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管校聘全面推開,一旦落聘,作為教師的你該如何面對?

一襲輕嵐


這裡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1.“縣管校聘”政策的出臺

關於教師縣管校聘,其實多年前就已經提出。最早是在2012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綱要》中正式提出教師“縣管校聘”改革,2014年,教育部對教師“縣管校聘”作出部署,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

今年2月5日,國務院發佈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文件第九條“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中提到:

要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今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


2.什麼是“縣管校聘”

“縣管校聘”其實就是說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全部實行縣級政府的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交流或輪崗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校長和教師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實行“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後,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將不會在某個學校工作一輩子,而是教育部門根據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求,在縣域內不同學校之間定期進行交流。這其實也正是國家之所以實行這項改革的原因所在。通俗來說,“縣管校聘”就是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校長由教育局聘任,學校聘用教師,教師的工作單位由縣級教育部門統一進行調配。

多年以來,縣級對教師的管理屬於多頭管理,人社部門擁有教師編制的管理權,而業務管理權在教育局,教師在縣域內流動十分困難,導致縣域內特別是城鄉學校之間師資力量極不均衡。實行“縣管校聘”改革後,在教師的管理上,全縣成為一盤棋,有利於教育局對全縣教師進行合理調配,以促進義務教育學校的均衡發展。

3.“縣管校聘”對教師的影響

實行“縣管校聘”後,打破了編制的束縛,中小學教師的流動方便了,給優秀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施展才能的天地,可以有效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特別是能夠應聘到城區學習,或交流到城區學校跟崗學習的教師,可以多接觸到一些優秀教師,學到更好更新的教育理念和專業技能,而城區學校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優良的工作作風也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

但是,凡事皆有兩面性。“縣管校聘”打破了教師的終身體制。我國的《教育法》《教師法》等都明確規定要實施教師聘任制,要以教師的崗位職責為依據,逐步建立以競聘上崗為核心的教師退出機制。如果教師年度考核或者是任期考核不合格的話,學校可以調整其工作崗位,或者直接落聘處理。

4.教師落聘後如何應對


既然選定了教師這個職業,那麼我們理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同時,也要有積極向上、勤奮踏實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兢兢業業的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較好的完成學校賦予的工作任務。在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勝任學校的工作需要,工作作風沒什麼問題的話,落聘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可真要是落聘的話,該如何應對呢?落聘後的結果大概有這麼五種情況,我們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應對的方法:

一是成為待崗人員。待崗期間積極參加相關培訓,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再次上崗做準備,打好專業基礎,以後繼續應聘。

二是分流到非教學崗位。落聘的教師可以分流到教學崗位以外的後崗位上,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做一些後勤保障工作,如辦公室、文印室、實驗室、圖書室、學生食堂等等,雖然這些崗位的待遇肯定會差一些,但畢竟沒有脫離學校工作,可以邊工作邊學習提升自己,以後還會有機會得到聘用。

三是接受“縣管”調配。落聘的教師,如果服從安排的話,教育局會給予調配工作崗位的機會,如調往縣教育系統其它的事業單位做一些輔助性工作,或者是調配到縣內行政單位的事業崗位等等,這樣仍有繼續工作的機會,當然工資待遇也會隨著新的工作崗位發生變化。

四是解除聘任。落聘後不服從調劑安排,達到一定期限和條件後,就會被解除聘用合同。或者是再次上崗後,依然不能勝任崗位工作,年度考試仍然不合格,那麼達到一定期限和條件後,學校也有權按照規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不管因為哪種情況被解除合同,都意味著你被調整出教師崗位。

五是直接辭職。落聘後的待崗人員,如果不願意接受學校和教育局的調劑安排,可以主動遞交書面申請辭職,另謀職業。

以上五種情況,落聘的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理性選擇,儘可能最大化的保障自己的權益。我認為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接受學校調配,到其它非教學崗位工作,在工作中加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切實提升個人工作能力,或者在待崗期間積極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學到真本領,等待下次應聘。

我的回答完了,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也相信你能夠理性的處理好個人問題。


老胡說職場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縣管校聘”。

“縣管校聘”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都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縣管校聘”的構想自2010年7月提出,到現在已經過去9個多年頭。其目的是大力促進義教育均衡發展,使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2020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中提到“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表明“縣管校聘”將全面推行。

那麼問題來了,“縣管校聘”對當地縣域內多數老師有何影響?

縣城以下各級各類學校,目前尚處於缺編狀態,“縣管校聘”對縣城以下學校的在職教師幾乎沒什麼影響

1.縣城以下各級各類學校,目前尚處於缺編的狀態,不具備支援其他地方的條件。

2.縣城以下學校在職教師都身處一線崗位恪盡職守,沒有落聘的道理。

3.縣城以下學校教師一般都在離家比較近的地方工作,“縣管校聘”既然目的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統一規劃的時候,就沒有必要將都在基層工作的教師工作地點調到遠處。

4.現在,縣城以下各級各類學校教師隊伍文化素質高,業務水平過硬,考核時不會落聘。

就我們學校現有教師隊伍,學歷均在大專以上,大多師範類院校畢業,非師範類院校畢業的,也通過考試取得了相應學科教師資格證,並參加了教育系統的技能培訓。就知識、技能儲備來說,完全勝任本職工作。

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應擇優錄用

“縣管校聘”的目的既然是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那麼就應該派優秀教師下鄉支教,而不是竟崗落聘人員。如果通過考核,把那些能力差的,責任心不強的人派到鄉鎮工作,就違背了“縣管校聘”政策推行的初衷。所以,縣城那些平日養尊處優、有後臺的“閒人”也不用擔心會派到鄉鎮工作;他們有足夠的人脈調動,也不會被派到鄉鎮來。反過來,鄉鎮學校也不歡迎這些“大爺”“奶奶”下來,不好用,老百姓更不答應。

“縣管校聘”關係到縣域優秀教師的工作調動

這樣說來,“縣管校聘”影響最大的是縣域內的優秀教師。他們將以自己深厚的學識、豐富的教學經驗、嶄新的教學理念給鄉鎮學校帶來一股清流。這樣的改革,鄉鎮學校領導會熱烈歡迎,老師們會虛心學習,老百姓也會舉雙手贊成。

結束語:每一次改革來臨,老師都沒有過多的感觸。我總會想到電影《神鞭》裡的一個情節:身懷絕技的武術高手,曾把辮子當作鞭子,將其揮舞得出神入化;大清朝亡了,男人的辮子都剪掉了,人們以為他的絕技該沒法施展了吧,他卻憑著自己練習神鞭的心得,練就成一個神槍手。

“縣管校聘”也罷,競爭上崗也好,保持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有什麼好怕的?


樓臺明月


“縣管校聘”這一改革形式我們已經不再陌生,因為該改革方案早在2012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綱要》中提出的,至2015年,已有15個省份設立了16個改革示範區,試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縣管校聘”,並計劃在2020年在全國推開。

今年2月初,國家發佈一號文件——《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該《意見》在提高“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一項工作中,將“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等工作作為工作重點。

何謂“縣管校聘”?

簡單來說就是縣級教育局統一直接管理教師關係,然後由全縣各個學校聘任教師,從而促進教師在全縣內的流動。實行“縣管校聘”後,公辦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老師不再是某個學校的“學校人”,而有可能在各個學校流動從教。

實行“縣管校聘”的初衷是什麼呢?

1、優化縣域內教師資源配置,解決各校師資力量不均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促進縣域內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2、打破教育行業的吃“大鍋飯”,端“鐵飯碗”現象,提高教師從教積極性。

然而,該政策試行以來,在各地執行過程中,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1、地域條件好的學校聘任老師輕鬆順暢,優秀老師都爭著搶著去,而偏遠農村地區校長很難聘到城裡的優秀教師到地方任教。

如果讓縣城的老師到鄉鎮偏遠地區任教,除非有優厚的待遇吸引,但如果給縣城來農村任教的老師以職稱、工資方面的傾斜,那讓長年堅守在農村一線的老師情何以堪?恐怕不但不能激起他們的從教積極性,反而會寒了這些堅守農村教育的老師的心。

2、現在很多學校沒有教職工宿舍,如果老師被迫聘到離家較遠的地區,個人生活要怎樣解決?

拿小徐老師所在市區來講,一個縣方圓上百里地,總不能從一個縣的最南邊跑到最北邊的地方上班吧,那家庭生活怎樣安排?

小徐老師之所以擔憂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縣南區經濟比較發達,老師相對富餘,而北邊經濟落後,教師相對不足,如果南區的老師在南區落聘,而被迫去北區任教,相信沒有哪個老師願意拋家舍業去那麼遠的地方,只為掙2000-3000的工資。

3、“縣管校聘”實行後,會不會有相關權利人從中受益?

但是,從目前的政策執行方向來看,無論老師是否同意如此改革,縣管校聘最終還是會來到,如果某些老師落聘於原學校,怎麼辦呢?

一、應聘於其他學校

相信落聘老師會選擇離自己家近,並且與自己原來學校地位相當的學校應聘。

二、去教師極缺的偏遠農村學校

同一個市區,同一縣區,總有地處偏遠的學校,因交通不便,遠離家園而少老師問津,如果自己落聘,無處可去的話,去這些地方可能成為必然選擇。

三、去非教學崗位

教學崗位聘不上,還可以轉崗到後勤,甚至到管理崗位任職,而且一些鄉教委管理崗位要比普通老師的地位更高,但要想轉入管理崗位,同樣需要運作。

四、辭職轉行

現在校外輔導班如此盛行,辭職後開辦校外輔導機構,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前提是你有讓人信服的教學能力,足以令前來輔導的學生和家長信服。

總之,“縣管校聘”雖然有一定的弊端,但真正有能力的老師不會害怕落聘,因為即使落聘他依然能憑實力到其他學校競聘,或者轉行自己單幹,真正怕落聘的是那些在教學領域毫無能力,又無法轉行去其他非教學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