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十悟”悟真理,失敗“十誤”悟前程

失敗,有“十誤”

1、聰明誤

有些人失敗,是因為不夠聰明。有些人失敗,則是因為太聰明。後一種人的失敗,就叫聰明誤。太過聰明的人,可能不會願意下笨功夫,做事很容易淺嘗輒止。但是很多事情不僅需要聰明,還需要足夠的堅持和耐心付出,才能取得成效,聰明的人可能就與此無緣了。

2、傲之誤

王陽明曾教育自己的孩子說,“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

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會在各個方面放鬆警惕,禍亂、失敗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滅亡之道,所以古人說驕公必敗。在西方,莎士比亞也曾經說過:“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

3、自私自利之誤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利益,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誰獨佔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麼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劉邦攻破咸陽,卻不敢佔據其地;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其一生不敢篡漢自立,他們都是怕成為眾矢之的。所以,面對利益,一定要權衡取捨之道。

4、過度之誤

話說有一人到千年古剎金山寺去敲鐘祈福,管鐘的老和尚跟他說敲鐘只敲三下:第一下是福喜臨門;第二下是高官厚祿;第三下是延年益壽。那傢伙敲完第三下後心裡有氣。偏不信這個邪。趁老和尚不注意。故意又敲了一下,老和尚大驚失色地跟他說:“這下完了,前面白敲全廢了”,那廝問老和尚為什麼?老和尚說,鐘不能敲第四下,敲了那就四大皆空了,這下那廝傻了。

成功“十悟”悟真理,失敗“十誤”悟前程


5、自欺之誤

人經常都這樣,能夠一口氣堅持到底的人,鳳毛麟角。普通人就是這樣,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普通人。所以《大學》中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不自欺是修行的基礎”。

6、放縱之誤

人要真正立志做一件事,就要淡泊,恬淡,不能放縱自己的慾望,不該在追求感官的享樂中消磨志氣。

7、盲從之誤

有位哲人說過,比欺騙更有害的是盲從。盲從是缺乏主見的表現。盲從的人,自己只是一具軀殼,當他們以別人為方向一擁而上時,結果往往步入盲從的“泥潭”,走進人生的“死衚衕”,結果可悲可嘆。因為盲從,東施效顰終成笑話;因為盲從,燕國壽陵人邯鄲爬行;因為盲從,劉麗娟追星導致家破人亡……

8、躁之誤

當下社會,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躁,缺乏平和之心。淺水喧譁,深水沉靜,欲成大事,得學會沉穩。急躁、暴躁缺失的是理性、理智和沉穩,很多事情就因為沒有“控制住自己”和“把握好自己”而釀成不可收拾的結果,或前功盡棄。所以古人說: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9、外求之誤

六祖慧能曾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福田就是人的心田,心田也就是福田,意思是說,人追求的幸福其實都生長在自己的心田裡,就是內心裡面。心外是沒有幸福可尋的,因此心田裡種福還是種禍,全在於你自己。

10、虛榮之誤

為了炫耀富足,隋煬帝請西域各族首領來洛陽觀看百戲演出。各族首領請求允許西域商人入洛陽做買賣,隋煬帝答應了,忙令人裝飾洛陽市容。城內外的樹木都用絲帛纏繞,商人必須穿華麗的衣服,甚至賣菜的也要用精美的草蓆鋪地。西域商人路過酒店飯館,店主要熱情邀請他們入座,醉飽出門,不許收取分文,還要說:“中國豐饒,酒飯一律不要錢。”

隋煬帝的虛榮浮誇,並不能瞞騙遠方的客人,有的提出疑問:“貴國也有窮人,衣不蔽體,為何不用絲帛給他們做衣服,而卻用來纏樹呢?”

成功“十悟”悟真理,失敗“十誤”悟前程

成功,有“十悟”

1、善良,是人生的底色

善良又好像肥沃而博大的大地,只有在這樣的土壤之上,才能生出了禮貌、謙虛、樂於助人、善於傾聽......善良是產生一切人格美的土壤,是人最重要的修養,也是最美的精神長相。

2、格局,是成功的根基

格局決定成功。因為到了一定境界,拼的就是胸懷了。越大氣,越容易取得成功。

放下你的浮躁, 放下你的懶惰,放下你的三分鐘熱度,放空你禁不住誘惑的大腦,放開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放淡你什麼都想聊兩句八卦的嘴巴,靜下心來好好做你該做的事,該好好努力了!有時候真的努力後,你會發現自己要比想象的優秀很多。

3、自立自強,立身之本

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在進步,永遠不滿足。有智慧的人應當效法陰陽變化日新,不斷改掉過錯,不斷創造新的業績,在歲月的流逝中修養自我,昇華自我。

4、守時,把握時間的本質

守時,一個含義是把握時機。另一個含義是管理時間。這其實也是時間的兩個本質內涵。把握時機,是要我們根據外在形勢的變化,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而時間管理,則是要我們利用好、管理好自己平時的時間,多做有意義的事,少在無聊中消磨生命。我想任何人若能做到這兩點,成功應該是必然的。

5、守位,改變命運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與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價,與大閘蟹綁在一起就是大閘蟹的價格。說明了:一個人在不同的平臺和位置會體現出不同的價值!這就是“位”的重要性。

成功“十悟”悟真理,失敗“十誤”悟前程

6、守愚

守愚,就是謙卑。人到了最高處,就要平實,不要認為自己高,最高處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的就是謙。

7、改過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不斷積累自己的錯誤,這些錯誤形成一個“勢”或者說“氣場”,這些惡“勢”不斷蠶食人的好運。但事實上人們都明白自己的錯誤,但是卻沒有勇氣,沒有決心去改正,這也正是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放縱自己的原因,他們無力控制自己錯誤的習慣。

8、變通

聖人處世的道理,行、藏、動、靜、因時制宜,有時華彩四射,神明奧妙;有時緘默蟄伏,莫測高深。隨著萬物、時機的變化,用最合宜的處世之道,絕不是固定不變,也絕不會拘泥不通。

9、自信

自信的人往往表現得自立、自主、自強,遇事敢作主、願作主、能作主,不等、靠、要;遇挫折和困難自強不息、不氣餒不屈服,可以被打敗但不會被打倒;遇干擾和雜音,能不為所惑、不為所誘、不為所動,內心堅強而篤定。

10、艱貞

世界上時時刻刻發生的變化,循環往復,平地在某個時間會變成山坡。這就是說,困境和逆境是不斷轉變的,沒有人一輩子走運,也沒有人一輩子倒黴。人生艱難和困苦雖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堅忍和貞正的心,就能將其轉變成平坦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