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高考试卷的功能,第一是区分出学习好-中-差的学生,使优秀学生优先挑选大学;第二是要通过这个考试的学生能适应随后的大学学习。事实已经证明,北京卷是可以完成这个功能的。

在分省录取制度下,各省市用什么试卷与别的省市无关,只要完成上述功能即可。

只有在全国统一大排队录取情况下才需要统一试卷。

攻击试卷,本质是对录取率不满。是打错目标。

2000年,教育部决定可以分省自主命题。2002年北京开始部分自主命题,全国先后16个省市自主命题。也就是说,自主命题与2001年山东学子状告教育部无关,北京不可能因为几个小孩上告立刻改试卷,因为改试卷是要提前三年公示的。

分省命题,讨论一下试卷本来是正常的,尤其命题老师们可能更是经常互相借鉴。

但是现在,网上更多的是指责北京卷简单,潜台词是北京学生水平差,不适合上相应的大学。而且这种攻击十分阴险,因为它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没有客观标准,全是主观性体验,全部是不知来自何方的个例,然而也有人举出反例,就是衡水江苏山东学生在京高考也没考出高分。我认为这实际上是把对名额分配的不满转化为地域攻击。

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然而事实上,经过北京教育体系考核选拔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能适应各自层次院校的。

有些人调侃,你北京人来XX省考考试试。这完全是废话。谁高考结束后还有心情做卷子。在当前分省命题政策下,各省大纲和命题风格都不一样,三年备战内容不同,让别人考你的卷子有什么意义?还有部分人死乞白赖要统一试卷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公平,只不过是满足其想看看北京学生同卷下能考多少分,然而在分省录取下毫无意义。

谈到录取率,都说北京录取率高,那我想问一下,高了多少?按比例多拿了多少名额?似乎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某些人总是说北京清北录取率是某某省多少多少倍,那么是不是应该先问问,你这个省应该拿多少。以清北合计6700总数,河南按户籍人口比例应拿450,实际已经400+。河北应拿约340,河北自己报道(各中学相加)是370。浙江应拿250,实际400。在怒斥之前,请诸君先算一算,按自己省区户籍人口比例,再按北京教育部工信部部属各高校招生人数,自己是否拿到了应该拿的那部分,如果差,还差多少?如果有人认为应该按考生比例分配,那么我告诉你,如果按照北京户籍人口与考生之比,全国考生应该是600万而不是现在的1000万。

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北京高考的难度,我们大多数人心里是有b数的。但是简单的重点并不是北京卷上,而是在于录取率上。我现在就读于哈工大,当时考了660,北京市高考排名是2500。而我们那年7万考生,我就是3%的水平。而我们班同学是山东考来的,他山东省排名1000。我忘了他说他们那年多少人了,但是起码也有40万,这么一算,他是0.2%的水平。而0.2%的水平,在北京市就是前140名,按清北一年合起来招200多人来算,他在北京考那就是北大清华的料(我那年北大695清华694)。山东是考高大省,这是最极端的情况。另外的一些同学,辽宁,陕西,湖南,他们的全省排名最多也就是1%。这就可以体现出高考的差距。(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北大清华新生里招7%的本地人就被喷,其他985哪个不是20%以上的本地生的,在上海考上复交可比在北京上北大清华简单多了)

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但是这只能说明是选拔难度确实有区别,北京选拔人简单,这我承认。但是你说400分上清华,那这些考了六百六七十还跑到外地求学的北京学生都是傻子吗?你们觉得北京是所谓“快乐教育”,我不知道你们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你们早7点上课我们也早7点上课,你们晚11点下晚自习我们也晚11点下晚自习,你们一月休4天,我们一周也就休1天,你们作业成山,我们也没见少啊,你们寒暑假补课,我们腊月29也在上课。就拿我自己来说,高中三年的学习材料堆起来,1米高一摞,一共摞了3堆。有一部纪录片,名字我忘了,内容就是北京学生和外地学生的对比,产生了极大的谣言。外地学校他们选的毛坦厂,北京学校他们选的北大附中。以此来说明北京学生高中就是玩。这不是搞笑吗,北大附中是全北京唯一一个这么干的。2012年从深圳来了个校长,把北大附改革改成那样子了,结果就是北大附中的高考成绩从2010年的北京市第4掉到了2015年的北京市第15。但是他们中考的招生线没怎么变哦,这就排除了生源质量下降这个可能性。这说明你在北京快乐教育,照样也得完蛋。北京只有北大附一家高中这么胡搞,外地的学校大部分也没有毛坦厂那么累。


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我还是想澄清一下北京卷难度的问题。北京卷的英语和语文,难度相比于其他省是不低的。英语我们高中的时候是找全国各地的阅读和完形填空练的,可以感觉到,别的地方的英语是要比北京简单的,不论是在词汇量,还是文章题材,问题内容,都差点意思。还有地方连听力都不考,那可以说难度就不在一个级别上了。还有不服北京英语难的,你上大学看看北京生源的英语水平,就全明白了。当不少的学生还在为过四级发愁时,北京生源基本可以做到裸考一遍过。就拿我说,我第一次考四级就过了,613分,六级也一遍过596分,而且都是裸考的,一点单词没背,也没做一道练习题。

北京的语文也不简单。他难不是难在题上,而是在积累上。古文,字音字形,这些与全国都一样的。但是他最绝的是,他会考所谓的语文积累。现在貌似有了范围了(也就几十本小说吧),我们当时连范围都没有,那真的是头大。就拿我们那年来说,我们150字的小作文要求你默写四大名著中随便一章的名称。你写不出来?那不好意思没办法。(我小时候喜欢读三国演义,就真的就写出了一个: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偶魏都督丧胆)北京的作文也是不同的,北京的作文是看思想的,如果还像有的地方一样往作文上堆名人名言和华丽的词藻,更甚者去套什么模板,走什么套路,不被倒扣分就不错了(套模板必扣分,且没有可能上40分),因为他们阅卷的就烦这个。他要的就是,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讲出震撼人心的观点或者故事。

北京的数理化生简单,这个我是承认的。不过有一点,北京卷是真正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题就突出一个"怪"字。他从不去考计算量,做北京卷,如果你发现出现了大规模繁琐计算,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做错了。但是题型非常怪异。出来的题型,往往都是你见所未见的。北京的圆锥曲线连续很多年没考过韦达定理,而很多地方的卷子凡圆锥曲线必韦达定理(知道韦达定理是常用知识,初中学的韦达定理当然是常用知识,就是因为是常用知识才不考,大家都会,练烂了,考它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老师的说法就是你完全不会圆锥曲线,你把韦达定理往那一列都能拿4分。不应该是这样的。就是因为韦达定理被认为是所谓重点知识,才要连着三年考其他的,让你圆锥曲线不会就是拿不了分,让你死套韦达定理就是做不出来)。还有几次导数题,题目里给的函数求导后无0解,这就叫怪题。导致很多用外地题练的人一上高三就吃瘪。物理考了好几年的微积分为本质的东西,还考过气压的本质(不是重力),电阻的本质,并且要你计算证明。这就是北京卷的特点。但是整体卷子的难度,是毋庸置疑要低的。

随便搜一套北京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题试试,数论知识课本里面几乎没有涉及,考的就只有思维和论证能力。

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物理的最后一题,基本上都是从本质上来证明已知的定律或者类比推理出另一个定律,比如说:由磁生电类比电生磁,证明动量定理等。从本质上来证明就像要你证明1+1=2,看似简单却无从下手。

化学的有机推断和实验探究,很多时候都是现场学习综合之前已学知识答题,甚至会出现实验现象和课本知识“相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深度理解而不是依赖于简单的记忆结论。

生物的实验大题基本都是从最新的论文里面摘撷出来的,十分符合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不拘泥于课本上落后十多年的实验,也会有颠覆“传统观念”的实验现象或结论,例如:细胞壁里面有蛋白质等。但仍重视基本原理的应用,要求学生有严密的实验思想和完整的思维逻辑链条,能从始至终完整地说明某一现象的产生或作用机理,并且能够进行评价、与创新设计。考察的时候又不是直接明显地表示出来,而是融汇于整个实验流程、分析、设计与评价。

我们承认北京的高考题的确在已学知识的应用(套路和计算)上没有太大难度,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评价、设计和论证实践能力,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探究和创新精神,致力于塑造把握核心规律开拓者而非掌玩“老规矩”的套路者。

说北京卷的不是,其实只能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最后,作为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普通教师,在这里友情提示,如果你想知道高考考什么,多做做北京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