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来天津,想了解一下老天津卫的文化,求各位大神告知,哪能找到老天津人?

蓝风


我是天津市内六区的老土著,我来告诉你吧:

上午8、9点,去红桥、河北、河东的老旧居民楼里面的早点摊儿,在那吃早点的,年龄60往上的,去和他挨一个桌,现在不能白坐,得买碗浆子,(以前白坐没事儿)跟他搭个搭个(天津话,聊闲天的意思),相信你一定能领略到老天津卫的人文与特色方言文化。

还有一个方法,不用花钱买浆子,还是在那三个区的老旧居民楼中,你找哪太阳☀️足(一般是上午10点到11点左右,下午2点到4点左右),一般阳光足的地方会有很多老头拿着马扎儿聊天,下棋,打牌,你可以过去看下棋,或听他们的谈论,相信你一定会享受到一个开开心心的津味午后哒。

天津人都很好,很热情,也很好客,找到老天津人,你一定会了解很多的老天津卫文化!

祝你成功!


画海漫步画中翱翔


其实,也简单。

只要是几十年以上的老旧小区,就可能有一大帮岁数大的,岁数大,走路慢悠悠的,几乎都是老天津人。

天津的老人,住得已经很散了。还能相对集中的,市区里,只能在老旧小区,起码,比重要高一些。

这是居住。

如果从生活方式上找,那就要在吃早点时,在小早点部,找那些八九点以后坐着来吃早点的,甭问,十个得有七八个是老天津人。买早点回家吃的呢,您就盯着自带鸡蛋来摊煎饼果子的,十有八九是老天津人。

别听口音,六十五岁以下的天津人,现在很多也讲普通话,虽然不标准。




津沽老周


天津古称直沽寨,海津镇,发祥于三岔河口(今金刚桥一带),明代时朱元璋四子朱棣镇守北京称为燕王,建文帝登基后,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京出发,途径三岔河口渡海河,到达沧州,一路过关斩将夺取政权。后将此地改名为“天津”,意为天子渡口之意。为了加强天津的军事守备,又设立了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共一万五千余官兵。

天津老城区以鼓楼为中心,由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和北马路,构成了一座东西长南北短的算盘形城市。2000年天津市政府重修鼓楼老建筑,老城区内的居民全部搬空。现在的鼓楼是以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修建的。

距离鼓楼不远的古文化街也是天津最具历史文化特色地方,中间的天后宫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元代建筑,全国三大妈祖庙之一,也是天津漕运文化的精神图腾。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海河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孕育了天津人直爽热情,幽默开朗的性格。同时海河也承载串联着天津的文化发展,在海河沿岸,不仅有古文化街这样的历史古迹,还有清末民国时期西方列强遗留下来的租界建筑。意大利租界就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并且其中包含了很多名人故居,如梁启超,曹禺。

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历史古迹已成为了旅游景点,充斥着浓厚的商业气息。老天津人也逐渐由老城区搬离,分布在天津各个角落。老天津人未必是天津的老人,而是天津传统文化的一代代传承者。


远山眉黛


老天津人你要找老南市一带长大的,或者环城内长大的也可以,最纯正的是老三不管一带长大的,解放前的那代人大多已经故去,解放后的第一代老天津人现在也70岁了,老南市拆迁也就都分散到各个地方了。像我们这样的第二代天津人,从小在老南市长大也算老天津人吧


畅麒麟


你去大胡同批发市场,那面有几十栋民宅楼。哪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天津卫早期的居民后裔。即:侯家后一带居民区。这一带平房改造后,都搬进现在能看到的楼房了。你肯定知道,天津卫的著名美食“天津狗不理包子”吧?这个包子铺,就起家在侯家后一带。一百多年前,那一带共有三家包子铺。后来,有两家改行不干了。狗不理包子铺老板,通过百年以来的勤奋。留给了,我们现代人的一道地方美食。


老辛儿


现在 可以讲几乎没有了。

为什么,不好找讲纯天津话味儿的人了。

以前,老天津发源地。

大直沽,也叫直沽寨。

上游,虹桥。东西于庄了。

这是老的。

以后,才是老城里。

现在拆迁,历史演变。想找老天津人有些难。

基本上都是散居。

有也是半吊子,天津人。


路易钱通


别找,怕他们说话你听不懂。老城里都变样了,嗯,,, 你要逛逛胡同啊,河南路,老华利里,唐山道,晗尔滨道,长春道,宝鸡道就是西开教堂绕过去后面,然后转转铃铛阁(GAO)别问路叫GE,西头那一堆老地方,都西北角回民,有你吃的。南市算了,再说现在疫情期来介儿干嘛啊,都没人,修车老头儿都不粗摊儿。


choscho


河北红桥海河边找七八十年代的房子,那里边大部分是第一批平改的土著


飝人


海河边儿,找钓鱼大爷聊聊吧,或者桥底下打六家的!


你可太可恨了


您了要噶嘛?找老旧小区,比如我们小海地儿,老旧小区多,老人也多,户口本上都是正儿八经的津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