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協同發展規劃:北三縣的發展機遇和燕郊未來發展方向

對於通州與北三縣,一份更清晰的協同發展藍圖終於浮出水面。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通州與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共涉及國土總面積2164平方公里。規劃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解讀協同發展規劃:北三縣的發展機遇和燕郊未來發展方向


  “三河燕郊總人口約80萬,每天通勤到北京上班的就有約40萬人。規劃提出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燕郊組團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商務服務、健康養老等功能,這意味著燕郊將逐步擺脫‘睡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葉堂林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統一規劃不等於北三縣歸入北京


  北三縣是指河北廊坊的三河、大廠、香河,緊鄰北京通州,它們與屬地河北並不相連,是一塊飛地。


  事實上,通州與北三縣統一規劃並不是新提法。


  早在2016年10月,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召開關於“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整合”專項規劃工作會時,就明確了整體統籌謀劃的思路;而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草案)》中,也提到要實現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


  在此之前,坊間流傳最多的是“北三縣併入北京”,並一度給當地房價插上漲價翅膀。然而根據《規劃》,“一張圖”並不意味著北三縣將併入北京。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格局下,北京中心城區是‘一核’,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是‘兩翼’。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探索在不改變行政區劃的條件下,通州與北三縣如何協同發展,進而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葉堂林表示,跨行政區的協調發展,是未來我國城市群需重點突破的一個重要方面。


  放眼我國城市發展格局,已逐步告別個體城市的“單打獨鬥”,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代表的組團式發展成為趨勢


  葉堂林認為,在過去,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後來逐步上升為產業鏈與產業鏈間的競爭,最後將是城市群間的競爭;而城市群的競爭力,關鍵是城市群內部各等級城市能否協調發展、形成合力,這都取決於城市群內部跨行政區的合作能否通暢。


  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的確意義非凡。《規劃》提到,通州與北三縣統一規劃的目標是實現三個示範區: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記者注意到,這三個示範區的定位,與此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恰好一致。


  “通州與北三縣統一規劃是雙贏。”在葉堂林看來,通州目前有發展機會,但發展空間有限,而北三縣有發展空間,但缺少發展機會,特別是土地資源優勢可以助力通州發展;而利用副中心建設、北京的創新優勢,能提高北三縣的發展能級。


北三縣能否告別“排隊5小時”進京


  “公共服務資源的落差太大,是目前協同發展最大的難題之一。” 以燕郊為例,葉堂林說,若要擺脫“睡城”,就需要讓更多人在本地就業。但老人看病、小孩上學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一個地方就很難留住人。


  葉堂林認為,《規劃》中亮點有不少,公共服務均等化、產業協同、交通一體化等都值得期待。


  比如,《規劃》特別提到跨界統籌公共服務資源,促進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向通州區與北三縣轉移;引導北京優質健康養老資源向北三縣延伸;完善區域資源共享、雙向醫療轉診、異地結算、多點執業等機制,積極促進分級診療制度;推進大型文體設施共建共享等。


  不過,真正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或還有一段路要走。葉堂林透露,按理想比例,副中心的公共服務水平應該達到北京核心區的70%以上,北三縣應達到北京市區的平均水平,這樣才能促進產業和人口向副中心和北三縣的有效轉移。但目前看,任務還很艱鉅,通州公共服務水平尚未達到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跨界交通最受關注。不久前,北京陸續復工,住在燕郊的北漂們也逐步恢復了雙城生活。然而,受體溫檢測等影響,燕郊和北京交界的白廟檢查站排起了長隊,早高峰等候時間甚至接近5小時。


  “早上6點出門,9:30還沒過安檢,2公里走了3小時,進京上班比出個國還難。” 3月初,一位住在燕郊的北京白領範女士在朋友圈這樣吐槽。由於缺少軌道交通,範女士只能選擇公交或拼車上班,往往早上5點就需要起床。


  《規劃》提出加大一體化交通網絡建設,如推進城際鐵路建設;推動北京市與北三縣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率先推進汽車電子標識試點工作,採取智能化手段提高車輛進京的便利性等。


  2019年北京推出“最嚴進京證”,外地小汽車每年僅有12次進京機會,每次最長7天。未來,北三縣是否會特別對待、增加一定的汽車進京機會?

這在葉堂林看來並不太現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大城市病,目前北京堵車現象已經很嚴重,限制私家車出行一直是北京市努力的方向,因此不太可能給北三縣私家車以特別對待。他建議,未來可在北京副中心邊上建設大型交通樞紐,並設立足夠停車位,鼓勵北三縣居民用小汽車接駁公共交通的方式進京。


嚴控房地產無序開發 燕郊需靠產業擺脫“睡城”


  “規劃一張圖”出爐後,燕郊的未來備受關注。


  燕郊地處北京天安門以東30公里,隸屬河北省三河市,與北京通州一河之隔,被戲稱為北京的“東七環”。


  雖飽受交通困擾,燕郊以其相對較低的房價、半小時可達國貿CBD等優勢還是吸引了很多年輕的北漂上班族置業,這裡也因此成為房地產的掘金地。


  2007年,燕郊房價僅約3000元/平方米;到了2017年,通州副中心的和軌道交通消息坐實後,燕郊房價也坐上“直升機”,超過30000元/平方米。


  但到了2017年6月,廊坊推出“最嚴限制令”,外地人購房需社保滿三年,燕郊樓市幾乎一夜腰斬。安居客數據顯示,今年3月,燕郊房價平均僅為16503元/平方米。


  如今,燕郊房價暴漲暴跌的時代或有望終結。《規劃》提出,堅決摒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發展方式,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囤地炒地。


  “本次規劃出臺後,北三縣的樓市穩定性會進一步加強。在房住不炒、區域規劃指引下,預計未來3—5年整體房價水平將有序上行,但不存在短期大漲空間。”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燕郊將逐步吸引更多人就地工作和生活,擺脫“睡城”之名。


  在這個過程中,產業協同將成為燕郊的主要方向。“以創新為引領,北三縣的產業納入到北京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之中,這對北三縣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北京現在缺的是產業用地,未來很多大項目可以落到北三縣。”葉堂林說,科技創新、商務服務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發展方向,這可以和燕郊形成強強聯合的產業帶。


  此外,記者注意到,健康養老也被列為燕郊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北三縣由於地價、環境、政策等利好,做養老產業的確有優勢。”首厚壹生公司負責人王澎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但他也提到,我國養老產業正走向精細化,每個年齡段的老人對醫療、親情、區位等要求不盡相同,因此機構在佈局時應謹慎區分。“隨著老人年紀加大,對醫療的需求會加大,而北三縣對醫療的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短期內,北三縣養老對象還是以剛退休的活力老人為主。”王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