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12年後,終於升級為禁塑令


限塑令12年後,終於升級為禁塑令


這一份本該在去年年底發佈的名錄,雖然晚來了三個月,但還是來了。從限制到禁止,又一次增強了我對海南的信心

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該廳近日發佈公告明確,《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  

《名錄》初步將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小類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納入禁塑範圍,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明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種類,體現了先易後難,積極穩妥的原則。

從材料上,《名錄》也作出具體明確: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膜、袋,以及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餐飲具類,都在被禁之列。

這幾年,生態海南不是空話,一系列環保措施在行動

海上環衛制度

海南在試點地區啟動海上垃圾打撈和近岸灘塗垃圾作業兩項重點環衛任務。其中,海上垃圾打撈作業的範圍為沿海岸低潮線向海一側200米、河流入海口以及沿海港口、碼頭水域海面;近岸灘塗垃圾作業的範圍為海灘,並與陸上環衛無縫對接。據海南省住建廳測算,全省合計納入海上環衛制度保潔面積為23494.92公頃

合理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手段,及時發現、有效掌握海漂垃圾的動態和規律,尤其是對湧出的垃圾進行實時監控

出臺全國首個排汙許可證管理地方法規

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確了生態環境部門通過排汙許可證載明水、大氣、土壤、固廢、噪聲等各要素環境管理要求,實施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一證式”管理,企事業單位排放汙染物的所有要求將全部在排汙許可證上予以明確,給出了“一證式”綜合管理的路徑。

修改〈海南經濟特區海岸帶保護與開發管理規定〉

19年年底發佈《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生態修復

全省開展了多個生態修復項目,比如三亞白鷺公園、海口灣、美舍河、東湖西湖,建立河長制、灣長制;

海南不僅是國人度假的天堂,隨著國際自貿港的建設,也是中國展示國際形象的橋頭堡。

對自己居住的這個小島越來越有信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