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前一天晚上預習怎麼預習?是要預習明天的七節課內容嗎?

用戶9135034255474



首先,我要明確。初一的前一天晚上預習,不是要預習明天的七節課內容。


為什麼不能這樣預習?因為,與小學相比,初中增加了很多門課程。一般的初一課程如果開全,大致包括如下課程:

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生物、道德與法治、綠證、地方、微機、體育、音樂、美術,很多學校還開設書法、衛生常識、社會、校本等,總計十幾門課程。這些課程都去預習,那時間肯定不夠用,再說也不必要。

一般來說,每天放學回家還有作業,要鞏固當天的知識,完成作業,那麼留給預習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這樣,預習就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


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那麼就會主動學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

那麼,初一的 學生應該怎樣去預習呢?


在這裡,我把預習分成兩種,一種是重點預習,一種是一般性的預習。


第一、非中考科目和比較容易 的科目,可以一般性的預習。也就是,通讀教材,熟悉教材,然後通過老師的講解就可以學會。

這些科目就是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以外的科目。不過,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還是中考科目,那麼,可以每天早晨或者晚上利用半小時的時間,通讀一科教材(一般讀兩章就行了),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勾畫。這幾科課程一般每週就是各兩節,建議第二天有課,前一天讀讀就行。其它的非中考學科,利用下課和零碎時間讀讀即可。


第二、語、數、外學科,要重點預習。建議早晨預習英語,熟記單詞。晚上做完數學題 後可以再預習數學。至於語文,主要是背誦、閱讀、熟悉字詞,相對靈活,重點把它放在週六、週日去預習。


第三、預習要有計劃,每週、每天預習什麼,還要有筆記。


綜上所述,我認為每天重點預習語文、數學、外語就可以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幫助你,歡迎探討。


獨自旅行的風


初一前一天晚上如何預習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從小學到初一有一個適應過程,小學學課相對較少,內容相對簡單,節奏也比較慢,但是初中課程變多,內容也變難,講的也快還有大量作業,所以做好預習工作很重要,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預習方法分為因時制宜和分科預習。

第一點,因時制宜就是晚上預習,你得看明天的課程表啊。比如明天有數學,語文,英語,政治,生物等,那就預習這幾個科目。歷史地理等明後兩天都沒有,那就不要過多的預習,要做到有目的的預習,為了明天的課程做準備。另外就是看看第二天各個課程的難易程度,內容比較難和複雜的科目可以多花點時間,內容比較容易的科目少花點時間。因時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點很重要。

第二點分科預習就是根據不同科目的不同特點和自己對不同科目的掌握情況進行預習。

  1. 數學。預習時第一要看題目,瞭解明天大概要講什麼內容,比如說明天講有理數,這時候心裡有個大概印象,雖然不知道有理數是什麼,但是提前看過可以帶著問題去聽講。還有就是有公式的話仔細看看公式,尤其時推導過程,因為上課講的會比較會,提前看看有助於快速理解公式及推導過程,否則會一頭霧水,不知道老師講的是什麼。

  2. 語文。如果第二天是文言文或古詩的話,可以自己先讀讀,讀順。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及時畫出來做上記號,第二天上課時就會有針對性的聽講。如果是現代文,可以通讀一下,簡要寫出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然後各文章分層,看看文章是根據什麼結構寫的。比如總分結構,記敘文的話正序倒序什麼的,然後第二天上課看看自己劃的結構和老師劃分的有什麼不同。這樣可以幫助理解文章和提升寫作能力。

  3. 英語。英語單詞很重要,首先翻到書後面的單詞表,看看明天都要講什麼單詞,讀一讀,寫一寫,提前熟練一下。有時間的話還可以讀讀課文,練練語感。時間緊的話就快速瀏覽課文,把要學的單詞圈畫出來,寫上漢意,這樣會在第二天學習時又加深一邊印象,提高記憶。

  4. 歷史。歷史的話事件和發生時間很重要,要勾畫出來,頭腦裡大概有個印象明天要講什麼內容。然後用簡單的標記滑出你認為歷史事件產生的原因和影響,看看和老師總結的有什麼差別,通過比較,才能學會老師的思考方式,學會老師對於一個歷史事件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從哪個角度去分析,形成一個系統。因為歷史有大量背誦的東西,死記硬背不如理解記憶。

  5. 地理。地理背誦的東西也不少,還有就是地理看圖很重要。所以預習可以從看圖入手,研究下地理知識在圖上的分佈規律,也是通過理解記憶。

  6. 政治。政治對於初一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也是比較難懂的科目。因為政治講的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比如什麼生產力,生產關係,政體國體,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也不如一些知識具體。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向父母請教,因為父母對於政治的理解比學生多,而且父母是成年人對於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也比青少年強。讓父母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下政治裡晦澀難懂的概念,這樣有助於我們第二天的學習和理解。

最後說下每個學生對每個科目喜好程度,掌握程度都不同,所以也要因人而異。對於自己掌握的不紮實的學課或是理解著比較費勁的科目,就要笨鳥先飛,提前預習,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多向父母和同學還有老師請教。對於自己特別擅長的科目,要提高效率,快速複習,不必浪費太多時間。

齊老師課堂


大家好,我是Happy每一天,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對於初一的課程預習,在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我認為預習的越多越好。對於你能夠自己主動提出預習,相信你的父母會很欣慰。同時你能主動提出預習,相信你的成績還是不錯的。

知識無邊界,儘早的學習不僅有助於理解,還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每個人學習都有著自己的方式方法,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 如果在自己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預習可以讓你及早的瞭解課程上的知識,早一些瞭解可以讓你加深印象,即使有不會的重點難點可以在第二天的課堂重點聽老師講解,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對於預習明天的還是七節課要看自己的時間安排,如果平時對學習很感興趣,有的學生會在課餘時間把整本書在很短時間內就會預習完畢。這種主動性精神和能力值得我們學習。

  • 鍛鍊自學能力 其實有很多學生他們的自學能力很好,有的看了幾遍書就可以舉一反三,通過自己的思考鍛鍊時間長了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想法,不會侷限於某些邊界之內。這種主動性的學習很有效果,無論是知識點還是自身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被動灌輸你不知道自己的薄弱點在哪。

  • 如果自己當天的時間比較緊,對於第二天的可以先看前幾節課的自己的弱項,其他的大致看看心裡也有一個比較,第二天如果有時間可以趁著課前翻翻書本,但是上課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聽講,不會的先大概記起來,課後著重練習。有好多學生剛升初中可能不是很習慣,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都要重新進行磨合,不要有過多的心理負擔。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是不同的,所以可以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和安排也不相同,但是我相信只要通過個人的努力,成績都會很優越的,從你的題目中可以看出,你是主動提出預習的,祝你學業有成,前程似錦。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共同討論,謝謝大家。


Happy每一天2006


初一學生的預習工作並非面面俱到、分別進行,而是要做到詳略有別、難點突出,重點預習第二天將要上的科目內容即可,不必預習七節課的內容。

鑑於預習環節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很多自我管理成效卓著的同學,在預習中業已學完整個課程的大部分知識,因此別把預習想象得高深莫測。只要按照要求,踏實推進,定會取得良好效果。就各學科來講,初一同學可以參考如下做法:

語文學科:尤其重視課前的預習環節,主要工作是熟讀課文,我們平時一般要求學生每篇課文至少朗讀5遍以上。通過先讀課文,解決生詞,做到會讀,會寫,知義。再讀課文的時候,重點思考三個問題:1、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來表達這些內容。3、作者寫這些內容想表達哪些意思。能考慮清楚的,固然很好,考慮不出的,第二天帶著問題去聽課就很有效率了。

數學學科:不可否認,初中階段得數學者得天下!數學學科各章節知識點環環相扣,難點逐漸提高。竊以為,數學的練習環節重要性大於預習環節,一聽就懂、一做就錯,是很多學生學習數學的真實寫照。因此數學的預習工作重點應放在前一章節內容的複習鞏固方面,通過大量做題,找出不足,規避錯誤,加深理解,才是對下一環節的最好預習。

英語學科:既然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那麼跟母語的學習還是有一些類似之處的,即是對要上語段的反覆誦讀,次數越多越好。不會讀的單詞標出,到時聽老師的標準發音;涉及語法部分,留有標記,老師會做重點講解。跟數學一樣,對以往課程的深刻理解會特別有助於對新課程的學習,若有時間,複習上過的內容也是一種預習方式。

政史地生:明白之前我們上過了什麼內容,知道即將上什麼內容,其餘不必關注太多時間。上課時準備好學習用品,認真聽老師講課就行了。

音體美:無需預習,但要準備好上課所需材料。

以上是對於初一學生預習環節的一些建議或看法,若有不同意見,歡迎相互探討!


湯先生麼


初中科目的預習,以過來人經驗,一般以預習第二天上課的薄弱科目為主。不建議全部預習,這樣精力會比較分散,效果不佳。

而且對於所有科目而已,要有所側重:重點科目,自己上課聽得不是很懂的,需要重點預習,非重點科目,可以大概瞭解一下即可。

預習有以下的一些預習方法,可以參考一下。不同類別科目,預習方法應該不一樣:

一、提綱預習法

就是把所預習的內容列成提綱,提煉概括為有邏輯聯繫的綱要結構,使之層次分明,脈絡清晰,觀點突出,文字精煉,便於掌握章節大意和中心思想。列出文章的重點、要點。經過這樣的預習,課文的內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識記,為課文聽講鋪平道路,而且也便於課後複習。對記憶性、邏輯性強的科目都有不錯的學習效果。

二、符號圈點預習法

閱讀課文時找到重點、難點,並用一套符號圈點勾畫字、詞、句、段。儘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使讀、想、記三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標上記號,為聽課、複習做好了充分地準備。這樣有利於集中注意力,激發思維,增強記憶。

三、快速閱讀預習法

第一步、通讀前言。

第二步、瀏覽目錄。

第三步、翻閱有關知識的書頁,特別是標題、插圖、圖表等引人注意的地方。

第四步、對重點內容做好摘錄。

第五步、依據閱讀材料給自己提問題。

預習課文我們要明確這篇課文何時、何地、何人發生了什麼事,為何發生的,最後如何解決,有何重大影響等問題。

四、溫故知新預習法

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複習、鞏固、補習與新知識相聯繫的舊知識。聯繫舊知識,學習新知識,使知識系統化。

五、掃除障礙預習法

在預習過程中通過查閱工具書、相關資料以及請教他人等方式掃除學習障礙。這種課前預習方法的特點是具有學習的自覺性,學生能自覺地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而繼續前進,進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應該認真閱讀課本,找到問題後不僅要標上記號,而且要努力分區解決。對於一般的問題,在預習中能自己動手解決的應自行解決。因此,務必開動腦筋去想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通過查閱工具書、資料及請教他人去解決。

六、循序漸進預習法

循序漸進的預習法適用於難度較大,而又較重要的章節內容。

第一步:通讀課文。看新課題目,想問題,之後初讀課文,邊讀邊標註出理解之處。

第二步:掌握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對於查不出答案的地方,用問號標出。

第三步:結合課後練習和自己的問題進行思考,查找和閱讀有關參考資料,自己解決一些問題,發現一些新的有價值的問題。

第四步:再讀一遍課文寫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體會。

第五步:將課文讀熟,用簡練的語言寫出全文的主要內容。

七、表格預習法

繪製表格,列出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條目、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這樣的做法找出新課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疑難問題。表格預習法可用於單元預習,單節預習,某課預習。

八、質疑預習法

質疑預習法是在預習過程中對文章所闡述的觀點、結論以及文中的某些說法進行質疑的方法。提出不理解的問題,通過思考、查資料、請教老師等方法找出正確答案。

九、習題試解預習法

預習如果只看書,很多問題並不能被發現,這樣的預習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預習不僅僅包括看書,還應包括做習題。

以上9種方法,不同人不同類別科目不一樣,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薄弱點以及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在預習當中、學習快人一步。



艾學課堂周老師


我們家從放寒假的第一天就開始自學了,我負責整理知識點,他負責學習。初一下學期數學基本自學完,語文所有文言文會背,英語要求所有單詞會默寫,課文會背。副科兩天背一課知識點。


天籟中的菩提樹


肯定是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當然也是你能力足夠也可以再看一下第二天沒有課的學科,預習就是做準備,是為了在上課前首先對新知識有一個宏觀或者淺顯的認識,而且預習也是為了發現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去聽課,效果更好,而且學的也更紮實。本身預習就是自學的過程,就是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預習絕不僅僅是走馬觀花,而是認真去看新知識,同時把之前學習的內容與新知識融會貫通,把舊知識融入新內容,形成整體,這就是學習的意義。


藤籌勁草


1.學生在學校學習,,一天下來,各科作業就很多,[加油][加油]寫完可能會很晚,如果有不會的,或在課上聽的不太懂的,還要都學習一下[蠟燭]。

2.第二天要學習新的知識點,如果晚上時間充裕,可以提前預習下,這樣上課時更能理解老師講的,但是,晚上寫的作業很晚,就可以選擇性的預習,不用全部預習,否則孩子會很累[加油][加油]

3.最後給孩子們個建議,即使無論預習還是不預習,上課時一定認真聽課,在課上會知道很多知識點,加油[贊][贊]


小崔老師講數學


即將要進入初中學習,心裡還有點兒小激動,對初中生活充滿了嚮往,是住校還是走讀?我在初中任教二十多年,小升初的過渡引導很重要。作為學生,要對初中生活要有大致的規劃:學業成績、體育鍛煉、為人處事等。作為家長,要引導孩子正常度過這段過渡期,做好心理輔導和理想信心教育,包括適當的挫折教育,珍愛生命。做好必要的安全教育。近幾年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選材很好,建議選擇觀看。最後,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準備好開學前的物質,比如必要的文具,生活用品等。


濤哥學數學


要區別對待。一、不同學科要區別對待;二、不同學習內容要區別對待;三、要根據難易度區別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