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个小留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规避感染,而不是和家人团聚

写在前面: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爱护,马云全球捐赠的无差别对待,我承认深深感动了我。

但,在讨论我们要不要接回在英国的1.5万个小留学生,天问同样有话要说,不吐不快。


1.5万个小留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规避感染,而不是和家人团聚

网络截图

我反对在大灾面前的“臆断”和“投入产出比”某些分析

国内网友为什么反对国家包机来接回这些在英国的1.5万个孩子?

我在很多跟帖留言中,基本得出三个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接回来,可能对我们造成巨大的疫情输入性风险。事实上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第二种观点是,接回这些孩子,要产生巨额的费用,这个费用,包括包机的费用、回国隔离的费用、医疗救护的费用,其数额可能非常巨大,应该谁来出?很多人觉得,不能你自己有钱送孩子出国,有事情就得国家买单;

第三种观点是,坚决不认同接回这些孩子,因为除给“祖国添乱”之外,还很不划算,因为这些家长之所以这么早要把孩子送到英国,除留学之外,还利用了英国移民政策的规则,居住满十年,可以获得英国绿卡,最终全家移民。

我之所以不认同后两种观点:不是说不认同这个推理分析,而事实上,可能很多家庭有着这样的想法,或者移民计划。但从人道主义角度,救助生命,不应该计算投入产出比吧?这种商业化的思维,符合商业规则,却折射出我们人性中某种冷漠。


1.5万个小留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规避感染,而不是和家人团聚

截图

我也同样反对贸贸然就想着接回这1.5万个孩子

事实上我理解这些父母,谁家的孩子谁疼,自己知道。

将心比心,如果今天我的儿子在英国,每天看到新闻,疫情一天天严重,再看看孩子恐慌的,无助的脸,不心疼不可能。

而事实上现在这些孩子的状况到底什么样?我们并不清楚。如果仅仅是听这些孩子父母的描述,我敢100%的肯定,会有事实夸大的一面。为自己的孩子,夸大事实来博取更多的舆论支持和同情,也是非常状况下的人性选择。

其实从情感上也可以理解,因为对疫情的恐惧,很多父母这时候,希望把孩子留在最安全的区域和自己在一起。

但大疫面前,一切的工作核心,是规避感染,而不是考虑叫爱人团聚。国内门前输入性病例已经与日俱增,一旦再回到要不得不封城来抗疫的状态下,也意味着我们前面所有的工作都付之东流。


1.5万个小留学生,我们要做的是规避感染,而不是和家人团聚

网络截图

不接回不意味着不救助

无论我们如何揣测,未来这些孩子是不是英国人,至少现在,他们还是中国人。

天问的建议:有没有可能,可以是国家层面,也可以是一些和儿童保护的基金组织来做这件事,针对这些孩子,成立一个援助性的组织,组织当然可以有选择的允许这些孩子的家长以志愿者身份加入。里面除了配备一定的医护人员,还应该配备一定人数的心理学专家,出发英国。

其次,天问建议根据以下流程开展工作:

一、尽快的在这些孩子父母的配合下,摸清楚这些孩子目前生活的实际状况,比如实际所处的环境,有没有感染风险?如果发生大面积感染,当地的处置能力?孩子目前的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和心理状态?并且尽快做核酸检测。

二、援助组织,要有效的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和当地政府高度配合,所有行为,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绝对不可以任性胡来,在别人的国土上,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是我们应该有的素质;

三、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尽最大可能医疗救护的同时,就地隔离。

就噶。1.5万个孩子,不抛弃,不放弃,但也不夸大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