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初三在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

不知有漢


農曆三月三,在我們家鄉是要吃地菜煮雞蛋的。


地菜也就是薺菜,現在很多人用鮮嫩的薺菜葉剁碎了包餃子吃,不過在我小時候,只有到了三月三,才會到田間地頭去扯一把地菜回來煮雞蛋吃。


小時候在農村,雞蛋雖然是自給自足,但是也很金貴,不是天天有得吃。但是到了三月三,就跟過“雞蛋節”一樣,一定要吃一頓飽的。我記得我們家是用燒水的茶壺煮雞蛋,把地菜和雞蛋放進茶壺裡一起煮,我們一家三口人,至少要煮10個雞蛋,每個人都吃三四個,完全沒講究什麼雞蛋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之類的。煮完雞蛋的薺菜水,大人也會要我們喝一點,不過是無油無鹽的草味,不愛喝。


現在到了城市裡,發現大家過三月三更精緻了,用地菜煮雞蛋不只放地菜,還放了很多東西進去,紅棗、桂圓、當歸之類的,湯水不僅好喝,還營養豐富。不過最懷念的還是小時候一次性吃三四個雞蛋的三月三。


星星fighting123


湖南株洲城區有在農曆三月三用地菜子(薺菜)煮雞蛋食用的習俗。有句諺語在當地廣為流傳:“三月三,地菜子煮雞蛋,驅風祛溼賽靈丹。”平時菜市場和超市是不賣地菜子的,但在三月三前夕和三月三有地菜子出售。其實株洲城區人食用地菜子也不限於三月三,春天到來,薺菜長勢喜人時就有人採,以老年人為多。


用戶7660221802089


三月三是壯鄉的一個最隆重的節日,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三月三活動取消了,但是在農村有些習俗還是要辦。

五色糯米飯是三月三必備的。作為一個漢族人我嫁過來幾年了還不會做,不過今年我也開始嘗試去做了,五種染料,楓葉——黑色,紅藍草——紅色,紫藍草——紫色,黃姜——黃色,白色就直接用白色糯米就行了。

楓葉剁碎了用水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把楓葉水過濾出來放鍋裡煮至70℃左右把水倒出來泡米一個晚上,紅藍草、紫藍草、黃姜都是剁碎了放到鍋裡炒一下然後加入水煮開,把水倒出來晾至四十多度左右放入米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起來看米的顏色都染上色了,把米放到蒸鍋上冷水上鍋蒸熟就可以了。

除了糯米飯,第二個特色就是唱山歌了。每年縣城裡都會舉行大型的唱山歌活動,純樸的歌聲,展現出了壯鄉人民的樸實。

掃墓,三月三在壯鄉也是一個掃墓的日子。有些人會選擇在三月三掃墓那麼清明就不用掃墓了,而如果三月三不掃那麼就會在清明掃。

拜祖,作為傳統的節日,拜祖是必不可少的。殺雞殺鴨的拜祭祖先,供桌上一定要有五色糯米飯,親戚朋友也會到家裡來一起過節吃飯。


全職寶媽小包


三月三是上巳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裡,《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期改為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節有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之說,用蘭湯以驅除邪氣。蘭草被用作靈物,有香氣襲人的特點,古人在舉行重大祭神儀式前,須先進行齋戒,其中包括當時最好的洗浴方式“蘭湯沐浴”。據傳上巳節也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軒轅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民間故事相傳,遠古的壯鄉有個員外生了三個美若天仙的女兒,長女和次女都嫁給了大戶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麗妹的三女兒還沒有嫁出去。她聰明過人,能詩能歌,心地善良,經常揹著家人樂善好施。芳年十八時,儘管追求她的富人官人絡繹不絕,但她都一一回絕,弄得父母傷透了腦筋。

原來麗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貧窮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強哥。阿強雖出身貧寒,但心地善良,經常為窮人做好事,無論誰家有什麼農活忙不過來,他總是擠出時間前去幫忙,他家有什麼好吃的,也少不了鄉親們,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愛。阿強也聰明過人,雖然經文聖書沒讀多少,但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尤其是吟詩唱山歌,能觸景生情,即興而發。麗妹雖然經文聖書比她讀得多,但還拜他為師。阿強見麗妹謙虛好學,總把她當親妹妹看待,經常一起探討詩文,這一年農曆二月下旬,壯鄉舉行山歌比賽,麗妹,阿強哥都報名參賽。聽他倆的對歌,人人都如痴如醉,流連忘返。結果雙雙都得了頭名金獎。通過這次比賽,麗妹對阿強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尤其對他那聰明絕頂,現編現唱以及樂於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於是產生了愛慕之情。在大家離去後,麗妹有意留了下來,含情脈脈地對阿強吐露了自己的愛意,併發誓說:“如阿強不娶她,她也一輩子不嫁人。”對她的話,阿強十分高興,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難為情地推辭說:“我出身貧寒,恐怕你父母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麗妹緊緊抱住他,告訴他:“不會吧,只要你登門求親,他們會同意的。”麗妹追求阿強哥相親們都知道了,他們都說願意為阿強捐獻彩禮,只要員外家人開恩。

一個深更半夜,麗妹跳窗找阿強哥去了,正當他們相互傾吐衷腸之際,員外家丁闖了進來,強行把麗妹抓了回去,麗妹泣不成聲,祈求父母成全她和阿強的這門婚事。說阿強雖家境貧寒,但憑他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一定會有好日子過的。但固執的父母還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痴情的麗妹眼看不能與阿強結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發了輕生的念頭。到父母都散去入睡後,留下遺書,便懸樑自盡了。門外的丫鬟朦朧中醒來,聽到閨房內有異常,打開門一看,她簡直驚呆了,麗妹已經尋短見了。她拼命呼救,頓時,員外一家嚎哭起來,他們看著遺書,悔恨不該干涉女兒的婚姻自由,鄉親們聽到哭聲,知道了麗妹為了反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而憤怒死去,對她深感同情,對員外夫婦極為憤慨。

再說阿強從員外家提親不成,回到家後,茶飯不思,一頭栽倒在床上,父母怎麼叫喚他,就是不坑聲。當麗妹殉情的噩耗傳來,無疑是給阿強重大的精神打擊,他腦子嗡嗡作響,想到生不能結為夫妻,死了再陰間也要結為夫妻。想到這裡,他起身走出了家門,三步並做兩步,走到員外家,“哇”的一聲撲到了麗妹的屍體上,說時遲,那時快,他猛的起身一頭撞到樑柱上,也殉情了。這一天正是農曆三月三日,鄉親們見壯鄉的好兒子,好女兒雙雙殉情了,個個悲痛萬分,哽咽著,哭泣著。有的還以山歌老歌頌他們忠貞不屈的愛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後才隆重地為他們倆下葬。

為了紀念他倆,每年人們便在三月三這一天,蒸上糯米飯,帶上雞鴨魚肉,上山為他們掃墓,同時聯歡唱歌,歌圩就這樣形成了。




人文世界


農曆三月三去田間地頭挖仙草!俗語:三月仙草五月蒿!





點點公益文化


三月三我們這裡的方俗是在外面燒一野餐一面吃飯、一面朝著喜鵲窩吃、記樣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財源滾滾。泣就是我們老一輩傳下來怎麼說的。


2018發發發700


記得這一天是上巳節,也就是情人節!


聚仙閣緣主


上山挖一種辣辣的香菜,回家跺碎,和上面成稀糊狀,在一個叫奧子鐵板上,做成餅 吃。給山東雜糧煎餅一樣[耶]


尚帥卿


家家戶戶都要掃墓,祭拜祖先,做五色糯米飯


南寧妹小嬋兒


我們老家喊:三月三,蛇出三。意思是蛇冬眠完了,要出來活動了,小孩子們不要到處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