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李亨為何選擇與父親唐玄宗分道揚鑣?

地主最愛星空


李亨是馬嵬坡之變主謀,與李隆基矛盾由來已久,怎麼敢入蜀?

注意史書記載馬嵬坡之變內容,“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陳玄禮與太子李亨、李輔國謀,請殺宰相楊國忠、御史大夫魏方進、太常卿楊暄。”陳玄禮是禁軍龍武大將軍,掌握當時護駕軍隊的兵權。而李輔國只是侍奉太子李亨的太監,他的姓名都是後來李亨給改的,他是負責與陳玄禮聯絡的。


甚至李亨的謀劃很可能在離開長安時就已經開始,隨行軍隊總共3000多人,但屬於李亨控制的殿後軍有2000多人。所以馬嵬坡之變主謀者實際上就是太子李亨,但太子李亨也被陳玄禮利用,作為給李隆基擺出姿態,如果不承認殺楊國忠等合法,就擁立太子李亨為皇帝。

李亨被陳玄禮擺了一道的是,陳玄禮對李隆基的恨僅限於對楊氏兄妹寵信不滿,其對李隆基還非常忠誠,畢竟是跟李隆基唐隆政變就在一起的死黨。當楊國忠、楊玉環先後被誅後,馬上帶頭向李隆基負荊請罪並效忠,並親自護送其入蜀,所以李亨想要乘機上位的謀劃落空,甚至有可能被清算。


這種李亨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命運送到李隆基手心裡去,在李輔國等規勸下,以隨行百姓相留為藉口留下。之後急行軍北上去朔方軍大本營靈武,控制了朔方軍以及西域回援的唐軍,這可以說是唐朝最後支敢戰勁軍。這時李亨手上有一定兵權,再加上國難當頭,李隆基也只能壓下不滿,封李亨兵馬大元帥,主導平叛。

至於太子李亨與李隆基的矛盾由來已久,本來太子輪不到皇三子李亨的。是當年李隆基專寵的武惠妃想讓自己兒子壽王李瑁上位,以荒唐的理由陷害太子李瑛,導致李隆基連殺三子。不想武惠妃的武氏家族身份,百官極力反對,才讓李亨撿了便宜。



但李亨的太子位置並不牢固,李隆基對李亨也是既用又防。之後李林甫與楊國忠時期,對太子一黨進行瘋狂打壓,背後就有李隆基的授意和縱容。特別是韋堅案和杜有鄰案,李亨被逼的兩次廢妃,險象環生。甚至中唐第一名將王忠嗣就是因為跟李亨關係情同手足而被李林甫誣陷“欲奉太子”李亨為帝而被貶,鬱鬱而終。

總之,父子矛盾是唐朝特色的主要矛盾形式。


五嶽掩赤城


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早有雄心壯志的太子李亨,此時不主動一點搞事情,下一波風口啥時候來還不一定呢!

於是,抓住這波風口,李亨選擇北上自立門戶,讓老爹一個人南下,可以說各自發展的都不錯,最終也奠定了在安史之亂後李亨主政的基礎,可以說這波風投是非常划算的。當然了,李亨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老爹李隆基雖然中期腦子瓦特了,但在馬嵬坡之後算是又恢復了正常,智商重新佔領高地,奈何為時已晚了呀


是時候站隊了——馬嵬坡分道揚鑣,各奔前程

安祿山造反之後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攻破潼關,兵鋒直指長安。嚇破了膽的李隆基倉皇出逃,僅僅攜帶了少數皇族、妃嬪,還有自己的心腹。其實他原本不必如此驚慌,雖然安祿山叛軍聲勢浩大,但短時間之內倒也無法把長安啃下來,只要堅壁清野死守長安,再廣發號令天下勤王,搞不好還能來一波圍攻,可李隆基怕死啊,所以選擇跑路

跟著他跑路的將士們,說實話個個都不太願意,背井離鄉不說,這可是逃亡啊。不滿的情緒逐漸佔據了主導,而此時李隆基的另一決定又導致了這波不滿情緒更加強烈,那就是聽從楊國忠的建議,入蜀(劍南)。在那兒基本都是楊國忠的黨羽親信,一旦選擇入蜀,楊國忠將繼續呼風喚雨,這無論是處於個人私情還是國家大義,百官將士們是不會願意的

於是乎,馬嵬坡兵變就到來了。憤怒的將士們將此時的落魄遷怒於楊國忠,直接將其處死,而貴妃楊玉環也被逼自縊,李隆基雖然是萬般不捨,卻也無可奈何。而此時的李亨,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北上進入河西三鎮,而老爹一派則南下入蜀

無論是為國為己,李亨都必須選擇和父親分開

馬嵬坡兵變,雖然沒有證據指向為李亨策劃,但是事情已經發生,如果此時跟隨玄宗南下,楊國忠的嫡系會不會放過自己,或者跟自己作對,都是個未知數。而且唐朝一貫有宰相專權,就像楊國忠取代李林甫一樣,如果再蹦出來一個人,自己就更沒法施展拳腳做事情了。當然,除了要面對臣下的制衡,來自老爹的猜忌也會讓他束手束腳。雖然玄宗已經72歲,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國家方案大事業輪不到他來主導,所以是該分行李各奔前程了!


除了要保護自己,李亨更多的是為了大唐考慮,經歷馬嵬坡兵變後玄宗的威信已經下降到冰點,無論是其放棄長安的選擇,還是錯殺大將、錯誤指揮,都已經讓群臣對其失去了期待,而選擇南下自保對大唐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這標誌著他並無收復失地,與叛軍正面硬剛的決心,那麼這個重擔就應該由李亨來抗

所以,進入河西三鎮的李亨,在半年後稱帝,並積極領導唐軍與叛軍進行抗衡。坐鎮朔方的李亨,很快就吸引了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來投,真正意義上開啟了唐朝平叛的道路,後面的結果也證實了,如果不是李亨唐王朝或許就此分裂,提前變成南唐

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李亨自己的小算盤,打的也是很精明的

當皇帝對於每個男人來說,都是一生追求,而已經身為太子的李亨自然也不在話下。可問題是他跟在老爹身邊,能成功繼位嗎?畢竟玄宗有廢殺太子皇子的習慣,這還真的不好說。所以從自保的角度來看,李亨也得走人

與此同時,玄宗身體又相當不錯,畢竟他最後僅僅比李亨早死了半個月,而且還是在心情不悅,一心求死的情況下,不算是壽終正寢。如果說李亨不早早行動起來,說不定連老爹都活不過,那還何談當皇帝。而且現在的時機也是最成熟的,李隆基的聲望已經降到谷底,而自己的威信正在與日俱增,大量文臣武將都寄希望於李亨能力挽狂瀾

既然心意已定,那就做事!而從他的選擇來看,也的確不是瞎搞的,之所以進入河西三鎮,以朔方為根據地打拼事業,是因為他之前曾為朔方節度使,原本就有一定的威信力。而且此時的朔方應該是大唐最後一張王牌。自古以來西北地區就盛產精兵,而另外兩鎮的精兵早已隨名將哥舒翰,一同在潼關被擊潰,僅有朔方仍保存實力,所以李亨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而且後期名震天下的郭子儀,就是朔方系的將領,由此可見李亨的眼光也是比較獨到的,算是初期創業就選對了行業領域,而且還有好幫手

作為亂世天子,唐肅宗李亨致力於平叛安史之亂,與此同時也在積極的嘗試解決天寶以來政治、經濟體制運作中的各種弊端,可以說,為身後的帝國打下了一定基礎

但是,由於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平叛上,並沒有對後宮、宦官勢力的膨脹進行有效的限制,反倒給安史之亂後的重建留下了難消的隱患。與此同時,藩鎮割據就此形成,也加速了唐朝的滅亡之路。這是肅宗個人的無奈,同時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按照正史的記載,唐玄宗帶著太子和文武百官、後宮共3000人入蜀避難,事前厚賜了護軍將士,準備了良馬,打點了沿途,本來是一次精心計劃的後撤,一出城就全亂套了,沿途官員也逃走了,路上亂哄哄,一切計劃都被打亂,帶飯食都沒人供上,走到馬嵬驛時,出事了。

圖為唐肅宗李亨畫像。

這就是個突發事件,士兵們沒飯吃,因此而憤怒,導致了兵事,本來安祿山等叛軍打著討伐奸臣楊國忠的旗號,於是士兵們殺了楊國忠,楊貴妃等人,暫時平息了眾人的怒火,下一步,該怎麼走。

去蜀地是楊國忠的計劃,蜀地也是楊國忠的大本營,現在大家殺了楊國忠,再去蜀地都有點怵的慌,於是眾人開始勸唐玄宗不要去蜀地,那去哪,有幾個見意,去太原,那裡是大唐的北都,回長安,那時長安其實還沒佔領,回去與叛軍幹,也有人建議去找朔方軍,那裡兵多,還有說去河西,甚至去涼州。

當年的馬嵬驛,開發成了景點。

唐玄宗拿不定主意,就回頭問高力士,而高力士建議還是去成都,蜀道難,這地方最安全,於是唐玄宗決定還是去成都。但這時地方的流民都聚攏過來了,聽說皇帝在這兒要向蜀地逃,過來請願,請皇帝不要逃路,聚眾達幾千人。

李亨一路北上,找到了朔方軍,得到了朔方軍的支持,圖為唐玄宗和太子的路線。

唐玄宗看到這架式,忙派太子李亨去調解眾人,這時有人說了,皇帝雖然當了逃兵,但太子如果願意站出來,我們願意跟著太子打回去,不然偌大的河山誰來作主呢。對太子李亨來說,早就想跟唐玄宗分道揚鑣了,去成都避難可以,叛軍把棧道一燒,,想再打回去就千難萬難了。

唐肅宗迎接唐玄宗還朝圖。

對於太子身邊的人來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太子受制好多年了,去蜀地依然受皇帝轄制,現在天下群龍無首,一下子有了掌權樹立權威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趕緊離開皇帝,連太子的夫人張良娣,懷著身孕,都站出來支持太子離開皇帝,於是李亨向唐玄宗表達了離去的想法,唐玄宗立刻同意,撥給士兵和馬匹,兩人分道揚鑣。


圖文繪歷史


公元756年(唐天寶十五年),為躲避安祿山叛軍,唐玄宗李隆基倉皇逃出長安城。逃跑隊伍走到馬嵬驛的時候,早就心懷不滿的禁軍將士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率領下發動兵變,將弄權亂國的楊國忠亂刃分屍,逼迫李隆基殺死楊貴妃,一代美女揹著紅顏禍水的罵名香消玉殞,這就是著名的“馬嵬兵變”。在這場兵變中有一個位置很尷尬的人,唐玄宗的太子李亨。

對於當時李亨做了什麼有兩種說法,一是陳玄禮等人決定殺楊國忠,先一步策劃了兵變,然後才派人通知太子李亨,也就是說“馬嵬兵變”李亨是脅從;另一種說法是李亨想殺楊國忠,先派親信宦官李輔國拉攏禁軍將士,趁將士們怨聲載道的機會,暗中操縱兵變,這種說法中李亨是“馬嵬兵變”的主謀。

不論是哪種說法,兵變後太子李亨都和唐玄宗分道揚鑣,在靈武登基稱帝,架空了自己的父親李隆基,而他這麼做的最大理由就是恐懼。李亨的恐懼來源於自己的父親李隆基,更是來源於自己不知道會死於哪場政治風波的未知。

李隆基劇照

李隆基出生於公元685年(垂拱元年),這是個很敏感的年份,當時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是大唐的傀儡皇帝,奶奶武則天掌握朝政大權,正在為登基稱帝做準備,掀起一片血雨腥風,史書記載“自垂拱以來,任用酷吏先誅唐宗室貴戚數百人,次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

公元690年(載初二年),李隆基五歲的時候,父親李旦被廢除帝位,從此他全家就開始了長達9年的被人監視、軟禁的苦難生活;公元693年(長壽二年),李隆基的親生母親竇妃被人誣告獲罪,被武則天秘密處死,遺體不知葬在何處,這年8月李隆基的父親李旦也遭人誣陷,差點被殺,可以說李隆基的童年沒有享受到皇室子弟的好處,反而每天憂心自己性命不保、家破人亡。

公元699年(聖歷二年),武則天在狄仁傑等重臣的勸說下有心把江山還給李氏,將自己的兒子、孫子們從幽禁的地方放了出來,已經14歲的李隆基開始擔任官職、接觸朝政,但這又是一輪血雨腥風的開端。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張柬之等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殺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逼迫武則天禪位;公元710年(唐隆元年),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一黨,將自己的父親李旦再次扶上皇位;公元713年(先天二年),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剷除太平公主,徹底掌握朝政大權,唐朝進入“開元”時代。

李亨劇照

可以說李隆基前半生就是生活在陰謀詭計、政變殺戮之中,還是李唐宗室、親屬間殺來殺去,這養成了他敏感多疑的性格,一旦懷疑誰威脅到自己的皇位,親生兒子也要殺。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只是因為武惠妃一場非常拙劣的陷害,誣告太子李瑛兵變,李隆基就一口氣殺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這三個兒子。有這麼一個先例,李亨成為太子的第一天起就活的膽戰心驚。

公元738年(開元二十六年),李亨被立為太子,此後他和身邊人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監視、曲解、攻訐,特別是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縱容下,不斷打壓太子李亨,剷除親近太子的朝臣。

公元746年(天寶五年),支持李亨的隴右節度使兼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與太子妃的哥哥韋堅在元宵節一起遊玩,卻被李林甫趁機誣告“欲共立太子”,唐玄宗下旨嚴查,李林甫大肆株連要扳倒太子李亨。李亨為了自證清白,撇清和韋堅的關係,向唐玄宗上表要和太子妃韋氏離婚,最終韋妃削髮為尼,李亨逃過一劫。

還是在公元746年(天寶五年),李亨的岳父杜有鄰被人誣告“妄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宰相李林甫又抓住機會搞事情,大批朝臣被牽連。最終杜有鄰被打死在大理寺,全家流放,李亨為自保再次離婚,拋棄了杜良娣。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可能唐玄宗李隆基也不想輕易更換太子,因此每次李亨的勢力都遭到重創,但李亨的太子之位沒有動搖。可李亨暫時的安全,是建立在他一直謹小慎微,甚至於拋棄愛人以求父親原諒的基礎上,生死完全不掌控在自己手中。李隆基和李亨父子間的這種關係一直維持到安史之亂爆發。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范陽、河東、盧龍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憂國之危,誅楊國忠”為名起兵造反,這種情況下唐玄宗李隆基對於曾經信賴的哥舒翰等將領就不放心了,不得不將禁軍兵權交給自己的子孫們,畢竟李唐江山風雨飄搖的時刻,還是自家人可靠,這樣一來太子李亨的勢力就深入禁軍之中了。

756年(天寶十五年)6月13日,唐玄宗李隆基帶領少部分人逃離長安,當時3000餘人的隊伍,有2000人是太子李亨統領的禁軍,因此“馬嵬兵變”時不論李亨做了什麼,他都是第一責任人。李隆基身為一代帝王,被逼著殺了自己最寵愛的楊貴妃,可以說皇帝的威嚴、男人的面子碎了一地,一旦李隆基挽回局勢,別人怎樣不一定,李亨是死定了。因此最後唐玄宗自己逃去了成都,而李亨自己一路跑去了靈武掌控軍隊,在軍隊的支持下自行登基稱帝,架空唐玄宗李隆基。

父子間的鬥爭並沒有以李隆基成為太上皇,李亨成為唐肅宗而結束。李隆基不甘心失去權力,不斷委派官員對李亨執政造成阻礙;而李亨為了限制玄宗,就放任依附於自己的後宮和宦官干預政事。最終事情以公元762年(寶應元年),李隆基、李亨父子相繼去世而告終,但李亨對於李輔國等宦官的放任,造成了唐朝後期宦官把持朝政、逼宮弒帝的亂局。


當狗容易做人難


簡單來說,李亨認為分開更有利。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是可以鎮壓叛亂的,儘管要為此付出巨大代價,但不至於連長安都丟了,偏偏唐玄宗微操大師附體,給安祿山打了一波波的助攻。

唐玄宗在位長達44年,到了執政後期,儘管他對朝政愈發憊懶,但幾十年積攢下的經驗,全部上到了他的帝王之術上面,對於放權和控制這兩個操作他已經登峰造極。

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唐玄宗認為安祿山僅握兵18萬多,不夠摧毀唐朝,安祿山認為自己得賭一把,賭贏了天下獨尊,賭輸了一無所有,不賭也早晚被整死,於是安史之亂爆發了。

老皇帝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一瞬間喪失了對邊將的所有信任。然而以唐朝的中央兵力,打叛軍就是送經驗,平叛必須依靠邊將。

依靠邊將和猜忌邊將的矛盾造成了邊將的悲歌,高仙芝和封常清被冤殺,哥舒翰被迫主動出關作戰,導致潼關失守。

到了這份上,唐玄宗又玩了一手大戲,嚷嚷著要御駕親征,結果趁著黎明前的夜色跑了,妃嬪皇孫什麼的統統不要了,帶上心愛的楊貴妃就成。

到這時,唐玄宗已經失去了天下人對他的信任。作為安史之亂的主要責任人,拍拍屁股他就跑了,扔下百姓、百官和皇親貴族面對如狼似虎的叛軍,天下人有什麼理由繼續信任這樣的君主呢?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才跑了一天的唐玄宗遭遇了馬嵬驛之變。

譁變士兵殺了楊國忠,逼死了楊貴妃,雖然唐玄宗還活著,但他的權威已經大大降低了,相反的,太子李亨的聲望大漲了,人們期盼著他能夠帶來不同的景象,能夠領導大家平定叛亂,恢復河山。

問題在於,皇帝還在,眾人擁護太子而置皇帝於不顧勢必招致皇帝的猜忌乃至打擊,唐玄宗怎麼看都不像一個看到兒子得人心就讓位的皇帝。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說來簡單,那就是把太子變成皇帝,但沒有人敢這樣做,如果有的話,馬嵬驛唐玄宗就死了。

更關鍵的是,唐玄宗仍然要逃亡劍南,以蜀地的封閉程度,一旦進去,唐朝的平叛大業基本就毀了。

為此,必然要有人留在北方主持平叛大局,唐玄宗不願意,李亨願意,而且這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跟唐玄宗分開。

在不殺唐玄宗又不逼其退位的前提下,李亨要麼繼續當乖兒子熬到唐玄宗死,要麼分開來聚攏勢力,唐玄宗離得越遠,對他的管控力度就越弱,他提前登上帝位的概率就越高。

事實上,以當時唐玄宗的威望,父子兩人分道揚鑣沒多久,唐玄宗身邊的人就各種抱怨了,將士們都心懷去意,在馬嵬驛兵變時仍能主持大軍的陳玄禮到這裡也是“不能制”,可見大家對唐玄宗是有多失望了。

在這種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唐玄宗總算清醒了點,出面安撫眾人,表示大家要去哪去哪,我出路費,人心這才稍微安定。

到成都後,唐玄宗畢竟還是皇帝,自然要遙控平叛大業,這次他的安排倒沒有大問題,可能是因為安排的都是兒子吧。

“獨立自主”的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元帥,都統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等節度兵馬,負責收復兩京的工作,永王李璘、盛王李琦、豐王李珙分鎮江陵、廣陵和武威,負責長江中下游及西北。

這種安排顯然是不想李亨一家獨大,但李亨跑到了靈武,獲得了河西三鎮的擁護,想不大也不行,乾脆就稱帝了。

李亨稱帝不是直接政變搶班奪權不同,而是趁著唐玄宗權威下降和一發不可收拾的叛亂的機會稱帝,相當於一個朝代出現了兩個皇帝,究竟是擁護老皇帝的合法性還是轉而投靠新皇帝,將會成為當時唐朝內部勢力思考的頭等大事。

所幸唐玄宗看得開,知道自己已經身敗名裂,沒必要為此引發內部分裂,所以他一聽到消息就立刻作出表態,順勢讓位給兒子,將一切職務和權力以及傳國玉璽等重要物件轉移至唐肅宗手中。

如果李亨不跟唐玄宗分開,這種局面是不會出現的,就算到了成都,唐玄宗也不是很想提前退位。


平沙趣說歷史


李亨只要想“保命”就必須要和李隆基分開,不能去四川。

太子李亨是在李隆基老糊塗的狀態下擔任太子的,李隆基重用李林甫、楊國忠使得藩鎮勢力越做越大,終成尾大不掉之勢。再加上軍府制沒落後必然導致募兵制崛起,藩鎮勢力越來越大,在朝廷昏聵下,沒有安祿山、史思明,也有李祿山、王祿山。

在此情況下,李亨成為人們的希望。正如《長安十二時辰》所表現的那樣,包括賀知章、李泌在內的許多人都是寧可“萬千蚍蜉”之失也要力保太子。

(1)太子李亨已經積攢了實力,除了李隆基外,他是天下擁護者第二多的人

715年,李亨二哥李瑛(9歲),被立為太子。738年,武則天侄孫女武惠妃誣陷太子及其五弟鄂王李瑤、八弟光王李瑤造反,其實是她謊騙三人率兵入宮。結果,三王被賜死。

738年,李亨被拜為太子。但是,李隆基時年53歲,可以說年齡不算老。這個時候的皇帝,最怕失去權力。李林甫、楊國忠等人雖然被放權,但李隆基被他們奪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要知道,他們雖然掌權,但還有諸如高力士等李隆基的親信幫他看著天下。

李林甫和楊國忠都只是依靠皇帝寵信才有權,這種權力是不穩固的。但是“太子”就不一樣了,因為親緣關係,李亨是“篤定”的“未來的皇帝”。

所以,李隆基對太子的“壓抑”是很明顯的。而且,李隆基的兒子那麼多,30子中7人早夭、3人被李隆基所殺、1人為太子,尚有19子。

但是,無論太子怎麼被壓抑,“太子”一日不被廢,那麼,天下的被李林甫、楊國忠廢棄的人才、大臣的心和希望就在“太子”那一邊。由此可見,太子仍然是除了皇帝以外,實力最強的人。

(2)李隆基“安史之亂”屢出大錯,馬嵬坡後更是威嚴喪失,如果不是為帝44年,首先對其忠心者力保。

天寶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軍攻破潼關。李隆基的瞎指揮,導致當時完全可以打敗安祿山叛軍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或者被殺或者被抓。

六月,唐玄宗率領親信逃出長安。十四日,馬嵬驛兵變。楊國忠、楊貴妃、楊貴妃的兩個姐姐等或被禁軍所殺或被逼殺或事後被擒殺。

這時候,李隆基的威望被徹底打翻在地,太子李亨的威望已經最高。在此情況下,已然出現“二聖並存”的情況,如果照李治和武則天時代還好說,但問題是父子,是同性相斥的呀。因此,“一山難容二虎”下,雙方只能分開。

否則,到了李隆基的根據地,忠於李隆基、曾經是李林甫和楊國忠親信的人自然會奔向李隆基。那時,44年的為帝生涯所帶來的“忠誠”,就會讓李隆基成為“帝王”。

“帝王”是難以忍受“屈辱”的,“帝王”是難以容忍“一山容二虎”現象的。李亨要是在李隆基身邊,其結果只有被殺。

因此,李亨在此情況下,不管他有沒有什麼“心懷大志”,只要是他想活命就必須要“分開”。


坐古談今


李亨跟唐玄宗分道揚鑣,是他在分析了當時的時局後,做出的正確決定。




一、背景

馬嵬驛兵變之前,唐玄宗因為老糊塗,連續做出了五個錯誤決定。

一、重用楊國忠;

二、無腦信任安祿山;

三、冤殺封常清和高仙芝;

四、逼迫哥舒翰出關迎戰;

五、不戰而逃,主動放棄長安;

這一年之內的五個錯誤決定,對玄宗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大到了滿朝文武對唐玄宗是否該繼續坐皇位,產生了質疑!

當時的太子李亨雖然碌碌無為,但由於他只是太子,被玄宗壓制著,因此沒人把玄宗的一系列失誤怪罪在他的頭上。並且很多人還對李亨產生了幻想,認為只要他登基,就能逆轉當時的危局。

於是乎,當玄宗逃到馬嵬驛時,一些將領就策劃了馬嵬驛之變,幹掉了對玄宗最忠心的楊國忠,並且還逼玄宗勒死了楊貴妃。

此事件導致玄宗的威望大跌。李亨的威望則大漲,具備了取玄宗而代之的前提條件。

二、李亨為什麼要跟玄宗分道揚鑣?

馬嵬驛兵變後,唐玄宗繼續南逃劍南——這是一個對玄宗本人非常有利,但對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選擇。

這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唐玄宗因為不信任河西藩鎮,又不敢回長安跟安祿山決戰。因此,他只敢逃到相對對他忠心的劍南。所以說,這是一個對玄宗個人最有利的選擇。

但是,由於劍南遠離關中戰場,並且也遠離唐軍雲集的河西、隴右、朔方三鎮,不便於指揮唐軍對叛軍實行反攻。所以說,這是一個對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選擇。

試想一下,唐玄宗本來就是人心近失,他在危機關頭又只顧自己,南逃劍南,置大唐江山不顧。大夥對他更是不滿!此時的太子李亨如果還跟著唐玄宗一起南逃劍南,大夥對他會怎麼看?

所以,李亨一定要跟唐玄宗分道揚鑣,這是他招攬人心一定要做的。如若不然,熬不死自己老爹,當不了皇帝都是次要的。就怕原本忠於李唐的河西三鎮將領也要反叛。屆時他會死無葬身之地!


三、李亨為什麼要北上靈武?

李亨跟玄宗分道揚鑣後,他當時有上中下三個方案可選。

上策——就是留在關中,趕緊返回長安城。當時叛軍還留在潼關,並沒有殺入關中。李亨如果回去,人心必然大漲。

中策——就是前往靈武(現在的寧夏),聚攏當地忠於李唐的唐軍。

下策——就是前往隴右(現在的青海),聚攏當地忠於李唐的唐軍。

哪種選擇好呢?在唐玄宗棄守長安城前,堅守長安城是最優的選擇,但是此時,堅守長安城不再是最優的選擇了。畢竟唐玄宗挖的坑太大了。李亨去長安,危險係數太大。

而選下策,也就是去隴右,又沒有必要。畢竟叛軍離得還遠,犯不著退到那麼西的地方謀求發展。

於是,李亨就選擇了離長安相對最近,並且對他還算忠誠的朔方鎮為自己的立腳點。


四、唐玄宗的反應

李亨北上靈武后,追隨唐玄宗的人,情緒變得更不穩定了。在這種背景下,難免會私下發表各種大逆不道的言論。總而言之,就是說了一通皇帝老年痴呆成這副德性,我們還應該繼續追隨的話嗎?

面對人心盡失,就連跟著自己,最忠心的人也開始人心浮動時,當時的唐玄宗總算是恢復了正常的智商。

他首先批評自己,對大家做了一番檢討,說一切都是他的錯,以致使大家跟他一起背井離鄉跑路。

然後,玄宗開誠佈公的說,你們不願意跟我繼續走,我也不怪你們,現在你們就可以拿一筆路費,選擇一個自己認為的好去處。比如追隨太子。

由於玄宗這麼一番動人的演說,大家都被感動了,所以沒人拋棄玄宗,而是繼續跟著玄宗跑到了劍南。

到了成都後,玄宗繼續保持清醒頭腦,他沒有追究李亨擅自北上靈武的行為,在事後追認這種行為的合法性。

然後,玄宗開始佈局。他首先以皇帝的名義冊封李亨坐鎮朔方,指揮河西三鎮和淪陷區的抵抗工作。

緊接著,玄宗又冊封永王、盛王、豐王,讓他們分別坐鎮江陵、廣陵、武威,負責長江中下游和西北的軍事。等於是讓自己的四個兒子分別統兵,相互牽制。緩解李亨漸漸架空自己的趨勢,漸漸奪回主動權。(當時玄宗沒有授予李亨節制這其它親王的權力)

只不過,玄宗的這種努力終於失敗了。因為隨後不久,李亨就在西北稱帝了,他就是歷史上的唐肅宗。而李亨稱帝后,河西三鎮立即擁護他,這意味著李亨握住了強大的槍桿子,掌握了主動權。

PS:河西三鎮官員擁護李亨,是因為玄宗當時在劍南,他們繼續擁護玄宗,拒絕站在李亨一邊,難免會被當做“叛軍”處理掉。並且跟著李亨也更有前途。玄宗在劍南,顯然劍南的官員才是最吃香。他們與其當“後孃養的”,還不如找個親孃,當親兒子。

總的說,馬嵬驛兵變後,玄宗人心近失,李亨再跟著玄宗,已經沒有必要了。而唐軍當時雖然死傷很慘,但籌碼仍然很多,河西三鎮仍然忠於李唐皇室。李亨此時與玄宗分道揚鑣,一方面他可以收買人心,取玄宗而代之;另一方面他可以聚攏勢力,發動對安祿山的反攻,重振李唐江山。


Mer86


安史之亂爆發時,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兩人分道揚鑣這件事情,其實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唐肅宗李亨可以說是唐代最窩囊的皇帝之一,一生都受制於人,他和唐玄宗之間即是父子,也是對手,只是個性軟弱、能力不足的原因,使得他一直活在唐玄宗的陰影當中。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他可能一生也就止步於太子了,因為唐玄宗這個人有三大特點:

1、掌控欲很強;

2、平衡手下的手段很高明;

3、對太子心懷警惕。

唐玄宗和李亨本身的恩怨其實並不大,他打壓這位親兒子的原因僅僅是出自對皇位的貪戀,和對太子謀朝篡位的警惕(李世民開大唐先例)。

在李亨之前,唐玄宗還立過一位太子李瑛,只是後來李瑛倒在了李林甫和武惠妃的打壓當中,那一日,唐玄宗殺了三個兒子。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來,唐玄宗心中親情觀念是非常淡薄地,比起兒子,他更信任高力士和李林甫等人。

李亨之所以受到李林甫打壓,還幾次差點丟掉性命,這裡面既有李林甫的不甘,也有唐玄宗的平衡之術在內,他好藉助大臣的力量,去打壓朝臣。李林甫對太子的恨,源自於當初他扶持和李亨競爭太子的人是壽王李瑁,這位玄宗寵愛的兒子,結果因為老婆楊貴妃被唐玄宗看重,使得玄宗也不好立這樣一位兒子做太子,這燙手山芋就這樣落到了李亨的身上。

正是這樣一種局面,造成了李亨雖為太子,他在朝中卻基本沒有勢力可言,甚至於他和大臣交談,也會被玄宗警惕。

就這樣熬了十七八年的李亨,在安史之亂時,才會選擇站在唐玄宗的對立面。其實,細細思考下去,他的做法是有五層目的地:

1、此時滿朝文武對唐玄宗不滿,這才導致了馬嵬驛兵變,如果李亨在這種情況下,表面自己和唐玄宗站在統一戰線,難免會滋生事端;

2、李亨內心深處對唐玄宗做法本就有意見,如今有了機會可以擺脫他的控制,李亨肯定會珍惜;

3、李亨和唐玄宗兩人在權力上已經形成了實質上對立的局面,如果他們還是一起行動,會造成兩人生死相見的形勢,這對誰都不好;

4、李亨在軍事上做出了正確地抉擇,當時唐王朝本身就處於弱勢,如果兩個皇帝都選擇避退,那等同於把大半江山讓給安祿山,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安祿山一路勢如破竹。

李亨這樣做,一可以穩定軍心,二可以培育自己的勢力,從而透過安史之亂,完成太子向皇帝的過渡之旅。

5、唐肅宗李亨需要向人民、父親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李泌曾經給他出過一個策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詡,入河東,隔斷盜魁四將,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儀開放華陰一角,讓盜眾能通關中,使他們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裡,其精粹勁騎,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勞,來避其鋒,去翦其疲。以所徵各路之兵,會扶風,與太原朔方軍互擊之,並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北並塞,與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陽。賊失巢窟,當死河南諸將手。

在這個計謀中,李亨需要做的有兩件事:1、坐鎮前方,統領各方;2、給百姓、朝臣一個信心,讓對方相信你,敢與你一起博一個未來。

綜上,李亨和唐玄宗分道揚鑣的緣由是多方面的。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


腦洞趣味歷史


李亨與父親分道揚鑣,大體有三點原因。一是擔心入蜀被害;二是為了提前即位;三是為了唐朝復興大業。這三條真的都有,如果僅僅說他為了稱帝,太片面太狹隘了。稍後一條條來分析一下。


我們先來看看分道揚鑣的始末。安祿山叛軍攻破潼關後,玄宗率少數嬪妃、皇族、官員西逃入蜀。行至馬嵬士兵發生譁變,殺楊國忠,逼玄宗賜死楊玉環後才再次出發。玄宗一行人離開時出現了一個“父老遮留”事件。一群百姓攔住玄宗車駕,求皇上、太子不要放棄江山。李亨留下安撫百姓,玄宗先行。不久,李亨派人向玄宗報信,稱百姓堅持要隨他一同抗敵,希望玄宗準他留下,玄宗無奈應允。不久,李亨率親信等前往朔方鎮治所靈武,在朔方軍將領的擁護下即位,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很多人都認為,“父老遮留”是李亨自導自演,用來脫離玄宗的一場戲。

下面就來看看我所說的三條理由:

第一,李亨擔心入蜀遇害。


這要從李亨與楊國忠的關係說起。早年,玄宗專寵武惠妃,奸相李林甫討好武惠妃,又覬覦“定策之功”,於是幫助武惠妃企圖扶保其子壽王李瑁登上太子之位。他們聯手讓玄宗聽信讒言誤以為原太子李瑛謀反,將其與兩個弟弟廢為庶人後處死。但原太子雖死,新太子卻不是李瑁。一來是武惠妃因三個皇子被自己誣告所殺心中恐懼,竟常見冤魂索命,不久就病死,二來李瑁年紀實在太小,立為太子恐朝臣不服。最終玄宗定第三子李亨為新太子。但李林甫已經多次詆譭誣告李亨,樑子已經結下,只能一條道走到黑。自此,李林甫及其黨羽不顧一切對李亨栽贓陷害,李隆基雖沒有聽信但也不想太子權力過大所以對他一直有所限制。李亨惶惶不可終日。而楊國忠正是靠著巴結李林甫上位,所以也沒少參與對李亨的迫害,李林甫死後,楊國忠雖與李林甫劃清了界限但仍保持與李亨的敵對關係。二人在朝堂勢同水火。

而玄宗逃離長安,之所以選擇入蜀,正是聽了楊國忠的建議。因為楊國忠一直兼任劍南節度使,蜀中的文武官員都是他派遣的屬下親信,朝廷遷入蜀中,他便更可以呼風喚雨,隻手遮天。而馬嵬之變,楊國忠被殺,雖然沒有充足證據證明李亨是主謀,但根據《資治通鑑》記載,主管禁軍的陳玄禮事先曾向李亨通報此事,李亨至少是採取了默許的態度。故而,李亨會擔心入蜀後被楊國忠的親信復仇,自己有性命之憂。即使沒有把楊國忠之死善待自己頭上,也難保他們不像楊國忠繼承李林甫那樣,繼承楊國忠的衣缽,繼續跟自己敵對,到時候,四周都是楊國忠的人,自己根本無力抵抗。

第二,李亨為了提前即位。


雖然安史之亂爆發時玄宗已經七十二歲,但是身體硬朗,精力充沛。如果不與玄宗分開,而是跟著玄宗入蜀,那真不知道自己多久才能即位,甚至能不能即位。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種擔憂不是多餘。李隆基比李亨只早死半個月,而且那還是在宦官李輔國對李隆基百般刁難,強行將其從皇城外的興慶宮遷居皇城內失去自由,又把高力士等親信故人從玄宗身邊遣散,這才讓李隆基了無生趣,“辟穀”求死。如果沒有這事,說不定玄宗能比李亨死得更晚。

更何況,玄宗一向對皇子一直多有防範。原太子李瑛和另兩個皇子都能因為誣告被玄宗廢殺,自己也一直如坐針氈,萬一在蜀中玄宗又受身邊人蠱惑,李亨的下場真的難說。

第三,李亨為了唐朝復興大業。

前兩天說的是私心,但這事情也真不完全是私心。玄宗之所以選擇入蜀,一來是楊國忠的建議,二來蜀中也有一個天然優勢,蜀道難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入蜀後不用擔心叛軍能輕易攻入。但是優勢也同樣是劣勢,叛軍不容易打進來,唐軍也就不容易打出去。加上蜀地與外面幾乎隔絕,如果朝廷完全入蜀,則很難指揮全國平叛戰局。所以,這時候對江山有利的決定,就是從玄宗身邊獨立出來,扛起大旗,號召全國官員堅持平定叛軍。

而李亨之所以選擇前往朔方靈武,也是深思熟慮的。首先,李亨曾經遙領朔方節度使。雖然從未到朔方坐鎮,但畢竟是朔方將領名義上的長官,朔方將領進京也要拜會李亨,所以相對熟悉。此外,自從安祿山率平盧、范陽、河東三鎮叛亂之後,全國最強的戰鬥力就是朔方、河西、隴右三鎮。而河西、隴右的精銳都隨哥舒翰鎮守潼關後被叛軍擊敗投降。所以,朔方已經是唐朝手中最強的王牌了。後來平定安史之亂的三大名將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都是朔方將領。這時候,李亨要重整旗鼓,必須獲得朔方軍支持。就這樣,李亨抵達靈武,在朔方將領擁護下稱帝。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也紛紛歸來,唐朝真正打響反擊安祿山的第一槍。


伊耆角木


李隆基對安史之亂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巨大的政治責任,從初期的智慧勤政,到中期的漸漸鬆懈,再到後期的老麥昏庸貪色誤國。任用奸相楊國忠,貪戀貴妃楊玉環,被異族人安祿山蠱惑。生活作風越來越奢侈淫蕩,智商下線,昏庸愚蠢,導致政治大權旁落,被奸相所利用,執政集團內部出現巨大混亂。軍權旁落,安祿山迅速做大,為所欲為,最後造反。在以上諸問題中最後階段的處置,李隆基也是優柔寡斷。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局面已經完全失控,太子在如今寧夏靈武附近,李隆基在四川,太子在最前線,李隆基遠離戰事,唐朝軍隊不斷潰敗,軍心渙散,楊玉環死因就是因為李隆基已經失去了軍隊的信任。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要決定出新的領導人,發號施令,應對亂局。最後一點,楊氏家族受寵之時,太子受到政治排擠,朝不保夕,心有怨念,父子感情早已破裂。野心誰沒有?趁你病佔你坑,沒得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