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在家,公公該不該跟兒媳避嫌?

鴨梨_採了個花


說說我身上發生的事吧。

因為結婚時候新房子沒錢裝修,所以暫時居住在老公老家。也就是和公婆在一起,我們住的是個獨立的小房子,但是我們房子的鑰匙全家都有一把。

我老公是從事工程技術方面的工作,所以長期在外工作不在家。公公的腿因為前一段時間摔壞了,所以無法外出務工。只能在家裡乾點小活。婆婆因為要承擔起家裡的各項費用所以經常是出去做臨工。因為我懷孕瞭然後因為公司原因所以暫時待在家裡沒有上班。然後平時就我和公公兩個人在家。雖然在不同的兩個房子裡面,但是我公公因為有我的房間鑰匙所以每次都自己開門進來和我說事情。多次下來我就開始格外注意。包括上廁所,換衣服,總怕公公突然進來我又正在做這些事。所以我就和老公吐槽。因為這件事我也不知道怎麼開口。我注意一點也就沒什麼大礙,但總覺得沒安全感的樣子。老公知道了也覺得有些不妥就揹著我和我公公說了一下情況。然後後來我公公也沒有再自己開門進過我們的房間,每次都是敲門我去給他開。

有的人說,公公婆婆把媳婦當成孩子看待,所以就可能做事考慮的並不周到。但我覺得並不是這樣。我自己親爸進我房間都會敲門。即使我開著門,他也會隔空喊我,從來不會突然跑進來。兒女大了應該要避諱一點。包括我進爸媽房間也會敲敲門。或者是和我爸一樣隔空喊話。更別說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公公,更應當避嫌才對。我自己也是比較尊重別人隱私的人,基本上不是出於去參觀別人房間的目的,我是不會輕易進別人房間的,除非別人邀請我。但是可能我老公的家有兩個兒子的原因,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根本就不會考慮那麼多。我老公這麼大了也經常穿個褲衩子在他媽媽旁邊晃。就是那種可以凸顯男人性質的褲衩子。

我一直都是受不了這種赤裸裸的展現。可能也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問題。有一次我在上廁所上的正歡,我婆婆突然進來跟我聊天。。。。。。我當時就嚇到了。然後一點便意也沒有了,趕緊委婉的讓我婆婆出去。我上廁所的時候連我媽媽在我旁邊我都拉不下來的那種。所以對這樣的行為真的是不能理解,也不能容忍,以至於我天天上廁所都擔心會不會有人突然進來,因為那個廁所沒辦法安裝鎖。而且平時只有我和我老公用,所以也就沒有在意那麼多。

不過我相信時間久了我公婆知道我的習慣後肯定不會再這樣和我“親近”了,我也確實是怕這樣的“親近”有的人可能不在意。但是對於我這樣特別在意的人就會非常不舒服,為了讓大家能和諧相處,我覺得最好在生活中多一點溝通了解和包容比較好。






皖安小靜


兒子不在家,或者兒子在家,公公都要避嫌兒媳的。俗語有一句叫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女兒大了 ,連父親都要避嫌,何況公公和兒媳?兒媳那是別人家的女兒,女兒在家連父親都要避,何況出嫁後,面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公公?

公公和兒媳,原本沒有任何關係,就是陌生的男女,只是因為一場婚姻,因為同一個男人,才有了長輩和晚輩的關係,才有了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依婚俗,都有改口費,兒媳叫一聲爸爸,那是因為這個男人是丈夫的父親,自己的公公。君子坦蕩蕩,不管有多坦蕩,瓜田李下,儘量避開一下,還是比較好的。

都是成年男女,由於性別的不同,在家庭生活中,公公,兒媳,都要彼此避嫌。比如,兒媳餵奶時,公公要遠離一下,比如,公公儘量不要進兒媳的房間。

有一個公公,兒子外出打工,夏天時,孫子哭鬧,兒媳就打了孫子 母親能把孩子打多重?捨不得孫子的公公聽到後, 跑到兒媳房間,哄孫子,指責兒媳。因為是夏天,公公是光著膀子的,就因為這一件事,兒媳離婚。兒媳說公公不尊重她。不管是不是真的原因,至少這是兒媳離婚的藉口。


小小小XIAO芝麻


在下是,就我個人認為:兒子不在家,公公該不該跟兒媳避嫌?

回答這一問答,應從兩個方面去回答:①對心不正的公公和兒媳,一定要,也必須去避嫌。②對心態很正的公公和兒媳,只要掌握好相處分寸,彼此尊重,就不必要再去刻意避嫌了,別讓一家人在心裡有一層隔閡。

在說出道理之前,大家先聽我說出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叫做“引誘犯罪”。

李叔是個有錢的農民,生活不檢點,他從不帶錢包,而習慣於每個口袋都裝錢,面值有大有小。

他每天干活收工回家後,總習慣把所有的錢隨意放在飯桌上,放在一堆,不去數過。而剛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阿亮經常發現爸爸的這個習慣後就想:爸爸的錢亂放一堆,面值有大有小,而又沒點數過,如果我從中拿走一張二張,爸爸肯定不知道,也不懷疑。

就這樣,每次爸爸換衣服把錢放在桌面上時,阿亮都會在錢堆裡面隨意拿了一、二張,這樣的事久了也就成了一種習慣,而這種是壞習慣要不得的!

有一天,阿亮在學校老師辦公室發現老師的錢也這麼放,阿亮的第一反應就是想拿一、二張是沒問題的,誰知這是老師試探阿亮的心態而設的局,阿亮可真上手了!

老師當晚馬上去找李叔告知實情,並去分析探討阿亮犯錯的起因和後果,指出了李叔先前的這種隨意放錢就是引透阿亮犯錯的火種,如果阿亮歲數夠大了就是不好說了,就是引透孩子犯罪了,阿亮的今天就是李叔的責任大些,其次是你亮。

看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也懂得,不管兒子在不在家,公公和兒媳的相處都應有個尺度,該避嫌還是得避。

有的人會問,如果兒子不在家,公公身體不好,不管公公是裝的還是真的,做兒媳的總不能不去盡人道不理吧?去護理了難免有軀體上的接觸,關於這一點,就要從人的心德上去說明了,我們不能一概去鑽牛角尖了。

其實對於正常心態的人來說,也就是從常理上去講,既然兒媳是過門人了,和公公一家人就是一家親了,一家人就不應該說二家話了,彼此之間的相處就應該是:坦誠、真心、善良、不互相欺詐,不互相算計,保持平常心去對待家中的每一位成員。

做到了這樣,就不會有提主這一問答了,就算還有提問,每一個人來回答都可以不約而同且理直氣壯的說:不必要,也不應該刻意去避嫌。當然,你可別再去鑽牛角尖,說什麼“袒胸露乳”等不良行為啊?這不是一家人的正常交往心理。



重點說一下:作為兒媳的最重要修養就是:既懂得孝敬公公,也要懂得設限相處的分寸,要多在嘴上喊一聲:爸爸!你別看這一聲爸爸的份量,這一聲不光表達了一個兒媳對公公的尊重,也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措施。

當一個公公心懷鬼胎時,在公公還沒有失去理智之時,兒媳的這一聲:爸爸!是真心真意把公公當作親爸爸的!你這個作為公公的還敢心懷鬼胎?你還能對把你當親爸爸著待的兒媳下得了手?我想:只有是畜生的本性才幹得出來的!大家認為是吧?

總的,不管是一家人還是與別人相處:彼此尊重很重要,彼此信任也很重要,只有尊重和信任同步,公公和兒媳避不避嫌就已無關重要了,只要相處要有度就好了,大家認同吧?


小不點追夢


兒子不在家,公公當然應該跟兒媳避嫌了。熟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親生子女尚且如此,更何況兒媳了。


我已經結婚七年了,跟公公婆婆同住,七年裡我公公從來都沒有進過我的房間,有事情找我老公,也是站在門外面喊我老公出去。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我自己也很注意這方面。我有兩個寶寶,哺乳期寶寶吃奶的時候,我都是抱寶寶去房間裡面餵奶。

記得以前我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家裡面有事情商量,我一個本家的嫂子剛生完兒子幾個月,好多叔叔伯伯在吃飯,她直接抱著兒子坐在旁邊的小凳子餵奶,喂完奶還當那麼多人的面擠掉多餘的奶水,我也是醉了。我覺得不管是公公跟媳婦,還是其他異性之間,該避嫌的方面都應該避嫌。


媛媛vlog


我很想知道這個問題是公公問的還是兒媳問的:

如果是公公問的:我更想知道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你是受到流言蜚語了?作為家裡長輩,你拿出長輩該有的樣子就行了,一切以自然為好,不要刻意去想這些問題,因為思想決定行動,你思考這些問題多了,自然看什麼都會帶有色彩;兒媳嫁到自己家,就像自己女兒一樣,你女兒大了,你是怎麼對待的,你照常這樣對待兒媳就是了,大家都是讀過書的人,哪些東西該回避應該很清楚。比如兒媳哺乳,這個不用人教,做公公的都應該回避,不然就顯得有些為老不尊了。

如果是兒媳問的:我想知道你受到什麼困惑了嗎?公公雖然是丈夫的父親,現在也是自己的父親,但是男女之別還是有的,肯定該回避的就得迴避啊?不用顧慮什麼,有什麼事情直言不諱的提出來,這樣既不失分寸,也對平時沒有這方面意識的老人有了提醒。

總之:我覺得兒子不在家,公公跟兒媳順其自然的相處就是了,就像行雲流水一樣,拿出父慈子孝的樣子,沒有人會說閒話,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之前生活中不注重的某些細節,就得特別注意了,不要落人口實,閒話一旦傳出去,這些困擾就會永遠伴隨你們家庭左右,所以拿起大腳趾母來想,都知道肯定要避嫌的。

所以回答完你這個問題,我更想反問一句:問這個問題的人,你是不想避嫌嗎?社會再發展,文明再進步,也得注重中華傳統美德,在中國,不管你是誰,一旦人設坍塌,你的生活也就完了,所以不要對只有唯一答案的問題再多糾結。

關注《圍觀劇場》

品他人故事,想自己人生

謝謝大家!


婚姻百態


兒子不在家,公公當然應該主動跟兒媳保持距離。



這一點我爺爺當年就做得特別好。那時候奶奶過世了,父親在幾十公里外的鄉鎮上班,我和弟弟都在外地上學,家裡只剩下了爺爺和我媽兩個人。

在農村,東邊為大,爺爺一直住東屋,我媽住西屋。我媽說,你爺爺可真是個正經人,這麼些年,家裡就我和他兩個人,除了我做熟飯招呼他吃飯,從來都不會多跟我說一句話,路過西屋門口,眼睛都不會抬一下,絕對不會往裡面看。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做到我爺爺這樣,我朋友紅立就跟我講過,她生孩子後,公公動不動就進她的房間,連門都不敲一下,有時候她正在給孩子餵奶呢,公公一進來,她就會感覺特別尷尬,不得不馬上放下衣服,不再讓孩子吃。這時候孩子就會哇哇大哭,她公公還會在旁邊說,沒事兒,你餵你的,別讓我孫子哭。

紅立每次跟我告訴都氣得鼓鼓的,她說,沒見過這麼為老不尊的老公公,我想尊重他,他倒是做點兒值得讓我尊重的事兒啊!

後來,紅立把這個事跟自己丈夫講了,她的丈夫有一次專門等自己父親進來就說了句:以後你要想看孩子,讓我媳婦抱過去給你看,別總進我們屋了,萬一有不方便的時候呢!從此以後,她公公才收斂了一些。



其實,越是兒子不在家,公公就越是應該主動與兒媳婦保持應有的距離。這種距離不僅應該表現在言談舉止上,更應該存在於內心。要時刻在心裡為自己劃一條線,眼前的這個女人再年輕漂亮有魅力,也不是自己能覬覦的。這是對兒子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


桃小毛


答,這種事因地不因事,北方人要避,南方人何必?在齊魯大地的孔孟之鄉,素有“公公不進兒媳房、大伯不坐弟媳床”的家風。除此之外,“公媳不併行、公媳不搭腔、公媳不同桌”等等,也是老輩的梁山好漢默守的陳規。我們單位有個曲阜籍老工人,幹活的地方離兒媳上班的車間不遠,兩人碰面,老頭總是躲著走。

南方人比北方人小氣,但在這方面比北方人大氣,沒有那麼多的鄉規民約,也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公媳之間相處環境比較寬鬆。鄰里間老死不相往來,沒有那麼多的閒話市場。傳說在南方某地一家庭中,公公哄孫子吃奶,老是哄不好,最後急了,逗孫子說:你再不吃我吃了!這句話被兒子聽到了,很是生氣。老子轉臉對兒子說:你氣啥?你吃我老婆奶將近一年,我沒吱一聲,我說吃你老婆奶,又沒真吃,有什麼好氣的?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北方人眼裡必須堅守的東西,在南方人眼裡也許不屑一顧。由此可見,公媳是否避嫌?只是一個地域問題,不是一個道德問題,只與居住的傳統環境有關,與男女性別輩份沒有關係。


0老三兩0


記得一次,老公讓我去公公婆婆家拿點家鄉的肉,我買了些蔬菜去時婆婆不在家,去大姑姐家了。我走到那個房間,公公就跟我到那個房間,我走到那裡他都一言不發跟看小偷似的跟著我,尷尬的我不知怎麼辦,也沒有敢說老公讓拿點肉的事,我就趕緊回來了。過幾天老公去拿,他們家裡一缸肉,婆婆給裝鹽的小袋子裡面裝了一點肉,老公傷心的說再不要他爸媽家的肉了,從此以後自己買著吃。


80春暖花開


公公和兒媳界線不清,關係不明,甚至發生亂倫的現象,雖然慨率非常低,但是也不是沒有。經常會聽到,看到。早在唐朝時期,唐明皇李隆基就曾經將其兒媳楊玉環(後成為楊貴妃)霸佔在自己的龍床上,成為千古絕唱,無人能及。書寫了教課書式的經典亂倫案例。

談到這個話題,我也談下看法:

離開農村到城市工作也有幾個年頭了。平時雖然忙於工作很少回家,但逢年過節遇星期天休息日也時不時地回農村老家去看一看。每次回家,都能或多或少地聽到農村一些新鮮事,特別是農村人在婆媳關係、翁媳關係上會經常傳出一些讓人無法言語和理解的事情。

農村的老家,是一個擁有200來人的村莊。村莊裡集中聚住著3個姓氏的人家。不同姓氏的人家有著不同範圍的交往,相互之間雖有矛盾,大體上還能過得去。所以,對於誰家出了一些醜事,那會很快在整個村莊傳開來。

村莊裡有一戶徐姓人家。其家有4個兒子。其中最小的一個兒子身體有些不正常,有些傻傻的。他的父母為了給他娶媳婦,耗費了不少心血,想了不少辦法。最後好歹給他娶上了媳婦。為了照顧這個兒子,他的父母就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傻兒子平時也不願意主動外出打工掙錢,時間長了,他的老婆看不慣了,經常打架吵架。沒辦法,老人為了安扶這個兒媳,經常給兒媳錢花,沒辦法又把兒子打發到外地打工。

問題就出現在兒子外出務工這段時間。村莊裡傳出了風言風語。聽村莊人傳言,傻兒子不在家時,公公和兒媳走的很近,很熱乎。就在兒子不在家的時間裡,兒媳的肚子大了起來。有聰明村民,從他們什麼時候結婚,兒子什麼時候外出,肚子大了大約有幾個月來揣猜,兒媳的肚子是公公搞大的。

在農村,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快整個村莊都知道了,一傳十,十傳百,附近十里八鄉的都傳開了。但是,最終是什麼情況,大家也都搞不準,只是推測。不過,大家還都是高度認可是這回事。

所以,無論兒子在不在家,公公和兒媳一定要保持距離,一定要有一顆坦蕩之心,一定要自我約束,一定要避嫌。不要做有違人倫道德的事情,不要讓外人傳出什麼傳言,影響家庭形象,讓家族蒙羞,讓外人看笑話。


3月花開


就是兒子在家,公公也得跟兒媳避嫌呀!

我姑娘十多歲,每次她換衣服的時候,就對我們說:別進來啊,我換衣服啦!因為她已經發育啦!有男女意識啦!孩子和父母尚且如此,兒媳和公公更應該避嫌啦!

這點我公公做得特別好,每次來我家,從來不進我們的屋子。但每次他來我家,我都要穿得保守一些,家居服換上,不能在公公面前還穿吊帶呀!所以,到大夏天,我不希望他們來,我捂的太熱啦!我說上一代人和小輩不能住一起,生活不方便啊!



有的老頭,自己過得挺粗糙的。天天不刷牙,一年到頭不洗腳,大夏天穿個大褲頭,光著膀子,在你面前晃來晃去,鬧心不!別人一說,還說你事多!特別是上廁所前也不看看,推門就進,就是都是同性,感覺都挺尷尬的!異性的是不得更要尷尬啊!

我覺得吧,同住一個屋簷下除了老公,異性都要避嫌。說實在的,有時候在老公面前脫衣服都感覺不好意思,你們是這樣嗎?有和我同款的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