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棚改即将退潮,最终为高房价“站岗”的人会是谁?


三四线棚改即将退潮,最终为高房价“站岗”的人会是谁?

众所周知,三四线城市房价达到如今的高位,货币化棚改功不可没。因为通常情况是,如果让拆迁户房、钱二选一,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升值空间小、处于城市郊区的安置房,也很少有人愿意离开祖辈定居的老城区去郊区生活,因此拆迁户都会拿着补偿款在拆迁原址附近买房,这也让当地市场去库存得以顺利完成。

但是到了2020年以后,三四线城市的棚改将要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旧房改造。失去了货币化棚改这个最大推动力,房价今后再想大幅上涨几乎没有可能。原因是购房者历来买涨不买跌,房价一旦不涨甚至下降,刚需和改善购房者就不再急着买房,投资者也会持币观望或抽资离场。一旦市场需求减少,手里存有多套房的人想套现就不太容易。

那么,年底三四线城市棚改退潮后,已经处于高位的房子还会有实力更强的人来接盘吗?楼市击鼓传花的游戏玩到了最后,为高房价“站岗”的人会是谁呢?借此机会聊聊这个话题。

三四线棚改即将退潮,最终为高房价“站岗”的人会是谁?

首先,整体房地产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三四线城市存量房已经过剩。

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曾经给出数据,早在2017年的时候,一线城市住房空置率接近17%,二三线城市住房空置率超过20%,全国城镇地区有6500万套空置住房,远超国际空置房警戒线。那么几年过去了,中国的房子总量又增加了多少呢?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169408万平方米、147929万平方米、171558万平方米。而在2017~2019年,商品房销售金额分别为133701亿元、149973亿元、159725亿元,说明在这三年中,新建商品房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销量也是节节攀升的。

这些房子都被哪些人买去了?西南财经大学曾经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全国城镇家庭新购房的目的来看,投资性用途占到了58.2%,改善性需求占到了26.7%,而首次购房的刚需仅占到15.1%。这组数据说明,很多人在有了自住房的情况下,把大部分的钱都投资在了房产上,真正的刚需占比很小。

而从城市人口流动趋势看,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商品房积压只会更严重。

三四线棚改即将退潮,最终为高房价“站岗”的人会是谁?

其次,想让最后一批拆迁户为高房价接盘并非易事。

在棚改初期,开发商之所以能给拆迁户较高的补偿款,得益于市场需求庞大,而且处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大环境中,拆迁户拿到手里的钱不仅够买房和装修,甚至还可以再购置一套或多套房产,因此当时的很多人都愿意被拆迁。但是随着拆迁项目结束,今后再也没有人可以享受到货币安置的红利,也就是说,棚改的“接力棒”今后传递不下去了。

以上数据表明,这些年盖了大量的商品房,目前没卖掉的还有不少,但是最后一波拆迁户数量毕竟有限,而且能拿到手的拆迁补偿比过去少了很多,一些拆迁户可能还要倒贴装潢钱。如此一来,不仅现有的拆迁户消化不了那么多的存量房,被拆迁的区片还要继续建造新房子,新的库存房还会不断增加。

三四线棚改即将退潮,最终为高房价“站岗”的人会是谁?

另外,指望刚需、投资、农民进城为高房价接盘都不现实。

目前刚需购房群体数量很少,购买力也很有限。因为前几年三四线城市大面积拆迁的时候,导致房价快速上涨,很多家庭担心房价还会涨,于是争先恐后的抢着买房,不仅实力强的购房者能买的都已经买过了,实力弱的购房者也贷款买了房,需求已经被释放完毕。而现在的房价又远远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很多人靠有限的工资已经买不起房子了,加上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支出很大,没有遇到拆迁的家庭,很少有人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的现金来买房,因此今后市场需求非常有限。

房价快速上涨期,投资性需求旺盛;房价不涨或涨的慢,投资的人会越来越少。但是当前的房价已经保持稳定,再想像过去那样每月涨价显然没有可能,投资房产获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如果是贷款投资,房价低于8%的增幅,投资就会亏本。因此很多投资者都在收缩资金,谨慎观望,不敢轻易入手。

城镇化可以释放需求之说,其实是商家给接盘侠画出的一块“大饼”,虽然很诱人,但是简单算算就知道结果。如今城里的房子均价已经过万,农民一年的收入最多几千,拿什么去买城里的高价房?况且现在常住农村的都是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有能力赚钱的青壮年早已进城安了家。

而且新增人口已经接连创下新低,老龄化社会已经提前来临,先不说等待新人长大,等城镇化推进到可以转手的时候,房子早已变旧卖不掉了。失去了年轻购买力,指望中老年人购置房产根本不现实,试问现在的中老年人那个家庭没有房子?

三四线棚改即将退潮,最终为高房价“站岗”的人会是谁?

因此,房价被少数利益群体炒高到涨不动的时候,也就是炒房客转身离场的时候,只不过机会只为那些嗅觉灵敏的精明炒客而准备,盲目随从者只会成为高房价的最终接盘侠;未来三四线城市在人口不断流失,年轻购买力越来越少,新生人口补充不足,中老年人无需买房的情况下,凡是现在在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很可能最终为高房价“站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