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缺乏誠信,最終會傷及每一個人

社會缺乏誠信,最終會傷及每一個人

圖1:“忠”“信”的社會意義


人與人、團體與團體的串聯方式:

社會如同一部巨大的機器,每個人如其中一顆齒輪,在不同地方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正如機器正常運轉需要每個零件正常工作一樣,完成自己的職責是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

特點:

每個人都像是推動社會正常運行的一顆齒輪,每顆齒輪是否能圓滿完成自己的任務,不只是關係到上下,更是關係到整體運行的大事,忠於自身職責,盡善盡美的完成自身的任務,自然會形成以自己為中心運作的“功能模塊”,承擔更大的責任。若是常常出問題,當然會很快被替換掉的。

如何改進提升:

忠於職責、講求誠信,遵循社會行為規範,就是改進提升最好的方法。


社會缺乏誠信,最終會傷及每一個人

“誠信”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在社會活動中,人們通過食物供給予謀生職業的相互輔助,滿足一切生活所需。在整個食物供給鏈中,有不同的人從事不同行業,各行各業提供不同職業的串聯,才能滿足食物供給不予匱乏,此過程確實而不可中斷。與食物供給對應的,是各種職業事務鏈的相互配合,若是沒有食物供給的需求,也就不會產生謀生職業了。“食物鏈”與“事務鏈”通過“通貨(金錢)鏈”聯繫在一起,形成食物供給予謀生職業的基本功用與流動,若是沒有金錢,就難有食物鏈和事務鏈的相互串聯。“金錢”是每個人生活所必須,如果欠缺了金錢,就無法讓生活有安適和溫飽,沒有辦法滿足各種生活所需。

“金錢”與“信用”,不論是在生存過程或人際交往中,都有兩者的相互作用,對他人允諾的事情是否“守信”,則關係到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肯定。人經常會遇到需要資金週轉的情況,假如欠缺了金錢,就必須考慮向親友或其他關係來借貸週轉,能在日常中有信用,就能得到他人幫助渡過難關,正是平常為人處事的信用與否,決定了他人是否願意幫助的態度!金錢與信用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若是信用具足,對金錢上較不會有欠缺;若是欠缺了信用,對金錢的運作勢必會大打折扣。

社會缺乏誠信,最終會傷及每一個人

人不可以輕易允諾



人們一般無法瞭解該如何來累積財富,可以說“信用可靠”正是基本,具足信用是具足金錢的基礎。能否讓事情處理得到圓滿,往往取決於人與人之間是否“信守承諾”而已,“信用可靠”是要完成自己允諾的事情、做個“誠信”的人,不可成為一個無信之人,不僅被對方輕視,若是被貼上“拒絕往來”的標籤,那自己的前途就堪憂了。

每個人“信用根本”的建立,是要有“人不可以輕易允諾”的觀念,允諾他人之後必須要確實的施行,如果難以按原先約定完成,則必須及時告訴對方,重新修改雙方約定,避免失信於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守信用”,才不會被人看輕而謝絕來往,待人接物中必要遵守信用,才會受人歡迎!。

輕諾寡信的人,對自己信用的考核就已經是不及格了,多為他人所唾棄,難有值得他人尊敬的地方。做一個信守承諾的人,所交的朋友也會比較多,遇到困難挫折,就可以得到他人幫助而順利度過難關,這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成全,也是自己的信用被他人肯定的結果,眾人都願意同守信用的人來交往。

“誠信”是言行的基本準則,一個有信用者是被眾人所肯定的,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創造更多相互成就的機遇,對一個有信用的人,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決定結果,這也是人與人之間“信實可用”的根本,在待人接物上,若能以一句承諾而相互依賴,就是“信用”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