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是什么?

全民太极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大学》中的开篇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如果把这段话结合伏羲八卦方位圆转图

(伏羲八卦方位圆转图,如果把文字都去掉,就是一张太极旋转图)再把太极旋转图中间的圆缩小成一点,就成了一个有中心的圆。如下图)

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放在太极图中,可推“定”是圆的中心点。再推“止”是转动的圆形。知止而后有定的意思:人经常练习多种柔和缓慢的圆转运动,就会找到人体的中心。找到人体中心后经常让中心有松柔圆通透大小空实等感觉的静态的练习就称为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中“安”是安心,放心的意思。“虑”是让人体中心有松柔圆通透大小空实的感觉。“得”是有了知道、入道、证道的路径。所以,《大学》就是一篇教授太极和道德的经典。


小太极猴刘永明


所谓:动:是指改变原来的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使之行为发生变化,静:是指停止的、不运动的。从哲学上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的是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对立又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

从物理学上讲: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切物体都是绝对在运动,但相对某个参照物时,物体又是相对静止的,这是有形的动静。

从化学上讲,动静也是互相融合的,比如你把盐放入水里后,你看着的是静止的不动的,但其实是里面的水分子和盐分子在互相进行强烈的水解反应,这就是运动的。

在学习上讲,动静组合体现在既要能动把脑子动起来,认真倾听,学进去,讲出来,又要能静,能够静下心来,认证领悟,把知识变为己有,做到永久性掌握。

从锻炼身体上讲,动静组合是指在运动锻炼过程中既要保持身体运动的柔顺、协调,又要保持大脑意识的松弛、宁静,做到动以养形,静以养神。

在写作上讲,动静结合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我们常常把相对静止的景物如高山、田野、房屋、村庄等和运动着的景物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山空、月出、鸟鸣等有机结合,交相映衬,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创造出灵动、唯美的艺术境界。


好词好句好段


相由心生,命由己作。

世间万物,皆是化相。

心不动,万物皆不动。

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坐亦禅,行亦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无穷波若心自在,

语默动静体自然。

一切顺逆境界,

都以智慧化作能力。

都以慈悲化成修为。

动静一如,如如不动!



用户无生法忍


哲学上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动与静是相对,也是辨证的。

比如一辆在公路上飞速的车子,相对于车厢内的乘客来说车子一方面在运动,而车内却是相对静止的,这就是所谓的动中有静。

再比如把盐放入水里,看着盐好像是静止不动的,但是盐内部微小分子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水分子互相融合,直至完全溶解于水中,这就是静中有动。

自然界一切物质,大到山川河流天体宇宙,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细菌尘埃,无不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二者相依相存,相互变化,达到了两个矛盾完美的辨证统一。

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只是相对的,暂时的。



沉浮15831


动是体会到的动态,静是享用中的形态。动是感应到的心态,静是思维里的参悟。动是内心的方向,静是内在的安稳。动是心理反应的变化,静是情境给予的状态。动是精神呈现的活跃,静是灵魂展开的专注。动是行动,静是行为。动是接受到信息而发出回应,静是思考着频率而产生意识。

动中有静时,先有了择选方向,后有了确定发生。

比如一阵风吹,一个人感受到了外在的动,引出了内在的动,而心态的静已经做出了选择,会发生赏风景或者观自然世界,动中有静就是内外抵达的现实正发生。

比如一个人处于热闹的地方,一个人经历了外在的动,这动是显出了内心的动,而一个人会止住动的状态,呈现静的外在,一个人择选了有利于现状更好发生的存在,会出现有动有静,动中有静就是取走各种各样的以静止动或者以动止静。

静中有动时,先有了方向的内外发生,后有了认知存在发生。

比如一阵风吹,一个人接收到了外在世界的信息,以动引出动,又以静领走动,眼界给予了看见的灵感,会有接下来的品味时光或者领悟路途,静中有动就是一个人内心丰富到随时随地有现象与想象抵达境界的正感受此时。

比如一个人处于热闹的地方,一个人正经历自我与外界的双重动态,一个人就有非常活跃的静态能力,也就是处于动静都在的地方擅长发挥动静皆宜的心理认知,静中有动就是内心特别清楚动与静的距离。

不论是动中有静还是静中有动都属于发现的结论呈现,唯一的差别是先有了动时静也是动,先有了静时动也是静,动与静就是心境呈现的内容物,也是境界中的两个灵感火花,还是想象世界的千变万化,还是现象天地的千山万水。

动是思维跳跃,静是百态世界的先锋位置,静成就了动的领域,先有了静中有动,又变换成了动中有静的由来。动是情思围绕,静是择选改变的前因后果,静理想了动的后果,先有了静的意义,又迎来了静中有动的各种角度。动是精神的先有落点,静是经营掌握的风生水起,先有了动的创造,又收获了静中有动即是动中有静,动静都有各自的起点终点,动静都有彼此的知己知彼。

动静是一种方言时,指的是声音世界,动中有静也是静中有动,意思是两个人或者很多人正在进行言语交谈,或者交流沟通,或者正在发生辩论,或者是旁听者的位置形成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动静是一种心理变化时,指的是心相世界,动中有静也有静中有动,意思是一个人内心反映什么内容,或者一个人发表什么见解,或者一个人呈现怎样的状态,或者一个人翱翔怎样的心灵类只言片语,或者是一个人精神频率持有的活跃自我心向。

动静是一种内在与外在都共识的存在时,动中有静也能静中有动,意思是一个人正体会什么,或者一个人正领悟什么,或者一个人正发现什么意识,或者一个人正发生什么变化,或者是一个人正处于享受享用源自内外共达的现实世界。

动静是心获取的,动静是精神频率。动静是思翻出的,动静是思想节奏。动静是情解读的,动静是境界规律。动静是认知存在的,动静是眼界转动。动静是择选定位的,动静是改变造就。动静是理想与现实创造的,动静是生活人生忙闲。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是一种时间路途擅长变化,动静是一种空间世界习惯攀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是无穷无尽的变化多端。



时间的文艺客


很高兴回答此提问,此提问是站在唯物主义的高度而发声。

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和特点,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就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视为研究对象,它的运用是辨证法的思想,思维发展的高级形态。

三,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身运动的规律,其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也是本质的,更是必然的稳定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走势,这样的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可重复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就是动静,就是运动,就是规律,并且是按照此规律运动,这就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把握规律,在改造世界时依靠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得目的,因势利导地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引导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方式。

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相互转变规律,这就是唯物辨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用户吕有虎


静养心,养的是心神;动养身,养的是有形的,所以必须静中有动。



云游龙乡


动中有静,在波涛汹涌的一些谋略里,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我们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好多时候我们遇上难事,会退一步,叫做退而后生,动静,是我们的智慧[害羞]



镁籽


这个可以从易经上去理解,一阴一阳之谓道!

动与静是同时存在的,就像阴阳相伴,事物有正反面一样!

动可以理解为是看得到的变化,静则相对比是还没发生的。比如禅修打坐,时间是在动的,你的人的思考是在动的,你细微的精神变化是在动的,而你的人是静的,心静,清静!

永远是相伴相随动静结合。



企业经营哲学


古人从易的角度,从太极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世间都是阴阳的存在,阴动阳静,阴浊阳清,阴沉阳升,所以动静的根本就是阴阳。

而阴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你看古代人画的太极图,阴阳鱼中,阴鱼里有表阳的小圈,阳鱼里有表阴的小圈。这就是告诉我们,阴阳对立又统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比如冬至夏至,一个是阴极生阳,一个是阳极生阴,两个正因为有这种关系,才能至极而生。生物界也是,都要有二气,不然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所以动静就是阴阳的另一个说法,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也说明的是他们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既排斥又相含,而不能完全独立存在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