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微论】(四)随话“素养”


【杏坛微论】(四)随话“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词条在教育领域出现频率当属第一,也许是受学生素养影响的缘故,教师素养也再次被各级各地教育部门所重视。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教师素养,何来学生素养?可能这就是其中的逻辑吧。

【杏坛微论】(四)随话“素养”


教师素养的内涵很丰富,其间专业素养应属重要内容。应该说教师专业素养是影响学校教育质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素养提升也就成为师资培训和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扬州市首届特级教师论坛近日在江苏省扬州中学、扬州市梅岭中学、扬州市梅岭小学举行,论坛学术沙龙的主题即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杏坛微论】(四)随话“素养”


个人以为,谈教师专业素养必然要考虑影响教师专业素养的因素,方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张明凤是有同感的。专业素养首先是受先天条件影响的,比如性格,再比如音色,亲和力等等决定了教师的品质,制约着专业的信价比。本次论坛中特级教师李吉银,幽默风趣的语言,充满磁性的嗓音,激情满满的体态,让他的课堂洋溢着笑声。郝玉梅特级则清新甜美,婉转自然,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杏坛微论】(四)随话“素养”


有时候环境也能影响专业素养的提升。当然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学校软环境,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学校氛围等,环境改造人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这里还有一句俗话也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汤罐的水带就带热了。学校软环境其实就是软实力,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更是无穷的。我想这也是当下学校不惜余力强化文化建设的缘故吧。

【杏坛微论】(四)随话“素养”


当然,教师自身对专业素养的积淀才是最为重要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任何事情只有触发起内在的需求和潜力才会形成行为自觉,才能变为自发行为,并且养成自律、自省的习惯。可以这样说,教育家也好,特级教师也罢,没有一位是靠别人逼出来的,是靠学校压出来的。

(2017年教育随感,2020年3月15日晚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