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最近很流行一個詞:舒適圈。

什麼是舒適圈呢?

舒適圈,網絡流行詞,意思是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在圈內有自己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所以我們感到很輕鬆、很自在。

說白了,就是沒壓力沒動力沒競爭力。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舒適圈是個中性詞

對於“舒適圈”這個概念,我們普遍會有些認知錯誤,認為舒適圈=不上進。

其實從本質上來講,舒適圈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個中性詞。

以此可將人分三類。

一類人認為,舒適圈就是人間理想。

意味著穩定的人生,是一種零風險的投資。

對這類人來說,跳出舒適圈才是一大難事、痛事,跳出並且有所成就更是人間妄想。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第二類人,極度抗拒著舒適圈。

對於他們來說,舒適圈的殺傷力,不亞於沉溺於電子遊戲。安逸會磨滅他們的鬥志,削弱他們的能力,最終使他們停滯不前,虛度光陰。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第三類人,蠢蠢欲動。

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第三類,一個更加尷尬的境地。身處舒適圈,渴望逃離卻有心無力,不上不下的一籌莫展。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更加令人無奈的是,我們在舒適圈裡待的越久,就越是不願意或者說不敢走出來。我們很難去適應一個更大的圈子、陌生的環境,這會使我們心存恐懼並且手足無措。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為什麼要走出舒適圈?

人生本就是一場歷練後的飛翔,只有不斷挑戰自我,不斷逆風前行,才能夠飛得更高更遠。只有勇敢的走出舒適區,跳出舒適圈,不斷做讓自己難受的事,才能不斷成長。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一個不斷挑戰自我的人,是全身都散發著光芒的。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早年只是一個普通大學生。他與朋友合作創業,平靜的大學生涯與多變的商場之間,他沒有像普通人安於現狀貪圖享樂,而是毅然退學,“一意孤行”在商海起伏。最開始的時候,他甚至只能窩在一間小小的地下室,但他用超人的毅力堅持了下來。

“沒有流過血的手指彈不出華美的樂章”,喬布斯放棄平靜,追求人生極致,最終才成就了蘋果的輝煌,也成就了自己。

在寫作這件事,我對於自己的認知一直都是文筆比較細膩的情感類創作者,平時涉獵的也都是有關的書籍、話題。

但時間一長就會發現,以我尚淺的人生閱歷,寫多了便會感覺很吃力,但其他領域又沒有信心去駕馭,彷彿進入了瓶頸期,找不到寫作的方向和靈感。

後來,我一直在嘗試著轉變自己的寫作風格,去接觸一些我欠缺的方面。剛開始的時候,寫的很痛苦,半天也寫不出一段,勉強寫了也覺得不滿意。但堅持下來,慢慢的似乎摸到了一點道道,彷彿是在眼前打開了一片新世界。

舒適圈本就是一個圈,你越是去打破它,它就會越來越大。然後形成一個更大的圈,再去打破,再變大。如此週而復始,你得到的就越多,可活動的範圍就越大。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舒適圈可以逗留,但不是人生的避難所。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段話,深以為然。

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他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出的最優選擇。大部分的人最優解就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大部分人都是安全感的奴隸。

溫室雖然溫暖,卻也潛伏著無盡的危險。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大家似乎心照不宣的形成了一種潮流,畢業後留在大城市打拼,過幾年再回到小城市去。卻鮮少有在老家工作幾年,再到大城市去工作的。

朋友的男友就是這種情況。畢業後選擇了回老家工作,日子悠閒,錢少工作也少。年前才被調到南京的總公司。剛去的時候老是同她唸叨,生活節奏太快,工作壓力太大,有些喘不過氣來。​

小城市其實就相當於是我們所說的舒適圈,所以從大城市到小城市簡單,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卻往往很難很快適應這個更大而又未知的圈子。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舒適圈固然好,但卻不是人生的避難所。倘若心有不甘,舒適圈的快樂就如同煙火般難以持久。

而當你走出舒適圈後,成功的熬過一段痛苦的時間,得到的將是更多、更持久的快樂。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在舒適圈裡溜達的你所無法預料的。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跳就得有準備的跳

我始終認為,在一個不如意的單位做不擅長不喜歡的工作,就是在浪費生命。但我也不建議裸辭。

一份工作就是一個小的舒適圈,在跳出去之前,我們一定要考慮清楚:

我對未來是否有明確的規劃?

我的能力是否與我的野心匹配?

我的存款,是否能夠維持至少三個月的開支?

比如說,因為這次疫情大批量在家待業的“無業人員”,其中絕大部分是在拿完年終獎後辭職,打算過完年“另起爐灶”的。

剛開始禁足的時候,第一個月感覺是興奮,第二個月是無聊,第三個月就開始焦慮了。有些人甚至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住。

所以說,辭職跳槽發展事業通通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做之前一定要有準備。

人生如戰場,咱不打無準備的仗。要跳,咱就準備好了再跳,儘量將風險降至最低。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有人喜歡仰望高處,就有人喜歡凝視腳下。

任何情況都不會驅使我做出在能力圈範圍以外的投資決策。——巴菲特

我所理解的舒適圈,是在舒適的範圍內做令自己感到舒適的事。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不是螳臂當車的自不量力,也不是勉強為之的費心費力,最後不但脫離了舒適圈,也無法提升自己,還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

上學的時候,老師常常給我們講一段話: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學,玩的時候就盡情玩。最忌諱就是,學習的時候心不在焉想著玩,玩的時候又惴惴不安惦記著學習任務沒完成。到最後,兩件事都沒幹好。

猶疑不定反反覆覆,不但難以成事,還會無形中給自己帶來許多困擾,使得生活質量下降。

在舒適圈裡,只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一樣可以變得更好、更優秀。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畢竟平庸,才是普通人存在的方式。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我們這一生,順風順水的幾率很小,每個人都主動或被動的學會了逆風奔跑。

有些時候,跑得慢一些也沒有關係。

只要堅持不放棄,總有一個又一個終點站等著我們。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岸這邊的風景的確很好,但若是有橋、有船,或者游泳技佳,何不去欣賞一下對面的風景呢?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跳出舒適圈,專挑“不痛快”的來,風景或在對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