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邦財商:投資策略——被動還是主動

前兩天,終於狠心把手上的納斯達克指數基金贖回,和好友說,“實在看不下去了,止損算了。”

好友回了一句,“被動投資在這種波動中只能這樣了。”

這句話還是蠻觸動的,需要好好思考自己的投資策略,找到符合當前形勢的大方向。

投資策略

在很長時間裡,一聽到“策略”兩個字,總感覺說的是很宏大的、很高深的東西。

策略本意是指為達到長期或總體目標而設計的行動計劃,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策略其實並不高深,是人人都應該有的做人做事的方向和對應的行動。

找到合適自己的投資策略應至少涵蓋三個方面:

小邦財商:投資策略——被動還是主動

一、收益性:

關乎投資目標,清晰的目標比模糊的自然更好。

例如我預計最大的收益是20%,再怎麼漲,都會先離場,實現收益再說;或者贖回基金止損,因為已經過了自己預設的虧損的極限。

如果沒有這樣的預設機制,思路會因為行情的漲跌或者其他因素打亂,迷失方向去追漲或者殺跌。

二、安全性:

關乎風險承受能力,一是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高收益必然高風險”的定律是恆久不變的,二是有清晰的投資目標能夠幫助管理風險,止盈或者止損也就不”心疼“了。

三、流動性:

即便再好的投資,如果無法配合現金流的需求,資金都被鎖死在股票或者其他非流動的資產上,這只不過是為投資而投資。

對於普通家庭理財而言,有效的投資應該只用”閒錢“,投資有收益是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在虧損時不會傷筋動骨,生活的花銷和質量不受影響,才是王道。

投資策略大體上有兩個方向:被動和主動,兩者各有特色,沒有對錯。

小邦財商:投資策略——被動還是主動

被動投資 Passive Management

近幾年的金融知識的普及,使得”被動“二字已經不像當初那麼讓人覺得不可理解了。

但”被動“有時會被投資小白朋友理解為”消極“,因為買入並持有(Buy-and-Hold)是被動投資的精髓,買了就一勞永逸咯。

買入並持有沒有錯,但一勞永逸就大錯特錯了,還是應該耐下性子來了解更多底層的邏輯,幫助自己更透徹的理解被動投資策略。

首先,作為一個個體的投資者,極不可能擊敗市場(beat the market)而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數的收益。

這個和有效市場假說有關——假定均衡市場價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獲得的信息,即便有一些信息沒有反應在價格上,也很難去發現這些信息。

也就是說,這些市場價格是被所有投資人所瞭解的,你和別人知道的都一樣,並沒有因不對稱而導致的收益,於是”主動投資去擊敗市場”無從談起

這有點像“既然主動投資不會帶來收益,那麼就買入並持有吧”的意思。

另一個邏輯,或者說是歷史事實所顯示的,是從長期來看,普通投資者的平均成本前業績將等於市場平均水平。

意思就是,普通投資者從降低投資成本中得到的好處要比試圖超過平均水平更多

換個角度去理解就是——被動投資的目標是逐步積累財富,不尋求從短期價格波動或市場時機中獲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呈現正回報。

在眾多投資工具裡,指數基金是最典型的被動投資工具,因為它符合被動投資的這兩個基本邏輯:

  1. 指數是某個市場上所有股票行情的綜合反映,視同為在有效市場中的均衡價格。
  2. 2020年3月的全球股市暴跌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至少美股指數的漲幅大於個股漲幅。

為什麼好友的那句“被動投資在這種波動中只能這樣了”讓我沉思呢?

因為我忽略了兩個關鍵的前提條件。

一個是需要時間足夠長,例如巴菲特的投資都是二三十年來看的,而且資金一直在;二是整體市場在這段時間雖有波動,但仍然向上。

我現在反思的是,在可見的未來,如果整體市場行情是波動向下,自己是否應傾向主動投資。

主動投資 Active Management

Market timing,或者time the market,”善擇時機“就是主動投資的精髓。

“低買高賣”就是典型的主動投資,即積極的買入和賣出,在最有利的時機進入市場,同時避免災難性的時機。

以基金為例,一些進取型的基金會購買被低估的證券(股票等)或賣空被高估的證券,也會用多種因素和策略來構建他們的投資組合。

這些措施包括量化指標,如市盈率和聯繫匯率比率,試圖預測長期宏觀經濟趨勢的行業投資,以及購買暫時失寵的和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公司股票,甚至追求風險套利、空頭頭寸、期權書寫和資產配置等等。

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像金融機構那樣有數據、模型和專業的從業人員,但也應該建立敏感的金融觸覺。

例如,在目前冠狀病毒疫情下,是否應該關注一些保障基本生活的行業,例如快消行業(包括超市和便利店),或者某些特定行業的龍頭企業,例如通信和科技行業中有遠程辦公軟件產品的企業?

基於預設的止損點,已經虧錢的投資是否應該當機立斷的賣出?

有中間路線嗎?

答案是肯定的。

還是從普通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個人認為比較可行的一種方法是基於階段的不同而採取的投資策略。

小邦財商:投資策略——被動還是主動

以買股票為例:

  • 選股應該主動:例如從自己熟悉的行業開始,平日裡多留意行業和龍頭企業的動態,動手找資料,結合已有的投資組合確定買入哪知股票
  • 買入和賣出都應該主動:意思就是擇機投資,這個可以聊很多,限於篇幅,先按下不表。
  • 持有和調整可以是被動的:假設選股沒有太大偏離,也沒有好像新冠病毒疫情這種突發事件,持有和調整首先需要冷靜和耐心,應當避免頻繁交易;不過,在需要調整時也應堅決調整。

這當然有點過於理論化了,但有思考總比沒思考好啊,呵呵。

本還想往下寫,但看到好友發來的信息,”投資如修行,任重道遠” ... 唉,先就醬吧。

小邦財商:投資策略——被動還是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