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疫情下,在线直播课堂突然成为刚需。在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老师和学生第一次使用线上课堂,他们努力适应着新的变化……

2月10日上午,新蔡县思源实验学校吴老师正对着电脑屏幕,给学生们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这一次,从老家几十公里的返校路,他花了10天。

距离河南新蔡不远的嵩县思源刘淑娟老师,同样在电脑前,流畅地操作直播系统,回忆起她的第一堂在线课,那种手心紧张得出汗的感觉犹如回到自己第一次上讲台。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刘淑娟老师线上直播教学开课

2月10日,3万名老师、40万名学生同时在线课堂开学了。一种崭新的教学尝试在中国的广大地域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疫情下,在线直播课堂,这种原本在学校常规教学中不太需要的教学模式,突然成为刚需。从2月初各省市相继通知延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开始,短短10天时间,生活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外的广大其他地区的老师和学生们,为了疫情下新课堂的上课铃声准时响起,他们遇到了太多困难。

因为“网上开课”的通知,

他们开始了十天与时间赛跑的比赛。

这一次,他从老家30公里的返校路花了10天。

返校难是老师们准时开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在全国人民能不动就不动的当口,新蔡思源实验学校初一英语吴翔老师,为了2月10日新学期的第一节直播课准时开课,

使尽浑身解数,要从封路的老家村里返校。

以下是吴翔老师自述: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四口回到了距学校几十公里的老家练村镇。这次春节的团聚,我们一大家6口人期盼已久。

2月10日是学校原定开学的日子,我们原计划过完元宵节回县城。疫情防控,“硬核”河南从上到下动作很快。正月初三,我们村就封路了。村里通往乡镇的必经之路,24小时看管,任何人不能通行。

2月初接到学校通知,我们的课程转为在线直播的形式。村里没有电脑、没有网,我也没有带教材回老家,怎么保证如期开课?父母和妻子劝我跟学校申请英语暂缓开课。农村学生英语基础不好,停课学生成绩会落下更多,英语需要多读多练,左思右想,我决定必须尽早回学校。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学校开具吴翔老师通行证明

我们尝试走小路先绕到邻村,小路也封了,第一次回家失败。2月3日,我想试试走大路,给看管工作人员说明情况,特意带上了烟,想有烟好说话。第一个关卡的工作人员就把我们拦住了。“没有行政机构的特殊情况说明,我们不予放行”。第二次回校失败。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吴翔老师出村通行证明

第二天我向学校申请开具工作情况说明,拿到了学校工作情况说明后,到村委会申请开具出行证明。2月10日拿着两张证明,第三次回家启动。短短30公里路,经历7次检查卡点。我们到宋岗乡卡点,工作人员看到两级证明也不放心,要求给学校校长通电话了解情况,你来我往耽误了1个小时。原本1个小时的车程这次整整花了5个小时。第三次回家成功。

一波三折,吴翔老师这一次50公里的返校路花了10天,2月10日新学期的第一节在线课堂,他准备好了。他所在的新蔡县是去年才“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新蔡思源实验学校目前有1740多位学生,家庭条件欠佳的、留守儿童占到70%。他们没有家长陪读更没有补习班上。为了让他的学生们在特殊时期的直播课准时开课,他有决心通过层层卡点赶回学校。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2月10日吴翔老师直播上课

“我需要隔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河南嵩县思源实验学校在爱心基金的资助下,自2018年开始全校推行教育信息化,该校初三毕业班历史老师刘淑娟,对信息化工具使用并不陌生。面对2月10日开学的第一节在线课堂,她思考的问题却是更大的挑战。

以下是刘淑娟老师自述:

2月4日接到学校“停课不停学”的通知,我设想着自己对着空气讲课的场景,我对自己说了三遍不行,在心理上还不适应这种新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线上上课跟传统教学有太多不一样,我怎么才能上好这堂在线课?

离2月10日直播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的备课还毫无头绪。孩子们都在等着,初三的孩子没时间耽搁。我必须要改变这种手足无措的状态,制定备课规划,挑选出重点课程并安排好三个星期的讲解内容。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刘淑娟老师的直播在线备课计划

怎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贫困偏远地方本来教学质量就相对落后,我们没有在线上课的经验,现在怎么优化备课成了大难题。不止老师急,学生急,校长更急。校长想到这两年一直为学校上双师课的讲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给好未来对接人电话咨询。刚说第一句我是某某学校,对方就说疫情期间免费支持,帮助学校制定在线授课方案。在有经验的外部老师指导下,我优化了备课内容,增加了内容知识点的串联性,了解到在线课的讲解必须一环扣一环,学生才不容易走神。同时加强了和学生的互动环节设计。

为了克服“对着空气讲课”的恐惧,我请老公当摄影师,我当主播,每节课的视频都提前录一遍。录课前,反复观看之前双师课老师的在线授课视频,学习课堂提问方式和跟学生的沟通技巧。短短的一节课,录制了无数遍,并反复进行试播、修改,确定最终合格才安心。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刘淑娟老师的线上直播课堂

“如果我大家听不清楚我说话,在互动区里跟我说一下!” 2月10日,正式开始的第一堂课,无法与学生眼神交流,我还在努力适应中,需要时不时跟学生沟通确认状态。第一堂在线课,我又有了一种最开始当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手心紧张得出汗的感觉。

来自学生们的鼓励,也在温暖着我。一次直播课,有个学生在评论区留言:“人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勇”。看来学生们非常期待疫情下的新课堂,哪怕是已经教了5年历史,听过许多学生的肯定,依然会因为得到学生的鼓励而感动。

刘淑娟老师所在的嵩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全校3200余名学生,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来自农村,来自精准扶贫户、低保、因病致残的家庭的孩子占学生总数33.5%。“我是贫困县的老师,我期许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别的也没什么了,期待自己准备的直播课能顺利进行。”刘淑娟老师诚心说。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2月10日刘淑娟老师在家上课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用新的教学方式,从0到40万人需要多久?| 疫情下的新课堂(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