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为何选择与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

地主最愛星空


李亨是马嵬坡之变主谋,与李隆基矛盾由来已久,怎么敢入蜀?

注意史书记载马嵬坡之变内容,“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陈玄礼与太子李亨、李辅国谋,请杀宰相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太常卿杨暄。”陈玄礼是禁军龙武大将军,掌握当时护驾军队的兵权。而李辅国只是侍奉太子李亨的太监,他的姓名都是后来李亨给改的,他是负责与陈玄礼联络的。


甚至李亨的谋划很可能在离开长安时就已经开始,随行军队总共3000多人,但属于李亨控制的殿后军有2000多人。所以马嵬坡之变主谋者实际上就是太子李亨,但太子李亨也被陈玄礼利用,作为给李隆基摆出姿态,如果不承认杀杨国忠等合法,就拥立太子李亨为皇帝。

李亨被陈玄礼摆了一道的是,陈玄礼对李隆基的恨仅限于对杨氏兄妹宠信不满,其对李隆基还非常忠诚,毕竟是跟李隆基唐隆政变就在一起的死党。当杨国忠、杨玉环先后被诛后,马上带头向李隆基负荆请罪并效忠,并亲自护送其入蜀,所以李亨想要乘机上位的谋划落空,甚至有可能被清算。


这种李亨自然不会把自己的命运送到李隆基手心里去,在李辅国等规劝下,以随行百姓相留为借口留下。之后急行军北上去朔方军大本营灵武,控制了朔方军以及西域回援的唐军,这可以说是唐朝最后支敢战劲军。这时李亨手上有一定兵权,再加上国难当头,李隆基也只能压下不满,封李亨兵马大元帅,主导平叛。

至于太子李亨与李隆基的矛盾由来已久,本来太子轮不到皇三子李亨的。是当年李隆基专宠的武惠妃想让自己儿子寿王李瑁上位,以荒唐的理由陷害太子李瑛,导致李隆基连杀三子。不想武惠妃的武氏家族身份,百官极力反对,才让李亨捡了便宜。



但李亨的太子位置并不牢固,李隆基对李亨也是既用又防。之后李林甫与杨国忠时期,对太子一党进行疯狂打压,背后就有李隆基的授意和纵容。特别是韦坚案和杜有邻案,李亨被逼的两次废妃,险象环生。甚至中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就是因为跟李亨关系情同手足而被李林甫诬陷“欲奉太子”李亨为帝而被贬,郁郁而终。

总之,父子矛盾是唐朝特色的主要矛盾形式。


五岳掩赤城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早有雄心壮志的太子李亨,此时不主动一点搞事情,下一波风口啥时候来还不一定呢!

于是,抓住这波风口,李亨选择北上自立门户,让老爹一个人南下,可以说各自发展的都不错,最终也奠定了在安史之乱后李亨主政的基础,可以说这波风投是非常划算的。当然了,李亨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老爹李隆基虽然中期脑子瓦特了,但在马嵬坡之后算是又恢复了正常,智商重新占领高地,奈何为时已晚了呀


是时候站队了——马嵬坡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安禄山造反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攻破潼关,兵锋直指长安。吓破了胆的李隆基仓皇出逃,仅仅携带了少数皇族、妃嫔,还有自己的心腹。其实他原本不必如此惊慌,虽然安禄山叛军声势浩大,但短时间之内倒也无法把长安啃下来,只要坚壁清野死守长安,再广发号令天下勤王,搞不好还能来一波围攻,可李隆基怕死啊,所以选择跑路

跟着他跑路的将士们,说实话个个都不太愿意,背井离乡不说,这可是逃亡啊。不满的情绪逐渐占据了主导,而此时李隆基的另一决定又导致了这波不满情绪更加强烈,那就是听从杨国忠的建议,入蜀(剑南)。在那儿基本都是杨国忠的党羽亲信,一旦选择入蜀,杨国忠将继续呼风唤雨,这无论是处于个人私情还是国家大义,百官将士们是不会愿意的

于是乎,马嵬坡兵变就到来了。愤怒的将士们将此时的落魄迁怒于杨国忠,直接将其处死,而贵妃杨玉环也被逼自缢,李隆基虽然是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而此时的李亨,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北上进入河西三镇,而老爹一派则南下入蜀

无论是为国为己,李亨都必须选择和父亲分开

马嵬坡兵变,虽然没有证据指向为李亨策划,但是事情已经发生,如果此时跟随玄宗南下,杨国忠的嫡系会不会放过自己,或者跟自己作对,都是个未知数。而且唐朝一贯有宰相专权,就像杨国忠取代李林甫一样,如果再蹦出来一个人,自己就更没法施展拳脚做事情了。当然,除了要面对臣下的制衡,来自老爹的猜忌也会让他束手束脚。虽然玄宗已经72岁,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国家方案大事业轮不到他来主导,所以是该分行李各奔前程了!


除了要保护自己,李亨更多的是为了大唐考虑,经历马嵬坡兵变后玄宗的威信已经下降到冰点,无论是其放弃长安的选择,还是错杀大将、错误指挥,都已经让群臣对其失去了期待,而选择南下自保对大唐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这标志着他并无收复失地,与叛军正面硬刚的决心,那么这个重担就应该由李亨来抗

所以,进入河西三镇的李亨,在半年后称帝,并积极领导唐军与叛军进行抗衡。坐镇朔方的李亨,很快就吸引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来投,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唐朝平叛的道路,后面的结果也证实了,如果不是李亨唐王朝或许就此分裂,提前变成南唐

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李亨自己的小算盘,打的也是很精明的

当皇帝对于每个男人来说,都是一生追求,而已经身为太子的李亨自然也不在话下。可问题是他跟在老爹身边,能成功继位吗?毕竟玄宗有废杀太子皇子的习惯,这还真的不好说。所以从自保的角度来看,李亨也得走人

与此同时,玄宗身体又相当不错,毕竟他最后仅仅比李亨早死了半个月,而且还是在心情不悦,一心求死的情况下,不算是寿终正寝。如果说李亨不早早行动起来,说不定连老爹都活不过,那还何谈当皇帝。而且现在的时机也是最成熟的,李隆基的声望已经降到谷底,而自己的威信正在与日俱增,大量文臣武将都寄希望于李亨能力挽狂澜

既然心意已定,那就做事!而从他的选择来看,也的确不是瞎搞的,之所以进入河西三镇,以朔方为根据地打拼事业,是因为他之前曾为朔方节度使,原本就有一定的威信力。而且此时的朔方应该是大唐最后一张王牌。自古以来西北地区就盛产精兵,而另外两镇的精兵早已随名将哥舒翰,一同在潼关被击溃,仅有朔方仍保存实力,所以李亨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而且后期名震天下的郭子仪,就是朔方系的将领,由此可见李亨的眼光也是比较独到的,算是初期创业就选对了行业领域,而且还有好帮手

作为乱世天子,唐肃宗李亨致力于平叛安史之乱,与此同时也在积极的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可以说,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是,由于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平叛上,并没有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有效的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与此同时,藩镇割据就此形成,也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之路。这是肃宗个人的无奈,同时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按照正史的记载,唐玄宗带着太子和文武百官、后宫共3000人入蜀避难,事前厚赐了护军将士,准备了良马,打点了沿途,本来是一次精心计划的后撤,一出城就全乱套了,沿途官员也逃走了,路上乱哄哄,一切计划都被打乱,带饭食都没人供上,走到马嵬驿时,出事了。

图为唐肃宗李亨画像。

这就是个突发事件,士兵们没饭吃,因此而愤怒,导致了兵事,本来安禄山等叛军打着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于是士兵们杀了杨国忠,杨贵妃等人,暂时平息了众人的怒火,下一步,该怎么走。

去蜀地是杨国忠的计划,蜀地也是杨国忠的大本营,现在大家杀了杨国忠,再去蜀地都有点怵的慌,于是众人开始劝唐玄宗不要去蜀地,那去哪,有几个见意,去太原,那里是大唐的北都,回长安,那时长安其实还没占领,回去与叛军干,也有人建议去找朔方军,那里兵多,还有说去河西,甚至去凉州。

当年的马嵬驿,开发成了景点。

唐玄宗拿不定主意,就回头问高力士,而高力士建议还是去成都,蜀道难,这地方最安全,于是唐玄宗决定还是去成都。但这时地方的流民都聚拢过来了,听说皇帝在这儿要向蜀地逃,过来请愿,请皇帝不要逃路,聚众达几千人。

李亨一路北上,找到了朔方军,得到了朔方军的支持,图为唐玄宗和太子的路线。

唐玄宗看到这架式,忙派太子李亨去调解众人,这时有人说了,皇帝虽然当了逃兵,但太子如果愿意站出来,我们愿意跟着太子打回去,不然偌大的河山谁来作主呢。对太子李亨来说,早就想跟唐玄宗分道扬镳了,去成都避难可以,叛军把栈道一烧,,想再打回去就千难万难了。

唐肃宗迎接唐玄宗还朝图。

对于太子身边的人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太子受制好多年了,去蜀地依然受皇帝辖制,现在天下群龙无首,一下子有了掌权树立权威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赶紧离开皇帝,连太子的夫人张良娣,怀着身孕,都站出来支持太子离开皇帝,于是李亨向唐玄宗表达了离去的想法,唐玄宗立刻同意,拨给士兵和马匹,两人分道扬镳。


图文绘历史


公元756年(唐天宝十五年),为躲避安禄山叛军,唐玄宗李隆基仓皇逃出长安城。逃跑队伍走到马嵬驿的时候,早就心怀不满的禁军将士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下发动兵变,将弄权乱国的杨国忠乱刃分尸,逼迫李隆基杀死杨贵妃,一代美女背着红颜祸水的骂名香消玉殒,这就是著名的“马嵬兵变”。在这场兵变中有一个位置很尴尬的人,唐玄宗的太子李亨。

对于当时李亨做了什么有两种说法,一是陈玄礼等人决定杀杨国忠,先一步策划了兵变,然后才派人通知太子李亨,也就是说“马嵬兵变”李亨是胁从;另一种说法是李亨想杀杨国忠,先派亲信宦官李辅国拉拢禁军将士,趁将士们怨声载道的机会,暗中操纵兵变,这种说法中李亨是“马嵬兵变”的主谋。

不论是哪种说法,兵变后太子李亨都和唐玄宗分道扬镳,在灵武登基称帝,架空了自己的父亲李隆基,而他这么做的最大理由就是恐惧。李亨的恐惧来源于自己的父亲李隆基,更是来源于自己不知道会死于哪场政治风波的未知。

李隆基剧照

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垂拱元年),这是个很敏感的年份,当时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是大唐的傀儡皇帝,奶奶武则天掌握朝政大权,正在为登基称帝做准备,掀起一片血雨腥风,史书记载“自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

公元690年(载初二年),李隆基五岁的时候,父亲李旦被废除帝位,从此他全家就开始了长达9年的被人监视、软禁的苦难生活;公元693年(长寿二年),李隆基的亲生母亲窦妃被人诬告获罪,被武则天秘密处死,遗体不知葬在何处,这年8月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也遭人诬陷,差点被杀,可以说李隆基的童年没有享受到皇室子弟的好处,反而每天忧心自己性命不保、家破人亡。

公元699年(圣历二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等重臣的劝说下有心把江山还给李氏,将自己的儿子、孙子们从幽禁的地方放了出来,已经14岁的李隆基开始担任官职、接触朝政,但这又是一轮血雨腥风的开端。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杀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禅位;公元710年(唐隆元年),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一党,将自己的父亲李旦再次扶上皇位;公元713年(先天二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铲除太平公主,彻底掌握朝政大权,唐朝进入“开元”时代。

李亨剧照

可以说李隆基前半生就是生活在阴谋诡计、政变杀戮之中,还是李唐宗室、亲属间杀来杀去,这养成了他敏感多疑的性格,一旦怀疑谁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亲生儿子也要杀。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只是因为武惠妃一场非常拙劣的陷害,诬告太子李瑛兵变,李隆基就一口气杀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这三个儿子。有这么一个先例,李亨成为太子的第一天起就活的胆战心惊。

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李亨被立为太子,此后他和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监视、曲解、攻讦,特别是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纵容下,不断打压太子李亨,铲除亲近太子的朝臣。

公元746年(天宝五年),支持李亨的陇右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与太子妃的哥哥韦坚在元宵节一起游玩,却被李林甫趁机诬告“欲共立太子”,唐玄宗下旨严查,李林甫大肆株连要扳倒太子李亨。李亨为了自证清白,撇清和韦坚的关系,向唐玄宗上表要和太子妃韦氏离婚,最终韦妃削发为尼,李亨逃过一劫。

还是在公元746年(天宝五年),李亨的岳父杜有邻被人诬告“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宰相李林甫又抓住机会搞事情,大批朝臣被牵连。最终杜有邻被打死在大理寺,全家流放,李亨为自保再次离婚,抛弃了杜良娣。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可能唐玄宗李隆基也不想轻易更换太子,因此每次李亨的势力都遭到重创,但李亨的太子之位没有动摇。可李亨暂时的安全,是建立在他一直谨小慎微,甚至于抛弃爱人以求父亲原谅的基础上,生死完全不掌控在自己手中。李隆基和李亨父子间的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范阳、河东、卢龙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忧国之危,诛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这种情况下唐玄宗李隆基对于曾经信赖的哥舒翰等将领就不放心了,不得不将禁军兵权交给自己的子孙们,毕竟李唐江山风雨飘摇的时刻,还是自家人可靠,这样一来太子李亨的势力就深入禁军之中了。

756年(天宝十五年)6月13日,唐玄宗李隆基带领少部分人逃离长安,当时3000余人的队伍,有2000人是太子李亨统领的禁军,因此“马嵬兵变”时不论李亨做了什么,他都是第一责任人。李隆基身为一代帝王,被逼着杀了自己最宠爱的杨贵妃,可以说皇帝的威严、男人的面子碎了一地,一旦李隆基挽回局势,别人怎样不一定,李亨是死定了。因此最后唐玄宗自己逃去了成都,而李亨自己一路跑去了灵武掌控军队,在军队的支持下自行登基称帝,架空唐玄宗李隆基。

父子间的斗争并没有以李隆基成为太上皇,李亨成为唐肃宗而结束。李隆基不甘心失去权力,不断委派官员对李亨执政造成阻碍;而李亨为了限制玄宗,就放任依附于自己的后宫和宦官干预政事。最终事情以公元762年(宝应元年),李隆基、李亨父子相继去世而告终,但李亨对于李辅国等宦官的放任,造成了唐朝后期宦官把持朝政、逼宫弑帝的乱局。


当狗容易做人难


简单来说,李亨认为分开更有利。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是可以镇压叛乱的,尽管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但不至于连长安都丢了,偏偏唐玄宗微操大师附体,给安禄山打了一波波的助攻。

唐玄宗在位长达44年,到了执政后期,尽管他对朝政愈发惫懒,但几十年积攒下的经验,全部上到了他的帝王之术上面,对于放权和控制这两个操作他已经登峰造极。

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唐玄宗认为安禄山仅握兵18万多,不够摧毁唐朝,安禄山认为自己得赌一把,赌赢了天下独尊,赌输了一无所有,不赌也早晚被整死,于是安史之乱爆发了。

老皇帝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一瞬间丧失了对边将的所有信任。然而以唐朝的中央兵力,打叛军就是送经验,平叛必须依靠边将。

依靠边将和猜忌边将的矛盾造成了边将的悲歌,高仙芝和封常清被冤杀,哥舒翰被迫主动出关作战,导致潼关失守。

到了这份上,唐玄宗又玩了一手大戏,嚷嚷着要御驾亲征,结果趁着黎明前的夜色跑了,妃嫔皇孙什么的统统不要了,带上心爱的杨贵妃就成。

到这时,唐玄宗已经失去了天下人对他的信任。作为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拍拍屁股他就跑了,扔下百姓、百官和皇亲贵族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军,天下人有什么理由继续信任这样的君主呢?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跑了一天的唐玄宗遭遇了马嵬驿之变。

哗变士兵杀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虽然唐玄宗还活着,但他的权威已经大大降低了,相反的,太子李亨的声望大涨了,人们期盼着他能够带来不同的景象,能够领导大家平定叛乱,恢复河山。

问题在于,皇帝还在,众人拥护太子而置皇帝于不顾势必招致皇帝的猜忌乃至打击,唐玄宗怎么看都不像一个看到儿子得人心就让位的皇帝。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说来简单,那就是把太子变成皇帝,但没有人敢这样做,如果有的话,马嵬驿唐玄宗就死了。

更关键的是,唐玄宗仍然要逃亡剑南,以蜀地的封闭程度,一旦进去,唐朝的平叛大业基本就毁了。

为此,必然要有人留在北方主持平叛大局,唐玄宗不愿意,李亨愿意,而且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唐玄宗分开。

在不杀唐玄宗又不逼其退位的前提下,李亨要么继续当乖儿子熬到唐玄宗死,要么分开来聚拢势力,唐玄宗离得越远,对他的管控力度就越弱,他提前登上帝位的概率就越高。

事实上,以当时唐玄宗的威望,父子两人分道扬镳没多久,唐玄宗身边的人就各种抱怨了,将士们都心怀去意,在马嵬驿兵变时仍能主持大军的陈玄礼到这里也是“不能制”,可见大家对唐玄宗是有多失望了。

在这种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唐玄宗总算清醒了点,出面安抚众人,表示大家要去哪去哪,我出路费,人心这才稍微安定。

到成都后,唐玄宗毕竟还是皇帝,自然要遥控平叛大业,这次他的安排倒没有大问题,可能是因为安排的都是儿子吧。

“独立自主”的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兵马,负责收复两京的工作,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分镇江陵、广陵和武威,负责长江中下游及西北。

这种安排显然是不想李亨一家独大,但李亨跑到了灵武,获得了河西三镇的拥护,想不大也不行,干脆就称帝了。

李亨称帝不是直接政变抢班夺权不同,而是趁着唐玄宗权威下降和一发不可收拾的叛乱的机会称帝,相当于一个朝代出现了两个皇帝,究竟是拥护老皇帝的合法性还是转而投靠新皇帝,将会成为当时唐朝内部势力思考的头等大事。

所幸唐玄宗看得开,知道自己已经身败名裂,没必要为此引发内部分裂,所以他一听到消息就立刻作出表态,顺势让位给儿子,将一切职务和权力以及传国玉玺等重要物件转移至唐肃宗手中。

如果李亨不跟唐玄宗分开,这种局面是不会出现的,就算到了成都,唐玄宗也不是很想提前退位。


平沙趣说历史


李亨只要想“保命”就必须要和李隆基分开,不能去四川。

太子李亨是在李隆基老糊涂的状态下担任太子的,李隆基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使得藩镇势力越做越大,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上军府制没落后必然导致募兵制崛起,藩镇势力越来越大,在朝廷昏聩下,没有安禄山、史思明,也有李禄山、王禄山。

在此情况下,李亨成为人们的希望。正如《长安十二时辰》所表现的那样,包括贺知章、李泌在内的许多人都是宁可“万千蚍蜉”之失也要力保太子。

(1)太子李亨已经积攒了实力,除了李隆基外,他是天下拥护者第二多的人

715年,李亨二哥李瑛(9岁),被立为太子。738年,武则天侄孙女武惠妃诬陷太子及其五弟鄂王李瑶、八弟光王李瑶造反,其实是她谎骗三人率兵入宫。结果,三王被赐死。

738年,李亨被拜为太子。但是,李隆基时年53岁,可以说年龄不算老。这个时候的皇帝,最怕失去权力。李林甫、杨国忠等人虽然被放权,但李隆基被他们夺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要知道,他们虽然掌权,但还有诸如高力士等李隆基的亲信帮他看着天下。

李林甫和杨国忠都只是依靠皇帝宠信才有权,这种权力是不稳固的。但是“太子”就不一样了,因为亲缘关系,李亨是“笃定”的“未来的皇帝”。

所以,李隆基对太子的“压抑”是很明显的。而且,李隆基的儿子那么多,30子中7人早夭、3人被李隆基所杀、1人为太子,尚有19子。

但是,无论太子怎么被压抑,“太子”一日不被废,那么,天下的被李林甫、杨国忠废弃的人才、大臣的心和希望就在“太子”那一边。由此可见,太子仍然是除了皇帝以外,实力最强的人。

(2)李隆基“安史之乱”屡出大错,马嵬坡后更是威严丧失,如果不是为帝44年,首先对其忠心者力保。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军攻破潼关。李隆基的瞎指挥,导致当时完全可以打败安禄山叛军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或者被杀或者被抓。

六月,唐玄宗率领亲信逃出长安。十四日,马嵬驿兵变。杨国忠、杨贵妃、杨贵妃的两个姐姐等或被禁军所杀或被逼杀或事后被擒杀。

这时候,李隆基的威望被彻底打翻在地,太子李亨的威望已经最高。在此情况下,已然出现“二圣并存”的情况,如果照李治和武则天时代还好说,但问题是父子,是同性相斥的呀。因此,“一山难容二虎”下,双方只能分开。

否则,到了李隆基的根据地,忠于李隆基、曾经是李林甫和杨国忠亲信的人自然会奔向李隆基。那时,44年的为帝生涯所带来的“忠诚”,就会让李隆基成为“帝王”。

“帝王”是难以忍受“屈辱”的,“帝王”是难以容忍“一山容二虎”现象的。李亨要是在李隆基身边,其结果只有被杀。

因此,李亨在此情况下,不管他有没有什么“心怀大志”,只要是他想活命就必须要“分开”。


坐古谈今


李亨跟唐玄宗分道扬镳,是他在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后,做出的正确决定。




一、背景

马嵬驿兵变之前,唐玄宗因为老糊涂,连续做出了五个错误决定。

一、重用杨国忠;

二、无脑信任安禄山;

三、冤杀封常清和高仙芝;

四、逼迫哥舒翰出关迎战;

五、不战而逃,主动放弃长安;

这一年之内的五个错误决定,对玄宗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大到了满朝文武对唐玄宗是否该继续坐皇位,产生了质疑!

当时的太子李亨虽然碌碌无为,但由于他只是太子,被玄宗压制着,因此没人把玄宗的一系列失误怪罪在他的头上。并且很多人还对李亨产生了幻想,认为只要他登基,就能逆转当时的危局。

于是乎,当玄宗逃到马嵬驿时,一些将领就策划了马嵬驿之变,干掉了对玄宗最忠心的杨国忠,并且还逼玄宗勒死了杨贵妃。

此事件导致玄宗的威望大跌。李亨的威望则大涨,具备了取玄宗而代之的前提条件。

二、李亨为什么要跟玄宗分道扬镳?

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继续南逃剑南——这是一个对玄宗本人非常有利,但对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选择。

这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唐玄宗因为不信任河西藩镇,又不敢回长安跟安禄山决战。因此,他只敢逃到相对对他忠心的剑南。所以说,这是一个对玄宗个人最有利的选择。

但是,由于剑南远离关中战场,并且也远离唐军云集的河西、陇右、朔方三镇,不便于指挥唐军对叛军实行反攻。所以说,这是一个对大唐江山非常不利的选择。

试想一下,唐玄宗本来就是人心近失,他在危机关头又只顾自己,南逃剑南,置大唐江山不顾。大伙对他更是不满!此时的太子李亨如果还跟着唐玄宗一起南逃剑南,大伙对他会怎么看?

所以,李亨一定要跟唐玄宗分道扬镳,这是他招揽人心一定要做的。如若不然,熬不死自己老爹,当不了皇帝都是次要的。就怕原本忠于李唐的河西三镇将领也要反叛。届时他会死无葬身之地!


三、李亨为什么要北上灵武?

李亨跟玄宗分道扬镳后,他当时有上中下三个方案可选。

上策——就是留在关中,赶紧返回长安城。当时叛军还留在潼关,并没有杀入关中。李亨如果回去,人心必然大涨。

中策——就是前往灵武(现在的宁夏),聚拢当地忠于李唐的唐军。

下策——就是前往陇右(现在的青海),聚拢当地忠于李唐的唐军。

哪种选择好呢?在唐玄宗弃守长安城前,坚守长安城是最优的选择,但是此时,坚守长安城不再是最优的选择了。毕竟唐玄宗挖的坑太大了。李亨去长安,危险系数太大。

而选下策,也就是去陇右,又没有必要。毕竟叛军离得还远,犯不着退到那么西的地方谋求发展。

于是,李亨就选择了离长安相对最近,并且对他还算忠诚的朔方镇为自己的立脚点。


四、唐玄宗的反应

李亨北上灵武后,追随唐玄宗的人,情绪变得更不稳定了。在这种背景下,难免会私下发表各种大逆不道的言论。总而言之,就是说了一通皇帝老年痴呆成这副德性,我们还应该继续追随的话吗?

面对人心尽失,就连跟着自己,最忠心的人也开始人心浮动时,当时的唐玄宗总算是恢复了正常的智商。

他首先批评自己,对大家做了一番检讨,说一切都是他的错,以致使大家跟他一起背井离乡跑路。

然后,玄宗开诚布公的说,你们不愿意跟我继续走,我也不怪你们,现在你们就可以拿一笔路费,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的好去处。比如追随太子。

由于玄宗这么一番动人的演说,大家都被感动了,所以没人抛弃玄宗,而是继续跟着玄宗跑到了剑南。

到了成都后,玄宗继续保持清醒头脑,他没有追究李亨擅自北上灵武的行为,在事后追认这种行为的合法性。

然后,玄宗开始布局。他首先以皇帝的名义册封李亨坐镇朔方,指挥河西三镇和沦陷区的抵抗工作。

紧接着,玄宗又册封永王、盛王、丰王,让他们分别坐镇江陵、广陵、武威,负责长江中下游和西北的军事。等于是让自己的四个儿子分别统兵,相互牵制。缓解李亨渐渐架空自己的趋势,渐渐夺回主动权。(当时玄宗没有授予李亨节制这其它亲王的权力)

只不过,玄宗的这种努力终于失败了。因为随后不久,李亨就在西北称帝了,他就是历史上的唐肃宗。而李亨称帝后,河西三镇立即拥护他,这意味着李亨握住了强大的枪杆子,掌握了主动权。

PS:河西三镇官员拥护李亨,是因为玄宗当时在剑南,他们继续拥护玄宗,拒绝站在李亨一边,难免会被当做“叛军”处理掉。并且跟着李亨也更有前途。玄宗在剑南,显然剑南的官员才是最吃香。他们与其当“后娘养的”,还不如找个亲娘,当亲儿子。

总的说,马嵬驿兵变后,玄宗人心近失,李亨再跟着玄宗,已经没有必要了。而唐军当时虽然死伤很惨,但筹码仍然很多,河西三镇仍然忠于李唐皇室。李亨此时与玄宗分道扬镳,一方面他可以收买人心,取玄宗而代之;另一方面他可以聚拢势力,发动对安禄山的反攻,重振李唐江山。


Mer86


安史之乱爆发时,太子李亨和唐玄宗两人分道扬镳这件事情,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唐肃宗李亨可以说是唐代最窝囊的皇帝之一,一生都受制于人,他和唐玄宗之间即是父子,也是对手,只是个性软弱、能力不足的原因,使得他一直活在唐玄宗的阴影当中。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他可能一生也就止步于太子了,因为唐玄宗这个人有三大特点:

1、掌控欲很强;

2、平衡手下的手段很高明;

3、对太子心怀警惕。

唐玄宗和李亨本身的恩怨其实并不大,他打压这位亲儿子的原因仅仅是出自对皇位的贪恋,和对太子谋朝篡位的警惕(李世民开大唐先例)。

在李亨之前,唐玄宗还立过一位太子李瑛,只是后来李瑛倒在了李林甫和武惠妃的打压当中,那一日,唐玄宗杀了三个儿子。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唐玄宗心中亲情观念是非常淡薄地,比起儿子,他更信任高力士和李林甫等人。

李亨之所以受到李林甫打压,还几次差点丢掉性命,这里面既有李林甫的不甘,也有唐玄宗的平衡之术在内,他好借助大臣的力量,去打压朝臣。李林甫对太子的恨,源自于当初他扶持和李亨竞争太子的人是寿王李瑁,这位玄宗宠爱的儿子,结果因为老婆杨贵妃被唐玄宗看重,使得玄宗也不好立这样一位儿子做太子,这烫手山芋就这样落到了李亨的身上。

正是这样一种局面,造成了李亨虽为太子,他在朝中却基本没有势力可言,甚至于他和大臣交谈,也会被玄宗警惕。

就这样熬了十七八年的李亨,在安史之乱时,才会选择站在唐玄宗的对立面。其实,细细思考下去,他的做法是有五层目的地:

1、此时满朝文武对唐玄宗不满,这才导致了马嵬驿兵变,如果李亨在这种情况下,表面自己和唐玄宗站在统一战线,难免会滋生事端;

2、李亨内心深处对唐玄宗做法本就有意见,如今有了机会可以摆脱他的控制,李亨肯定会珍惜;

3、李亨和唐玄宗两人在权力上已经形成了实质上对立的局面,如果他们还是一起行动,会造成两人生死相见的形势,这对谁都不好;

4、李亨在军事上做出了正确地抉择,当时唐王朝本身就处于弱势,如果两个皇帝都选择避退,那等同于把大半江山让给安禄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

李亨这样做,一可以稳定军心,二可以培育自己的势力,从而透过安史之乱,完成太子向皇帝的过渡之旅。

5、唐肃宗李亨需要向人民、父亲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李泌曾经给他出过一个策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四将,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并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在这个计谋中,李亨需要做的有两件事:1、坐镇前方,统领各方;2、给百姓、朝臣一个信心,让对方相信你,敢与你一起博一个未来。

综上,李亨和唐玄宗分道扬镳的缘由是多方面的。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脑洞趣味历史


李亨与父亲分道扬镳,大体有三点原因。一是担心入蜀被害;二是为了提前即位;三是为了唐朝复兴大业。这三条真的都有,如果仅仅说他为了称帝,太片面太狭隘了。稍后一条条来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分道扬镳的始末。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后,玄宗率少数嫔妃、皇族、官员西逃入蜀。行至马嵬士兵发生哗变,杀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玉环后才再次出发。玄宗一行人离开时出现了一个“父老遮留”事件。一群百姓拦住玄宗车驾,求皇上、太子不要放弃江山。李亨留下安抚百姓,玄宗先行。不久,李亨派人向玄宗报信,称百姓坚持要随他一同抗敌,希望玄宗准他留下,玄宗无奈应允。不久,李亨率亲信等前往朔方镇治所灵武,在朔方军将领的拥护下即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很多人都认为,“父老遮留”是李亨自导自演,用来脱离玄宗的一场戏。

下面就来看看我所说的三条理由:

第一,李亨担心入蜀遇害。


这要从李亨与杨国忠的关系说起。早年,玄宗专宠武惠妃,奸相李林甫讨好武惠妃,又觊觎“定策之功”,于是帮助武惠妃企图扶保其子寿王李瑁登上太子之位。他们联手让玄宗听信谗言误以为原太子李瑛谋反,将其与两个弟弟废为庶人后处死。但原太子虽死,新太子却不是李瑁。一来是武惠妃因三个皇子被自己诬告所杀心中恐惧,竟常见冤魂索命,不久就病死,二来李瑁年纪实在太小,立为太子恐朝臣不服。最终玄宗定第三子李亨为新太子。但李林甫已经多次诋毁诬告李亨,梁子已经结下,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自此,李林甫及其党羽不顾一切对李亨栽赃陷害,李隆基虽没有听信但也不想太子权力过大所以对他一直有所限制。李亨惶惶不可终日。而杨国忠正是靠着巴结李林甫上位,所以也没少参与对李亨的迫害,李林甫死后,杨国忠虽与李林甫划清了界限但仍保持与李亨的敌对关系。二人在朝堂势同水火。

而玄宗逃离长安,之所以选择入蜀,正是听了杨国忠的建议。因为杨国忠一直兼任剑南节度使,蜀中的文武官员都是他派遣的属下亲信,朝廷迁入蜀中,他便更可以呼风唤雨,只手遮天。而马嵬之变,杨国忠被杀,虽然没有充足证据证明李亨是主谋,但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主管禁军的陈玄礼事先曾向李亨通报此事,李亨至少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故而,李亨会担心入蜀后被杨国忠的亲信复仇,自己有性命之忧。即使没有把杨国忠之死善待自己头上,也难保他们不像杨国忠继承李林甫那样,继承杨国忠的衣钵,继续跟自己敌对,到时候,四周都是杨国忠的人,自己根本无力抵抗。

第二,李亨为了提前即位。


虽然安史之乱爆发时玄宗已经七十二岁,但是身体硬朗,精力充沛。如果不与玄宗分开,而是跟着玄宗入蜀,那真不知道自己多久才能即位,甚至能不能即位。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担忧不是多余。李隆基比李亨只早死半个月,而且那还是在宦官李辅国对李隆基百般刁难,强行将其从皇城外的兴庆宫迁居皇城内失去自由,又把高力士等亲信故人从玄宗身边遣散,这才让李隆基了无生趣,“辟谷”求死。如果没有这事,说不定玄宗能比李亨死得更晚。

更何况,玄宗一向对皇子一直多有防范。原太子李瑛和另两个皇子都能因为诬告被玄宗废杀,自己也一直如坐针毡,万一在蜀中玄宗又受身边人蛊惑,李亨的下场真的难说。

第三,李亨为了唐朝复兴大业。

前两天说的是私心,但这事情也真不完全是私心。玄宗之所以选择入蜀,一来是杨国忠的建议,二来蜀中也有一个天然优势,蜀道难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入蜀后不用担心叛军能轻易攻入。但是优势也同样是劣势,叛军不容易打进来,唐军也就不容易打出去。加上蜀地与外面几乎隔绝,如果朝廷完全入蜀,则很难指挥全国平叛战局。所以,这时候对江山有利的决定,就是从玄宗身边独立出来,扛起大旗,号召全国官员坚持平定叛军。

而李亨之所以选择前往朔方灵武,也是深思熟虑的。首先,李亨曾经遥领朔方节度使。虽然从未到朔方坐镇,但毕竟是朔方将领名义上的长官,朔方将领进京也要拜会李亨,所以相对熟悉。此外,自从安禄山率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叛乱之后,全国最强的战斗力就是朔方、河西、陇右三镇。而河西、陇右的精锐都随哥舒翰镇守潼关后被叛军击败投降。所以,朔方已经是唐朝手中最强的王牌了。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名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都是朔方将领。这时候,李亨要重整旗鼓,必须获得朔方军支持。就这样,李亨抵达灵武,在朔方将领拥护下称帝。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也纷纷归来,唐朝真正打响反击安禄山的第一枪。


伊耆角木


李隆基对安史之乱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巨大的政治责任,从初期的智慧勤政,到中期的渐渐松懈,再到后期的老麦昏庸贪色误国。任用奸相杨国忠,贪恋贵妃杨玉环,被异族人安禄山蛊惑。生活作风越来越奢侈淫荡,智商下线,昏庸愚蠢,导致政治大权旁落,被奸相所利用,执政集团内部出现巨大混乱。军权旁落,安禄山迅速做大,为所欲为,最后造反。在以上诸问题中最后阶段的处置,李隆基也是优柔寡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局面已经完全失控,太子在如今宁夏灵武附近,李隆基在四川,太子在最前线,李隆基远离战事,唐朝军队不断溃败,军心涣散,杨玉环死因就是因为李隆基已经失去了军队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之下,必然要决定出新的领导人,发号施令,应对乱局。最后一点,杨氏家族受宠之时,太子受到政治排挤,朝不保夕,心有怨念,父子感情早已破裂。野心谁没有?趁你病占你坑,没得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