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针,不吃药!更加适合老年人免疫力的养护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如今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这就促使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也在全民掀起一股浩浩荡荡的养生热潮。


今天,《云龄养生》将带大家认识一位中医食疗调理师许少雄,由他跟大家科普通过合适的运动作为老年人免疫力的养护方法许老师作为一个厦门经济交通广播FM107每周天上午9-10点“品读经典”栏目长期嘉宾,也是《重新发现中医营养学》作者,希望能将养生知识落实到千家万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家庭成员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让健康理念普及到全社会。


不打针,不吃药!更加适合老年人免疫力的养护方法


为什么说‘运动’更加适合老年人养护?


众所众知老年人普遍比较热爱运动,或愿意运动,这是好事,但是,经常在小区或公园,看到很多老年人因为没有养生运动的常识和正确的观念,做了一些不仅无助于养生,反而会耗损身体阳气的动作,比如傍晚了还出去运动,到了夜间还在跳广场舞,很为他们感到担忧,养生运动的理念应该得到普及。


古人曾说:“无太过,无不及”,这是我们的传统哲学,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维护免疫力,维护健康,必须运动,但也必须讲究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不打针,不吃药!更加适合老年人免疫力的养护方法


老年人免疫力强弱,跟气血运行是否充盈通畅有直接的关系,而气血的运行又与运动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动生阳”,运动能把身体的阳气调动起来,而阳气能让身体的气血运行更加流畅,这样,身体的卫阳之气(免疫力)才有望提升。但是,过度的运动却能把阳气消耗掉,其结果不仅没有达到养生的效果,反而让身体亏空,让免疫力下降。所以合适的运动是个重要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消耗,老年人普遍阳气虚弱,而阳气虚弱又会导致储藏在五脏中的精华物质丢失,精华物质一丢失,阳气损耗更快,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直接影响了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长度。


有人觉得中医的理论显得高深莫测,难以理解。但是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养生运动的目的:让气血更加通畅。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也就是说,血的运行是由“气”这个动力推动着的,而血又是气得以依附的载体。


同时,我们的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也是气的运行通道。因此,运动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血管不要瘀堵,让我们的经络不要闭塞,这样,我们的气血运行没有阻碍,身体才能健旺,面对无处不在的各种微生物,才能有正常的抵御能力。


什么样的运动更适合老年人养护?


什么样的运动符合这样的要求,什么样的运动可以称为养生运动呢?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了:太极拳、易筋经、五离戏、六字诀、八段锦、吐纳、导引、漫步、拉伸拍打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养生运动,这些运动方式,都包含了外运动和内运动两方面。外运动指的是外在的运动形式,如各种动作,各个招式;内运动指的是以意领气,最后气归丹田。


不打针,不吃药!更加适合老年人免疫力的养护方法


我们不在这里讨论力量型的运动和带有娱乐性质的运动,并不是说这些运动不好,而是这些不在我们的养生运动的范围里面。但是合适的运动,除了前面讨论的运动方式,还包括运动量的问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哪怕还很健壮,但也不应该做高强度的运动。有一句诗写得很好:“瓶花力尽无风堕,炉火灰深到晓温”,不管年轻的时候运动情况如何,进入老年阶段,身心都要逐步调整到养老的状态中来,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耗损,颐养天年。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有些老人家不服老,非要向世人证明自己还年轻,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实不可取。当身体的阳气耗损过巨时,维护免疫力就成了一句空话了。


不打针,不吃药!更加适合老年人免疫力的养护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