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為什麼要黃泉見母?

紅紅火火講歷史


1、鄭莊公黃泉見母故事的由來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這句話講的是春秋時期鄭莊公掘地見母的故事。鄭莊公為什麼要黃泉見母?據《左傳·隱公元年》等史料記載,這個故事說的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鄭莊公的事。

話說當初鄭武公的老婆武姜在生莊公的時候,“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這個寤字,後人理解不太一樣。有人說是他在其母夢中出生,有人說是這個莊公胎位不正,險些難產。不管哪個理由,反正是讓武姜夫人受驚了。估計還是難產的可能性大一些,讓武姜夫人受了些驚怕,她就非常討厭這個孩子,給這娃起了個“寤生”的名字。從這個太隨便且不負責任的名字就能看來,這個武姜也太嬌情了。雖然說人生人怕死人,但是自古以來,哪個做孃的不疼孩子呢。

可這個武姜還就真就是和別的母親不一樣。當她又生了一個兒子時,可能是生得太順利、生得太舒服、生得讓她太滿意了,她就特別疼愛這個叫共叔段的小兒子。人說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她就是隻覺得共叔段才是心頭肉。於是,她向老公鄭武公吹起了枕頭風,讓將共叔段立成接班人。自古立長不立幼,鄭武公還是有定力的,沒有壞了這個規矩。

武姜對共叔段寵溺的太不像話了。當大兒子寤生上臺當了國君,她屢屢提出要求,讓給小兒子段個封好地,“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這共叔段是成了京城大叔了,可是卻越制了,而且他恃寵而驕,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紛紛提醒鄭莊公警惕他的弟弟。鄭莊公的胸有成竹地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於是乎,共叔段得寸進尺,又索取西鄙、北鄙兩地。大臣們勸鄭莊公“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這共叔段簡直是瘋了,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這鄭莊公面對人們告誡還是說:“不義不暱,厚將崩。”

上帝要叫誰滅亡,就先叫他瘋狂。共叔段竟然計劃起兵造反了,而且莊姜夫人做內應要給打開城門。可是他們也太低估莊公了,他雖然出生時腦門被夾了,但還沒有嚴重到成為唐氏綜合症的地方。小段同學這個紈絝子弟能有什麼真本事,很快被打敗而自殺了。勝利之後的鄭莊公對自己的母親武姜也還以“惡之”了,將她放流放在城潁,發誓說:“不及黃泉,不相見。”這個誓還真是有點毒。哪兒有兒子發誓不到黃泉不見孃的呢?這母子不虧是一家人呀。

後來,書上說他又後悔了,想念母親了。很快就有個馬屁精潁考叔揣測到了他的心思,國君發的誓,當然不能隨便破,就出主意讓在地下挖了個大洞,權當是黃泉地府,讓母子二人在地下相見,也不算破了誓。雖然有點掩耳盜鈴的,終究是個大團圓的結局。幾千年下來,也給鄭莊公留下個孝名。

2、鄭莊公到底為什麼要在黃泉見母?

這故事,一直以來被當作慈孝的典範來宣傳的。入世久了才發現,其實這個故事是在說一個做了國君的陰險城府和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左丘明先生在寫這個故事時,題目是《鄭伯克段於鄢》。春秋微言大義,一個“克”字,就揭露出鄭莊公的偽善。

這個鄭莊公是春秋時期一個有名的政治人物。雖然出生時難產,在完全沒有母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可是他的事業可不難產。他一生功業輝煌,擊敗過周、虢、衛、蔡、陳聯軍及宋、陳、蔡、衛、魯等國聯軍。作為鄭國第三位國君,他帶領國家很快崛起,成為春秋三小霸之首,這樣的人物不會太簡單。

鄭莊公在自己的弟弟段與母親姜氏沆瀣一氣謀圖作亂時,縱容親弟弟積惡成罪,最後一鼓擊殺,可謂老謀深算。是陰險狡詐。他對母親假仁假義,把姜氏趕出宮外還發出毒誓,是冷酷無情。等到穎考叔來諫,他又假惺惺地迎回姜氏,是虛偽。所以當他進到洞裡見到母親後,得意地賦道:“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啊,這地道里面真是很快樂呀。武姜夫人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好在她本身就在地裡面。所以當她出了地洞時不由地說:“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黃泉雖然好,不如到人間。誰不想好好地活著呢。相信武姜夫人當時肚子裡一定恨死了寤生,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把你在尿罐裡寤死呢。

書上說“遂為母子如初”。從此以後,他們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到了明朝,馮夢龍先生讀史至此,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吟詩一首:“黃泉誓母絕彝倫,大隧猶疑隔世人。考叔不行懷肉計,莊公安肯認天親。”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流傳到現在,成了死了都不願意再相見的意思。有些戀人分手時,就會用這句話告別,聽上去也是很有文化的感覺呢。


去影


是這樣。

鄭莊公是長子。

因為醫療手段落後,母親武姜懷孕的時候胎位倒置,所以生產困難,大受傷害,因此鄭莊公也叫寤生。

一生無敗績的春秋小霸王鄭莊公:

武姜後面又有小兒子段。鄭莊公繼位後姜氏不斷為小兒子索取利益,甚至要求將京城封給段。鄭莊公心中雖然很不滿,但也委屈地同意,事實上助長了段的野心。後面段果然在母親的支持下發動叛亂,被鄭莊公迅速撲滅,段只能自殺。此事因此稱為:

段的行為,也成就了一個成語:

鄭莊公隨後開始清算,將參與叛亂的母親囚禁於潁,公開誓言:

(母子)不及黃泉無相見。

不過,後面鄭莊公才知道自己倒生導致母親痛苦難產多日,母親因為這個原因始終不喜歡自己,心中也就有了悔意,但由於已公開誓言而一直徘徊不定。官員潁考叔建議在當地挖掘地道,見到地下水就標記為黃泉,母子可在地宮見面了。

完成之後,鄭莊公跪行去見母親,母子抱頭痛哭,互相自責,重歸於好。


四川達州


鄭莊公的“黃泉見母”並不是真正指的是死了之後見母親,而是在母親犯錯之後,自己發過誓:此生不到黃泉不見母親,但又心裡特別思念母親,所以挖地道直到挖出泉水,然後在地道里建好一座房子,和母親武姜相見。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鄭莊公要如此呢?

鄭莊公是鄭國的第三代國君,叫姬寤生,他在歷史上頗有名氣,他開啟了春秋列國爭霸的新時代,被歷史學家譽為“春秋小霸”,在春秋戰國人才輩出的時代,能夠做到如此程度,可見他確實不容小覷。

姬寤生的母親武姜,申國人,嫁給鄭武公之後生有兩子,老大就是鄭莊公姬寤生,老二是公子段,可能是母親武姜在生產姬寤生的時候因難產險些喪命,所以姬寤生從小就不受母親喜歡,而弟弟公子段卻很得母親偏愛。

姬寤生是長子,按照祖宗禮法是應該繼承君位的,況且鄭武公深知寤生的才能,所以即便知道武姜不喜他,同樣把他立為世子。武姜知道後很是生氣,但是又沒有辦法,只能不斷地在鄭武公面前說寤生的壞話,希望廢掉寤生而立公子段,但是鄭武公到死都沒有改變主意。

公元前743年姬寤生登基,是為鄭莊公。其母武姜還不死心,竟然要求把戰略要地制地封給公子段,姬寤生不同意,過了不久又要求把富庶的大城京邑封給公子段,姬寤生礙於母親的再三要求就把京邑給了公子段,公子段擁有京邑之後,積極籌備叛亂之事,鬧得人盡皆知,朝中大臣就對鄭莊公說:“公子段這是要反叛啊”,鄭莊公說:“讓他去吧,多行不義必自斃”。

公元前722年,公子段果然集結大軍叛亂,攻打鄭國都城,母親武姜做內應,鄭莊公早就知道消息並做好了準備,所以公子段很快就兵敗逃亡了。由於母親武姜是非不分的支持公子段,所以鄭莊公發誓:此生不到黃泉不見母親,但是過後又後悔了,可是自己已經發過誓也沒辦法。

當鄭莊公邀請一位大臣吃飯時,這位大臣吃完後還把剩下的肉打包回去,鄭莊公問何故這樣,大臣說:“家中還有年邁的老母,準備把這些帶給母親吃”。

鄭莊公聽了大為感慨,但又無法見母親,所以就讓人挖地道直到挖出泉水,然後在地道里建好一座房子,和母親武姜相見。母子抱頭痛哭,武姜終於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就是鄭莊公黃泉見母的經過。


絕塵的時光


讀書時,老師曾經運用這一段來說明《左傳》裡的春秋筆法“鄭伯克段於鄢”,鄭伯就是這個鄭莊公了,一句話裡卻包好了兄弟手足相殘,以及作者的態度在裡面。

之所以引起這段兄弟鬩於牆的悲劇,鄭莊公寤生與其弟共叔段,有一個最大的原因是兩人共同的母親姜氏從中作梗。因姜氏生產鄭莊公時乃是逆生,在古代生產技術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差點要了為孃的命,故為其母所不喜,後姜氏又生下共叔段,不同於對大兒子,姜氏特別喜歡小兒子,意圖讓共叔段接替王位。

鄭武公死後,共叔段在母親的支持下與哥哥爭奪王位,戰於鄢這個地方,共叔段兵敗逃走,鄭莊公氣憤其母,囚禁武姜於穎地,併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後書中描寫,鄭莊公後來思念其母,又不想違背誓言,特命屬下掘地修道,於母親在地道相見,母子和好。

以前讀書時,很是奇怪,鄭莊公思念母親,把母親從穎地接回來就是了,或者自己親自前往穎地拜見母親。為何如此勞師動眾修什麼地道,真的是膠柱鼓瑟愚頑不的很了。

現在想來,當初自己想法太簡單了。鄭伯掘地為黃泉與母親再次相見,未必是真的想念母親,他自有他的政治目的,果然是一隻狡猾的老狐狸。

強化個人權威,鞏固皇權。他發過的誓言,人數共知,他身為一國之主,自然不願意削弱他的威信。但通過這種折中的方式,不到不有損形象,反而進一步鞏固了他言出九鼎的形象。

建立仁孝面目,招攬人心。在古代,百善孝為先,鄭莊公即便是業績非凡,但得不到孝的名聲,也是極大的殘缺,所以他會在冷靜下來給自己找補,此時武姜就是他的一步棋。

拉攏武姜勢力,孤立其弟。共叔段雖然已經逃亡,但其殘部並不少,再加上武姜作為曾經的鄭武公的正室,其後戚勢力不容小覷,雖然一時鄭老大佔據上風,但從長遠的利益出發,他們始終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分化母親與弟弟的合作,兵不血刃瓦解這股勢力,何樂而不為!

鄭老大這波操作,被左丘明看的很徹底,一句“鄭伯克段於鄢”,把作者的態度深深刻在裡面,古人不直呼其名,但對待鄙夷的人卻是表明態度:共叔段攻打哥哥是為不義,而鄭老大贏了弟弟也不是光彩的事情(因為手足相殘)。


北望大坡灘


黃泉掘地見母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在東周亂世,兄弟成仇父子反目的故事。其實就是一個兄弟為爭奪諸侯國繼承權而產生的故事。

鄭莊公寤生一氣之下下令將母親武姜軟禁在都城之外併發誓“不到黃泉,絕不再見。“然而鄭莊公據說是個孝子,很快就後悔,可是君無戲言,實在不知道怎麼辦。

於是一個謀士給鄭莊公出主意說“:黃泉即地下,如果挖一地道,找到泉水,蓋上地宮,在地宮裡與母見面,就如同黃泉見母。這樣既盡了孝,又沒違背誓言。鄭莊公大喜立馬開始挖泉該地宮,母子終於在”黃泉“相見,母子二人冰釋前嫌。成就了一段黃泉見母的佳話。這個是大眾的看法。

其實我認為這個事情,有因才會有果。真正的原因起源於鄭莊公的母親,對兩個兒子厚此薄彼,縱容小兒亂國奪位,實是愚蠢之行。但是鄭莊公不能深明大義,耐心加以說服勸導,而是深藏不露,欲擒故縱,害死了親弟弟。我想到了古語講不孝有三,排在第一條的就是,知道父母有錯而不說。並且發誓,不到黃泉不見其母。此舉有違天道人倫,於是背上了不孝不義的壞名聲。不過後來又採納謀士掘地見母的歪主意,實在是可悲可嘆又可惡。


特別能睡


黃泉見母這個典故我第一次是在閱讀《東周列國志》時看到的,那是在《東周列國志》第四回秦文公郊天應夢,鄭莊公掘地見母的章節裡做了詳細的描述。我後來翻閱《史記》與《左傳》發現同樣也有記載。

典故的大意為,其母武姜在生鄭莊公時險些喪命,所以很不喜歡他,反而對後來出生的小兒子太叔段疼愛有加。鄭武公過世後,鄭莊公繼位,其母和弟弟太叔段企圖裡應外合謀權奪位,結果弟弟太叔段兵敗自刎,其母被軟禁潁地。據《史記·鄭世家十二》記載,鄭莊公誓言曰:“不至黃泉,毋相見也。”但是之後鄭莊公又為此事感到後悔,加上思念母親,不過自知自己身為一國之君,一言九鼎,正左右為難時,潁考叔給鄭莊公出了個主意,說可以挖地、找泉、蓋地宮來讓鄭莊公母子相見,這樣的話既可以盡了孝道,也沒有違背當初的誓言,何不美哉?於是鄭莊公就按照潁考叔的建議來實行,最終母子二人得以相見,言歸於好。

《左傳·隱公元年》的記載比《史記》裡的記載要更為詳細,其中最後一段寫道: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可見這是讚美和推崇孝道的典故。


小洛神


俗話常說血濃於水

說的意思是親人之間總是有非常緊密的聯繫的

而且這份聯繫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斬斷丟棄的

即便是從前有再多的怨恨與不解

這句話放在春秋時期的鄭莊公的身上是非常合適的

他曾經非常怨恨自己的母親

但是真的等到狠話說出口了

心裡又不是滋味

那麼鄭莊公他是怎麼做的呢?

要說鄭莊公為什麼會那麼恨自己的母親

根源還是他的母親恨他

但母親為什麼恨他?

鄭莊公母親我們稱呼為武姜

他是鄭莊公父親的原配

也就是說

武姜所生的孩子都是嫡子

而鄭莊公正是嫡長子

按理說

古人既然重視嫡長子

自然對鄭莊公應該很愛護才是

為何武姜卻是這樣的態度呢?

因為武姜在生鄭莊公的時候難產

他是腳先出來的

並非是頭先出來

要知道

難產在現在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更何況古代

所以武姜非常不喜歡這個孩子

尤其與她的對第二個孩子的態度對比一下就更明顯了

武姜不喜歡鄭莊公

鄭莊公偏偏又成為了新君

母子關係當然是非常緊張的

武姜當然不希望鄭莊公成為新君

卻沒辦法反抗自己丈夫的意願

但她一直都希望自己的二兒子繼承王位

怎麼辦呢?

謀反

武姜為二兒子謀取了一些政治勢力

但這些其實鄭莊公都看的很明白

但他深知什麼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

他們自己造下的苦果

只能自己來吃

於是

鄭莊公一直都在等

他沒有在弟弟調動軍隊佔領鄭國軍事重地的時候動手

他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

而在他的安排計劃之下

武將也落入圈套

最終使得弟弟兵敗自殺

而面對母親

鄭莊公有一句話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這可以說是明擺著要和她斷絕母子關係了

但是後來鄭莊公又掘地見母是怎麼回事?

鄭莊公那句話一說出來

其實已經後悔了

他不知道為什麼母親對他和對弟弟完全是兩種態度

可他還是後悔了

但是話已經說出去了

怎麼辦?

這時,有一名隱士穎考叔聽說了這件事

想來勸勸鄭莊公

當得知他並不是真的想要那麼絕情的時候

給他想了一個辦法

既然說“不及黃泉”

那就挖出一個“黃泉”來

他們在地下挖了一個很深的地道

挖到泉水做黃泉

再在這裡打一口井

井邊建了一間側室

武姜這個時候或許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她也在後悔

都是兒子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他呢?

母子二人終於重歸於好

也算是一段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