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儿子儿媳孙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老人算合格长辈吗?

凝聚1015


我就有一个这样的奇葩婆婆。住在我和老公贷款买的房子里。还各种的嫌弃挑剔。自从分开后从来不会主动到我家来看他孙子的。过年过节我们过去看他,都是我们买好菜,所有东西都买好去他那里。东西是我们买饭还得是我们做。我都不知道去他那儿干什么?说实话我没有在婆家感觉到一点点温暖。还总是在我们大家面前说我儿子不去看她这个奶奶。儿子高中时间本来就紧张基本上平时也没有什么假。有时间的话一般也是在补课。但是他从来不会为别人考虑,他只想着她自己。说真心话我现在是非常非常讨厌看见他。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去看他们顺便去楼上姨妈家玩,因为姨妈家有电脑,可他像个巫婆一样把我儿子叫下来然后问我儿子你知道你姓什么?你们说奇葩不奇葩?让我儿子不要去上面玩。可是他有事都是我的姐妹他们家下去帮忙。别说是亲戚就算是邻居,人家这样经常照顾你你也要学会感恩吧,可是他们不会。大家评评理,有见过这种德性的人吗?这种人值得尊敬吗?真的是看见她就饱啦。最可气的事,我们结婚,都是我老公自己挣的钱。他们总是从我们得到的好处,然后却把利益给他的女儿。我老公姐弟关系也不好。其实都是这个老太婆在从中作祟。真是千年奇葩被我碰到。


体会幸福8


我婆婆就是这样的,我和我老公结婚当初买房子,她就当着我的面说是我们自己的房子让我们自己赚钱买,她的房子她自己住还天天说我是看中她的房子嫁给她儿子,后来给我们气的直接出去打了两年工赚了首付自己买的,因为买房之前我们问她了有没有钱,有钱借先给我们(怕首付不够,后来是够了,但是要多付利息),她说没有。后来房子买完了,就又说给我们拿四万块钱,当时我很生气,为啥问你的时候你不说有钱呢,害得我们多付了利息,不过也没表现出来,后来结婚过彩礼,又说什么他们这边没彩礼的风俗,我就不乐意了,我说你们这边有啥风俗,出钱的风俗一律没有是吧,买房子,装修都是我们自己赚的,彩礼我必须要,要不你把首付钱退给我,你和你儿子自己借去。最后给了三万彩礼,剩下的三金之类的和彩礼一共给了6万块钱,办酒席的钱也是我婆婆出了3万,其余我们自己补的,前前后后就这13万吧。结了婚这些就过去了,但是最受不了的就是她天天问我们有多少钱,现在她自己住的房子办房产证也要交钱让我们出(前提是没结婚之前她就找我谈过这个房子和我没关系) 我就直接说我们出钱可以啊,这房子算共同财产。现在我婆婆说了你们自己的家能吃就吃,吃不上她也不管,现在是不会为了我们出钱的,昨天(元宵节)老公还开玩笑说让她攒点钱给孙子买奶粉,想想都是玩笑话,他就不得了,你爱要不要孩子,我凭啥给你养啊,我老公也是不会看脸色的人,就说那你不要看孩子,我的孩子凭啥让你哄让你看啊。我婆婆就说你们能要就要不能要就拉倒,我老公就和我说你听见没,你还要孩子不,要就自己带,我就说那就不要了,谁想要自己生去。我婆婆就不说话了,到我们家拿东西从来不打招呼,拿着就走,动不动来就吵架,屁大点的事情就吵架,吵得要烦死,后来我就和我老公说,我不用你妈给我们钱,她的钱自己留着养老,但是我们其余的事情麻烦她也不要管,以后自己过自己的,我们以后日子过的好了该给的会给。我婆婆说话很难听他还不自知,第一年上门的时候我就问怎么不出去串门拜年啊,我婆婆说只有农村人才出去拜年,他们城市人都在家,我当时心里一万匹草泥马飘过,第一次听这种说法。她总抱怨年轻的时候同事都不帮助她,说年轻时欺负她的人都该死,这些话自己在家说说就行了,还打电话给自认为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说(也是她的同事),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帮助手她的人有问题,和她接触时间长了突然觉得真的是她的问题,她总觉得别人就得帮助她,不帮她就是别人的问题,比如她的邻居是老师,有时候她没下班她儿子就去邻居家做作业,她就说人家老师只教自己的儿子,都不教她儿子,我和她说这事挺正常的啊,她就说教我儿子能咋地,我就说凭啥教你儿子收你钱了吗?还是收你礼了,她又说都是邻居,我说你这是道德绑架,人家给别人补课还要收补课费呢,凭啥免费给你儿子补啊。然后就说人家这不好那不好的。最后我觉得要是我也不愿意和这种人做同事啊,太自以为是了。年轻时候带着我老公动不动就用皮带抽,我老公说下班回来心情不好就要挨骂,现在我老公说你别惹我啊,我心情不好,我婆婆就贴上去你心情不好能咋地,来打我啊,然后就是狗杂种之类难听的话开骂,我就顿时觉得我老公很可怜啊,我婆婆还老和我老公说你命不好谁让你生在我家,所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猜猜我是谁不


院子里的王妈妈,每月的退休工资五千块钱。奇怪的是,他给儿子儿媳孙子,舍不得花一分钱!有一天我问她:“那么多工资,你一个人花不完,为什么不帮帮儿子呢?”她说:“我老了,儿女若孝敬,应该给我钱花;怎么反过来了,父母倒要给儿女钱呢?”

我觉得她怪怪的,想法有点儿不合群。她儿子下岗的时候,还盼望她每月能贴上两两千块钱。她说:“你自己想办法去,我的钱还要养老呢!”遇到这么个奇葩的妈,儿子没有所依靠的了,就抹下面子,开始做卖菜的生意。

尽管很辛苦,早早儿到批发市场进菜,卖到中午就收摊了。时间长了,有了进货经验,收益还越来越好。看到儿子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王妈妈心里很高兴,她说:“儿呀!能帮妈一个忙吗?”她拿出一个存折,说:“俺想买一个三室两厅的房子!我们一起还房贷!”

她打开折子说:“这些年,我省吃俭用,存了四十万块钱!用这钱,按揭一套房子,搬进去住着,慢慢还房贷!”儿子一脸雾水,不解的说:“妈,你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王妈妈说:“你结婚的房子是两室,又小又破旧,给你换套大的!”

缓了缓,她又说:“儿呀,你现在这么辛苦,每天回到家里,住宽敞的房间,心情都会好,疲乏都会没了!”儿子不知说什么,他眼里噙着泪说:“妈!你不宠着儿子,不让我啃老没出息;你却苛刻自己,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为儿子存钱买房子!妈!你真真是用心良苦爱儿子的啊!”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大凡做父母的,没有不爱儿女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罢了啊!




一蝶咏


不算,也不配。我老公结婚他父母没出钱,他自己预支的工资,一个平房娶了两个儿媳妇,现在这个平房我住着,还得往外拿一万块钱,就因为他父母当初答应给他哥把大门口修一下,没给人修,就弄这个房上来了。平常要养老钱,没事装病要钱,总之就是无孔不入的弄钱就不提了。今年生我闺女,一分钱没给我闺女花过,撕了个十几年的黑蚊帐给我闺女带尿布,做了两个小棉袄没有一块新布,内衬上带着黄色的印记,估计是粑粑,做的小褥子用粗布红棉花就算了,没有一个干净的,上面都是一摊摊脏的,倒是有套买的小衣服,上衣脏的已经看不出颜色了,还非让带去医院,我说医没地放晾尿布,她脸一耷拉还不乐意说就是不愿带呗,我没理她。人家也有脸往我这送,我都想当场给她扔大街上去,让大伙看看她准备的这糟蹋人的东西。后来又做了个小棉裤,还没穿呢,上半部分就咧开了,拿了个帽子,八十年代的款式就算了,还是脏的。在医院给她钱,一顿饭没买过,一分钱没花我闺女身,天天在那就是吃,睡,瞎逼逼。他爸更是牛逼,天天牛肉炖鲫鱼,买保健品五千起。我就觉得他俩也有脸看我闺女,他妈我闺女尿了也不给我闺女换,就别提洗了,孩子睡着她给戳醒了,不哭抱起来,哭了放下滚了,现在我连让她抱都不让她抱,她不配。以后我也不会教我闺女喊爷爷奶奶,她没有爷爷奶奶,那是陌生人


buLili


让我来说说吧,我是一个离婚的婆婆,当初前夫出轨被迫离的,儿子跟前夫,前夫是个不误正业的人,孩子跟着他爷爷奶奶当时15岁,他跟那个女人鬼混几年也散了,他也因为吸毒进去了,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了我只能在老家给孩子买楼房结婚了,怕年轻人不定性,房子在我名下,又给他们添钱买的车,孙子现在五岁了,我在外地常年不回去,他们不要钱不给我打电话,哪年都得给点钱,因为孩子他姥姥帮忙带着,我出点钱没怨言,但年前为了孩子上好学校闹僵了,我家房子是学区房在我名下,孩子跟妈妈户口,让我把房子过户媳妇名下,我为了孩子上学答应了,但我提个条件,做个公正房子所有权是我的,就为这他们不干了,跟我较劲了不用我了,孩子愿哪上都行,你们说遇上个这样的你们会怎么办呢,那年他们买车给了五万,媳妇不讲理说我没给她钱给我儿子了,有这样的吗,这能怪我不愿理他们吗


坚信自我5763695312


题主莫非儿子、儿媳或丈母娘吧。我举个例子,大家评理。我认识一位朋友老李,年近六旬,上有年近九十老母,下有独子、儿媳和五岁孙子。老李早年下岗,老婆多病在家,所以,家中经济状况,全靠老李在外打工维持。不到五十岁时,就有老板认为他六十开外,而拒绝录用。尽管如此,他还是把儿子供到大学毕业,又托人情在儿子考铁饭碗时,没被挤掉。接着儿子又领回了同为大学同学的独生女友,订婚、买房(交了约二十万首付)、装修、结婚…一串下来,又是近二十万。因是独子独女,老李两口对待儿子儿媳,均同儿女一样相待,尽量不让他们在同令人中,有失落感。婚后两三年,又添钱给买了辆车。看似其乐融融,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幸福日子,却在老李脸上看不出半点喜气。在一次酒桌上老李才道出了苦衷。原来自打结婚后儿媳总共就回了老李老家一两回,不要说看望或孝敬奶奶,即便是老人去世,儿媳和孙子也因外出旅游,到今近三年时间了,一直都未回老家给老人送葬或是上回坟。如今老李老婆每天来回接送孙子上下幼儿园,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稍出声言,便被各种理由回敬。老李现在全身有病,眼看着打工也干不成了,夫妻两人五千多点的退休金,除了日常生活贴补,所剩无几,本想说老两口省点苦点,好归还多年欠帐,却时不时就听到儿子说起,没人关心,想干啥没钱等等。所以也是老李长期戒烟戒酒,不看热闹不打牌,紧锁眉头高兴不起来的原因。不知道大家还会不会说老李不关心儿孙呐!


陈炉瓷瓦谝


问题中那样的老人极少。

假如有的话,那问题也不一定是怪老人。或许是他们家在以前就一直都是处于矛盾状态下。双方都碍于面子,做为晚辈不去和老人商量,而老人也不方便主动上前。

我邻居家就有类似的情况:先前是不闻不问的各过各的,但是生了孩子后这对小夫妻觉得有太多的不方便了,于是就让儿子去求父母帮助带孩子,其实老人是很愿意去帮这个忙的,可是只有儿子的态度,老人还是有些顾虑。

过了几天,儿媳妇直接抱着孩子去找公婆了,啥也不说就把孩子送过来了。只对孩子说“去找你奶奶去,妈妈干活去了。”婆婆伸手接过了孩子,嘴里不说,可是心里却乐了!

后来随着接触的增加,慢慢的婆媳俩的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变。再后来简直就是好的令人羡慕了!

这绝对是真的!


碧水蓝天58920577


我是海边读书。

一个对儿子儿媳孙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老人,算合格长辈吗?

恭喜你!你遇见了一位非常智慧、得体、合格的长辈!

我婆婆就是这样的老人。她高中毕业,不多言语。我和先生结婚后,她既不过多地表达关心,也不多说任何一方不是。但是,在你需要她时,她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有时,即便我们有矛盾,她也不批评任何一方。在她那里没有任何是非。所以,结婚三十年,她始终赢得我们的尊敬和爱护。

第一,你已经长大,并为人父母,自己应该具备独立抚养儿女、照顾家人的能力和担当,并不需要老人再为你遮风挡雨。

第二,对儿子儿媳孙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并不是真的不关心,只是他(她)选择了表面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实际心里暗自关注,等你们需要时,他会义无反顾地施以援手,奉献出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

第三,即便你有事需要老人帮助,他们没帮助,也不应心生怨念。因为他们把你养大,已经有恩与你,不能再对他们更多索取。

第四,你已成家,又家有儿女,也会体会了父母生你养你的不易!即便现在的你困难重重,那也是你自己需要逐渐长大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五,已成家的我们,不仅不能对老人索取,还应更多关爱父母,常回家看看,买些他们不舍得买的衣服和食品,关心他们的需求,不仅要养育好儿女,更应反哺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六,问多了你烦,做不好你恼,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做好自己,孝敬老人,阖家幸福。

#萌新作者进阶计划#


海边读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家庭最主要、最多的矛盾,还是儿子结婚后产生和积累的。在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孩子教育方面,都会有冲突,甚至是尖锐对立。最好的解决之道是分开居住,最差的结局就是不相往来,长辈对儿子、儿媳、孙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我说说我的目前家庭状态。

儿子结婚时,其几个舅舅每人额外送了一件丝绒棉被,没到一年,儿媳妇以自己随礼等缘由,陆续的都要了过去。老婆虽然有些不情愿,在我的劝说下,还是都给了儿媳妇,也省得他们花钱再购买。

儿子结婚后,我和老婆当时工作的地方,离家比较远,回家也不方便,儿子、儿媳在老家附近有工作。四、五个月中的一天,儿媳妇给老婆打电话,说在医院,老婆抽不开身,就委托我的妹妹到医院陪护,我的亲家母也去了。原来是儿媳妊娠反应厉害,就在医院待了两天,矛盾从此开始了。

有了孙子后,老婆一开始在儿子、儿媳的住处照看孙子,老婆自己从家里带着钱,买菜做饭,交水电费,钱花光了,儿媳妇不高兴了。我老婆脾气大点,在他们都在家的时候,找了个理由回来了,从此再没有回去。

过了没几天,儿子、儿媳也回来了,开了个家庭会。大概意思是我和老婆工作,每个月给他们两千元钱,直接打到儿媳的银行卡上。老婆就把家里目前的情况说明了一下,结婚、买车基本上把家里的钱都用了,还有公婆需要照顾。最后,儿媳同意暂时先每个月一千,三个月一次、五个月一次打卡。

在这些家庭事情上,我没有过多的想法,家庭情况就这样,尽可能的多给家庭雪中送碳,或锦上添花再多的钱财,最后还是他们的。来往少、联系少,并不等于没有牵挂,该帮的就出手,该自己做的就做好,哪怕事情过去后,形同陌路。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毕竟都还是一家人。





孙记明


小时候我老家有句谚语:(音:zhuo mu jiao,yi ba chang.娶了媳妇忘了娘。)现在想想应该写成:啄木鸟,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句谚语是多么的……。漠不关心?你怎么长大的?怎么娶的媳妇成的家?你娶妻生子了,成家立业了,你的父母没让你管,没找你麻烦,你也没管你的父母,反过来说你的父母漠不关心,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