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后,面对晁盖、吴用等人,杨志为何不提生辰纲的事?

沁屿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莫名其妙。每个人都愿意向别人炫耀自己风光的事,而极力隐藏丢人或出丑的事,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杨志不傻不痴甚至非常心高气傲,他干嘛要在面对晁盖、吴用时去提自己丢失生辰纲的事呢?这不是自讨没趣,自己当众出丑吗?

也许杨志这辈子最不愿提及的事就是丢失生辰纲这事,这是他人生履历中的一大耻辱,一大败笔,他恨不得在自己的记忆中抹去这段经历。事实上杨志这辈子最不愿意见的人就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弟兄这七个人了,正是这七个人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然而,造化弄人,命运偏偏安排杨志跟这几个人成了一个山寨的头领,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对杨志来说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虽然称兄道弟,但杨志肯定不会跟这七个人成为真正的知己好友,因为在杨志心里已经留下永远抹不去的阴影了。事实上杨志在梁山是很孤独的,大概除了鲁智深、武松、林冲这几个老朋友外很难有几个人能跟杨志有共同语言。杨志是从心里看不上梁山,瞧不起梁山这帮人的。也许还是他名门之后的虚荣心在作怪吧!关于杨志上梁山与晁盖等人见面的情形,《水浒传》原著是这样说的:

杨志举起旧日王伦手内上山相会之事,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盖说起黄冈动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

杨志一直在提当年王伦邀请自己上山但被自己拒绝的事,因为这是杨志觉得很风光的事,但对丢失生辰纲却只字不提。反而是晁盖提起了这事,众人都大笑起来,同样是大笑但含义各不相同。晁盖等人是得意大笑,杨志则是尬笑,借大笑掩饰内心的苦涩!


郑非梦妙文


虎落平阳被犬欺,杨志在勇敢也是穷途末路,因丢失生辰纲而毁了前程,被逼无奈上了梁山。


梁山大寨主晁盖正是智取生辰纲的罪魁祸首,杨志虽然对其心有怨恨,可是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毕竟自己是投靠人家来了。所以就算杨志有怨气那也得忍,所以提不提生辰纲的事都是一样,不提还好,提了没准要起分歧。

杨志志向远大却机不逢时,两次押运都以失败告终。一次丢失花石纲,一次丢了生辰纲。两次升官发财的机会都错过了,最后一次不仅饭碗没了,而且还得逃命。所以杨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委曲求全认命了。


独木不成林,你杨志上了梁山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况且杨志那时候已经是无家可归之人,能与梁山诸位兄弟聚在一起也算是他的福分啦!还提及什么失陷生辰纲的事,生辰纲的事算起来是你杨志失职,而对于晁盖等人来说,这笔意外收获足以让梁山潇洒几年的。另外晁盖等人干得是劫富济贫的勾当,说实话,这些人与杨志完全是两类人。

但是,杨志却最终还是选择了归顺梁山。梁山大寨是个招贤纳士的地方,所以晁盖是绝不会和杨志计较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就是缘分。杨志怎么说也是杨家将的后代,所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往事不堪回首已成云烟,何必再提,何况那时候各为其主,职责所需,和如今,同住一个山寨,共谋一个事业。有什么过不去的,晁盖等人的宗旨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就是梁山好汉的真实写照。


杨志随宋江招安之后,在讨伐方腊的途中病死在了路上。

纵观水浒传杨志的一生,有句话形容他是最恰当不过的,那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任驰赢天下


打完青州后,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等十二位头领同上梁山。众人相见时,林冲答谢鲁智深的救命之恩,鲁智深问林娘子的情况。林冲回答时有意提到自己火并王伦的壮举,杨志接过话头,说了自己当初路过梁山的情形。大家似乎都注定与梁山有缘,于是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接着晁盖讲起了黄泥岗之事,众皆大笑。诚然,没有黄泥岗之事,晁盖宋江等人不会上梁山,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等人也不可能上梁山。

晁盖确实光明磊落,就算不是话赶话,晁盖说劫生辰纲之事也并无不可。杨志是名将之后,官场的黑暗他十分清楚。失陷花石纲后,他不忍玷污祖上的英明,于是准备了一担子的财物去东京谋求复职。杀人后刺配大名府,梁中书赏识他,让他去押送生辰纲,结果被晁盖等人劫了。杨志当然也知道那十万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也早就预料到了会有强人觊觎,就算晁盖不抢,也会有其他人去抢。其时,各为其主,况且晁盖等人只谋财不害命。

关胜、呼延灼那样的猛将、朝廷红人,最后不也归了梁山吗,杨志的心里也不会有什么不平衡。鲁智深那样的好人,武松那样的神人,不也归了梁山吗,只能说官场太腐败,社会太黑暗。英雄惜英雄,杨志肯定想过,没有黄泥岗之事,不知道此时他正在何处受腌臜气呢。在二龙山,杨志是二把手,上梁山后他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三山聚义时,梁山已经做大,日后更是如日中天,杨志有必要怀恨在心吗?


上头派掌门


先说明一下,没有人逼杨志上梁山,是他自愿甚至是主动的。

《水浒传》中是这样叙述的:杨志也起身再拜道:“杨志旧日经过梁山泊,多蒙山寨重义相留;为是洒家愚迷,不曾肯住。今日幸得义士壮观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

即使是在二龙山当强盗的时候,也是他畏罪潜逃的结果,也没有人逼他。

杨志之所以提王伦时代的往事,是想说明自己和梁山的渊源,也是暗示上了梁山后,他的座次应该往前提一提。

晁盖提生辰纲,是对杨志的嘲弄,是给杨志泼冷水,让他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货色,夹着尾巴做人,不要给领导找难题。

有网友说他们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完全没有站在土匪们的思维上考虑对泯恩仇的理解。

水浒传中有太多案例可以证明,他们之前打打杀杀,上了梁山就称兄道弟,过去再有深仇大恨都很轻松地翻篇不谈了。

强盗们的逻辑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为了自己,什么家产,家人都可以牺牲掉,这在他们眼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那里懂的什么是恩,什么是仇呢


谢峰聊影视


杨志在《水浒传》里面算是个存在感并不太高的角色,他一路走来,最后上了梁山,既是别人推动的,也是他一手造成的。有趣的是,杨志上山后只说了王伦曾邀请他上梁山这件事,但紧接着,却是晁盖提出“生辰纲”这档子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杨志心粗?而且本来杨志在二龙山排在武松前面,到了梁山后,却落在了武松之后,又是怎么搞的?

二龙山再次到风口浪尖还是由于呼延灼,呼延灼此行让这片土地大为震动。在他人眼中,为首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二是青 面兽杨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由于三人武力都差不太多,而且杨志是先同鲁智深占的山头,所以杨志理所应当就排在了前面。

(《水浒传》剧中杨志)

杨志在当差的过程中,干了两件“大事”,一个就是丢了“花石纲”,一个是丢了“生辰纲”,这种让皇帝享受,让朝廷大官享福的两件事都让他办砸了,高俅不信任他也算是有理有据的事。这些事也当然会传到两人高层耳朵里,他实在不是特别让人放心的人,而且他性格并不大气可以说有点市井小民的特色,所以到了武松后面也并不是让人很惊讶。

在青州事件后,三山人马顺理成章的成了梁山的人。在庆祝宴上,鲁智深先问林冲嫂子的事,林冲回答完毕后,杨志说起王伦的事,再之后就是晁盖说“生辰纲”的事,可以说,晁盖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他直接造成了杨志的落草,他提出这件事,正是一种想化解矛盾的想法(新版《水浒传》则是演绎成吴用自己捅自己一刀来泄杨志之愤,美化吴用)。但晁盖大可不必占百分之百的责任,杨志的处世风格经常容易得罪人,上下不同心,办事就磕磕绊绊。

(《水浒传》鲁智深、杨志和武松)

丢了生辰纲之后,本来想花钱买回“官位”,但是失败了,被牛二那么挑衅,才动手,所以杨志不是个主动挑事端的人。在桃花山求救时,杨志也说过:“俺们各守山寨,保护山头,本不去救应的是。洒家一者 怕坏了江湖上豪杰,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洒家这里。”看得出他的确是优先考虑自己一亩三分地,不很大气,和鲁智深、武松区别很大。这个性格特点很关键,在上山之后的行为也就说得通。

(《水浒传》杨志和牛二争端)

杨志上梁山并不是看在了晁盖的面子,或者说梁山晁盖这面大旗,他其实是看好宋江。鲁智深要集合三山人马打呼延灼,是杨志提出找梁山,提出宋江值得信任,却没提到晁盖。所以此时他对晁盖并无好感。上山后可能会由于“哥们义气”成为真正的伙伴也说不定(这句话纯粹是一种猜测的可能)。

好汉相聚被解释成了“天意”,再加上晁盖的态度,矛盾也就暂时放下了。杨志屈居人下时,很能想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上面对抗不是他的风格。高俅被活捉后,杨志反而对高俅非常愤怒,看来不是顶头上司,他也就无所畏惧。


泊图泊途


杨志上梁山的时机,实际上是宋江率领大军会同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这时候杨志已经和鲁智深、武松在二龙山当了很久的头领了,期间经历了那么多事,如果要掰扯这些旧事,掰扯不完,施耐庵老爷子这部水浒也写不下去了。


而且,当时明显地是宋江掌握大权,而吴用已经站在了宋江一旁,一同架空了晁盖。尤其是三山聚义后,宋江又拉了一大帮自己的人马上山了,这时候晁盖已经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和局势了——实际上不到两回之后,就发生了晁盖忍不过这种被架空的局面,强行下山打曾头市而被史文恭射中的情节。

面对这样一位山寨头领,无论出于同情,还是出于明理等原因,你还会有心思再去跟他掰扯这些前尘往事吗?


还有一个隐藏的关键点,而此时的宋江,一定已经向这些曾经的朝廷旧员抛出过“招安”的路线,让他们看到了将来安身立命的路。而这个路线有一个重要的描述前提,那就是朝廷奸臣当道,我们才采用这种方式来向皇帝表达意见,然后得到招安。那么对于打劫生辰纲,梁山对这个事件的定调一定是这是他们反对奸臣当道的方式。

杨志是十分渴望当官的,所以哪怕知道生辰纲是民脂民膏不义之财,梁中书蔡京不是好鸟,他都很乐意接下运生辰纲这一份差使。那么反过来,此时这件事的定调关系到自己能不能通过招安路线当官,杨志自然不可能在这种定调上唱反调的。


一点个人愚见,权作抛砖引玉~

欢迎关注“曲江家学”,共同学习探讨文化传承与修习之道。


曲江家学


杨志,作为杨令公的嫡孙,本来的出身可谓高贵,但奈何人家根本不买他的账,所以未能继承家风或受祖上之荫,成为一个像样的武将,可算是门厅没落。

一开始,他仅仅是一个殿帅府制使,负责押送花石纲,只可惜,花石纲不慎落入黄河中,致使他畏罪而逃;后来因为卖刀的种种缘由,又怒杀了牛二,为此受到梁中书的器重,提拔为提辖,转而又负责押送生辰纲。可惜他时乖运蹇,倒霉的是,偏偏生辰纲又被晁盖等人劫去。

为此,杨志气得差点上吊自杀,后来实在没了办法,只得落草二龙山为寇········

此后,当呼延灼攻打梁山之时,因破了连环马,所以暂居青州地界。当时,在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二人,二龙山的鲁智深和杨志、武松等,以及白虎山的孔亮,曾密谋联合梁山泊,一起攻打青州,最后三个山头的将领和喽啰们也都归入梁山,成就大势。

当时梁山的大当家是晁盖,杨志面对当初劫取生辰纲的晁盖、吴用等人,会说什么呢?

水浒第五十八回有提到此事——

杨志举起旧日王伦手内上山相会之事,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

这就有点反常了,当初生辰纲被劫,致使杨志有家难回,报国无门,还差点自杀。为什么上了梁山,见着晁盖和吴用等仇人,不怒反笑呢?为什么他又说自己当初被王伦拉拢上梁山的事情呢?

首先,杨志此刻是在梁山,人在此地自然言此地之言。“人在屋檐下”,本来就矮了人家一头,难不成还造反报仇不成?不可能的,杨志根本无路可走,这个时候,算是晁盖收留了他,救了他。

人家收留了你,救了你,你还能惦记着之前的仇怨吗?肯定不能。所以说,杨志到了梁山,只会感恩,不会记仇。

其实,在黄泥冈上,晁盖等人要是把杨志及老都管等人杀了埋了,也一样是死罪。说不定,也会和上次劫取生辰纲的人一样,不留下任何证据,谁也查不到。可晁盖没有这么做,所以他劫取生辰纲,留下杨志的性命,算得上侠义之举。就好像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打死镇关西一样。而杨志为贪官卖命,则不值得一说。

其次,押送生辰纲并非光彩事

生辰纲是什么?那是梁中书搜刮老百姓而来的钱。帮助这样的奸臣,押送老百姓的血汗钱,给当朝太师蔡京,也就是最大的奸臣,这算什么?这是江湖好汉所为吗?这等事,只会令人不齿。在官场也就罢了,现在是在江湖上,杨志更不会提了。

所以你看,杨志根本没提什么生辰纲,他只说了自己之前被王伦邀请上梁山的事。因为这个话题,才能与众人拉近关系,才能显得自己本就是梁山的人。相反,倒是晁盖说起黄泥冈上,他们劫取生辰纲的事,众人都大笑。

新水浒中,宋江和吴用带人到二龙山,结果杨志劫持了宋江,搞得吴用自杀表忠心,多少显得有些尴尬,至少不符合原著中的杨志形象。

对于水浒这部名著,个人认为就应该这样细读。仔细揣摩书中的人物,琢磨他们的心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而不是想当然,或者用今天的眼光和价值观去评判其人其事。

不过话说回来,杨志确实挺可怜的,他努力想融入梁山泊,但或许出身让他不甘心吧,所以他没有朋友。他在征方腊时病倒,都没个靠谱的兄弟留下来照顾他,最后一个人在丹徒病逝。





弯竹先生


七星聚义一回,白日鼠的一勺白酒,晁天王的一车枣子,葬送了杨志的生辰纲,也葬送了杨制使的前途。杨志落荒而走,从此再也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他的理想,原本是“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搏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因为这一闹,梦想完全被粉碎了,杨志甚至想到了自杀,“却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曳住了脚”。面对生死抉择,杨志认为,“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

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带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杨志叹口气,“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杨志这口气,实在憋屈的紧,叹自己身世命运太倒霉,叹对手伎俩太阴毒,叹自己的前程化为泡影。既是颓废,也充满了恨意。

三山聚义一回,宋江率队攻打青州大获全胜,把呼延灼、杨志、鲁智深等十二名大小头领收入麾下。大家兴冲冲赶奔梁山,梁山主要领导晁盖,带人在金沙滩相迎,进得山寨,大家开怀畅饮,高谈阔论。

席间,杨志突然说起旧日王伦在时,上山相会之事。杨志的意思,第一层是场面话,现在与诸位英雄聚会一起,实在是幸会;第二层是与林冲套近乎,当年路过山寨,曾与林教头比试,棋逢对手,不分胜负,真是惺惺相惜;第三层是说,当年没有及时入伙梁山,致使流浪无根,今日终于达成愿望,真是因缘际会。众人的反应是,异口同声说“此皆天定,非偶然也”,意思是该当着杨志上山入伙。

没有人说起,晁盖自然不知,这位杨制使居然在他之前就到过山寨,还与梁山第一高手豹子头林冲有深厚的渊源。作为梁山的当家人,晁盖的“御下之术”应当是,表达自己的热情欢迎和期盼已久之意,多以暖心宽怀的话语稳定杨志,感化杨制使为己所用。

可是晁盖这个直男是怎么做的,他套近乎的方式,也是从与杨制使的交情说起,只不过他嘴中的旧日交情,却是“黄泥岗劫取生辰纲”,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众人皆尴尬无比,“皆大笑”掩饰过去。焉知这大笑中,没有某些阴险小人人对大当家的幸灾乐祸呢。

在杨志看来,这哄堂大笑又代表了什么?一个带着深深恨意的伤疤再次揭开。生辰纲一回,是吴用设计,晁盖等人具体实施的。却害得杨志险些就寻了短见,这是杨志人生的重大污点和耻辱,晁盖作为直接责任人,在需要搞好关系的关键时候,怎么能提这个事情,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炫耀战绩。这是对杨志自尊心的直接打击。

晁天王是一百单八将的统领,却没有作领导的情商,身边又站着时刻都在算计他的宋江、吴用等人,晁盖这样的莽汉,岂能不遭意外,可见晁盖确实不具备这个能力。晁盖以为大家其乐融融,可以开开玩笑调解气氛,谁知却把请都请不到的梁山高手,推向了政治敌人宋江的怀抱。

对于杨志的加盟,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杨志由武松引荐,初次见到宋江,说“今日幸得义士壮观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这句话很是厉害,一方面称赞宋江“壮观”山寨的能力,另一方面说这是第一等好事。他不知道谁是山寨主人么,却硬是要这样说。

最会见风使舵的“及时雨”宋公明哥哥说,“制使威名播于江湖,只恨宋江相会太晚”,话中已然接受了杨志的赞赏,以山寨主人的身份自居。且话中对杨志颇有安慰,又带着暖意。杨志作为朝廷中级公务员,却被晁盖一个诡计流落江湖,冰冷的内心,有宋江这句话,无疑是“三冬暖的良言”。这就是领导艺术。


石头大狮的膠澳筆記


首先我要批评一下提问者,既然我们这些人都在挖空心思地探研《水浒》,就该把《水浒》读得细一些,《水浒》虽不如《红楼梦》那样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很多细节也是应该注意的,提问者说,杨志上梁山后,“见到晁盖不曾提起生辰纲之事”,这个提问是不正确的,在“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归梁山泊”一回,杨志随众好汉上梁山后,晁盖就提到了当年生辰纲事,引得“众皆大笑”。这当然是好汉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小说的写作,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小说要打动人,最重要的是要合情合理,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就如劫生辰纲一事,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才打动了读者,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站在晁盖一方,读者会忧心计谋会不会被杨志识破,而站在杨志的角度,又会为杨志失盗后的命运担心。


人是有感情、有记性的动物,不是只有七秒记忆的鱼,因此,杨志上山后,遇到晁盖一伙,双方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无动于衷,毕竟这一是件惊天大案子,二是双方都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你说双方都忘了这事,或双方彼此不知,这岂不连起码的生活逻辑都不顾了嘛,这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啊。

如果提问者真的没注意到晁杨相会的细节,他提这个问题似乎就只剩了这样一个目的,就是想在晁盖杨志的微妙关系上让大家作作文章,探讨其中是否会存在一些猫腻、或狗血的剧情。我不能说这个研究方向不对,但至少在这件事上,是没有任何研究意义的。


中山柴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

     天暗星屎窝挪尿窝,青面兽二上梁山泊

杨志是天暗星,说他是个倒霉蛋一点都不为过,青面兽杨志乃是杨家将之后,一心想当官,每每不忘自己是令公之后,中过武举,年轻时当了制使,却因沉了一块石头获罪潜逃,几年后弄了点钱又去京城活动,钱花光了事没办成,就这事高太尉还真是坚持了干部选人用人原则,老杨郁闷贫困愤怒中手刃了牛二获罪,遇梁中书恩赐,比武破格升任提辖,却又失了生辰纲,穷途只得去吃霸王餐,官梦也只好跟着老宋招安去做了,可又偏病死于征战途中,真是倒霉蛋一枚!

然而,天暗星真是倒霉而来吗?也不尽然。试想,杨志若没有丢了石头,在官场中或许会升官发财,但也是处于乱世浊界,亦是暗了;杨志若是京城求官得成,处于高俅门下,奸臣当国,与狼共舞,亦是暗了;杨志若是在梁中书门下一路顺风顺水,在贪官门下做了一官半职,类如奴才,亦是暗了;无奈上了二龙山,合了鲁智深、武松,做了贼人强盗,亦是暗了;三山聚义打青州,随众人上了梁山泊,做了宋江大贼寇之下的从寇,亦是暗了。看来这位将门之后,得来“青面兽”之不雅称谓,武艺高强,却常屈居人下,报国无门,却孤独而去,恐怕到哪里都是“暗”啊。

其实,这个暗又何尝不是杨志自己挣得的啊,这位杨志英雄除了官迷心窍外,在为人处事、心智行动上也多有不尽人意之处,其一,见识低下不及王伦,杨志一上梁山泊时,老大王伦就说“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现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杨志不说自己的事,推辞说有个亲眷的事需要去一下,哪里是什么英雄见识?其二,心胸狭小,“被高俅赶出殿府之后,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卖官不成,怨恨卖家,哪里是什么英雄心肠?其三,一附奴才相,“只说杨志自在梁中书府中早晚殷勤听候使唤,梁中书见他勤谨”,“杨志新来,未有相识,自去梁府宿歇,早晚殷勤听候使唤”。为了自己晋升,哪里有英雄气相?其四,欺凌下人,在押解生辰纲的路上,“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为虎作伥,哪里有什么英雄侠心义胆?其五,失了生辰纲,正要自寻绝路,“却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猛可醒悟,曳住了脚,寻思道:“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逃避而去,哪里有什么英雄担负?其六,宋江下山帮助三山攻打青州城,”杨志也起身再拜道:“杨志旧日经过梁山泊,多蒙山寨重义相留;为是洒家愚迷,不曾肯住。今日幸得义士壮观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一幅乖巧嘴脸,哪里有什么英雄气度?其七,与张清战时,竟吓得“胆丧心寒,伏鞍归阵”。哪里有什么英雄胆量?其八,三山聚义上了梁山,杨志说起旧日“王伦手内上山相会之事,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说来是英雄一笑抿恩仇,杨志哪里有什么爱恨情仇啊。

五百年后,不敢问施老先生,柴进名人之后、关胜名人之后、呼延灼名人之后,唯杨门之后杨志名运如此安排,何哉?正是:水浒英雄人青面,沙场无意宝刀男,世间少了一无赖,徒生百年万人叹。命运何曾临凡子,一步一回上梁山,青天无须把酒问,杨志原来是天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