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这些"90后"住院医师,全都来自北京协和医院!

新春伊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国。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白衣战士第一时间赶赴一线。而在

北京协和医院的发热门诊,也有这么一群"90后",他们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在对抗北京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就是奋战在发热门诊前线的内科住院医师们。

hard模式展现职业素养

"其实说不害怕是假的,但硬着头皮也要上。"住院医师吴颜延是个成都姑娘,原本买好了大年三十回家过年的火车票,却突然接到通知要去发热门诊支援,她选择了留下。

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这些

吴颜延

吴颜延说,自己一开始很紧张,父母也跟着紧张,但随着对防护装备和日常工作的熟悉,以及对疫情的全面了解,现在已经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父母也慢慢放心下来,看到有篇文章上写到我们协和住院医师,很为我感到骄傲。"

急诊科医师杜铁宽这样评价内科住院医师们,"他们很快适应了与内科病房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尽管疫情严峻,他们在心理上迅速适应了这种hard模式,同时保持着内科一贯的高诊治水平。"

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这些

刘晓航

"我的父亲是退伍军人,在得知我要前往发热一线支援时,尽管担心,但他鼓励我不退缩、不当逃兵。"住院医师刘晓航说。在刘晓航眼中,当看到那么多发热病人排队等着,也就顾不上害怕了,只想提高效率多看几个病人。

协和智慧支撑发热门诊

在发热门诊,为了保证安全,住院医师们需要身穿"金身铠甲":最里面是常规衣服,中间是防护服,外面还有隔离衣;带N95口罩、防护眼镜、外套防溅屏;穿两层鞋套、一层靴套;手套是里外三层。同时,为了确保每一位住院医师着装严密,协和医院还安排了护士专人督导检查着装。

住院医师上岗前,协和医院给每个人都进行了严格的上岗培训,急诊科医生杜铁宽、徐胜勇,内科徐燕、刘昕超医生作为二线医师对住院医师们每个防护操作步骤都进行严格把关。

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这些

边赛男

与此同时,协和医院还严格进行院感防控:区分明确的污染区、清洁区和缓冲区;为发热门诊的住院医师安排专属住处,每天由专人送饭;每天"两点一线"从住处到发热门诊走专门通道……边赛男说,"医院的周到安排让我们内心充满安全感和力量,这一切得益于紧急而不慌乱的节奏、迅速建立的规范流程。"

"协和对我们年轻医生一贯高标准、严要求的培养和训练在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刘晓航举例说,平时只要接触重症病人,每次都要严格按照防护规定做好手卫生等流程。"发热门诊相对来说也是一线,虽然我们冲在前面,但背后支撑的是整个协和智慧。"

冲锋在前领悟医生责任

"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传染病知识如今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作为"90后",刘晓航说非典时他正上小学,这次疫情却能够亲身冲在前面做出贡献,这使得他对"医生"二字的感悟也更深刻了。

"尤其是看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师兄师姐出征湖北,虽然自己还不够报名要求,但仍然感受到作为医生身负的强烈责任感。" 吴颜延说。2月7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过精挑细选,派出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142名队员出征,这让吴颜延在内的住院医师们看在眼里,备受鼓舞。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边赛男坦言,虽然之前对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牢记在心,但经此疫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说,"有些就诊百姓经过检测后虽然确认安全,但内心仍然十分恐慌和焦虑。这时候我们作为医生的两句开导,往往比什么都管用。"

"其实作为医生来说,拼在前面对我们来说是常态,不分疫情还是平时。"刘晓航说。

刘晓航表示,希望全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尊重能成为常态,希望拥有更加和谐、温暖的医患氛围。"这是年青一代住院医们的心愿,我们也会继续为之而奋斗。"

倘若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大多数人的眼中,"90后"或许还只是孩子。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众多"90后"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宣告了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完成了一个极富意义的"成人礼",以自己的热血、担当,交出了闪光的答卷。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健康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