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程為實現課程目標,在內容上涉及了哪些方面?如何學好?

笑得肚子疼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小升初,初升高中,還是高考,所佔分值比重都非常高。你提的問題在教綱和課綱中有現成介紹,這裡不細說。但寫作在語文中的分量一向都很重,除了選擇、填空等客觀題外,閱讀理解、作文都與寫作能力有關,一旦把握不好,丟的就不是幾分。而很多學生的作文成了拉分大項,且能寫好作文,語文自然是不會學得差了,這裡著重講講。

想提高寫作成績,基礎確實很重要。包括字,詞語,句子等這些能正確地認識、組合、運用,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僅僅這樣,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取得高分,至少以下幾個方面要注意。一是要取一個好標題。除了命題作文,新穎的標題能起到引起令人耳目一新,閱讀興趣,點晴全文的作用,當然是審清題意的基礎上。關於如何擬好一個好標題,限於篇幅,這裡不細說,方法很多,以後有時間作專門介紹。二是立意要高遠。在寫作時,不要僅僅講了所舉事例或描述經過後,平淡往下寫,侷限於自我感受,而要想到擴面,拔高,這樣的文章才有社會意義。三是要能熟練地運用修辭手法。修辭手法好比美味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能使文章更靈動,更準確精到地表達意思和表現文章的情緒,使文字更出彩。四是結尾一般要雋永,留有餘味。五要加強平時的閱讀積累。經典名著美文、名作家的作品蘊含寫作技巧,要多讀多思多練筆,是很有幫助的。祝你進步!



戰旗界上


語文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學生識字、寫字、詞語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需要日積月累,閱讀和寫作更需要一點一點地提高,這就需要教師既要有所教學年段的總目標,還要有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並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落實好教學目標。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1、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繫,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二、教師要制定好每個單元和課時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不同的內容構建單元,每個學期課本有八個單元。前五個單元都有不同的綜合學習內容,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個部分。

教師要根據單元的這一設計安排好課堂活動,採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單元目標成為課時目標的指導。課時目標要權衡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制定。單元和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繫要突出出來,課時之間的承上啟下要做好,教師還要注意知識的適當擴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