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玉器的仿古與作偽

前言

玉自發現一直至明清、民國以來,由於文化所賦予的高潔品質,從古代開始就有仿製前代玉器的作品,現代由於20世紀80年代古玩收藏熱潮的掀起,大量的現代仿古玉器充斥著市場,而且隨著現代生產技術的發展,仿古玉的逼真程度也越來越高,但同真正的古玉相比,現代仿古玉畢竟帶有現代工藝的痕跡。

現代市場上的仿古玉器大多分為按照古玉器樣式仿製或局部照古器仿製、拼接、模糊、披紋、重色幾種類型。其中按照古玉器樣式仿製,是指現代很多仿製者都是照圖冊仿製,使玉看起來具有古樸的韻味,但是到專家手裡一看就露餡了。當然也有一些是國家根據某些需要進行仿製的,這類一般都是放在博物館內、具有標識的陳列品,或者是專門仿製後作為重大節日時送給外賓的禮物,基本沒有流通到市場上的可能。局部照古器仿製者,略微帶有變化,現代的仿古玉者為了掩飾仿古的意圖,使自己的作品不易被別人識破,在仿古時有意將器型或紋飾加以變化,這類作品給人一種看不明白的感覺。

現代玉器的仿古與作偽

01 拼接

拼接是各類仿古器物中普遍採用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幾個不同器物的局部湊到一起,組成新的作品,但整體風格不倫不類,有時還會出現將不同時代風格的作品拼到一起的現象。

02 模糊

模糊也是古玉做舊常用的一種方法,即是把玉器表面紋飾做得模模糊糊,細部紋飾似有似無,很像古玉受蝕的樣子。但這類作品往往出現不該模糊的紋飾反而模糊不清的情況,事實上,古玉器中紋飾模糊的作品是有的,但數量很少,模糊紋分佈得也很合理,鑑別時需要注意分別。

03 披紋

披紋,即利用業餘愛好者對玉器知識掌握不全面的情況,在一般的器物上加飾古代紋飾,從而達到矇混過關的目的。這就要求淘寶者在識別古玉時不僅要看紋飾,還要看造型。

04 重色

重色,即仿古玉做舊進行人工染色時,多取用顏色較重的品類,最常見的為黑漆古、棗皮紅及石灰沁。黑漆古整體為黑褐色;棗皮紅整體為紅褐色,色厚重而不見玉材本色;石灰沁為白色,作偽者或將器物表面燒成斑駁狀,斑坑中施色,或於器物表面燒出一層,白而微透,基本看不到玉質本身。

現代玉器的仿古與作偽

後記

在仿古玉的製作方法上,20世紀90年代以前,仍然採用傳統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待仿舊產品做成以後,將產品放入梅杏幹水中煮幾天,直到將玉上的雜質、裂紋、油脂腐蝕成不光亮狀,或出現坑窪麻點後取出,在其產品表面塗以血竭、地黃、紅土、炭黑、油煙,再經火烤,使色浸入內部;擦拭乾淨後,再放入油、蠟鍋中浸油,恢復表面油狀光澤,即成仿舊玉。如果將這樣的仿舊玉埋入地下半年一年,再經常澆些水,取出後效果更好。

現代一般採用酸性浸泡、火燒以及鹼性灼燒的辦法來做舊的。其中酸性做舊,是將氫氟酸、硝酸或硫酸製成10%的溶液,將器物浸泡4~10個小時,即產生了所謂的白灰皮。而火燒一般是先將器物塗上氫氧化鈉,再用氧化鈣把器物裹好,放到鋸末裡悶燒兩天,燒出的白色極似雞骨白。如果在高錳酸鉀的冷水中浸一下,就會產生血色牛毛紋。不過火燒玉件一般無玻璃光,顯得較硬。鹼性灼燒法就是將待做舊的玉器打磨後,在需著色的地方塗上硫化汞(黑)或三氯化鐵(黃)等,然後用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硅酸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點豬油將器物包裹在內,放到封閉的不鏽鋼高壓釜內。加壓的同時加溫,四天後取出用二氧化碳熱風吹乾,然後用硫酸還原,表面就呈現出白灰皮和玻璃光,有色的地方就自然沁入色澤。此法主要是仿新石器時代到戰國時期的器物,做成後器物的色及所謂皮殼能浸到較深的地方,不易鑑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