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回讲的什么?如何评价?

幽忧子H


看红楼梦必须多看几遍前五回,对理解整部著作很重要,作为大纲作用的第四回围绕一个糊涂乱判的案件写了以下几件事:

1.冯渊,一个不太重要的角色,完全可以没有名字,本来好男风,就是同性恋,但是遇到英莲后变了,非要娶他,这个被贩子卖的女子就是第二回中甄士隐在元宵节走丢的唯一女儿。

2.贩子贪图钱财,又把此女子卖给薛蟠。薛家出现了,故事顺便交代,薛姨妈,也就是荣国府贾敬的嫡妻王夫人亲姐妹,是带着薛宝钗来金陵待选秀进宫的。哥哥薛蟠作为典型的坏人富二代,打死了冯渊。自此看出三大主角很快就要见面了。

3.作为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带着林父亲的推荐书信互送林从扬州到金陵贾府。在贾敬推荐下,贾雨村担任应天府尹,正好判此案。

4.第二回中甄士隐元宵夜走丢了女儿,隔壁的寺院着火顺便把他的家业烧个精光。寺院的一僧人也没有好去处,就还俗,使钱买了个衙役当。他认识曾经居住寺院,常去甄士隐家蹭饭的贾雨村。衙役指出可以让薛家破财免灾,并当街做场法事慰藉亡灵。通过介绍四大家族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让他写封信告知贾,王两家,其实是卖四大家族一个人情。

5.贾雨村明知那个英莲是自己恩人的唯一血脉,任由她被纨绔子弟薛蟠带走,不施以援手,薄凉之人!英莲后改名香菱。《红楼梦》后有香菱学诗一段。她最后的命运在第五回的判词中有预示: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意思是薛蟠的正夫人夏金桂把香菱折磨死!


野人可乐


《红楼梦》的第四回,回目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一回的作用,就是承先启后,先简单交代了宝玉的寡嫂李纨,便接续第一回里甄士隐的独生女甄英莲失踪的故事,引出她的下落,由此也带出薛家的出场。

在前两回里提到过,贾雨村担任应天府的府尹,是受到贾政的帮助,同时在他潦倒的时候,住在葫芦庙旁的乡绅甄士隐,对他也是格外的关照,而恰恰是这两方面的伏笔,构成了第四回中主要的故事冲突。

这一回里,贾雨村上任之后,遇到的第一件官司,竟然刚好和英莲有关,而英莲正是他曾经的恩人甄士隐的独生女儿。在雨村的身边,负责衙门杂务的门子,也凑巧是当年与贾雨村同住在葫芦庙里的小和尚,整个案件里里外外的人,原来都是旧相识。

透过门子的解说,我们知道英莲当年在元宵节失踪后,是被拐子带走的。这个情节反应了清朝时期很常见的一种社会案件,英莲当时所在的苏州,就是此类案件的高发地区。她从五岁被拐以后,受尽拐子的虐待,直到十二三岁的时候,才被带到金陵转卖。刚刚好遇到准备带着母亲和妹妹上京的薛蟠,于是发生了人命案件。

原本,拐子先将英莲卖给了冯渊,冯渊如果直接把人带回家,也就不会横生枝节,安生过太平日子。偏偏冯渊对英莲一见钟情,他原先是同性恋,不但因为英莲,性取向发生突变,还特别要等三天之后再接她回家,这就隐含着古代娶亲的规则,冯渊是准备正式迎娶英莲,可见他对英莲是多么的真挚。不肯将她当作一个买来的妾。

但这样一来,就给了拐子使坏重卖的机会,贪婪的拐子又将英莲卖与薛蟠。于是,双方起了冲突,两个买方都是只要人不要退款,薛蟠更是理直气壮,把冯渊当作抢劫的,吆喝手下动起手来,自己则带着家眷上京去了。

不料,冯渊三天以后伤重而死。可他父母双亡,再无其他亲眷。为他报官伸冤的家仆,其实图的也是赔偿银子。这个时候,门子就建议贾雨村做个人情给薛家,同时也等于回报了出力帮助他重获官职的贾家。

为什么呢?门子提到了金陵护官符,原来贾家,薛家,王家,史家,都是金陵的显赫家族,四大家族彼此联络有亲,薛家的薛姨妈和贾家的王夫人,是亲姐妹,他们的哥哥是王家的九省统制王子腾,贾家的老夫人同时又是史家的人。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四家亲上加亲,紧密不分。

因此,门子的建议是,在这个案子里,得罪不起薛蟠。最后贾雨村出于人情的考虑,权势的压力,还是听从了葫芦僧的建议,

从而乱判了葫芦案。事后又连忙修书二封,给薛蟠的姨父贾政、舅父王子腾,请他们宽心。

而门子的被流放,为贾雨村的后期的悲惨结局也埋下伏笔。贾雨村担心门子知道的太多,借故将为他出谋划策的小沙弥流放,导致以后贾雨村被做了官吏的小沙弥报复,前后呼应,因果报应,令人深思

这一回里,除了上述的情节之外,更主要的功能则是

让薛宝钗出场。这么一来,小说中最主要的三个主人公就都出现了,以后宝玉,黛玉,宝钗三者之间的种种纠葛,也就从这里逐渐展开了。


不二文学


这回表面是讲“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但其实讲了好几个问题:

第一、在第一回出现的门子从新在这一回出现,述说英莲被拐及甄士隐葫芦庙的事。从这可回推甑士隐是被姑苏地方势力逼得走投无路,家亡人散,最后出家。

第二、贾雨村彻底完成了他的官场转变。以他的聪明,从门子的讲述中一定明白了甄士隐遇祸的原因,再加自己被革过职,从而产生恐惧感,不敢救恩人的女儿,不敢得罪权贵势力,致学会攀附权贵势力,后来逐渐忘了做官的初心,沦丧为欺压百姓,掠夺百姓财产的爪牙!乱用权力,最后锁枷杠。“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他最后的想法,当然他回不了头。

第三、从案件中介绍出薛家的背景及薛家不得不入京的理由。为宝钗、黛玉的“双峰对歭创造条件”。

第四、描写高层权贵干预地方司法判案。贾雨村判案时就有“王老爷来拜”,这王老爷就是王子腾。

第五、介绍“护官符”揭示封建官僚阶级“官官相护”的政治生态环境。

第六、介绍出金陵四大家族的地方势力。慢慢勾勒出贾府的家族关系。

第七、介绍出薛姨妈进京想投靠亲戚的目的。王子腾升官迁出京,为薛家入住贾府创造条件。

第八、乡绅小家族离散后,子孙(以英莲为代表)沦落民间的悲惨遭遇。

第九、冯渊(逢冤)惨死,无人申冤,官方草菅人命,族人忙着多要烧埋费,反映世情冷漠。

毛主席说:“《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是理解整部小说的`一把根本的钥匙`,那张`护官符`则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和地位的牢固形式和法宝,反映了他们利用这一法宝对财富的剥夺和占有,对平民百姓的肆意欺压。”真是眼光毒辣,贾雨村就是从这一回学会了,以后运用自如。

总之,大的问题就这几个,里面互相联系能分析出很多问题。《红楼梦》两大主线,一是荣华富贵的变迁,一是宝黛的爱情和婚姻,在这一回也是双线并行。

大家好,我是欧阳琼琚,专业为您解读真本《红楼梦》(只有78回)的精彩故事,欢迎关注,期待评论,感谢转发,一起品味名著的无尽魅力!


琼琚品红楼


程甲本《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雨村补授应天府,薛蟠与冯渊争买玉莲,冯渊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却遭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门子阻其发签。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薛家“百万之富”,薛母乃王子腾之妹,与贾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妈要和王夫人“厮守几日”。进贾府后住梨香院。

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其中“护官符”揭露了其骄奢淫逸的丑陋面目,也暗示了四大家族关系纠结复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贾雨村才上任,那个门房就跟他说明当时他审薜家案时应该怎样去办?一个官员想要官做得长久就必须拿着这一纸护官符,看四大家族的眼色行事,足见当时社会之黑暗和四大家族的显赫势力。


否极泰来yeah


《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总纲,可以这样说,前五回已交代了全书的大概内容。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回在前三回介绍了宝黛渊源、贾府人物关系、贾府环境的基础上,开启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展示了那个社会的规则。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既用英莲承前文甄士隐这一情节,使上文内容有了着落,又用冯渊这小人物,引出了四大家族的薛家,点出了薛家现掌权人薛蟠的呆霸王特点,同时交代了薛家已经进京,为后文宝钗进贾府作了铺垫。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被选入中学课本,贾雨村因贾府被选做官,原本是想做清官的,你看他一听案情就要拿人,可见薛蟠打死人这件事让他很生气,可贾雨村毕竟不再是第一次当官,他看到门子示意,就知道有内情,当听到门子所讲的投名状,明白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他停止了捕拿人犯。

第四回不仅把人物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交代四大家族环环相扣的关系,更展现了贾雨村适应了仕途的为官之道,为后文他必将在贾府覆灭的道路上成为推手作了很好的铺垫。


春暖花开F


在鸿篇巨著《红楼梦》中,每一回,每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就是在看似不经意间,赋予每个故事情节和人物深深的寓意,哪怕再小的情节和再小的人物,都是如此。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也不例外。

01、 第四回的故事情节

靠着林黛玉父亲林如海的介绍信,贾雨村得到贾政的鼎力相助,在贾政的多方周旋下,贾雨村补任金陵应天府,官复原职走马上任。

没曾想刚上任就接到一个人命官司。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大公子薛蟠,因与小乡绅冯渊争买一个被拐卖的丫头香菱,竟仗着财大气粗,不顾无法地将冯渊打死,并带着香菱扬长而去,只留下管家料理此事。

开庭时闻听此事,贾雨村大怒准备下令抓人,可在门子的眼神示意下停止了。后来他得知门子是他落魄时借宿的葫芦庙中的小沙弥,被拐卖的女子是恩人甄士隐家在元宵节丢失的女儿,还给了他一张贾、史、王、薛“护官府”。

原来薛蟠一案,牵连着贾家、王家和薛家脸面,薛蟠的的母亲薛姨妈和贾政的夫人王夫人是亲姐妹,而在京城为官的王子腾是她们的亲哥哥。

刚刚靠着贾政才官复原职的贾雨村,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是万万不敢得罪他们的,于是就徇私枉法,胡乱判给冯家些银子,就草草结案,讨好贾政和王家了。

为了怕东窗事发,贾雨村寻事将出主意让他办理冤案的小沙弥发配到远处去了。

02、如何评价这一回?有何深意?

一、让贾雨村完成从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一介书生,到忘恩负义的小人的转变,使他真正 成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的见证者和有些事件的真正参与者

贾雨村开始也是胸怀大志、颇具才华。只因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他一人,贫困潦倒,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没有盘缠,只能暂寄甄士隐家旁边的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

他的对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就表达他不甘于济济无名的现状,总有一日要辉煌腾达的豪情壮志。后甄士隐赠与他50两银子和两套冬衣,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升为知府,进入仕途。没想到清高耿直的他,因恃才侮上,不到一年就被上司参了一本被革职。是受聘到林如海家当任林黛玉的启蒙教师,借着林如海的关系攀附上了贾政这棵大树,在贾政的帮助下,他才又官复原职,当上金陵应天府的知府的。所以,在恩人的女儿和贾府的权势及自己的前途面前,他选择了后者,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二、表达了曹雪芹对官场和社会黑暗的讽刺和厌恶

从贾雨村徇私枉法对草菅人命的“葫芦案”的胡乱处理,再联系到之前贾雨村到戏剧性地被革职,有在贾政的周旋下,荒唐地官复原职。曹公既巧妙地揭露了贪酷成风的官场黑暗、胡作非为一手遮天的官员上司和昏庸的朝廷,并不着痕迹地将当时朝廷任命官员制度的腐败,刻画得入木三分,读来极尽讽刺之意味。

三、让薛宝钗和香菱顺利进入贾府,进入大观园的生活

《红楼梦》表面主线主要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故事,通过大观园中众钗的命运,揭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通过第四回,将薛宝钗顺利引进到贾府,为那个3角恋爱故事达成条件。同时也让失踪8年的香菱和薛宝钗一起进入贾府,为她以后波澜起伏的人生和四大家族兴衰史的见证,提供了条件。

四、小沙弥的被流放,为贾雨村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贾雨村恩将仇报,借故将为他出谋划策,让他为讨好贾府而出具“护官符”的小沙弥流放,留下了以后贾雨村被做了官吏的小沙弥报复,革职流放,枷锁扛肩的命运这一伏笔,体现了前后呼应和因果报应,读来令人深思。


行走与写作


聊几句:

宝玉黛玉宝钗是一部之主,宝黛己经会合,第四回必当叙及宝钗。

但一住应天,一住都中,如何合并一处?

因借人命一案牵合相聚。即将英莲带出以为引线。

后来许多事件俱于此回埋根。且将贾王史薛四家亲戚均即带叙。省却后文许多补笔。

真是匠心独苦,亦是天衣无缝。

莲花命名大概用青红香白紫绿玉等字,今取英字与人独异。

英者落英也,莲落则菱生矣。

葫芦庙小沙弥断案,说尽仕路趋炎情态。又见赫赫诸大宦跳不出小小葫芦。

小沙弥劝结冤案,自己仍被贾雨村寻事充发,不但报应不爽,可为小人儆戒。且了结此沙弥,以省后来闲笔。



大丰205065954


第四回回目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薄命女自是香菱,薄命郎自是被打死的冯渊,葫芦僧是葫芦庙的小沙弥,现在应天府的门子。另外本回的其他信息量非常多,是后面大故事线的铺垫。

1、薛家为何要举家搬迁至京城?薛宝钗如何才能住在荣国府?

如果平铺直叙,直接写薛家举家搬迁至京城,会显得略有唐突,不符合曹雪芹的风格。如何将所有主要人物都搬到荣国府,搬到大观园是个技术活,现在黛玉已经在宝玉身边,那么宝钗如何加入大部队中?薛蟠打死人之后,带着母亲、妹妹一起前往京城。

但是搬到京城之后,自然是住在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家,那么怎么办呢?给王子腾升官啊,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那么顺理成章薛姨妈母女三人要住在家姐王夫人家

2、贾雨村为什么会做应天府尹?

贾雨村得林如海器重以及推荐,见到贾政之后,贾政也颇为赏识,“竭力内中协助”,如何内中协助?自然是通过如日中天的小舅子王子腾。那么王子腾在看到有很多人候职之时,是首先安排自己姐夫推荐的人,还是一个完全不认识或者其他同事推荐的人?自然是姐夫推荐的贾雨村。

并且恰在这时自己外甥杀人的案件迟迟得不到解决,自己又不便插手,找一个聪明人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也是王子腾的需要。

贾雨村有了年少轻狂丢官的经历后,也已老成练达,在葫芦僧的协助下悄无声息地结局了这个难题,并回复王子腾: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滤。令甥何事?如何解决?过程如何?都没有说,都不必说,看后来贾雨村平步青云,官至二品大元,自然就明白了。

另外,在描写这件事的时候还交代了很多后面不便直接讲述的背景信息

①香菱的身世,香菱的身世只有故人才能知道,从故人之口说出来才可信,但是谁能做这个故人?只有小沙弥,只有小沙弥做了门子之后才会跟故人贾雨村说起这个事情;

②交代呆霸王的人物性格,打死人不偿命,也对应到后面薛蟠再次打死堂倌,但那时四大家族已逐渐败落,不可再同日而语;

③交代贾雨村的“成长”,贾雨村初做官时,刚正不阿,屡屡得罪上级、同事,最后被弹劾丢官,几年之后,雨村成长了很多,首先,听从葫芦僧的建议,草草了结此案,其次,之后便紧接着给王子腾回复已解决此事,为何不回复贾政?按说贾雨村与贾政关系更好,更熟悉,自然因为王子腾的地位,最后,“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致,雨村又恐他对人书抽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不大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此事的贾雨村已经深谙官场之道,并且不顾贫困时沙弥相帮之恩,不顾官场中门子竭力维护之情,将门子打发走了,还是远远地打发了。

自古以来,世道如此,人性不变。


泫秋霜


第四回的标题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主要内容是两条线:一条明线为贾雨村到应天府上任后遇上第一个人命官司。


富家子薛蟠因争买美女英莲打死其未婚夫冯渊。贾雨村手下门子拿出护官符,密授机宜,说明四大家族的利害关联,阻止了雨村发签拿薛蟠,雨村于是听其计,徇情枉法,忘恩负义,胡乱判了这桩冤案,于是当年资助贾雨村出仕的恩人甄士隐被拐卖的女儿英莲被薛蟠霸占为小妾,开始了她薄命悲惨的人生。

一条暗线为薛蟠进京办事,他的妹妹薛宝钗因待选,因此也一同来到京中,住进了贾府,女二号出场,真正展开了红楼梦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震古烁今的精彩开篇。

第四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的社会历史意义,呈现出了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相关情节,体现了作者曹雪芹高超的小说结构组织水平和不可多得的艺术创造能力。


月盈红袖


《红楼梦》第四回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简要介绍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两个人物——李纨和薛宝钗;副册中的一个人物——香菱。二是此回的重点内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三是透露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势力。四是薛宝钗进驻贾府。

至于如何评价此回,笔者认为,此回的评论应重点围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展开,因为这个线索既是此回的重点,也是最能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典型事例,可以说是曹雪芹先生的立意所在。通过对一桩涉及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命案和拐卖人口两宗重大案情的荒唐审判,背后的内幕完全颠覆了法治观念,严重违背了法治精神。但这一切均是源于封建社会肮脏的体制,也反应了底层人民对封建社会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的哀叹以及对正义的呼唤。

另外在写作手法上,曹雪芹先生将几个事件巧妙地穿插铺排,层层递进,成功地调动读者感情,引起强烈共鸣,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封建社会现实的强烈愤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