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137平米,實得110平米,正常嗎?

天神下凡除妖


你好,多層建築中的公攤一般在9%-12%,小高層則是14%-20%,高層在20%-28%。

公攤的大小主要由小區和樓棟的公共區域建築決定的,一般板樓的公攤會比塔樓小,多數建築都是總層數越高公攤越大,樓梯間、入戶大堂、物業服務建築等都算入公攤,必要的公攤建築是業主生活便利的保障。

你的公攤不到20%,不應該是多層建築,如果是在20層左右的建築,那算是比較正常的公攤,如果是30層這樣的,算是公攤很小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會賣房子的我


您說的是實得面積,而不是套內面積。對於房子遇到的這三個面積裡:建築面積>套內面積>使用面積。

房產證137平的房子!套內面積110平!已經包括了走道!樓梯!電梯!大堂等!這個是屬於公攤面積!是整棟樓的業主一起公攤!共同使用的!畢竟開發商也不是慈善家!

110平方就是你的房子裡面的使用面積!相對來說公攤面積20%左右!挺合理的!大多數的開發商都會贈送一部分使用面積!如陽臺送一半!飄窗送一半!面積加起來得房率也相對來說有100%了!完全沒必要糾結這方面的問題!畢竟高層樓房!電梯!大堂!樓梯!以及過道都是共同使用的!


QuanYanFAng


您好,我是房產經紀人小王,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根據您提供的數據,出房面積應該大於80%平米,因為您說的是實得面積,有很多情況下實得面積是使用面積,而不是套內面積。對於房子遇到的這三個面積裡:建築面積>套內面積>使用面積。

公攤面積包括整棟樓的外牆,設備管道井,電梯,消防梯(樓梯),樓道,電梯間,一樓大廳,一樓接待室等等。是一棟樓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套內面積包含了公用牆的50%厚度。室內牆,儲物間,通風管道井的全部。

使用面積就是大家用可以尺子測量完的投影面積,不包含室內隔斷牆和衛生間,廚房的通風管道井。

以下是現在住房的出房率:

高層70%--80%之間

小高層或者多層(帶電梯)76%--83%之間

多層(不帶電梯)80%--88%之間

您可以對比一下就知道您的房子出房率是不是在合理範圍內了。

公攤面積都是要合理存在的。比如樓道的寬度直接影響到居住的舒適度,電梯間的寬敞度也能提現小區的氣派程度。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如果感覺對您有幫助,記得點擊訂閱我哦――來自天津的房產經紀人小王


房產經紀人小王


通過計算您的這個房子公攤是20%。如果是小高層或高層還是比較合理。

一般來說,多層建築的公攤是8%~15%,小高層的建築的公攤一般是10%~20%,高層建築的公攤一般是15%~30%。商業的公攤會更大一些。

也不一定公攤越小越好,公攤越小,公共面積就越少,樓道變窄,樓梯變窄,平時進出會感到比較壓抑。

要不要取消公攤,也是現在熱議的一個話題。我認為,如果要取消公攤,就必須制定,公共面積的建築標準,不然開發商會大量的壓縮公共面積,造成生活的極不便利。



樓市細評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很多人在購房時會遇到這樣的困惑到底商品房公攤一般多少,在這裡也不知道你的房屋是什麼性質,你可以參考以下數據。

市面上大部分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主要是多層建築,也就是層數在6層左右的建築,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牆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和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

而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樓層為7—9層的小高層公攤取決於各樓盤自身的情況,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係數 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公攤係數在15%-20%之間。

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高層的公攤面積是大的。根據建築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築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的樓梯高度高。

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於本樓內部並與本樓建築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並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築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上面的數據你可以參考以下,就能知道你的公攤是否合理了。


開店選址運營管理高參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通過計算您的這個房子公攤是20%。如果是小高層或高層還是比較合理。

一般來說,多層建築的公攤是8%~15%,小高層的建築的公攤一般是10%~20%,高層建築的公攤一般是15%~30%。商業的公攤會更大一些。

也不一定公攤越小越好,公攤越小,公共面積就越少,樓道變窄,樓梯變窄,平時進出會感到比較壓抑。

要不要取消公攤,也是現在熱議的一個話題。我認為,如果要取消公攤,就必須制定,公共面積的建築標準,不然開發商會大量的壓縮公共面積,造成生活的極不便利。

以上是我的看法,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留言。


鋒子聊房產


中國就是奇葩,你把公攤加到錢裡都可以,但實際買多少就多少,現在缺的面積都說成公灘,啞巴虧


貓出沒


之前回答過類似問題,看對你有沒有幫助。

一般對高層住宅來說,只要不超過25%,都正常合理,像你的20%左右,可能是小高層產品或高層二梯四戶的戶型設計。

得房率高低影響它的因素就是樓盤的公攤面積大小決定,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公攤越小,得房率越高越好,其實不然。如果開發商不是昧著良心把不應該公攤的面積強攤給業主,那麼公攤大的話,可能換來的就是你家有個雄壯的入戶大堂、寬敞的入戶電梯、舒適的共用過道等,樓盤的品質隨之上升。一般來說高檔樓盤就比普通住宅公攤大,尤其豪宅最明顯。

在這裡提醒一下,有時開發商推出一些賣場形式的商鋪,就更不能用得房率來判斷鋪子的好壞及性價比。得房率越小,有可能就是商場的購物通道越寬敞、購物環境越好。同理,寫字樓也一樣。





地產邊緣


業內良心了屬於


勇遠


正常呀,非常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