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疫情防控戰中的“守護神”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緊要關頭,以常德市工信局為組長單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工作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分秒必爭、全力以赴,鑄就守護生命的堅實屏障,為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全力護航。

既當“戰鬥員”又當“搬運工”的物資調配小組

“我們機關事務管理局四位同志、市政府辦一位同志共五名成員(全部是中共黨員)臨時受命,抽調出來組成物資調配小組。每天上午大家各司其職,對物資需求進行收集、做好日發放計劃、去倉庫把需要的物資全部領回辦公室,然後打電話通知各單位來領取,下午發放防疫物資。工作量大而繁瑣,大家都希望能多領一些物資,但我們始終堅持原則,按計劃分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夏立權一邊整理桌面一邊說。他每天早早來到辦公室,身體力行,保持高度的責任感,確保各項防疫物資落實到位。

湖南常德:疫情防控戰中的“守護神”

(▲工作中的夏立權 胡淑珍攝)

“走,咱們去倉庫把今天要發放的防疫物資搬運過來……”,物資調配工作人員湯林峰吆喝著大家又開始搬運防疫物資了。這段時間以來,他們五人既當“戰鬥員”又當“搬運工”,一個人當兩個人用,肩扛手提,奮力做好物資調配工作。

2月25日,湯林峰上午累得不行,身體突感不適,中午他去醫院看了醫生、打完吊針,下午接著上班。春天多雨,倉庫距離物資調配小組辦公室較遠,湯林峰、謝霄、楊欽和魏章瑋常一起冒雨搬運、揮汗堆碼物資。截至2月底,物資調配組為幾百家市直單位(中央和省駐常單位)搬運和發放口罩、消毒物資(75%醫用酒精、84消毒液、二氧化氯、過氧乙酸溶液等)、防護用品(防護鏡、防護服、非接觸式電子體溫計等)等必要的防疫物資,給疫情防控和防疫“前線”提供了強大的物資保障。

“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到底,不獲全勝不收場。”平凡樸實的話語表達的是物資調配小組五位黨員的共同心聲。

貼心周到的“保障員”

餘亞純,常德市婦聯婦兒工委辦專職副主任。自大年初三接到通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工作組報到,她就紮根在綜合協調小組,默默當起了大家的“保障員”。

綜合協調小組事多且雜,她每天要負責多方聯絡和協調,接待諮詢、收發文件,辦理為各地海關出具通關證明、為運輸小組出具順利出行的公函和車輛通行證、為各醫藥公司出具各類代採代付的委託函、為每一筆捐贈物資出具捐贈收據等等各類手續……有時候幾件事情堆在一起,有些性子急躁的就衝她發脾氣,她總是面露微笑平心靜氣的解釋,抓緊時間把事情辦好。每天晚上等事情忙完,大家都走了,她還要留下來整理各類臺賬、記錄每日工作清單、與食堂協調第二天的食譜、擬寫辦公室需求的各類生活與工作物資採購計劃、對辦公室、電腦、桌椅乃至門把手都進行整體消毒,為大家精心營造潔淨、舒適的工作環境......因為連續多天連軸轉,導致她眩暈症發作,領導勸她回家休息,她卻只在辦公室沙發上躺了一會兒,便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湖南常德:疫情防控戰中的“守護神”

(▲工作中的餘亞純 左一 胡淑珍攝)

餘亞純說,儘管綜合協調小組的工作繁瑣,凌晨下班是常事,但沒有一個人說累,每個人都在默默付出。“誰不想在家陪伴老人和孩子?但疫情當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每天保持微笑和良好狀態,就是戰勝一切困難最好的武器。”溫婉秀麗的她柔聲說道。

暖心給力的紅十字會“勤務兵”

聶春成,常德市紅十字會備災救災培訓中心主任,中共黨員。“說實在的,沒想過克服什麼困難,因為我其實是在後方工作,不像那些衝鋒在前的醫護人員。對於我的本職工作,我沒有推脫的藉口和理由,唯有抓緊時間,搞好銜接,做好每一筆捐贈,把捐贈物資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接收到物資保障工作組來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最大的滿足。”採訪中聶春成這樣告訴記者。

湖南常德:疫情防控戰中的“守護神”

(▲工作中的聶春成 胡淑珍攝)

自2月1日起,聶春成因工作需要被抽調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工作組採購小組,協助做好物資採購的同時,負責境內外物資捐贈銜接(包括協同海關做好報關、清關工作)、接收以及發放工作。連日來,指揮部人來人往,每天需要去很多地方接觸不同的人,安全隱患多,家人難免擔心。但當家人瞭解了他的具體工作情況,也知曉指揮部裡的安全防護工作做得非常好之後,家人們表示積極支持並叮囑他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職責,對得起領導和同事的信任,認認真真把工作做好。

目前防疫情勢好轉,指揮部的工作也相對輕鬆了一些。聶春成說,“物資保障工作組的同志們一起齊心協力,為全市抗疫工作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大家都辛苦了。全市紅會系統的同志們在抗疫戰鬥中不懼困難危險,積極主動作為,為全市抗疫工作做出了非凡的貢獻,回應了社會各界對紅十字會的關注,展現了紅會人優良的精神風貌!戰鬥還沒有最終結束,絕不能有一絲一毫鬆懈。祝願常德防疫工作早日取得勝利,迴歸正常平安幸福的生活。”(通訊員 胡桂安 胡淑珍)

1、凡本網註明“人民交通雜誌”/人民交通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375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