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中發關於單位的宣傳文章,沒有一位員工點贊或發表評論,為什麼?

雜類選手


因為員工根本不願意搭理他唄,還能為什麼。

.

有次朋友去機關開會。

會議剛結束,領導還在那裡忙著善後、弄收尾工作,“下屬們”卻瞬間消失,下班回家了。

領導像是沒看見一樣,安之若素、面不改色,繼續忙自己手上的事情。

朋友作為外單位來的人,著實有點尷尬,趕緊找了個藉口跑了。

朋友說:“這領導肯定平時為人做事不講方法,根本收不住人心。”

.

朋友說得沒錯,那領導就是“只讓你幹活,不讓你吃草”類型:

  • 誰要老實幹,就逮著往死裡用;(永遠好處輪不到,只有往死裡幹)
  • 誰要能幹,就逮著往死裡用;(永遠好處輪不到,只有往死裡幹)
  • 誰要滑頭,就一聲不吭;(永遠最閒,領導一個字都不敢說)
  • 誰要兇狠,就一聲不吭。(永遠最閒,領導一個字都不敢說)

總之,就是柿子撿軟的捏的典型人物。天長日久,大家覺得沒意思、沒前途、沒希望,那隻好選擇不幹。

.

那麼,領導發文章,為啥就沒員工捧他的場呢?

  • 沒公平

有些領導就跟上述那個領導似的,見誰老實、誰能幹,就拼命“用”人家。

雖然領導要拼命用,恨不得把老實人和能幹人的血榨乾了,

但遇到好處,是絕對沒有的,比如升職、比如別的,想都別想——頂多偶爾嘴上來幾句好話。

但遇到“責任問題”時,那毫不含糊,是“經辦人”的責任。

好吧,不幹沒事,幹了反倒一堆事、且要擔責,誰也不傻不是嗎?

.

  • 沒希望

有些領導能起到的作用,好像僅限於“工頭”這一職能。

“我是領導,我監督、我指揮、我命令、我檢查——你們只管幹就行。”

幹活當然沒問題,但關鍵是能不能有點希望呢?比如福利、比如發展機會、比如別的。

但沒有,絕對沒有。

在這種領導的“治下”,永遠只有幹活(或不幹活),沒有別的。

在沒希望的環境工作時間長了,人就慢慢變得對什麼事都沒興趣了。

如果這種時候領導發了文章,那只有當看不見。

.

  • 沒威信

有些領導雖然也有小動作,但他能照顧大部分人的利益。

但有些領導則不然,他的心裡只有“我,和我的小圈圈”。

單位的一切工作和活動,都圍繞他和他的“圈圈”轉,眾人成了“讓領導過得更好”的奴僕、伺候者、奉獻者......

在這裡,大家不僅看不到希望,甚至連人格都沒了,這單位沒了任何意義。

短時間的大家可以忍忍,時間長了,誰還願意搭理他。

.

總之,員工對領導的這麼個“小小的奢望”都不願意主動滿足,那很有可能大家已然絕望了

絕望的,有可能是領導的能力,有可能是領導的處世水平,有可能是領導的人品.....

總之,這單位對大家沒了任何吸引力。把大家的情緒搞到如此低沉的領導,還算個毛啊。


也許雜談


分享一個我身邊發生的故事:


今年春節,疫情來襲,為了做好防控工作,我們都提前結束了假期,大年初二就開始正式上班了。很多同事都被派到了企業、商場,幫助測量體溫,勸導人們戴口罩。我們的宣傳部門,也及時的將同事們的工作,整理進行了廣泛的宣傳。


每當領導將這些工作信息發到單位的群,轉發到朋友圈的時候,我們群裡,往往是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點贊和評論。我們點贊,不是為了追捧領導, 不是作秀,而是真的因為感動,因為對這些犧牲假期奮戰在一線的同事們發自肺腑的尊重和敬佩。


這些感人的事蹟,充滿著正能量,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自然也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和點贊。


一、領導轉發單位文章,沒有點贊或者評論,說明文章質量不高。


現在的同事,已經不在是唯領導至上,也不再對領導盲從盲信,更多的是充滿理性思維。領導轉發的文章,同事們會根據文章質量的高低,來評判。好的文章,自然會引起同事們的點贊、評論,甚至是轉發。但是,平淡無奇的文章,或者是大家都已經爛熟於心的文章,很難贏得同事們的認可和支持。


就像我們領導發佈的這些充滿正能量的信息報道,自然而然地贏得了廣大同事們的一致認可。這不僅是給文章點贊, 更是給同事們點贊,也是給自己點贊。


因此,領導轉發單位的宣傳文章,不是不點贊,是不值得點贊,或者是根本沒有點讚的必要性。


二、現在的上下級關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上下級,更多的充滿人情味。


隨著人們知識的不斷增加,思想不斷地得到解放,個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經不再是唯權至上,對權力的依賴大大的降低。對領導,多了幾分尊重,少了阿諛奉承,也少了敬而遠之。


就像微信,很多普通員工也能給和領導建立微信好友關係,也能看到他們的朋友圈動態。對領導發表的一些狀態、文章等內容,更喜歡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而不是為了吹捧,而違心的做出點贊評論。


現在的上下級關係,已經不再是那種單純的工作關係,朋友的味道更加濃厚了,領導與普通員工之間的人情味更加濃了。


在工作之餘,領導和同事們更多的朋友關係,而不是上下級關係。在非辦公的網上環境中,大家也都是比較隨意的。


綜上所述,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轉發的單位宣傳文章,沒有引起同事們的點贊評論,並不是對領導避而遠之,而是文章質量有問題。


職場百靈鳥


說得太對了。在疫情防控中,局裡成立了八個專班,我分在宣傳組。我在報刊網站發的一些宣傳本單位的文章,我轉發到我的朋友圈,領導幾乎沒一個人戰贊!轉發到單位工作群,領導同事很少很少回應,就象棉花飄進了水庫。


倚窗讀雪


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無論是在微信群還是朋友圈,領導發了工作的東西,如果不是針對某一個人,有特定的接收對象時。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是:大家都回復,但回覆的內容都是很客套、表面的,例如,表情類的:鼓掌、玫瑰、大拇指......等表情,簡短文字類的:收到、好的、謝謝......等等;另一種是:大家都默契的不說話、不回覆、假裝自己沒看到,最終的結果好像是領導在自說自話。

而之所以出現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中發關於單位的宣傳文章,沒有一位員工點贊或發表評論,可能的原因有:

1、從接收對象來說,大家都覺得和自己沒有關係。

常理來說,大家都是對和自己息息相關的東西比較關注,例如,公司整體加薪、放假等等,當覺得和自己沒關係時,自然表現得比較漠然。

而領導在單位群或者朋友圈發工作相關的內容,沒有指明具體的接收對象

。所以,大家都會覺得和自己沒關係,不是發給自己看的,並不需要自己去回覆,其他人會去回覆的,例如,那些平時表現得很積極的人。

2、內容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工作上的內容,尤其是公司的宣傳性質的東西時,大家都可能覺得比較浮於表面,比較流於形式,和自己的利益、後續的發展並沒有什麼關係。

那是公司的宣傳,自己對公司並沒有很深的感情,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公司的發展和自己的關係並不大,沒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另外,宣傳類的文章,只是單方面的傳輸信息,並不像其他問題,可能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意見,容易引起大家的討論。當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時,自然會想要去抒發,去取得別人的認同,會容易引起激烈的討論。而宣傳類的東西,員工覺得只是給自己看的,並不需要自己做評價。即使自己有意見,也並沒有什麼用。

所以,自然沒有人回覆。

3、害怕自己去回覆、評論其他同事會覺得自己虛假、拍馬屁。

很多時候,不僅是這種領導發在群裡、朋友圈的信息,一些領導讓大家當場提出自己的建議等類似的情況時,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那個第一個開頭的人。

因為,通常來說,總是第一個去回應、支持的人,會被大家認為是過分積極的人,會被大家認為是拍馬屁。而同事的這種認為,情況輕者可能只是同事心中有意見,覺得你在逼他們表態,因為你說了,其他同事自然要跟著表態、回覆、評論,不然領導可能會有想法,會覺得他不夠積極,不夠有集體榮譽感。情況嚴重的,可能會惹起同事的不滿,遭到集體孤立、排擠,所謂“槍打出頭鳥”。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做那個第一個表態的人,以免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中發關於單位的宣傳文章,沒有一位員工點贊或發表評論這種情況,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也是一種職場生活的突出體現。你可能覺得它是一件小事,但它何嘗不是一個經過各方權衡後體現的最終結果,並不是一個偶然的情況


淋說職場


職場上的上下級關係十分微妙,出現這種原因,我認為主要是領導沒威信,人格魅力差,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得不到認同,不受下屬歡迎。

【主要原因:管理方式不受員工歡迎;人格魅力差;在員工中沒威信。】

首先,管理方式不受員工歡迎。這些領導可能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總是用手中的權力壓制下屬。員工工作起來不開心,不舒適,更談不上去尊重和維護領導的面子。

其次,人格魅力差。領導的為人處世、性格等方面不受員工待見,就更談不上真心實意去維護領導的面子了。

再次,工作能力低,在員工中沒威信。當好一個領導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如果當一個領導沒有能力,不能帶好隊伍,能力差,是不會受到下屬的支持的。

2、作為一名員工應該如何去尊重領導,維護領導的面子?

【職場法則:要有領導意識,敬畏領導;要有掩護意識,為領導分憂;要有領先意識,先想一步。】

首先,要有領導意識,把握好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領導就是領導,作為下屬就要尊重領導,這是職場的生存法則。如題中所說的領導發微信群或朋友圈,作為下屬多去點贊總是沒錯的,這也是拉近與領導的關係的方式之一。

其次,要有掩護意識,積極為領導分擔憂。當領導工作有錯或得罪人時,要積極為領導分擔憂愁。俗話說,錯是下屬的,功勞是上司的。這句話是沒錯的。

再次,要有領先意識,什麼事情都要想在前面。要做到,領導沒想到的,自己要先想到,並及時提醒領導。

現在來總結一下,領導就是領導,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關係。要有領導意識、掩護意識、領先意識,才能在尊重領導的同時讓領認可自己。



老夫子寫作


●李大頭先生:

誠邀回答,這種情況我想大部分職場人都感同身受。

就說最近鬧得比較重的疫情,領導在工作群裡發了個關於防護疫情的文章,並且對大家說道:在家好好待著呀,沒事別出門。

結果下面沒一個人說話,試想一下,隔了幾個小時,領導再次打開群聊,期待有人能回覆一兩句的小期待,結果...想想就非常的尷尬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第一,領導平時人緣就不咋地

我們單位就有個主任,平時老喜歡占人家小便宜,經常蹭人家車,自己有車不開,第二天還讓人家去接他,典型的倚老賣老,所以大家都不怎麼待見他,還經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心靈雞湯,並說道求點贊,當然了,沒人會給他點贊,永遠那麼冷清清。

所以,領導的朋友圈沒人點贊第一個原因可能是大家都不怎麼喜歡他,還怎麼可能點贊呢?


第二為了避嫌

人言可畏,領導發什麼你就點贊,並且在下面評論,久而久之,別的同事看見了就會議論:這人可真是諂媚,馬屁精,領導說啥都在下面附和點贊。

別不信,真有這樣的人,自己不去做,別人做了就在背後嚼舌頭根,所以一些職場老人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就不會去給領導點贊呢。


第三,領導發的東西讓人沒有點贊或者評論的慾望

我們主任就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養生的東西。

什麼《這種東西千萬別吃,要不然你的身體會垮掉》

《關於改革的方向,我們應該這麼看》

我是真的連點開都不想點開,更別說去贊呢。

現在人活的越來越明白,何必委屈了自己,讓別人開心,通過這麼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來。


和領導的關係再怎麼好,也只是同事關係,當下班回家之後,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為自己而活,喜歡就點贊,不喜歡就視而不見,很簡單。

我是李大頭先生,專注分享生活感悟,職場乾貨,感謝關注


李大頭先生


這很正常,不要疑神疑鬼的瞎猜測,只有那種平日裡喜歡阿姨奉承的小人,此刻內心深處可能會有點兒糾結,我表不表態呢?

領導群發一下文章,不是提出問題讓大家討論回答,只是履行告知權而已。這是科技時代一種新型的“飛會”形式,類似電話會議、視頻會議一樣,領導在講話佈置作業,員工只管聽著看著,深刻領會文章精神就好了,不需要現場回覆,也不必參與評論。

既然領導把文章發在群裡,肯定是有目的的,員工一定要認真的讀,說不定日後與自己有關……

優秀的員工只注重領會領導意圖,從不輕易的直面領導或當眾發表見解。如果把是否點贊看的比腦袋都重要,只能說明團隊精神是很虛偽的,心靈感應過敏。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中發關於單位的宣傳文章,沒有一位員工點贊或發表評論,這是為什麼呢?我從領導、企業文化和員工三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領導的角度。

領導之所以在單位群和朋友圈中發有關單位的宣傳文章,首先肯定是職責所在。他坐在領導這個崗位上,他就有職責在單位同事當中以及他的朋友當中為自己的單位做宣傳。

我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單位指的是屬於事業機關單位還是公司,如果說是屬於事業機關單位,這位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中發關於單位的宣傳文章,而沒有一位員工點贊或者是發表評論,那可能是這位領導的職位不是很高,並且平時的職場關係沒有處理的很好。

一般情況下在事業機關單位,如果高層領導特別是一把手在單位群以及朋友圈中發有關單位的宣傳文章,單位的同事看到後一般都會表示贊同,這裡面自然會有拍馬屁的成分。但是,如果只是一般的領導,他發佈一些不是他這個層級的職務具有決定權的單位的宣傳文章,那麼很有可能其他同事會認為這位領導有點假積極。

如果題主所說的單位指的是公司,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中發有關單位的宣傳文章,沒有一位員工點贊或者是發表評論,那麼這個與公司和領導是否真正得到下屬員工的認可,有很大的關係。

二、企業文化。

每一家企業其實都有其比較獨特的企業文化,就拿題主所說的這件事情來說。在某些企業,一些領導只要在單位群裡面或者是朋友圈裡面發佈幾句鼓勵大家努力工作之類的心靈雞湯,就會有很多員工點贊或者是吹捧,都說領導說的太好了,說的太精闢了。當然這其中有多少是真心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員工過度的吹捧領導,其實也是一種企業文化。

三、員工的角度。

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裡面發佈宣傳單位的文章,但是沒有一位員工點贊或者是發表評論,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領導發的太多,員工看煩了。

如果這位領導每天都在單位群或者是朋友圈裡面發佈宣傳單位的文章,長期以往員工早就看煩了,看膩了,甚至可能都有一些員工把領導給屏蔽了,就好像很多人會把一些微商給屏蔽一樣。

2.員工害怕給自己找麻煩。

領導在單位群或者朋友圈裡面發佈宣傳單位的文章,如果其他員工都不點贊,或者是發表自己的意見,其中有一位員工點讚了,那麼很可能領導就會盯上這位員工了。既然你點讚了,就表示你認同這篇文章,很可能領導會問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有什麼樣的感想呢?然後讓你專門寫一篇文章來發表自己的感想。甚至有些領導要求員工將宣傳單位的文章發佈在自己的朋友圈,但是有些員工卻很忌諱這件事情。

又或者是別的員工都沒有點贊或者是發表評論,只有你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其他員工看到了可能會認為你是屬於拍馬屁。

3.員工不喜歡這種風氣。

領導在單位群或者朋友圈裡面發佈宣傳單位的文章,肯定是希望能夠得到員工的認可。但是從員工的角度來看,有些員工其實並不喜歡去做這些虛的東西,你在單位群或者朋友圈裡面發佈的這篇文章,雖然我沒有點贊,也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他值得看,那麼,作為員工我肯定去看。

我先前所在的一家公司,當時公司裡面的一位領導每天一大早都會在公司的群裡面發佈一段心靈雞湯,開始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員工點贊表示認同,但是時間一長了,員工就沒有什麼反應了。只要領導在單位群裡面隨便發佈一句話,所有員工都要回應,員工不喜歡這種風氣。

當然,如果領導在單位群裡面發佈的是一些工作安排或者是通知,員工看到之後還是有必要回復。

我是“雨沫聊職場”,歡迎關注、點贊和評論,一起交流。

雨沫聊職場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您說的這種現象,確實是一個挺普遍的現象。

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當領導在微信圈或者朋友圈發了東西,如果不是針對某一個人,有特定的接收對象時。


(1)第一種:大家都回復,但回覆的內容都是很客套、表面的,例如,表情類的:鼓掌、玫瑰、大拇指......等表情,簡短文字類的:收到、好的、謝謝......等等;

(2)第二種:大家都默契的不說話、不回覆、假裝自己沒看到,最終的結果好像是領導在自說自話。

在這裡,我將做簡單分析:

按照常理,大家會更加關注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東西。比如,公司加薪、放假通知、會議通知、績效考核回覆等等,這些與自己工作內容、收入等緊密相關的內容,往往職工會很積極的回應。

但是,當員工覺得老闆發的東西和自己沒關係時,自然表現得比較漠然。在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老闆發的東西,員工會覺得沒關係呢?這是因為,老闆和員工的出發點存在不一致。在老闆看來,他更多的是關注企業的發展、行業發展現狀、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而這些與普通員工關係不大,企業職工常常會更加關注個人收入、工資發放、績效考核、假期安排等方面。

當然,還有一點是,不排除領導的管理方式得不到員工認可,員工的企業歸屬感、認同感不足,責任心也不是非常強。而且,領導的為人處世、性格等方面不受員工待見,就更談不上真心實意去維護領導的面子了。


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解釋:

勒龐的《烏合之眾》一書系統地闡述過心理學上的從眾心理的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釋這種現象,在一個群裡面,如果有人捧一個人,其它人也會跟著這樣做;類似的,如果領導發一個東西出來,大家都在觀望沒有人表態,那更多的人也會這樣做;即使那些有想法表態的人也會擔心被別人說成拍馬屁,諂媚;尤其是微信群這種,說不定有人或領導正討厭發信息的那個人,你一回應,不就把自己暴露給另外的人麼?所以在這種一大群人,千絲萬縷的關係面前唯一的做法就是沉默是金。每個人都不願意出頭,都願意“躲”在別人後面。

對於企業員工來說,本來就是一種卑微的存在,尤其在中小型私立企業,個人權利無法保證,能夠做到工作穩定,按月發薪,衣食無虞就足矣。現在很多企業,很多情況下,假話、大話、空話盛行,真話真情難覓。所以,要維護好自己的權利。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我是專注於職場成長的阿龍叔,謝謝!


阿龍叔看職場


領導在單位群和朋友圈發關於單位的宣傳文章,可沒人點贊轉發評論,我認為這來自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領導沒有威信,管理不周所致。

領導在單位不受員工尊敬,沒有樹立威信,員工不認同領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大家只能完成領導明確安排的工作,對於領導沒有明確安排的工作,員工沒有積極性去完成。

另一方面是宣傳文章質量太低,不值得大家點贊評論。

如果宣傳文章寫得好,員工會自覺點贊轉發,而不用領導提醒;如果宣傳文章寫的很次,沒有給讀者傳遞有用的信息、文章對讀者沒有價值,這篇文章自然不會得到讀者的點贊和討論。

因此,如果想讓員工自覺點贊評論轉發單位的宣傳文章,單位也需要做一些改善。

1.提升宣傳文章的撰寫質量。

只要文章寫得好,不怕沒人點贊轉發。寫文章的員工要多學習好文章的優點,寫出吸引人的標題和文案,豐富內容,給讀者帶來有價值的信息。這樣的文章才更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領導適當改善管理方式,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領導發了宣傳文章後,員工沒人理睬,所以領導需要改善管理方式,對不足的地方及時改正。除此之外,需要加強團隊建設,讓員工對公司有歸屬感,員工心甘情願為公司賣力,也會自覺轉發宣傳文章。

總之,只要領導的管理得到員工認可,員工在公司有歸屬感,宣傳文章寫得好,員工會點贊轉發,自覺為公司宣傳。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小可職場日記 ,分享求職面試、五險一金、職場趣事,幫你每天進步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