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就了苏东坡,却被苏东坡“害”了千年!一起走进这位“奸臣”

说起苏轼的一生,其实转折点绕不开一场关于他生死攸关的文字官司“乌台诗案”,在这场官司里面,本来刑不上大夫(北宋不杀文人的规定)的北宋王朝,差点要了苏轼的命。有人说“乌台诗案”之前的苏轼就是苏轼而已,“乌台诗案”之后的苏轼,才是那位“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苏东坡。

他成就了苏东坡,却被苏东坡“害”了千年!一起走进这位“奸臣”

说起这场“乌台诗案”,其实是党争的产物,当时王安石发起变法,驱逐了仁宗时期的一大批名臣,这些名臣被称为“旧党”,其中包括: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而拗相公王安石,一心为了变法,就启用了一些新人,被称为“新党”,其实王安石出发点本没错,但奈何不会用人,所选之人皆无德无才之辈,整天干着谎报变法成果,搜集旧党“犯罪证据”的事。当然,当时“变法派”里面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舒亶。


为何说他差点害死苏东坡,又是一位被苏东坡给“害”了铁骨文人呢?且听慢慢道来:


他成就了苏东坡,却被苏东坡“害”了千年!一起走进这位“奸臣”


舒亶,他是浙江人,很有文采,24岁便以礼部第一的骄人成绩中举,进入仕途,要知道,当时宋朝24岁中举是很年轻的。舒亶虽然是江南文人,但却绝不是柔弱书生,他为人特别刚直,是不畏强权,不顾生死之人。他刚进入仕途,担任了一个县的“公安局长”,本来大好的前途,却因为下属不孝,愤怒地将下属杀死,自己也干脆辞官回乡。这种敢作敢为的作风确实是非常“硬核”的

不久后,舒亶被重新启用,因为刚直无畏的性格,他被委任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出使西夏,与西夏谈判双方战后疆界划定的事宜。要知道,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第一,当时北宋与西夏刚刚结束战争,西夏那边还是杀气腾腾的呢,这一去,一不小心就会一命呜呼啊;第二,与战争方划定疆域本来就是里外不是人的活,干不好就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但舒亶接到这个任务后,没有推辞,没有和朝廷要护卫,一个文人,单枪匹马就自己去了!这气势,连武将都得佩服啊!


他成就了苏东坡,却被苏东坡“害”了千年!一起走进这位“奸臣”


到了西夏,舒亶毫无惧色,对疆域划定之事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丝毫不让半寸河山,见他如此,西夏军都拿刀架他脖子上,但他面不改色,最后西夏君臣看他一介书生,却能如此勇敢无畏,便也接受了舒亶关于疆域划分的意见,最后舒亶光荣还朝!


还朝不久,舒亶便获得高升,当时王安石也正在朝廷大搞变法,舒亶出使西夏的经历也深感变法的必要性,就自然就加入了进去,成为王安石变法集团核心人物。后面因为苏轼曾上“万言书”反对变法,自然成了变法集团眼中的一颗钉子。一开始在朝中,苏轼在官职和文学方面影响不大, 便只是被驱逐出开封。后来随着苏轼在密州、徐州任职期间,文学影响日渐扩大,而且文学作品中多是反对变法之音,所以,当时朝中“三台官员”舒亶、李定等就开始收集苏轼文学作品中的“造反之音”,开始了对苏轼的羁押审讯,史称乌台诗案。这场官司中,变法派证据之确凿,确实足以定苏轼杀头之罪,幸好最后苏轼得以特赦。

他成就了苏东坡,却被苏东坡“害”了千年!一起走进这位“奸臣”

因为“乌台诗案”,舒亶被后世称为奸臣,并且成了千百年来抹不去的污点。其实舒亶本身并非针对苏轼,而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奈何后世苏轼凭借自己超然的人生态度和斐然的文采,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粉丝,舒亶曾经针对过苏轼的历史,在苏东坡粉丝眼里自然招黑了,所以他也算是被苏轼“害”得成了“奸臣”。

其实,身为御史台首脑的舒亶并没有陷入党争,更没有在王安石变法中迷失自我,他也曾舍弃党派利益,弹劾变法派张商英无才无能徇私舞弊之事。后来舒亶因为性格刚直、敢作敢为,得罪了朝中不少人,就再没有进入朝廷权力中心,但后来在为政一方的时候,勤政爱民,善于用兵,为平定叛乱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死在军中。

这里分享一首舒亶在出使西夏期间写下的一首送别词吧:

他成就了苏东坡,却被苏东坡“害”了千年!一起走进这位“奸臣”


菩萨蛮


宋代: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江上的船夫已经擂鼓催促你赶紧启程了,而在这高楼之上,多想端起酒杯把你留住啊,可在离别之际,是去是留总让人难以抉择。在高楼之上,望着江面,江头潮水即将平息,可是这江潮之景容易看得,你这一去却要分隔南北了,今天杯酒饮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把酒言欢啊!

古人离别相送之时,离人的留恋之苦,送别之人的惜别之情,总是最能动人的。山长路远,书信难寄,重逢难期,喝完一杯离别酒,不知何日能同醉啊。虽说离别也可以像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那般豪迈,但动情之处,那种发自内心的离别之苦的流露,才最引人共鸣吧。

他成就了苏东坡,却被苏东坡“害”了千年!一起走进这位“奸臣”

舒亶,一位被忽视、被误解的北宋文坛英雄,不应该被继续误解下去,读他的山水诗,小令词,读他的一生遭遇,都会让你爱上这位曾经差点“害死”苏轼敢作敢为的铁骨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