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


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苏轼《翻香令》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品香,从古到今,都是一件极奢侈的事儿。


古人对于香的使用的奢侈早已不是什么秘闻,更是对隋炀帝除夕夜烧沉香火山的典故耳熟能详。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自从人们悉得沉香的美妙之处后,对其的追求更是从未断过。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


最初被香“迷倒”,

倒不是因为香气,而是因为,名。

辛夷,龙涎,降真,零陵香,

一笔一划列在古香方里,

看一眼只觉满纸生香,

有种属于中国人的古典浪漫。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在东方,

人与香的邂逅持续千年。

中国文人大多爱香,宋代黄庭坚尤甚。

相传他做香,

须用以当年冬天盛开的梅花花蕊、

三月桃花花瓣上的雪等珍稀物。

这创作“合香”的过程,

也是漫长寂寞的等待。


故而在他那些意味无穷的跋文中,

影绘了香幽深和神秘的美感。

黄庭坚《跋自书所为香后事》中,

“富贵清丽”“恬澹寂寞”两种境界

融合无碍,并未偏执。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香事中有许多技巧与仪式,

但在文人的眼中,

技巧并不是值得炫耀的部分。


在香的学习中,提升了感官的敏锐度,

透过嗅觉,我们与整个生活做交流。

香,只是一个入境的媒介,

而非我们入道的终点。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焚香在文人的生活中,

既是日常事务,又是雅趣。

古人与香的关系,

是一种退隐的亲近。

共处一室,静中成友,寡而为足。

这份人与香之间的品格与分寸感,

才是典型的东方用香审美。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沉香为龙


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马希范建造九龙殿,其中用沉香构建八龙,每条百尺长(相当于33米),头部相向,围置一起,龙身成趋捧姿势,马希范坐在中间,自称为龙,于是构成九龙。坐前先命人在八条沉香雕制的龙腹中焚香,香气顺势飘然而至龙嘴部郁然吐出,奢靡无比。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宋徽宗 赵佶 听琴图


蕴含饱满悠远香味的宝物,究竟出自何处?

 沉香的故事,可谓众说纷纭,不乏很多神奇的传说。那么这个神秘的宝物到底出自何处呢?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列为众香之首。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实际上,沉香的形成是乔木型香品种树木受到伤害后,树木本身分泌了树脂令伤口结痂,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天然环境的影响后结成“有缘之物”。——也就是说,

沉香的本质,实乃“木之病”


根据受伤和形成的原因,沉香分为四大类:在生长过程中因自然腐朽而成的“熟结”、被刀斧划伤的“生结”、整棵树木腐朽后受到真菌感染以及风雨侵蚀的“脱落”、被昆虫蛀咬引起的“虫漏”。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历代医家均有记载。《本草纲目》谓之“气味辛,微温无毒。有降气、纳肾温中、清肝之功效”,“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日华子本草》则记载其药用为“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


同时,《名医别录》、《雷公炮制药性解》、《神农本草经集注》等典籍也均有关于沉香药用的论述,足见其于中药材界的显著地位。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一般来说,沉香的密度越大,凝聚的油脂越多,其质量也越好。古人常以能否沉水来划分沉香级别:优质沉香入水即沉,名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名为“栈香”,再次之稍入水而浮于水面名为“黄熟香”。


不过,沉香中的极品奇楠香则不能用传统方法来品鉴。奇楠香成因奇巧,它是中空香树被蚂蚁或野蜂筑巢其中,蚁酸、甘露或野蜂的石蜜、蜂桨被香树活体的香腺吸收,并结合了一种特殊真菌逐步生成的。被埋在土中,其寄生真菌和树脂不断吸收合成,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直至被香农掘出。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因此奇楠沉香异常珍贵、难得。据《雪水冰山录》记载,当年抄严嵩家时,搜出了5000多斤沉香和三块奇楠。从这个对比,就可窥视出自古以来,奇楠就是稀少珍贵的。


有人戏言,积三辈子的德才能闻到奇楠香,八辈子修的福气才可品奇楠香。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沉香具有凝神静心的奇效。沉香多样的香味需要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特点使得它在安静人心时有着显著的效果。


另外,它沉稳、清幽的香气极具安神的效果。熟悉它味道的人一闻到这种气味,便有一种平和的感觉,因此沉香也可以被用来使人安睡。在品香过程中,通过品味沉香能使人消除浮躁的心情,更容易令人达到品香“净心契道”的境界。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花有花语,香亦有香语。然而沉香与诸香不同,很难给它一个恰当的形象。有时候,它像一个威武王者,它的香味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有时候,它像仁慈的老者,用它的温和和淡雅给予你安心。


但无论何时,品味沉香时都需要品香者静心凝神,如此才能深切感受到沉香香味中的美妙世界。笔者认为在品香时,沉香的“沉”指的不再是“入水可沉”,而是内心的沉静和沉稳。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一块病木,从古到今,因其独特的香味受到人们的百般宠爱。


李白的《杨叛儿》写有“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黄庭坚在他的诗文中曾提出以香养心的妙处,所谓“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露台湛空明”,这款让黄庭坚念念不忘的“意合香”正是由沉香、甲香、榠樝等混合而成的。

中国式的“奢雅”,要从一块病木说起……

古代对沉香的高度肯定态度确定了香的文化品位,保证了它作为“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品质。


当安坐于室内,品一炉好香、一杯好茶、或一本好书、或一位好友相伴、或写字、或吟诗、或听琴、或冥想、或清谈,乃至于宴饮、讲学,总之无论处于何种高雅活动之中,只要有沉香为伴,其“境界”绝不同于无此香之场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