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美股週一盤前,美聯儲“火力全開”再次出手,出臺的具體措施包括無限量債券購買,並制定計劃確保信貸流向企業和地方政府。

但市場對此反應不佳,美股低開低走。此後又傳來利空消息——美國國會再度未能通過一項旨在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打擊的法案。

受刺激法案再度擱淺影響,截至收盤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下跌約3%,納指收盤下跌0.27%。

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截至當地時間23日中午12點,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至少40961例,死亡病例至少479例。紐約州、華盛頓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都已經被宣佈為“重大災區”。

“無限量寬鬆”難敵“國會利空”

本週一,全球股市持續下挫。亞洲早盤,美股期貨再度觸及熔斷。

北京時間23日晚,美聯儲宣佈,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支持市場平穩運行,不設額度上限,相當於開放式的量化寬鬆政策。本週將每天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每日和定期回購利率報價利率將重設為0%。

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美聯儲表示,將擴大貨幣市場流動性便利規模,還將很快宣佈“大眾企業貸款計劃”以支撐中小型企業貸款。該項目尚未有時間表,立法通過將讓該項目更強大。美聯儲表示,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他們將致力於使用各種工具來支持美國工人、企業和美國經濟。

對此,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表示:“今晚,美聯儲壓上了全部賭注。”

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儘管美聯儲公佈政策有巨大幫助,但市場唯一可以可持續增長的方式是回覆正常的生活,或者至少有可以明確朝向這一方向的路徑。

另據美國財經媒體分析,投資者在本週首個交易日,都在等待國會通過刺激經濟法案。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曾表示國會各方達成一致“非常接近”,但該法案在24小時內第二次闖關失敗。當地時間23日,由美國共和黨提出的第三輪緊急經濟援助計劃再次進行了參議院的程序性投票。最終,投票結果為49票同意,46反對,未達到60票的程序性門檻而未能通過。

據美國媒體透露,這項緊急計劃的規模已經超過1.8萬億美元(約合13萬億人民幣),包括向美國納稅人派發現金、對企業的緊急援助等內容。

受美國疫情升級以及國會救濟法案二度擱淺影響,週一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跌。標普500指數跌2.93%,報2237.40點;納斯達克指數跌0.27%,報6860.67點;道瓊斯指數跌3.04%,報18528點。

大型科技股科技股漲跌不一,奈飛漲超8%,亞馬遜漲超3%,蘋果、谷歌、微軟跌超1%。道指成分股中,波音逆市漲超11%。

歐洲市場方面,截至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3.79%;法國CAC40股價指數跌幅3.32%;德國DAX指數跌2.10%。

週一COMEX黃金期貨收漲5.26%報1566.3美元/盎司,創2009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COMEX白銀期貨收漲7.47%報13.31美元/盎司。美聯儲宣佈無限量寬鬆政策,將無限制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支持證券,令金價得到提振。

現貨黃金盤初迅速漲至1560美元/盎司上方,日內漲幅擴大至0.8%,截至發稿1564.86美元/盎司。

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商品收盤方面,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83美元,漲幅5.6%,收於1567.60美元/盎司。這是1984年以來黃金期貨價格錄得的最大單日上漲美元數。此外,5.6%為2009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上漲百分比。WTI 5月原油期貨收漲0.73美元,漲幅3.23%,報23.36美元/桶;NYMEX 4月汽油期貨收跌32%,創歷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報0.4118美元/加侖。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夜盤收盤漲1.08%。

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美國距金融危機還差幾步?

近期,全球是否步入金融危機成為關注的焦點。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近日表示,冠狀病毒是一個獨特的事件,它會壓垮那些不做最壞打算的投資者。這是一個在100年才發生一次的災難性事件。

達利歐發表文章呼籲投資者重視此次冠狀病毒帶來的風險,“冠狀病毒是一個獨特的事件,它會壓垮那些不做最壞打算的投資者。投資者應該防範冠狀病毒升級到類似1918年那場大流感的水平。那些低估了疫情發展的人可能會因此遭受損失。這是一個在100年才發生一次的災難性事件。”

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3月21日,在美國達拉斯,工作人員在“得來速”式新冠病毒檢測站忙碌

中泰宏觀梁中華認為,新冠病毒疫情其實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點“外傷”,而真正的“內傷”在於槓桿的攀升和資產泡沫的膨脹。當資產價格下跌過程中,槓桿不斷被“拆除”,破產違約也會陸續出現,當前還沒有看到這些現象,我們似乎還處於金融危機的第一階段。

債務泡沫總是很相似,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的爆發,是因為寬鬆貨幣環境讓信用資質差的居民加了槓桿,放大了風險;而2008年之後持續的貨幣寬鬆,又讓信用資質差的企業加了槓桿,增加了風險。當前美國公司債規模已經超過了當時居民房貸相關債券的規模,且其中高風險債券佔比將近70%。

洪灝表示,這次危機是先從實體經濟開始的,而2008年次貸危機的導火索主要來自於金融市場。這次危機是實體經濟的危機,也是一場公共健康的危機。他表示,不能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打”瘟疫。新冠病毒不會因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而消失。而只要病毒存在,經濟活動就一定會受影響。因為貨幣寬鬆了,手裡有錢了你就去餐館消費嗎?不會。只有病毒消失了,你才會放心大膽的去。

美聯儲是否還有足夠的“彈藥”?

疫情引發的危機發生以來,美聯儲“放水”操作不斷,連續降息並一再發力“寬鬆”。美聯儲不僅將基準利率降至零水平、並宣佈高至七千億美元的量化寬鬆(QE),上週還在兩天之內祭出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使用過的三大政策工具,分別為商業票據融資便利機制(CPFF)、初級交易商信貸安排(PDCF)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MMLF)。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已經用光了,常規性的“子彈”已經打完了,現在的問題是,要不要使用非常規性武器?”

她表示,美聯儲除了超市場預期地加大QE規模以外,還在種類品類上做文章,不光是隻做國債、MBS(機構支持抵押貸款證券),還逐漸地要做商業票據,如果有需要的話,金融機構可以拿股票做抵押。

從全球市場來看,目前除利率以外,主要央行還可以有其他的貨幣政策,比如不同的QE,不同資產的購買,從國債到信用債,然後商業票據,這些都是逐漸在加碼,下一階段可能會看到這些舉措進一步擴大。

中信證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Unlimited QE”這個詞目前的信號意義大於實踐意義,美聯儲目前推出這個政策毫無疑問是為了提振市場的信心,考慮到海外疫情的發展,這個政策顯然是有必要的。

歐美央行之所以頻頻使用QE,就是因為銀行體系信用擴張的失效,這和過低的利率、嚴格的監管要求都有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全球經濟框架的脆弱所導致的增長缺失。08年後的十年,全球靠著天量的貨幣終於獲得了2%左右的增速,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全球大概率又見大規模的負增長。這個時候,銀行肯定是不願意信用擴張的,因為不僅沒有收益,而且會有大量的信用風險。所以只有依靠央行進行信用擴張。

美國股市未來何去何從?

13萬億大計劃擱淺 美聯儲“無限量印鈔”也沒用

3月20日,在美國新奧爾良市,一家亞洲餐館貼出僅提供外賣服務的告示

古根海姆的全球首席投資官斯科特·麥納得表示,“即使國會通過了所有必要的立法,我們認為市場將在未來六個月內處於脆弱狀態。如果根據國會將很快通過某些法案的期望而進行抄底,可能不是一種審慎的投資策略。”

“對於美股市場,認為市場恐慌性下跌已進入下半場,特點是美聯儲及歐央行的大規模寬鬆政策反而引發了投資者的反向預期,誘發了進一步的恐慌。在悲觀預期下,市場開始進入現金為王的階段,流動性緊張問題尚未得到緩解,但目前美股三大指數對應的PETTM均跌回2010年以來的中位數水平以下,已擠出了較大部分泡沫,第一輪恐慌可能接近末期。”光大分析師謝超稱,“市場估值隱含增速預期已跌至合理水平,待海外市場第一輪恐慌結束之後市場有望企穩,長線資金現在可逐步進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