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為什麼不講孔融讓梨的後傳,孔融成人之後到底咋樣了?

皮蛋爸爸說教育


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天才神童,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這位天才神童人生後半段的經歷卻很少被提起,談論他的結局,更是比較悲催。

很多人將他作為一個反面教材,但是我認為成年後的孔融並沒有那麼不堪,相反他心中一直堅持自己的初心。

成年之後的孔融,一心以教化治民,但是處在亂世之中,缺少了變通;

東漢末年天下黃巾起義爆發,四處陷入了動亂,孔融作為一個讀書人,並不懂得如何平亂,但是他因為得罪了董卓,被派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為國相。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札,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慢慢集結官吏百姓被黃巾所蠱惑的男女四萬多人,再設置城邑,設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

孔融是以自己的“德化”來治理民眾,但是天下大亂,這種德化根本不起作用,需要的是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所以孔融雖然獲得了“孔北海”的稱號,但是面對黃巾起義軍的進攻,屢戰屢敗,最後還是劉備出兵相救。

從治理民眾的方法和實效性而言,孔融的確不合適,但是他堅持了自己的原則,一心用教化,所以說孔融只是不得法,而並沒有失去本心。

成年之後的孔融,堅持以漢室為中心,不遠屈服權臣,不惜得罪權貴;

董卓總攬朝政想要廢掉漢少帝劉辯的時候,孔融與董卓爭辯,言辭激辯,常有匡正的言論,最後被董卓派到北海,若非劉備相救,就要被殺死了。

袁紹、曹操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勢力的時候,孔融知道此二人終究是要篡奪漢室的,所以不願意投靠他們。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將其殺害。

最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孔融徵召為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當時朝廷的大權已經緊緊掌握在曹操手中,公卿大夫都不過掛名而已,每天做做樣子,但是孔融卻不這樣,他每逢朝會訪問召對之時,孔融常引證定議,非常認真的對待。

從孔融的政治立場來看,孔融不依附任何強權,只是歸順中央,只為漢室朝廷說話,即使是得罪朝廷的權臣也不懼怕,這不恰恰是孔融政治操守高尚的體現嗎?難道說非要依附曹操以謀求榮華富貴才能算得上識時務。

成年之後的孔融,內心的苦悶無人能解,最終被曹操所殺。

孔融歸附漢朝之後,實際上是被曹操管轄,孔融面對自己所忠心的漢朝被曹操這種權臣霸佔,內心是無比苦悶,所以所整日借酒消愁,以至於將曹操的禁酒令都置若罔聞,因為他也不理睬曹操。

孔融看到曹操奸雄詭詐,曹操篡漢的野心也漸漸顯露,這種情況下孔融愈發不能忍受,所以說話偏激,常常觸犯了曹操。他還給眾人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父親不值得孝順,孩子不過是其一時情慾的產物;母親沒什麼恩情,十月懷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暫時寄存在瓶子裡,分離後器物與瓶子就沒關係了。

很多人將孔融的這句話認為是大逆不道的言論,但是卻不考慮孔融的本身的人格,孔融終其一生都是以“孝”“義”聞名,他可以說是當時孝義的典範,那麼作為典範的孔融,為什麼會抨擊“孝道”呢?因為他是通過這個在衍射當時的朝局。

儒家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現在的朝廷作為臣子的曹操何嘗將做為君王的漢獻帝放在眼裡,曹操不尊君臣之禮,就如同做兒子的不孝順父親,做子女的不孝順母親。所以孔融說“父母不值得孝順”實際上是諷刺曹操這個做臣子的不忠誠,也正是因為如此,曹操才會將孔融株連全家。

縱觀孔融的成年生活,他是一個堅守心中正義,一心忠於漢室的人,從他的角度看,他並沒有違背自己的初心,而他所欠缺的是治理天下的實際能力,並非是一個不堪的人。


帝國烽火


孔融讓梨是一則比較出名的故事。通常,老師會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來讓學生知道孔融身上謙讓的美德,但老師一般也只會講孔融小時候讓梨的故事,說“融四歲,能讓梨”。

而在講孔融讓梨時,大部分老師都只是就事論事,一般都不會講孔融的結局。畢竟,如果老師講了孔融最後的結局,那麼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能就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義。

孔融讓梨的故事這裡就不細說了,大體就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一起吃梨,而孔融總是挑最小的梨,當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時,孔融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所以拿最小的梨(“小兒,法當取小者”

)。

誰也沒想到的是,這樣一位自小就懂得謙讓的人,最後卻被曹操以不孝之名殺了。

曹操殺孔融的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兩人政見不合,而曹操除掉孔融的藉口,卻是因為孔融口無遮攔說了一番“怪話”。

曹操和孔融的政治對立

說起來,在一開始,曹操和孔融的關係還是蠻不錯的,原因也很簡單,孔融自始至終都是漢室王權的堅定維護者,而曹操一開始打出的也是匡扶漢室的旗號,這共同的政治立場,讓兩人在一開始有不錯的關係。

但沒過多久,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讓孔融看到了曹操的野心,兩人的政治關係自此分道揚鑣。而為了漢室,孔融經常和曹操作對,有幾件事讓曹操不得不痛下殺手。

第一,“請準古王畿制”。

為了擴大勢力,曹操謀求像以前一樣封國建制,可孔融偏偏上書,對漢獻帝說,應該遵照古時候的京師體制,潁川、南陽、陳留和上黨等郡不能封給諸侯。而上述幾個地方正是曹操想要的地方,所以曹操想完成自己的偉業,就不得不幹掉孔融這塊絆腳石。

第二,“崇國防疏”。

劉表藐視朝廷權威,不僅不及時納貢,而且還有幾次僭越行為,所以曹操等一干大臣就提議討伐劉表,可這個時候,孔融又站了出來,說劉表雖然罪大惡極,但為了國家的安全,我們不能去幹削弱國力的事情。

曹操本想削弱劉表的力量,但孔融卻在為劉表開脫,想保留漢室宗親的力量,以便日後利用這些諸侯勢力牽制曹操,老奸巨猾的曹操自然也看到這點,對孔融也愈發不喜。

第三,公然藐視曹操頒佈的法令。

曹操曾以“酒可亡國”為由頒佈禁酒令。

老實說,禁酒令在當時算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一年下來,能省下不少糧食。

但孔融卻再次和曹操唱反調,寫了一篇《難曹公表制禁酒書》來懟曹操,說了許多古之聖賢因酒而建功立業的故事,比如,如果堯不喝千鍾酒,就不會建立太平之世,如果孔子不喝百飄酒,也就成不了大聖人。

孔融不僅公然唱反調,還以實際行動藐視曹操的禁酒令,經常和好友飲酒作樂。

孔融的這些行為,都讓曹操起了殺心。

因一番“怪論”而丟失性命

孔融曾當眾說了一番“怪論”: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意思是說,父親有什麼值得孝順的,孩子不過是他情慾的產物;母親對孩子又有什麼恩情?(十月懷胎)就好比是一件器物寄存在瓶子裡,分離後和瓶子還有什麼關係?

不說在重視孝道的東漢,即便是現在,孔融的這番話也屬於大逆不道。而孔融的這番“怪論”也成為曹操殺他的藉口之一。

最後,曹操以欲圖不軌、不遵超儀、違反天道和敗倫亂禮等罪名將孔融處死,而且還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


金兔歷史


要說中國古代四大天才少年,非甘羅、孔融、曹衝、司馬光四人不可,甘羅十二歲拜相,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曹衝五六歲就會秤象,司馬光更是不得了,從小就會砸缸,時至今日的小學生,都被要求向他們學習。

西方童話故事一般講到公主和王子在一起之後就結束了,其實中國的童話故事更短,這些天才少年彷彿永遠都長不大,甘羅和曹衝確實都沒有長大,甘羅在拜相之後就再也沒有史料記載去了哪裡,坊間都說甘羅在和王后下棋的時候,趁著撿棋子的功夫捏了一下王后的腳被砍了,而曹衝是在未成年的時候病逝。

長大的天才少年,只有孔融和司馬光,這兩個人可不得了,司馬光後來還當了宰相,寫了《資治通鑑》,當然,老師們沒有講的是司馬光後來成了保守派的頭子,阻撓王安石變法,我有的時候都懷疑他砸缸的故事是不是他小時候撒的謊,如果他懂得砸缸救人這樣變通的道理,為何不懂得變法才能圖強呢?

相對於司馬光的人生轉折,孔融的人生簡直就是大反轉。

我們知道孔融是因為孔融讓梨的故事,事實上在《後漢書·孔融傳》中並未提及讓梨的事,孔融真正成名是在其父親去世的時候,孔融因為悲傷過度,連站立都不能,正因為如此,孔融在州郡得以成名。

孔融所處東漢末年時期,還沒有科舉考試,想要當官必須有人舉薦你,想要被人舉薦,孝廉是很重要的東西,不孝的人是沒有資格當官的,而提出對父母盡孝,對兄長尊敬這一個做人準則,正是孔子。

作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孔融多多少少還是沾了不少光,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的地位逐漸提升,到東漢末年的時候,儒學的影響力已經十分巨大,孔融自幼的名氣,再加持孔子後人的榮光,尤其是自己又會寫一手好文章,自然受到當時文人的追捧。

本來根正苗紅,想要不成功都費勁的孔融,最後為官之路卻頗為坎坷,成年後孔融被徵召為官,但是為官之時常常因為性格上的原因與同僚或者上下司出現矛盾,當時何進晉升為大將軍,孔融被上司派去祝賀,結果因為門人通報不及時,孔融奪回名片就走了,這在漢朝時期會被當作是一種輕蔑的表現,當時何進府上的人建議派劍客把他殺了。

何進沒什麼文化,他的門客建議何進不要殺孔融,容易得罪文人團體,對名聲不好,不如以禮相待,結果何進還徵辟孔融為大將軍掾屬,由此可見,殺豬出身的何進尚且惜名,反倒是光環下的孔融有點上頭了。

何進的這個舉動當真是害了孔融,讓孔融的脾氣不但不知收斂,反而認為依靠跟人“叫板”還能受到重用,反正你又不能拿我怎麼樣,這樣的孔融每次當官都當不了多久,三番五次被徵用,三番五次又被搞家去。

最後被董卓給安排到北海國當丞相去了,其實這對孔融也是一個很好的歷練機會,孔融在京城的時候,看不上那個,瞧不起這個,是騾子是馬出來溜溜看。

當時的北海正處於黃巾起義的重災區,正是證明孔融的最佳時刻,當然,文人帶兵要是能擊退敵人,還要武將做什麼,在孔融的領導下,北海的黃巾之患反而愈演愈烈,北海也被黃巾包圍了。

最後還是劉備前去解圍,建安元年的時候,孔融又被袁譚打敗,最後丟棄妻子而逃,多虧曹操收留了他。

按理來說,孔融作為文人是建安七子之首,曹操雖是政客,但也是三曹之首,在文學上頗有造詣,兩個人應該很投機,曹操又在孔融最危難的時候提了他一把,結果這兩人後來是仇人見面,分外臉紅。

在孔融的後半生裡面,最喜歡乾的一件事就是與曹操抬槓。

比如曹操當時頒佈了一個禁酒令,孔融就跟曹操唱反調,曹操為什麼頒佈禁酒令呢?因為當時正處亂世,糧食生產嚴重不足,釀酒會浪費糧食,為了保證糧食夠用,曹操下了這個禁酒令,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都說得過去。

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孔融要與曹操唱反調,宣揚喝酒是自古以來的美德,遭到曹操的厭惡,除此之外,孔融還經常諷刺曹操,曹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將孔融殺了。

當然,曹操殺孔融也不是平白無故,而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的,當時曹操提倡以孝廉治理國家,繼續推行漢朝以來的文化策略,大概孔融是為了跟曹操抬槓,故意說了一句“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大意就是,兒子不過是父親情慾的產物,母親不過生子的容器,真不知道為何以孝道而成名的孔融,是怎樣說出這樣的話,相傳孔融為官的時候,弔唁父親,有一個人哭的感情不夠投入,還被他殺了,如果為真的話,只能說孔融是一個嚴重的多標,對別人要求很嚴格,對自己要求很寬鬆,

曹操以孔融這番言論,定其死罪,大概也算是孔融的宿命了。

其實,除了小學課本里面孔融讓梨的故事中誇孔融外,在大多數史學家眼中,都看不上孔融,比如我在開頭說的與他齊名的司馬光,就在《資治通鑑》中評價孔融:“才疏意廣,訖無成功。高談清教,盈溢官曹,辭氣清雅,可玩而誦,論事考實,難可悉行。但能張磔網羅,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願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異,多剽輕小才。”

簡單點說,就是志大才疏,清流典範,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


史論縱橫


孔融,這個名字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三字經》有云:“融四歲,能讓梨”,說的就是四歲的孔融能夠把大梨讓給哥哥的故事。在人口多,資源有限,人均資源較少的環境下,謙讓就是一種美德。

可是孔融的這種美德,並不長久,很可能當時他的這種做法就是一種“戲精”的表現。在大人的教育下,他知道只要自己假意謙讓一番就會有更大的回報,所以才演出這一幕戲。

隨著年齡的增長,孔融並沒有繼續發揮他謙讓的德行,而是開始變得自私了。在青州被圍期間,孔融並不是積極抵抗,而是借酒澆愁,城破之日,他竟然拋下妻子孩子,獨自逃命去了,結果妻兒被殺。

這個孔融這時候一點先人後己的作風都沒有了,只顧得自己逃命,可見當年的那個梨讓的有多假。而孔融這個人很是高傲,對曹操一直是很不尊重的。

曹操想勸降劉表,於是就問眾位謀士,誰可以派去勸降劉表呢?有人就說了,劉表是個喜歡附庸風雅的人,要派個有名的文學之士,孔融比較合適。曹操很同意這個辦法,於是準備點將,結果孔融說有個禰衡更厲害,我要推薦給皇帝。

曹操總攬大權,孔融卻要推薦給皇帝,明顯的要給曹操難堪。禰衡就在孔融的推薦下進了相府,結果就有了裸衣罵曹的故事,弄得曹操很生氣。欲借劉表之手殺之,結果劉表沒有上當,黃祖殺了禰衡。

被殺前禰衡和黃祖有一段對話,黃祖問禰衡,你在都城有什麼人物?禰衡說,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這說明孔融和禰衡以及楊修都很熟。

這三個人都是曹操所恨的,由於孔融的出身很顯赫——孔子的二十四代孫,所以曹操一直沒有對他下手,但是對楊修就不客氣了。楊修也是個聰明外露的人,從吃掉曹操的一盒酥,再到說破曹操在花園寫的謎題,說破曹操殺人的真相,再到參與世子爭位,最後提前收拾行裝準備撤軍,曹操對他忍無可忍痛下殺手。

孔融呢?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是和楊修站到一起的,而且他自己多次冒犯曹操,讓曹操對他很是生氣。孔融的脾氣和楊修一樣都是喜歡露才的人,在朝中肯定得罪很多人,這也為曹操殺他埋下了禍根。

孔融就是個高第良將怯如雞的人,出身顯赫,能力卻一般,在北海做郡守,沒有什麼善政,只是與民秋毫無犯。他最大的愛好可能就是喝酒,他常說,但願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這是個典型的酒鬼型的官僚,肯定和在耒陽縣理事的龐統一樣,終日只在醉鄉,從不理事。這樣的人肯定不會有什麼政績的。

曹操禁酒,孔融很不滿,於是給曹操寫信,勸曹操不要禁酒,但是信寫的很不尊重人,這令曹操很生氣。在打敗袁紹之後,孔融就說過曹操的壞話,曹操就已經很不舒服了,這次又來了。曹操也受不了了,於是指使路粹誣告孔融,孔融的死對頭又藉機進讒言,所以曹操殺了孔融。

在一個對虛情假意進行大力表彰的文化氛圍中,只能培養出“戲精”,孔融就是一個,他們都是按照預設的劇情進行表演的,完全沒有真心實意,如果對方真心實意對待他們,這個戲必定演砸。

有的孩子拿著大蘋果對客人說,叔叔你吃。懂戲的都會說,我不吃你吃。孩子會高興的吃掉蘋果。如果不懂戲的接受了,那孩子會大哭一場的,戲就演砸了。當年孔融戲演得好,別人配合的也好,所以他長大以後到乏善可陳了。所以老師也不講孔融以後的事情了。


小小嬴政


知道曹操為什麼會被民間黑化嗎?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殺了孔融,遭到了天下儒生的聲討。當年秦始皇殺個儒家的淳于越就被黑了兩千多年,曹操殺的儒家孔氏子孫,那還不被儒生們罵慘?

在“以孝治國”的漢朝,孔融無疑是超級大明星!

“孔融讓梨”大家應該都瞭解,講的是為小輩者當有的“尊老愛幼”之德,在當時也是火得不行。

至於老師為何不講後面的,第一是沒那個必要,第二是這種故事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名人鍍金”,往往那些歷史名人,總有些不得了的東西,但其一生,並不是太如意。

比如說歷史上“鑿壁借光”的匡衡,“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其名聲都不咋地。

至於孔融,雖然比他們好點,但身處三國亂世,最終結局也是悲慘!

孔融並不是一個善於另闢蹊徑的天才少年,而是一個知書達理重視倫理道德的彬彬儒生。這也就決定了孔融的一生並不是像天才那樣揮斥方遒,而是以堅貞忠誠為自己的豐碑。

話說孔融與儒家那可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孔融是儒家祖師爺孔夫子的後裔,為孔子二十世孫。

孔子二十世孫也。七世祖霸,為元帝師,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融幼有異才。

而他自幼也是飽讀儒學經典,因而在孔融心中,儒家所提倡的倫理道德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

在孔融之後的仕途之中,他也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初心,面對權臣董卓,他不露阿諛奉承之態,而是以激烈之言辭匡正直言,最終為董卓記恨,被髮配到黃巾軍甚為猖獗的北海國任國相一職。

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衝,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孔融在任上並未表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但卻可以稱得上是“為政有方”,他重視教化,踐行仁義,安撫百姓,以致一時間富有盛名。

而到了袁紹與曹操並立之時,孔融不願取媚於權臣,直到曹操挾持漢獻帝,才不得不在曹操手下任職。

及獻帝都許,徵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

但孔融仍時刻提防曹操,多次或是諷刺挖苦,或是以激烈的言辭抗辯,使曹操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除了為漢室正統而頻頻辱慢曹操,孔融在日常的建言獻策之中也是恪守禮數,踐行仁義。

孔融雖寫的一首好文章,但大多是與曹操唱反調,曹操雖愛惜人才,但無奈孔融終不願折節為曹操所用。

……嘲之曰:“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時,年飢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

最後,曹操處死了孔融。

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正如其兒時有讓梨之舉,孔融以一生踐行著儒家的倫理綱常,無論是長幼尊卑還是天命正統,他始終堅守本心,但最終也使得他在這屬於梟雄的亂世中喪了性命。


白話歷史君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大名人,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就是孔融。

《後漢書 ·本傳》稱孔融“幼有異才”。 又據《融家傳》記載, 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歲時,每次兄弟們一起食梨,哥哥們都拿大的, 他卻總是揀小的。 家中大人問他緣故,他回答說,“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誇讚。 十歲那一年,孔融隨父親來到首都洛陽,當時河南尹李膺名聲極大,“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後漢書·李膺傳》)。 但是他“不妄接賓客”,不是當世名人和通家都不獲接見。 而孔融還是個孩子,卻偏要見見李膺,他對李府守門者說:“我是李君通家子弟,請通報。”李膺請他進來後問他道:“高明(稱對方的敬詞)祖、父與僕有恩舊乎?”孔融答道:“然。 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在座的人聽了無不驚歎他小小年紀如此聰慧,是個“異童”(《世說新語·言語》注引《融別傳》)。李膺也稱讚他將來“必為偉器。”

三年後,父親亡故,孔融居家守喪。 他此時好學勤讀,博涉該覽,漸為州里所重。 東漢桓靈之際,黨錮之禍迭起,宦官把持朝政, 蔽塞言路,打擊異己,在朝野大肆搜捕誅殺正直之士。 當時山陽張儉為中常侍(宦官首領)侯覽所怨,被迫四處亡命。 張儉因與孔融之兄孔褒有舊,逃避到孔家,恰巧孔褒外出, 只有十六歲的孔融在家。張儉見他年少,起初不信任他,孔融說:“兄長雖然在外, 難道我就不能為你做些什麼嗎?”於是把張儉藏在了家中。 不料事情洩露,孔融與其兄孔褒一同被捕入獄,兄弟二人爭死,郡縣疑不能決,只好呈請上司處理,結果上面下詔問了孔褒之罪,孔融反倒因而聲名顯揚了。當時平原的陶丘洪,陳留的邊讓都是一時俊秀,孔融與二人齊名,成了當時的大名士。

孔融雖然是“大聖之後”,又在時事動亂的年代成了名士,也曾自許大志,表示要濟危靖難,匡扶漢室,但他卻缺乏政治識見與匡濟大才。 在任北海相期間,他的主要政績是在建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吊死問生等方面,至於說到用兵打仗,這位大名士可就出盡洋相了。 他在北海曾多次被黃巾起義軍和袁紹的人馬所圍困,以至於“不能保障四境,棄郡而去”(《三國志·崔琰傳》)。一次他在都昌被黃巾軍管亥部所困,多虧劉備派兵救援才解圍而去。 又一次在建安元年,袁紹之子袁譚率兵把孔融圍在青州,一連數月,城內守兵只剩下百十來人,形勢危在旦夕,而孔融卻 “憑几安坐,讀書議論自若”。結果只落得“城壞眾亡”,自己僅以身免,妻子兒女全都做了俘虜。

究其原因, 一方面由於自視過高,議論不切實際,另一方面又因為所任非才,這樣,在豪強紛爭, 群雄割據的東漢末年,孔融雖然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 但終究是無所建樹,充其量只能做個凡人!

在這裡討論孔融,絕對不是否定他的知書識禮,只是將其作為一個客觀的歷史座標來觀察,用以考量我們育人、識人、用人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週週說古今


說到孔融,不禁讓人聯想到小時候每位家長几乎都會給自己孩子講的故事——孔融讓梨。可沒有人思考為何老師講了孔融讓梨後沒有任何後續故事的延續了,那位年紀輕輕就懂得謙讓的孔融,最終發展的怎麼樣,老師卻隻字不提。一位卓越的偉人就是下場再壞也會被老師敘事這個人的一生。那麼孔融長大成人最後到底怎麼樣了呢?

孔融長大後的性格使然導致他最後的結局

  1. 孔融長大以後喜歡會見賓客,又喜歡評價抨擊時政,議論時政。如果這是可觀議論也不會造成這種結果。孔融言辭激烈,言多必失。雖然歷史上有不殺言官一說但說的多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最後惹怒了曹操。
  2. 孔融恃才傲物,又口無遮攔。而曹操當時雖然只是丞相但手握兵權,實際是曹操在操控朝政。孔融一席話實際上是在說曹操的無用,絲毫沒有小時候謙讓的樣子了,最後孔融落得一個惹怒曹操而被殺的結局。

孔融成才的必然性

所有人都認為孔融最後成才是理所當然的包括孔融自己 孔融小時候便懂得將梨子禮讓給兄弟,世人認為既然孔融是一個從小品格就這麼好的孩子,那麼孔融長大後一定會很有出息吧。

  1. 孔融勤奮好學也是真的。孔融論才華的確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孔融從小良好品德也被身邊的人所傳頌。周圍人從小的“吹捧”讓孔融不禁有些自命清高,後來孔融因為家世和才華年紀輕輕的做官。這讓孔融的傲氣更漲。漸漸的目中無人了起來。


  2. 所有人都認為孔融最後成才是理所當然的,孔融也認為自己滿腹詩書造詣很高,所以就隨心所欲的評論他人,也漸漸的目中無人。曹操不是不講理的人,是因為孔融不明形式,也始終不願意給曹操敬酒,不明禮制是大忌。曹操一步步的越來越對孔融不滿,才最後殺了孔融一家。 孔融小時候禮讓的行為,讓他受到鄰里的尊敬。

但孔融長大後是這種結局。可見驕傲使人漸漸的目中無人,不可盲目吹捧做人做事不能失了分寸。凡事都要有個度,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優秀天分。


無根樹花正孤


“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是耳熟能詳的。因為這個故事是選入教材的,說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有人給孔融家裡拿來了一筐梨。孔融的父親讓孩子們分吃。孔融先拿,但是他拿的時候,卻選擇了小的。他的父親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麼要拿小的。他說,因為他小,因此應該吃小的,大的應該給哥哥們吃。

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孩子進行了很好的教育,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因為這個故事講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就是“禮讓”。

(孔融讓梨)

我們知道,人都是有貪慾的,這是人的本性。越是本真的人,越容易自私。尤其是小孩,由於受到的教育很少,因此,自私幾乎是他們的天性。必須要受過禮儀教化以後,孩子才會懂得謙讓。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融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謙讓,這顯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古人才把孔融的故事,收進《三字經》裡,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現在,仍然是對我們的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

但是,我們知道,《後漢書》記載,孔融最終是被曹操給殺死的。孔融之所以被曹操殺死,《後漢書》記載,是因為他說了一句話。他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對子女還說,算不得什麼親人,也不必對他們報什麼恩。因為子女之所以產生,不過是因為父親一次情慾的副產品而已。而母親,也不過是裝這個副產品的一個容器罷了。

因為孔融說了這句話,曹操認為孔融有損於“禮教”。古代是禮治社會,“禮教”當然是古代社會的頭等大事。如果某人在古代做了有損於“禮教”的事情,自然是應該受到嚴厲處罰的。再加上孔融本身是孔子的後代。作為孔子的後代,自然是道德標杆,而他竟然做出有損於“禮教”的事情,所以必須得殺,因此,孔融就被曹操殺掉了。

(曹操)

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因為懂得“禮讓”,也就是維護“禮教”,被後世立為學習的榜樣。但是他最終卻因為違反“禮教”,而被曹操殺掉。這件事實在是太詭異了。那麼,如果我們是老師,我們在課堂上教孩子的時候,怎麼來給孩子們講孔融這個結局的故事呢?或者說,就算我們裝含糊不講,如果有孩子問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又如何給孩子們解釋呢?

當然了,我們知道,孔融被曹操殺害,是因為曹操想要篡奪漢朝的江山,因而在朝廷之中飛揚跋扈。孔融對曹操這種飛揚跋扈的行為很不滿,因此多次出言諷刺曹操。

有一次,曹操在打敗袁紹以後,曹丕就直接把袁熙的妻子,也是當時大美女的甄宓奪為己有。孔融就對曹操說,周武王伐紂成功後,把妲己賞賜給了周公。當時曹操還信以為真,問孔融,真有這麼回事呀?孔融笑著說,我是根據今天發生的情況,推測出來了。曹操才知道他在諷刺自己。

還有一次,曹操率大軍親征烏桓,孔融又說話諷刺他,說他窮兵黷武。後來曹操提倡禁酒,孔融又反對,又說話諷刺曹操。

(甄宓)

幾次三番,讓曹操非常生氣。但是因為孔融在當時非常有名,因此曹操也不敢輕易殺他。於是就悄悄派人收集孔融說過的話,在聽到孔融說出“父母容器論”後,就以此為藉口,把他給殺掉了。

曹操殺孔融,肯定是找的藉口。但問題是,不管曹操是不是找的藉口。這句話,確實是孔融說的。孔融說這句話,確實是有損於禮教的事情。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孩子們如果問我們,我們又怎麼解釋呢?

關於這個問題,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這篇演講稿中,專門談過。魯迅說,當時是處在政治高壓時期,由於曹操想奪皇位,因此才實行政治高壓。孔融當時是出於激憤,說了反話。意思是說,不守禮教的是曹操。孔融對曹操不滿,但礙於政治高壓,只能說這樣的話來諷刺。

(漢獻帝)

這話也對,從前面的講述我們已經看出來了,孔融這個人,確實是喜歡諷刺人的。但是有兩個問題魯迅似乎沒講透。其一,孔融的“父母容器論”,怎麼就在諷刺曹操呢?曹操誠然對漢獻帝不忠,但他沒有對父母不孝啊。其二,當時確實政治高壓,但是孔融向來說話沒遮沒攔,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裡,他用得著這樣委屈婉轉地說麼?

因此,魯迅的解釋並不完美。我認為,孔融之所以那樣說,還是因為孔融說話做事都不嚴謹。他在當北海相的時候,治理無方,又不團結人,因此把北海搞得一塌糊塗。後來袁譚打過來的時候,他又不會守城。對方箭如雨下,他還在那兒看書,裝風度,最後又自己逃跑,把妻兒老小都丟了。

總之,孔融雖然小時候很“禮讓”,但因為沒有學到真本事,因此於國家無益。再加上說話不檢點,要表現自己言談舉止非同凡響,因此最終把自己給害了。

所以,我認為給孩子講的時候,還是要一分為二。孔融小時候很早慧。但是後來他不思進取,又不檢點,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我們也正好藉此,給孩子們一些警示。

(參考資料:《後漢書》《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等)


張生全精彩歷史


孔融除了“孔融讓梨”的成語,還有世說新語中“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說幾件他的事:

1。在曹操、劉備、孫堅這些人,召集幾百個鄉勇就開始打黃巾賺軍功的時候,孔融已經是北海郡太守了,畢竟姓的好。

他手裡有錢有糧,有兵有將,然後被黃巾軍圍城了。。。

被黃巾軍圍城了。。。

2。孔融經營了北海郡六年。

然後袁紹的兒子源譚,三個月就打下來了。

3。袁譚打爆孔融的時候。

白天,孔融還要氣定神閒的讀書。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

我孔北海雖然打仗不行,裝逼輸過誰?

晚上,直接跑路了。

妻子孩子全扔下了,被袁譚俘虜。

4。地被打沒了,他最後跑去漢獻帝那裡。

他的日常,基本就是裝逼和罵曹操。

因為在他看來,罵曹操就等於匡扶漢室了。

雖然他的吃穿用度,全是曹操給的。

5。文化人就是文化人,罵人都不帶髒字的。

罵了曹操,曹操還沒反應過來。

然後還很虛心的向孔融請教:“大文豪,你這話典故從何而來?”

“我編的。”

6。但是,技巧很熟練,格局就不怎麼高了。

基本上為了懟而懟。

曹丕趁亂娶甄姬,他要罵。

大哥你忘了你被袁紹打的妻離子散了麼?

曹操去打烏桓,他也要罵。

這個是和外族作戰啊。

曹操難得的幫你匡扶漢室啊。

三國時期糧食減產,曹操為了節約糧食下令禁酒,他也要罵。

畢竟,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和禰衡喝高了一起罵曹操。

7。最後,全家老小一起被曹操宰了。


聽訟者


以前看過一個清華人文教授的視頻,裡面大談他對禮的理解,並且提到了一個當紅節目主持人——魯豫。他說魯豫這個人很沒有禮貌,嘉賓走上臺的時候,她總是坐著不動,等著別人和她來握手,然後就是節目中翹個二郎腿,很沒有教養。不知道為什麼,看著那教授說話我心裡就來氣,真想啐他一口,社會上這種人就跟蒼蠅一樣,嗡嗡嗡的叫來叫去,真想一拍子拍死他!老先生一生的功業就是看誰怎麼不順眼,誰怎麼討厭,誰沒有向自己看齊!這種人要是早生個一百年,一定是婦女纏足的第一鼓吹者!

當一個民族的第一流的大學文科教授,在這個民族最優秀的文化薰陶下不是關注這個民族當前最迫切的問題,而是看不慣這個行為,想要塑造那個人觀念,我看這幫人就離死不遠了,也該死了!因為這個民族的領路人不是悲天憫人與心理健康,而是過度自戀,喜歡束縛別人的手腳,用自己的庸俗與傻逼。自認為自己憂患意識強烈,是社會和諧的維護者,其實自己內心陰暗狹隘,整天無事忙,是社會進步與光明的絆腳石。明清的時候鼓吹閉關鎖國,自認為自己高貴知禮,蠻夷頑固不化,有汙民風。改革開放的時候又跟弔喪似的說是社會要被腐化了,我們被腐化了嗎?我們沒有,但我們靠的絕對不是你們的禮義廉恥,我們靠的是常識與內心自然的理性。這幫人自詡為孔門之後,以聖徒自居,自詡名門正派,其實不過是一些沒有活力的死魚罷了!盜取聖人之名,杞人憂天,壓制進步,攻擊異己,自我中心,狹隘愚蠢,實在是人們自由幸福生活的第一宿敵!

我估計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自以為是地去揣度別人,結果把自己弄個大臉紅。人們99%的行為是不需要矯正的,因為它們既無害又自然,可能還有趣又文藝,換句話說,有益無害。而我們99%的行為都是被社會矯正過的,因為違揹我們本真的想法,所以我們做的嬌柔又造作,所以我們都成了裝在套子裡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以為是的道理高尚者,同時又是自認為是者的受害怕,總是被別人指指點點,又不能控制自己地去指指點點別人,這是人內心疲憊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渴望如童年一樣善良而純真,可是我們又覺得那樣詩意的生活永遠都不存在了,耳濡目染,一個社會人總是很累,也應該很累!

古人有句話說得特別好,叫"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並不是天下無事,而是我們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無聊的事情之中,使我們的生活乏味又繁瑣,而那些真正重要的,真正壯美的事情卻鮮有人問津,把本來自然而詩意的生活搞得烏煙瘴氣的。人類的一切行為,說到底都是為下一次災難做準備,或者說讓詩意的生活不要被意外的因素打斷。可是常常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搞得自己總是臨事手忙腳亂,進退失據。一個人應該平時就不斷提升自己,抓大放小,不要跟個老孃們似的,好嚼人舌根子,既無聊又無趣,惹得人見人煩,還自認為自己是一股正義的力量!結果事一來,自己就悲劇了!

孔融讓梨,讓出了虛偽,讓出了矯情,我覺得太大,我吃不完才換一個小的。我能吃完我還非換個小的,我有病?提倡自己餓著肚子而去滿足別人的口欲,我不知道這個民族提倡的是什麼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