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

我愛我家245468078


13個月的寶寶17斤還可以,我家二寶13個月只有15斤,偏瘦,現在20個月已經21斤了。我們先看看兒童身高體重表格,心裡有個底。

如何判斷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表格中看到小月齡寶寶的身高體重標準,男寶寶的身高體重增長更明顯一些。12個月開始,體重、身高增長速度緩慢下來了。

但是,每個寶寶的情況是不同的,並不能一概而論,即使寶寶的體重偏低,不表示寶寶發育遲緩,還是要看生長曲線(寶寶每個月體重增長情況)的變化。

如果媽媽有心,可以每個月記錄下寶寶的身高體重變化,這樣可以繪製曲線圖,實時瞭解寶寶的發育情況。

寶寶體重跟不上怎麼辦?

13個月寶寶已經可以吃 輔食了,如果此時體重跟不上,可以增加輔食的營養。比如多給寶寶吃魚類、肉類、蛋類等,這些食物中的優質蛋白質和脂肪可以讓寶寶長得更高更快一些。

每天的飲食多樣化,不要太單一,孩子的生長髮育需要多種營養,每天保證10種以上的食材攝入,才能保證寶寶的生長髮育。

生長激素是在晚上分泌最多的時候,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很有必要。每天睡夠8~10小時,並且在晚上21:00之前讓寶寶上床睡覺。

總之,孩子的身高體重是重要的標準,如果孩子長期體重偏低或個頭偏矮,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排除病理性因素的可能。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超重

判斷寶寶是否超重,並不是跟鄰居家寶寶比一比就可以知道的。

下圖是WHO的1歲以內寶寶超重標準數值表,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身長、體重值計算出寶寶的BMI(BMI=體重/身長²),然後對照表格中寶寶年齡所對應的數值來判斷寶寶是否有超重或肥胖。

女孩(0-1歲BMI)

男孩(0-1歲BMI)

如何看錶格

1、左側白色兩列是寶寶的年齡,這裡的年齡是指實足的年齡,比如3月齡的一行是指寶寶出生後滿3個月的時候。

2、倒數第二列“85th”的數值是“超重”的界值;最後一列“97th”的數值是“肥胖”的界值。

3、舉例:一個3月大的女寶寶,如果她的BMI值達到了18.0,這個寶寶就達到了“超重”的標準,如果BMI達到了“19.4”,這個寶寶就達到了“肥胖”的標準。


寶寶超重的危害

♥ 影響心肺功能

為了給胖胖的身軀提供足夠的氧氣和養料,寶寶的心臟和肺臟不得不負重運動,因此胖寶寶都不愛動,或者一動就呼哧呼哧的大喘氣。嚴重的肥胖甚至導致寶寶的心肺功能異常。

♥ 皮膚問題

胖寶寶的皮下脂肪過多,皮膚皺褶深、易出汗,若清洗不及時容易造成皮膚潰爛。當肥胖影響寶寶的代謝功能時,會有特殊的皮膚表現,稱為“棘皮症”,寶寶的脖子黑黑的,似乎怎麼也洗不乾淨。

♥ 骨骼健康受損

胖寶寶體重超常,下肢負重多,容易發生扁平足、膝內翻和膝外翻等各種下肢骨骼畸形。同時胖寶寶體型臃腫、行動不便,不愛活動,往往容易陷入不活動,容易胖,胖了更不愛活動的一個惡性循環中。

♥ 心理問題

胖寶寶容易受到同伴們的取笑,寶寶長大後容易產生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問題。

♥ 長大後肥胖概率升高

研究表明,從小就肥胖的寶寶,減肥很困難,長大後往往也較胖。

而成年期的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和膽囊炎等疾病。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13個月,體重17斤,寶寶是不是偏瘦?又如何評估胎兒的體重增長是否正常呢?

寶寶的體重增長是有規律的,1歲時增長最快,2~3歲次之,寶寶3歲之後體重增長開始明顯放緩,一直到寶寶青春期(12~15歲前後)到來,重新又回到快速增長期。

寶寶的體重BMI指數,詳見下圖。各位寶媽寶爸可以對照一下。SD為標準差,正負1SD就是正負一個標準差,正常範圍之內。

如果是2sd表示寶寶體重超重或超低,3SD表示寶寶體重肥胖或體重過瘦。寶寶BMI指數在2~3sd,那就是超出了標準體重範圍。

寶寶13個月,體重17斤是不是偏瘦呢?從上圖中看出,的確偏瘦了,BMI指數已經是-2sd了,當然偏瘦了。

寶寶體重偏瘦怎麼辦?

1、先查寶的奶量夠不夠?寶寶1~1.5半每天奶量600ml,奶水是寶寶3歲之內的主要營養來源。

2、輔食添加量如何?1~1.5歲的寶寶每天正常2~3餐輔食。奶水加輔食,包括水果、肉類、主食軟麵條或粥類,都可以加了。如果寶寶光喝奶,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將會影響寶寶的營養不良。

3、看寶寶睡眠,寶寶每天14個小時睡的夠不夠?三歲之前的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尤其是晚上,如果睡眠質量不好,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這樣寶寶的體重就會增長緩慢。

4、寶寶是否胃腸功能不良?比如說寶寶長期積食,便秘,消化不良,胃腸道脹氣,寶寶是否貧血缺鋅?影響食慾減退,長期偏食,挑食。或者有慢性腹瀉的症狀。這些都需要到醫院去具體檢查一下。

希望以上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


爸爸不講理


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是否發育正常,家長們都很關心。

如何判斷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呢?

有以下三種方法。

稱量當前體重,做橫向對比

測量寶寶當前的體重數據,然後再跟平均數據做對比,也叫橫向對比。

比如寶寶六個月了,測量寶寶的體重為7公斤,根據中國兒童七歲以下的兒童體重標準,6個月寶寶的平均體重在6.9-8.8公斤之間。那麼七公斤的體重值就處於平均值的範圍之內。

這種橫向對比,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大多數孩子做對比,看看是否在平均值的範圍內。

但是隻做橫向對比,並不能真實的反映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還要做一個縱向對比,即繪製生長髮育曲線。


繪製生長髮育曲線,做縱向對比

可以在網上下載生長曲線。家長定期稱量寶寶的體重和身高,然後定期繪製在生長髮育曲線上。生長髮育曲線的優點是可以跟寶寶的歷史數據做對比。

家長如果嫌麻煩,不想手動繪製這個生長曲線。也可以下載一些關於生長髮育曲線軟件的APP,將測量的數據直接輸入進去,軟件就自動繪製。

當曲線偏離正常值時,應當引起家長的重視。




根據寶寶的體重增長經驗來判斷

0-3個月,寶寶體重增加最快,每月增加750~900克。

3-6個月,每月增加600克左右。

7—12個月,每月增加500克。

寶寶一歲,體重為出生時的三倍。

嬰兒的體重超過指標增長超過20%,就是肥胖了。低於指標15%以上就是偏瘦了,營養不良了。


筍亦竹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的體重,向來是每個寶媽最喜歡討論的話題,幾個陌生的寶媽聚在一起一聊,保準會聊到:

“你家寶寶多重啊?”

“你家寶寶長得這麼好,都是怎麼養的啊?”

尤其在奶奶、外婆的眼裡,自己家的(外)孫子(女)一定要胖墩墩才可以。

那麼,我們的寶寶體重到底多少才算正常呢?

首先,看兩張表格:

上圖是男孩子的標準

上圖是女孩子的標準。

在這兩種圖表的左側,是年齡,這是實際年齡,也就是週歲,要精確到月份。

然後看第一行,代表者不同的水平:

  • 中位數:非常標準;

  • -1SD到+1SD之間:屬於中等水平;

  • -2SD到-1SD之間:正常值偏下,屬於及格水平;

  • <-2SD:不及格了;

  • +1SD到+2SD之間:屬於中上水平;

  • >+2SD:太優秀了。

但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發現,兩個年齡相同的孩子,體重也一樣,但一個看起來比較勻稱,另一個看起來就比較胖乎乎,為什麼,因為兩個孩子的身高不一樣。

所以,看一個孩子的體重正不正常,跟身高有非常大的關係,於是,我們會考慮孩子的BMI值。

什麼是BMI

BMI=體重(kg)/身高(cm)*身高(cm)

得出的數值對比下圖

如果小朋友的BMI值太大,則提示小朋友可能超重或者肥胖了。

如果小朋友超重或者肥胖,就提示需要控制體重了,因為肥胖對孩子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包括性早熟、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


兒科醫生小果


怎麼確定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是否正常?

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cm;

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cm,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釐米;

2~12歲小兒身高(釐米)=年齡×5+75(釐米);

身高和體重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異常。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光芒四濺的暱稱


寶寶體重增長有何基本規律?

究竟多重的寶寶才算“合格寶寶”呢?

寶寶體重增長基本規律,各位寶媽們對照下:

· 出生體重:正常足月寶寶體重一般約2500~4000g;

· 出生三個月:寶寶每週體重增長約180~200g;

· 4~6個月:每週增長150~180g;

· 6~9個月:每週增長90~120g;

· 9~12個月:每週增長60~90g。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判斷寶寶是肥胖還是瘦弱呢?

根據衛生部《中國10歲以下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整理而成

寶寶白白胖胖自然是招人喜歡,但寶寶如果過於肥胖,伴隨而來的將是較差的活動能力,較差的心肺功能,甚至因關節長期負重而出現疼痛。

當然,也不能過於瘦弱,因為太瘦會影響寶寶身體和各項智能的正常發育。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刺眼的小兔子


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是每個父母特別關心的指標,長得白白胖胖的孩子總是更惹人喜愛,長得瘦瘦的孩子總被髮愁怎麼能長胖點,帶著寶寶的家長見面的口頭禪都是:你家寶寶多少斤啊?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換成“如何判斷寶寶生長髮育是否正常”,因為體重是生長髮育的指標之一,拋開其他指標單看體重是片面的。

所以,我的回答會圍繞生長髮育來闡述,包含題主這個問題。

寶寶生長髮育的指標

每個家長基本都會通過體重或者身高來主觀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比如連續2個月沒有張體重了,是不是吃的不好啊,太瘦了吧,但是生長髮育不是看出來的,也不是感覺出來的,而是需要通過這三個指標一個曲線來科學觀測:

  • 身長(身高)
  • 體重
  • 頭圍
  • 生長曲線

其中,身長是指寶寶平躺時測量的數據,身高是寶寶站著測量的數據。

家長需要學會如何通過這些指標來觀測寶寶的生長髮育

1、掌握生長髮育大規律

1)身長(身高)、體重、頭圍的範圍值

這三個指標會有一個範圍值,也就是每個月齡的寶寶的最低值和最高值,體檢時醫生也會直接拿這個數值來對比,這個範圍值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是如果要更準確的反應生長髮育情況,還得結合生長曲線。

家長們會發現1歲前的嬰兒一天一個樣,長得特別快,而1歲以後,體重增長就減緩了,就會擔心是不是沒吃飽?

實際上,寶寶前3個月體重增長是最快的,1歲前是寶寶體重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

而2歲-2歲半的身高平均增長值為0.6cm/月,但體重平均增長值為0.15kg/月,就是俗話說的“抽條了”。

此外,頭圍過大或者過小也是存在發育隱患的,頭大不一定代表著腦容量大,有智慧。

2)生長曲線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生長曲線來監測寶寶的生長髮育。每個寶寶都有體檢本,體檢本上就有生長曲線。男寶和女寶的生長曲線圖時不一樣的。

身高體重曲線:3%-97%這兩條百分位之間屬於正常範圍,50%百分位屬於平均值,超過3%或97%的百分位都要考慮是否是增長過快或者增長過慢。

BMI曲線是一個新的健康指標,監測寶寶會不會太胖或者太瘦。

因為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是不一樣的,有自己的特點,應該和寶寶自己生長髮育的情況對比,而不是和別人的寶寶比較。

2、測量各項指標要準確

測量的數據是否準確有很大的影響,寶寶排便前和排便後、吃奶前和吃奶後的體重都不一樣,穿著鞋子和不穿鞋子的身高也不一樣,測量時寶寶要是哭鬧,一縮脖子就矮了1釐米,所以,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測量,每月定期測量這些數據,確保數據的真實有效性。

1)測量身高的方法

  • 對於不能站立的寶寶

選擇寶寶安靜、輕鬆的時候,家人幫忙讓寶寶伸展開,可以使用兩本較厚的書,分別抵在寶寶的頭頂和腳底,抱起寶寶,測量兩本書直接的距離

  • 對於可以站立的寶寶

可以讓寶寶脫掉鞋子站直靠在牆上,拿一本書放在頭頂,然後在對應的牆上畫一個橫線,再量橫線到地面的距離。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在他睡著的時候測量。

  • 選擇固定的時間段

人在清晨和夜間的身高數據是有差異的,因此,要選擇固定的時間測量,比如都是早上量身高。

2)測量體重的方法

  • 選擇相同的時間段

比如每月的固定的某一天的某個時間段,吃飯前或者排便前,這樣得出的數據才具有可比性。

  • 使用同樣的體重秤

每個體重秤都有一定的誤差,這個多點那個少點,所以,為了數據的有效性,建議使用一個體重秤,儘量減少誤差。

  • 寶寶穿差不多重量的衣服

衣服鞋子的重量都會讓最終的數據產生誤差,比如上次光腳量體重是11公斤,這次穿著鞋子量體重變成11.1公斤,那這多出來的0.1公斤是不能算寶寶的增長體重的。

3)測量頭圍的方法

採用四位定點法:兩條眉毛的中間點,兩個耳朵尖對應的頭部的點,用尺子按照這四個點繞頭一週,如果寶寶亂動,也可以用一根線先繞一週,再測量線的長度。

3、繪製寶寶生長曲線

測量出了準確的數據以後,就要給寶寶繪製生長曲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父母自己下載一個可以繪製生長曲線的app,每月定期輸入數據,自動生成。

4、解讀生長曲線,掌握寶寶生長髮育情況

生長曲線繪製好以後,家長就可以通過觀察生長曲線的走勢來綜合判斷寶寶生長髮育情況了。

解讀生長曲線的方法如下:

  • 寶寶的生長曲線如果位於第3百分位和第97百分位之間都屬於正常範圍,如果超過了,則可能有增長過快或增長過慢的問題。
  • 寶寶出生時的百分位,是以後數據所在百分位的參照線,也就是說生長曲線的增長走勢會在出生時的那個百分位附近,不應該突然竄到其他百分位上。
  • 不要單看某一次的百分位,而是要連貫起來看整體的生長曲線走勢是否平穩。
  • 生長曲線偶爾出現急劇上升或者下降的波動是正常的,因為影響孩子生長髮育的因素太多了,和飲食、睡眠、大運動、生病都有關係,但是如果長期有波動,那就要引起休息了,要查找原因。
  • 胖瘦健康得看BMI指數,只要曲線在85%-15%之間穩步增長就算正常的,寶寶不是肥胖也不是太瘦。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要判斷寶寶體重是否正常,該這麼做:

  • 不要和別人家小孩比
  • 不要單看這個月的數據
  • 觀察生長曲線最靠譜
  • 各項指標超出正常範圍值需警惕

題主可以看看寶寶從出生到11個月的身高、體重、頭圍的生長曲線走勢,如果在正常範圍內,走勢也正常,沒有太大下降波動,那就是正常的,況且,此時寶寶的精力會給多的放在長個子上了。然後再看看BMI指數,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墨仔媽媽育兒


十三個月的寶寶十七斤是有點偏瘦的

2009年6月2日衛生部公佈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

7歲以下男童體重

7歲以下女童體重

注:表中3歲前為身長,3歲及3歲後為身高。

現已入秋,早晚溫差較大,並且還有一段時間的“秋老虎”,家長在餵養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衣服增減

早晚溫差大,經常摸摸寶寶的後脖部位是溫熱的就是正常的,而不是用手腳的溫度決定寶寶的衣物。

2、營養品的補充

注意補充魚肝油或是維生素AD,可在秋季適當補鈣,天氣晴朗時儘可能的帶寶寶多參加戶外運動;注意玩具和餐具的衛生,適當補充益生菌,可預防和降低秋季腹瀉的發生。

3、食物的進補

多吃小米粥、小麵湯、山藥、蓮藕、蓮子(去芯)、南瓜、黑芝麻、瘦肉、魚肉、羊奶等。一歲以下的寶寶注意以上食物的粗細程度。少給寶寶吃寒涼性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涼茶等。

注意事項:飲食多樣化,有助於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母乳餵養的要堅持,切記無病亂補,自做主張!


唬說爸道


怎麼確定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是否正常?

少兒時期是人體體型朔造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對於一個人未來的高矮胖瘦都有很大的關係,身高、體重也是衡量小兒生長髮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那麼怎麼判斷小孩的身高和體重是否達標呢?我們整理出了兩個公式,給各位寶媽們提供參考。搜索微信公眾號“醫小哥”查看。

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cm;

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cm,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釐米;

2~12歲小兒身高(釐米)=年齡×5+75(釐米);

身高和體重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異常。

怎樣讓寶寶健康成長

如果您是愛可兒的老客戶,會發現,在愛可兒所有的健康項目中,兒推+揉腹這一項目是最受人歡迎的,媽媽們對兒推可能瞭如指掌,但對“揉腹”卻不太瞭解,甚至有些家長問到:“為什麼你們的兒推價格這麼高?”。可能又會有人問到了:“為什麼我家的孩子沒有積食和便秘,也需要揉腹?”揉腹,可不止調理便秘和積食這般簡單!

今天,我們重新來認識一下“揉腹”這一項目。

腹為萬病之機,三焦所在,通過“揉腹”,可通調上下,平衡陰陽,生化氣血,去舊生新,強壯六腑,充實五臟,濡養筋骨,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病,腹部的健康對小孩子的生長髮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們可以簡單地梳理出揉腹的四大療效:

1.調節胃腸蠕動功,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清除體內垃圾和腸道毒素,排除病理產物。

2.健脾和胃,增強臟腑的各項機能,通調上下,疏通三焦經的運轉,且有助於小兒保持精神上的愉悅。

3.預防消化道潰瘍的發生,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祛邪扶正,改善機體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

4.調節人體陰陽平衡, 促進氣血的生成及運行,平熄肝火,防止和消除便秘。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