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前兩天,熱播劇《安家》迎來了大結局。

《安家》圍繞“買房、賣房、看房”中的各種現實問題,帶觀眾走進一個個不一樣的家庭。

不論是別墅、洋房、商住房還是學區房,尤其是學區房,房價居高不下,買房安家還要兼顧孩子學習,依舊是中國父母的頭等大事。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父母為孩子學位拼學區房。


《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01.在劇情最開始就向我們展示這樣一個家庭,直擊中產精英階級之痛。

宮蓓蓓和劉斯禮都是工作了7、8年的博士,妻子是著名的婦產科醫生,丈夫是工程師,光看頭銜就知道,這對夫妻收入肯定不會太差。然而,他們一家五口卻“蝸居”在一套面積只有62平米的老房子裡。

丈夫睡客廳,妻子在馬桶上辦公,大兒子在上學,二胎即將出生,還有父母需要贍養。他們急需換房提升生活質量,可現實是,即使他們擁有無比體面的工作,也沒有辦法拿出所有積蓄去買房,明明有著“博士夫婦”、“主治醫師”、“工程師”這些精英光環,卻根本負擔不起學區房


《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02.劇情往後,還有一位蘇天培媽媽,充分反映了當下家長與孩子之前的矛盾衝突

蘇天媽媽40歲,愛操心,嗓門大、爆脾氣,時時刻刻以孩子為中心,是個學業導向性的母親形象。母子關係惡劣,甚至都影響到了鄰居房子的買賣,卻一心想買一個離心儀學校近,又能夠獲得入學資格的房子。

蘇天培媽媽,其實是很多中學生家庭的縮影,他們不僅僅愁於買房,更對孩子的學業一籌莫展,想幫忙卻有沒有好的方法,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導致家庭關係一團亂,甚至還會遇到孩子的靈魂拷問:“媽媽,你非得把我逼成學霸才滿意嗎?”


《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03.他們代表了大多數普通父母,並非大富大貴,也不是貧窮到只能支持孩子上完九年義務教育的程度。他們想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因此買房安家也要兼顧孩子的未來。這有錯嗎?沒有,這是父母對於孩子最美好的期待。

《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一直以來,大家對於環境都有著很強的執念。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對好的處世環境的追求;例如,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是對極佳的生活環境的追求;例如,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是對好的個人環境的追求。

關於環境,其實兩千多年前的孟母,也有著很強的執念。

正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在孟母看來,哪怕喬遷再多次,為了孩子好的學習環境,那也是自己的追求。

這樣的執念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當年的孟母三遷,其實是對學區房的一種執念。她心心念唸的,不過是讓自己的孩子處於好的學習環境之中,成人,成材

04.後來,孟母成功了,從《千字文》裡說:“孟軻敦素,史魚秉直”,就是對孟子高尚品格作出的肯定,也證明了孟母的努力,獲得了理想的成功和回報。

孟母的成功,鼓舞了後來無數的中國家長。中國父母對學區房的執念,愈加深刻。

好的環境能激勵人成長,這也是為何無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到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

但是,家長朋友們在一門心思著急學區房時,是否想過一個問題:

什麼是最適合孩子的?


《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在2020年小升初升學公益直播上,張老師分享了兩個故事!

故事一:家長和狀元老師分析了很久,拒絕了大家公認的最好中學火班的邀約,轉而去了另一所優質中學。三年過去了,在中學中得到擅長數學的教練賞識,在競賽場景大放異彩,成功被

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錄取。

故事二:一名學生以區內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區內最好的學校,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孩子自己選擇了數學競賽這條路,兩年半過去連省賽都沒有作出出色的成績。最後回頭抓綜合學科,僅僅只拿到了校考300名的成績。”

《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小編想說,對於學習來說,學區房只能說是“輔助力”。適合其他“學霸”的路線不一定適合適合自己,萬里挑一的獨木橋也不是有天賦、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家長的規劃、孩子對自己的定位、家校的良好溝通、一定的機遇,才能將孩子的未來之路和康莊大道綁定起來。這些都是學區房無法帶來的主觀因素。

05.《安家》中的教育焦慮發生在上海,武漢更是如此。武漢作為全中國大學最多的城市,無數大學生畢業後選擇紮根武漢,輕而易舉超過了自己的父母。

那麼問題就來了,你超過了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如何超過已是社會精英的你?“安家”不易,我們不妨轉換下自己的思維,學區房為孩子提供了學習環境但對孩子的學習,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正確的教育理念、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適應的學習氛圍…


《安家》不易,學區房難覓,為孩子的未來不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電視劇已經完結,武漢的疫情已步入尾聲,希望大家在休閒之餘,多思考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樣是在家,有的家長和孩子相處不好,有的相處融洽,這都反映出,家長平時的教育有沒有到位。

真正的教育,永遠都是以身作則,而不是歇斯底里的瘋狂怒吼。不要等孩子大了才補課,不要等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才後悔。安家不易,教育還能從現在開始努力,只要家長足夠關注孩子、認識孩子、瞭解孩子,才能給到孩子學習環境外的正向影響,幫助孩子“成人、成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