收获的季节,肯定还能带动60多个妇女姐妹增收!”范本翠对未来充满信心。


“云端”生意经 居家“增收曲” 陕西汉中妇女绘就春季“富民图”

汉中市妇联主席王萃红调研女企业家电商平台运营

同样尝到“云端”甜头的还有汉中胜利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唐亚萍。“亲们!本公司生产的腊肉味道醇香,回味绵长,好吃不容错过呦!”3月16日,唐亚萍在自己公司的直营店里向汉中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萃红展示着自己在电商平台推介产品的视频,目前该企业的“想乡香系列腊味”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在汉中地区同类产品中占有70%左右的市场份额。作为汉中首家被市妇联命名的“巾帼消费扶贫电商公司示范基地”,王萃红此行既是现场授牌,同时也是带领市女企协会员企业交流学习电商平台销售经验。她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要贯彻落实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的要求,缓解女企业家产品的销售困境,用好电商平台是必经的途径之一。

“云端”生意经 居家“增收曲” 陕西汉中妇女绘就春季“富民图”

汉中市南郑区巴山巧娘手工艺品扶贫工厂3月12日复工生产

“秀明,这个纸巾盒我怎么包不工整?”“肖姐,我这个兔子的耳朵勾线好像不对,怎么老是歪的?”相比范本翠、唐亚萍“云端”的“生意经”,此时,南郑区巴山巧娘手工艺品扶贫工厂负责人肖秀明的微信群是另一番“指尖”上的繁忙景象。事实上,这种“热闹”从春节开始一直没有中断,今年疫情期间,为了让厂子停工不停产,周边的妇女姐妹居家有收入,她将制作手工艺品的原材料送到50余户女员工家中,在微信群里线上教学。3月12日,是该扶贫工厂正式复工的第一天,员工们交回的500余件手工艺品让肖秀明兴奋不已,为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除了留下20多名员工在厂房流水线作业以外,其余员工依旧采用“网上派单+集中收购”模式。“5000套滑雪服,这是我在疫情期间接到的订单!近两个月,厂里的贫困姐妹人均每月挣1000多元!”肖秀明一边在微信群快速回复大家的问题,一边向记者说着,语气轻快。

“云端”生意经 居家“增收曲” 陕西汉中妇女绘就春季“富民图”

汉中市南郑区巴山巧娘手工艺品扶贫工厂负责人肖秀明为员工指导手工工艺


“咕咕咕……”进入3月份以来,气温上升,略阳县黑河镇李家坪村的任朝红每天都要把鸡苗赶到自家的院坝和邻近的山坡上“放风”。好山好水孕育出略阳乌鸡优良的品质,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餐饮行业有序恢复营业,她的这些“鸡宝宝”也将很快迎来“主人”的收购。

任朝红所在的海虹乌鸡养殖合作社与陕西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有乌鸡购销合作协议,2019年带动了该村20余户农户养殖乌鸡8000余只,平均每只能挣20元左右。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这种养殖模式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乌鸡饲养一直没间断。”问到复产复工的情况,陕西秦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郑小翠言语中透着自信。当初,为了打响山地散养乌鸡的品牌,她在建立3个生态有机牧场的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给农户提供鸡苗,到期上门收购,既有效利用了各家各户的场地优势,让一些家中走不开的贫困户能居家养殖、增收致富,又减少了集中养殖的风险。“最近第二批6000只鸡苗也快出壳了,疫情过后,餐饮行业肯定需求量大!”郑小翠表示,今年自己还要继续带动5个合作社100户农户做好乌鸡养殖这项产业。

梯田摇曳的稻穗,山间飘香的腊肉,指尖五彩的锦绣,院坝咯咯的鸡鸣,仿佛一副秦巴山间的《富春山居图》,让人觉得美不胜收。(本文作者:党柏峰 陆颖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