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中国式教育”有哪些弊病吗?

青墨0001


所谓的“中国式教育”,其实就是存在得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也在慢慢改变。以下几个方面也是大部分家庭存在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

一、对孩子期望过高,被迫学习,管教不分方法,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二、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自律的机会。

三、不轻易表现孩子,让孩子没有动力。

四、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五、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不注重孩子的兴趣及发现。

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忘川不忘


陪着孩子一起学,我是一名家长,我们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所以隔了好多年之后,我也是重新接触了,中国的小学教育。

现在我们的教育,我不知道跟我当年上小学的时候有多少差别,但有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记得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学习,现在是全家围着孩子转,以孩子为中心。

当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的时候,说明我们的教育水平提高了,说明家长也知道通过教育来提高全民的素质,但家长重视教育并不代表家长懂教育,并不代表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就高。家长过多的参与教育话语权。结果导致学校老师学生还有家长的矛盾比以前增多,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的一些个负担。

最可怕的是一群不懂教育的专家们在指挥着我们的教育,导致好多本来应该很简单很好解决的事情,做起来学校畏手畏脚,束缚了老师手里的教鞭,从而把有些问题转嫁给家长和学生,增加家长的负担。

可以说现在一个家里面有孩子上学,那么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好,必定有一个家长陪着孩子学习,所以我跟我的朋友说我也重新上小学一年级,因为留的一些个作业和内容,孩子根本不可能自己独立来完成,只能由家长参与协助来完成,而这些内容就是我们看着喊了很多年的所谓素质教育做了很多年的减负教育减孩子学生的负担,但是发现越减学生的负担越重越减,家长的负担越重。

更可悲的是外面的辅导机构培训班风生水起。大有要赶超学校教育的形式。教育最起码的应该是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当然这是指孩子上学之后,在孩子没上学之前是以家庭教育为主,上了学之后孩子的学习教育,品德思想等各方面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主要还是应该学校来主导,但是现在好多家长不堪重负,是因为要在外面参加各种辅导班以及各种兴趣班的培训和学习。可以说很少有孩子,没有兴趣班,没有辅导班的,有这样的孩子,基本上家长已经是放弃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混到9年义务教育那张毕业证就可以了。

现在让好多家长无奈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切向前看的价值观导致。好多学习毕业之后。却没能够体现出他所在的价值。记得以前有一篇文章说的是寒门再难能出贵子。以前农村孩子考学是唯一的出路。现在,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可能真的要堵死农村孩子的这条考学的最后出路。

一部分县城和农村孩子来说。加兴趣班和课外辅导班的少很多,尤其是一些乡镇学校更少虽然说父母也知道孩子的教育重要,可是现实问题导致他们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部分标准和要求。

这就是目前中国式教育,我所看到的一部分情况。

这次疫情。全球爆发之后才知道我们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英国留学,从小就送到英国,据说在英国学习之后,不仅有好的语言环境,10年之后还能够拿到英国的国籍吧?正好那时候回国来学习深造,并且还是个海归。

试问一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要把孩子放出去留学,甚至有一位母亲在网络呼吁国家给他们包机,让孩子回国,结果有网友反对的声音,母亲在那里慷慨其词的说,仇视别人的孩子在外留学。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足够好。我们何必发这样的言论。5000年的文化,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精髓,当然也有糟粕。足够我们的孩子来学习的,我们现在盲目的向前看,盲目的崇洋媚外,而丢弃了老祖宗留下的精华。


陪着孩子一起学


你觉得中国式教育有哪些弊病?答:我认为中国式教育有如下弊病。

一是家长过于溺爱。中国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都患有"公主病","王子病"。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飞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早晨起床后,衣服要大人穿,晚上睡觉时要大人陪着睡,出门大人拖着,害怕孩子有一点惊吓。

二是自理能力差。中国式的教育是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很多家庭,家长让孩子很少干家务活,孩子就连拖地,扫地,整理房间这些事都不会做,即使孩子想做,家长也不放心,害怕伤着孩子。孩子长大了,上大学了,父母还是放不下孩子,学费都是家长掏,没有钱就向家长伸手。成年后,父母要为他建立家庭,给他买好楼房。国外的孩子,一旦长到18岁,成为成年人,自己就要打工去挣钱上学,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为自己挣学费。

三是学校管理整齐划一。一个地区统一规定,开学放学时间。一个省统一用一种教材,所有学校都是一种教学模式。中考,高考统一命题,学校学生没有选择自主的余地。国外很多学校都是没有统一上课时间,没有统一教材,没有统一要求,一切都由学校教师自己来选择。

四是学校统的过死,应试教育一统天下。无论高中,大学,小学都用考试衡量学生。每学期除了中考,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平时的月考,周考,考的学生焦头烂额。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机器,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得机械的重复练习。学校经常排名,班级也排名,教育形成了恶性循环。

五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差。中国的教育学习与实践分离,学校不注重实践活动,学生不动手操作,学生虽然是大学研究生毕业,但出社会,不适应工作岗位。网上还说,大学毕业的学生不会写申请书,这样的结果是高文凭低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外的教育注重实践活动,他们的课堂在野外,在车间,在工厂,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年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会更加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杨德福8086


中国式教育范畴有点大,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等等,我从学校教育这方面阐述一下我认为的弊病,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中国的学校存在标准化、学制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差等弊病。

首先要说的是标准化,年级制度、教材、考试这些都是标准化,严重抑制个性才能。这种教育可以产出合格产品,但是不能出大才大器。

其次是学制太长,如果算上幼儿园,本科毕业生在学校里有19年,如果是博士毕业生,那就是25年。十八周岁以上就是成年人,应该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而本科毕业生23岁之前,博士毕业生29岁之前基本上都不能独立,尤其是经济独立,这还不算复读留级的。

接下来就是自学能力越来越差,填鸭式教育、输出性教育都是因外力过强导致内力丧失。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现在都是直接告诉你,哪里还有修行?

历史上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私塾、书院、寺庙、道场、武馆、作坊等等,现在的学校是对过去教育机构的吞噬、垄断,丧失了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不悟先生


浅淡一点我的认识。

“中国式”教育的主要表现是:

1.大班额教学,一个班学生数量很多;

2.组织教学时,追求整齐统一,强调服从指令;

3.教材版本统一,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做不到各校灵活选择,更做不到学生自主选择;

4.上课时,学生坐得整整齐齐,教师面对大家讲课;

5.上课时,通常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重视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育,轻德育;

6.考试次数多,强调答案规范统一,学生个性表达机会不多;

7.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鲜有实践动手机会,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少;

8.中考、高考具有选拔性质,每年有大批学生不能进入高中、大学就读,更谈不上到理想高中、大学就读了;

9.上大学之前,学生学习努力刻苦;上了大学之后,学生普遍放松下来,每次考试只求及格,毕业时能混个毕业证就满足;

10.师范院校招生分数低,招聘教师门槛低;

11.教师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不高;

………

只所以出现“中国式”教育源于中国的自身国情,也与建国初期向前苏联学习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国情是:

1.国家面积广、人口多,国家底子薄、各地发展不均衡;

2.大中小学校少、优质教育资源少,形成不公平竞争;

3.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制落后于时代要求。

近几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国家已对“中国式”教育中的弊端开始纠正改进,完善提高,好多方面已发生深刻喜人的变化,当然这有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至于上述表现中有哪些弊端,其实一眼便可看出。但是,我们看待事物要辩证地看,历史地看。否则,我想问问大家: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是怎么来的?支撑中国发展的那些人材不是“中国式”教育培育出来的吗?



竹下清影


怎么教育孩子,一直是世界难题,古今难题,无法解决的难题。

孩子是否需要教育?教育是否有用?这都是问题,都是难题。

有一个现象,平时你不注意,一说你就会笑。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是这个样子的。

婴儿到童年,也就是说6岁以前,孩子是非常可爱的。我们每天都会在微信或qq上看到晒娃的帖子。七斤半,母子平安,多谢大家关心!/啊,我家小囡囡会爬了!/整本《三字经》背得一字不差,儿子,你最棒!!!/这位小朋友已经坐在那里看书一动不动半小时了,全家人都不敢打扰他。/一天画了六幅水彩画,还给观赏者讲解其中的寓意,老母亲一脸羡慕……

这时的孩子个个冰雪聪明,个个最棒,个个可爱。

可是,一上小学就开始多样化了,有的继续冰雪聪明,有些就讨人嫌了。一到初中高中,家长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聪明,羡慕别人的孩子聪明了。那个被羡慕的孩子的家长也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聪明。于是先天不足后天补,各种家教、补习班、加强班就铺天盖地虎,遍地生麻花了。

到了大学,孩子一个个就变成“神兽”了。赶紧走吧,怎么还不开学,气死我了!

看清了,聪明可爱、讨人嫌、变神兽的,是同一个孩子。

事实是,孩子是真聪明,家长是真傻。

孩子在变,家长却不变。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孩子在6岁以前,是家长的玩具和宠物,所以聪明可爱,相看两不厌。

孩子在小学中学后,有老师、同学和他一起玩了,不太需要家长了。家长失落,就觉得孩子不像以前那么聪明了。

孩子到了大学,就更不依赖家长了,彼此渐行渐远。家长更失落,就觉得孩子不仅不像以前那么聪明,而且越来越傻了。

事实是,孩子是真聪明,家长是真傻。


爱眼课


很高兴与你分享我的想法。

当我们开口谈论“中国式教育”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是预设了还有其他类型的教育模式。我们主要对标的是西方的教育模式。这种对比的思维其实反映了我们自身的焦虑和不自信。

我们拿自身的不足对比他人的长处是不可取的。我们中国的教育曾经培育了多少治国安邦的大人物,使得我们国家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近代中国的式微,我们前面反思自己,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反观西方,他们国家扶摇直上。我们近百年的屈辱史,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很大的创伤。即使现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仍然很难改变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其实大可不必,我们横着看下世界其他国家的成绩,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起来,中国现在作为世界经济引擎,很大程度归结于我们自身的教育,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作者在他的《贫穷的本质》一书中,就特别强调了,教育对于改变贫穷的巨大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的教育的成功。

每年我们在世界上各种竞赛中都名列前茅,世界上华人是聪明而勤奋的。这是我们教育,我们文化传统培养出来的韧劲。有些人可能会反驳说,我们很多人只是高分低能,死读书,读死书。我们可以随便搜索一下,我们的富豪榜上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有名校背景。因此我们的教育并没有让我们低人一等。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为啥培养不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学者。这个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的问题,要培养伟大的人物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大资金,我相信我们会有的。

我们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模式和西方的模式或者说是教育理念有差别。但差别不代表差。我们的教育模式可能也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地改正,但是必须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知道,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而且很多负面的东西是附属与他本身给予我们的积极的影响之上的。

我既不想妄自菲薄,也不想自吹自擂。我只是实事求是。我们教育事业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一点点的改变和努力。

诸君共勉


遇见诗歌


我觉得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授知识,这一点毋庸置疑。其次,最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说思考问题的方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中国教育资源和人口基数不成正比,好的学校不多,学生为了能进入好的学校上学,会排名的学习考试的内容,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样往往就会造成课业繁重,教学也变成了机械填鸭式。

二、教育的低龄化,比如英语,因为是考试科目,现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上课学习了,有的家长甚至还要报名更多的辅导班去学习。直接导致的就是学习的恶性循环。

三、琳琅满目的辅导班,真正学校才是最应该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地方,现在却出现了相反的局面,学校越来越机械式教育,德智体方面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家长则是在课外报名各种辅导班,所谓提高孩子素质,真正有什么作用?或者培养的技能孩子以后能用到吗?家长根本就没有想过。

四、高等教育更是缺乏创新能力,有多少学生就是为了一张毕业证,根本不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即使上了研究生,又有多少人对某个方面有突破,到了博士也不多见。

最后,国家要强大,是离不开教育的,教育的根基才是根本。


搭桥思维


1.可能限制了创造力。为了考试考好,教师局限于考点反复讲练,配备标准答案,把学生看成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

2.可能限制了后期发展潜力。为了考一所好大学,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在严格的管理下拼命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认为属于过度开发,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

3.可能不利于身体健康。活动时间太少,学习时间过长,对眼睛,颈椎,肥胖或瘦弱等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4.可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不断刷题,何时动手操作?

5.可能缺乏主见或思辩能力。由于一直没有这方面的实战演习机会,从小教育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

……


视听尘客


这个问题蛮宏大的,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不好。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我想说中国教育是有一些弊病,优点也多但就不谈了,离题甚远,吾就说说有哪些不好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各说一个弊病吧。

  1. 幼儿园里面的弊病。我认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要让小孩子成为小孩子。现在的幼儿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看一个,又是抱来抱去,摔了自责、碰了流泪。大人累,小孩子因为受大人管束也累。我们对于幼儿园里那么大的小孩子过度保护了,这是弊病。小孩子顺其成长天性,很多时候让孩子自己去玩就好了。

  2. 小学里面的弊病。小学里面最重要的弊病就是男孩子成长不起来,我们看一看,班干部清一色女同学,教师清一色女老师,男孩子有啥问题,女班干部及时打报告,男孩子的天性被约束和管教,成长不起来,不知道什么是男子汉。这是一个弊病,警惕啊。

  3. 中学里面的弊病。由于我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对于孩子们的生理卫生教育做得不好,尤其是对孩子们的青春期的相关知识普及的不到位,都是半抱琵琶半遮面,支支吾吾,不敢正视,看学生出了多少问题,生理与卫生教育不是洪水猛兽,不至于那么让教育者害怕,这是弊病。

  4. 大学里面的弊病。由于我们中小学管的太严实了,到了大学孩子们进入了天堂,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学习什么东西,不知道要做什么,打游戏,天天玩,荒废了学业与时间。所以,大学里的弊病在于管理的太松散,真的是让学生进入了天堂,而且有的大学乱的很,已经不是大学了,成为大学生自由市场。

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解决和重视问题。这些都是我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一些情况。就说到这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