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 逆 境

孔子說:「貧而無怨難」,大抵貧窮的人,財物周持困難,因此多怨天尤人。佛法說貧窮的人,多由於前生少佈施,因此今生就要受貧窮的苦報。前生造的業已成,今生須受苦果,碎皮這苦果是否定妥受完才了呢?有沒有特寰的餘地呢?以下讓我們來讀一則故事,就明瞭怎樣轉變逆境。


在阿槃提國,有一位長者,家財萬貫,可是卻有一個卑賤的婢女,衣著破爛不堪,很少有一頓飽餐,而且時常被鞭打,求死不得。


有一天,她拿了一個瓶子,到河邊取水。想到自己淒涼的身世,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佛陀的弟子迦旃延尊者恰好經過,聽到他的哭聲,憐憫他不幸的遭遇,慈悲地告訴他:


「你如果厭惡貧窮,為什麼不賣掉它呢?」


「誰會買貧窮呢?」婢女說。


「貧窮確實可以賣。」迦旃延尊者說。


「要怎樣賣呢?」老婢女問道。


「你想要賣貧窮,應當相信我的話,你先洗淨瓶子,再裝水佈施給貧僧。」迦旃延說。


「瓶子是主人的東西,怎麼可以佈施呢?」婢女說。


「瓶子雖然不是你的,但是瓶子裡的水,你難道沒有份嗎?」迦旃延說。


老婢女一聽,不但會意,而且立即悟開了。於是她裝了一瓶水佈施給迦旃延尊者。迦旃延尊者為她授持三歸五戒,又教她唸佛。


當天晚上,老婢女就在主人的臥室往生了。第二天早上,主人見到她已去逝,非常生氣,把她的屍首投棄在森林裡。不久她的神識生到忉利天宮,遠遠地看見自己的遺體,於是便和天宮的眷屬,從空中撒下天花,覆蓋在上面。


既然知道佈施可以賣貧,就知道禮佛可以賣賤,放生可以賣短命,參學可以賣愚痴,有智慧的人,一聽聞便應當覺悟,世間的逆境怎麼不可以賣呢?


賣  逆  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