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娶她卻又厭惡她,離婚後她轉變女強人,為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首位妻子,他們兩人從未相見,但因為家族聯姻的關係,15歲的她不得不從學校中退學,去江南當少奶奶。

有人說張幼儀高攀了徐志摩,因為當時的徐志摩是年輕又有才華,最重要的是家裡有錢,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張幼儀家庭條件也不差。

她的家族不僅有錢,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實力,張幼儀的父親張潤之是清朝的一名知縣,很早就將自己的兒子們放到國外留學,兒子們大多都有學成,其中張幼儀的二哥張君勱是文學家,同時也是政治家,他還有一個名稱“民國憲法之父”,而她的四哥張公權又是學習金融出身,他有“中國現代銀行之父”的稱呼。

由此來看,是徐志摩高攀了張幼儀,這也難怪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十分贊成這門婚事,而且對於徐志摩要同張幼儀離婚這件事上,一直持有反對意見。

徐志摩娶她卻又厭惡她,離婚後她轉變女強人,為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由於徐志摩對張幼儀一貫持有厭惡之情,導致兩人最終離婚

張幼儀嫁給徐志摩的時候,才只有15歲,她心智尚未成熟,而且也處在舊社會時代,對於家族要求的婚姻,自己根本無法做主。

而張幼儀的二哥上門說親事的時候,徐志摩已經18歲,他看到了張幼儀的照片時,很自然地說她是鄉下人這樣的話語。

很明顯,徐志摩對於自己的這位新婚妻子表示不滿意,甚至是看不起,但礙於父親的原因,他還是娶了張幼儀。

新婚之後,徐志摩也一樣不待見張幼儀,甚至在他們有了第一位孩子徐積鍇之後,徐志摩對於張幼儀沒有絲毫的改觀。

徐志摩娶她卻又厭惡她,離婚後她轉變女強人,為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只是他們的孩子徐積鍇,給了張幼儀一個希望,她認為這是他們的孩子,徐志摩就是再不待見她,也會因為這個孩子給予她該有的尊重和該有的名分。

但事實並沒有如張幼儀想得那麼美好,特別是徐志摩出國留學的時候,認識了林徽因這個比他小7歲的才女,其多情的性格逐漸展露出來。

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甚至願意拋妻棄子,希望儘快同已經有身孕的張幼儀離婚,由此可見,徐志摩對於張幼儀真的不是絕情那麼簡單,這已經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厭惡。

兩人在張幼儀產下第二子之後不久,正式離婚,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以西方形式離婚的一對夫妻。

徐志摩娶她卻又厭惡她,離婚後她轉變女強人,為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離婚後不卑不亢,轉變為女強人

她在離婚之後,首先投靠了自己的二哥張君勱,在德國進入了菲斯塔落奇學院學習幼兒教育,後來又被自己的八弟接回上海,期間他也多有照顧徐志摩的父母,雖然他們已經沒有親屬關係,但張幼儀已經把他們當成自己父母看待。

在國內生活這段時間裡,由於家族和徐志摩父母的照顧,張幼儀的生活還是挺不錯的。

也是在這段時間,她的二哥張君勱在政治上漸有成就,在自己兄弟的幫助之下,張幼儀接手了當時已經瀕臨破產的女子儲蓄銀行。

正是在張幼儀的管理之下,這家銀行起死回生,逐漸有了盈利,緊接著張幼儀又建立了一個名叫“雲棠”的服裝品牌,這項事業也十分成功,當時的富貴之人,都以身上穿有“雲棠”品牌的衣服來進行攀比。

徐志摩娶她卻又厭惡她,離婚後她轉變女強人,為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自然,她是依靠家族才能較為順利建立自己的產業,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她並沒有因為同徐志摩離婚而逐漸變得憔悴,反而轉變為獨立自主的女強人。

特別是徐志摩出了事故之後,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陸小曼逐漸憔悴,一度消沉,而林徽因也十分悲傷,但也已經形同過客,只有張幼儀,是她親自處理了徐志摩的後事。

徐志摩娶她卻又厭惡她,離婚後她轉變女強人,為中國首位女銀行家

結語

張幼儀出生在一個傳統家族,但父親張潤之很有超前的想法,早早就將兒子送出去留學,所以後來他們的家族才能興旺,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沒有改變,女兒們都沒有被送出去留學,反而早早把她們嫁出去,即便當時張幼儀還在讀書,才不過15歲。

因而張幼儀和徐志摩都是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兩人都受到了傷害,不過徐志摩卻對她產生更大的打擊,好在離婚後,張幼儀過得比徐志摩更加獨立,有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