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買保險,誰能告訴我買保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巾幗鬚眉yu


根據我自己為了買保險做的研究筆記,總結簡化的要點:

1.家庭裡誰賺錢多,優先給誰買,接下來才是老人,然後是小孩

2.大坑,一定一定要注意看“健康告知”,務必務必務必,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你曾經看過病,在藥店開過藥,體檢過,如果涉及到其中一些疾病,雖然不是啥大病,但是可能也不符合健康告知,那買了保險,到時候理賠很可能賠不到!

3.要搞清楚 保什麼 和 不保什麼,免責聲明 注意看!!!比如有的保險,騎電單車發生事故免責不賠,有的沒標註這種情況免責那就是可以賠的,所以一定要看!

4.續保條件,尤其是健康險,儘量是買保證續保的,也就是當年生病理賠了,次年還可以繼續買繼續賠的那種,不然賠了一年,還沒治好的話,在其他家保險公司也買不了那就困難了。

5.價錢 。最後看看相同條件下,哪個便宜買哪個,其實差距挺大的,如果你對比過後,大到你不敢相信。當然還有些小竅門可以更加省錢,不便多說,想了解的,私信告訴你


葫蘆君的投資理財筆記


保險小白應該怎麼看條款?四個點和兩個期限很重要

一、看4個保險責任點

拿到保險合同,首先要看保險責任,需要逐條理解這份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1、 “等待期、是否分組賠付、輕症保額”這三項需要重點關注。

例如,等待期是90天還是180天?重症、輕症是分組還是不分組賠付?輕症的保額佔基本保額的20%或30%?

2、重疾保險金給付後,是否還承擔輕症保險責任?

部分產品在重疾保險金給付後,發生無關聯性的輕症,仍然會給付;但也有產品在重疾保險金給付後,輕症就不再賠償。

3、重疾、身故是否共享保額?

大多數重疾保險、或是附加提前給付重疾的終身壽險,重疾和身故保險金是共享的,只理賠其中一項責任;也有保險產品在重疾保險賠付後,仍然承擔身故責任,此類產品保費自然也會高很多。

4、責任免除條款有哪些?

責任免除條款有多重要呢?監管機構要求各保險公司必須在合同中將責任免除條款加黑重點提示,否則該條條款無效。由此可見,保險合同中需要再三確認責任免除條款。

但是也不要緊張這是什麼霸王條款。責任免除的事項通常是小概率的事件,例如被保人被故意傷害,吸毒,犯罪,2年內自殺等到。但是也有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件,例如酒駕、先天畸形、遺傳疾病(非家族病史)等。

二、學會看“兩個期”——猶豫期和寬限期

1、猶豫期,是保險公司賦予投保人的一項“反悔”權利。

在猶豫期內,如果投保人對於自己已買的保險需求不滿意,可以提出退保,並不承擔任何損失。根據產品不同,有10天、15天、20天等不同的猶豫期,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猶豫期不是指工作日,而是自然天數,包括節假日,因此千萬不要因為理解偏差錯過猶豫期。

2、寬限期,忘記繳費保險合同也不會馬上失效。

我們購買保險合同通常是長期合同,長達10年、20年不等,每年繳費日或許並不是那麼容易記住,因此寬限期的作用就是當我們忘記繳費時,保險合同也不會立馬失效。

國內寬限期一般是“次日零時起60天內”。

3、中止合同以後,還可以“恢復”嗎?

投保人在合同終止後的兩年內,可以提出保險合同復效。

除了補繳兩年內所欠的費用以外,同時需要支付相關利息,並且重新進行健康告知,根據最新的身體情況核算保費,同時也存在著被拒保的風險。因此在寬限期內及時繳費更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保險問一問


買保險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看保障責任,事關能保障哪些內容,最後能理賠到多少錢;

二看健康告知,健康告知可以說是保險產品的購買條件,符合了健康告知才能購買,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而直接購買的話,最後是有可能會被拒賠的;

三看免責條款,記錄在免責條款中的內容保險公司是不保障的,所以買之前一定要看清,如果有自己比較介意的內容,那就不要買,不過一般都有統一的行業規定。

一、看保障責任

保障責任就是保險產品會保障哪些責任,一定要看清,很多人稀裡糊塗地買了保險,但是不知道買的產品有哪些保障,這個顯然是不好的。我們要去了解保障責任,看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是不是跟買過產品的保障責任有重疊。在保障責任中與消費者利益直接相關的有這麼幾個專業詞,這裡具體給大家解釋下。

1.保額

2.報銷範圍和報銷比例

3.免賠額

4.等待期

特別說明一下等待期,不同險種的等待期不同,一般情況如下:

重疾險:等待期一般都在 90-180 天之間,不同公司對等待期出險的態度不同;

醫療險:等待期基本都是 30 天,如果等待期出險是免責的

定期壽險:定期壽險目前有 90-180 天的等待期,如果這個時間內疾病身故是無法獲得賠償的,由於意外導致的身故不受限制

二、看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指保險公司給你一份表單,讓消費者結合自身具體情況來看符不符合投保要求。

健康告知相當於保險產品的購買條件,符合健康告知內容才可以投保;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就算投保出險了保險公司也不會賠償。所以面對健康告知,大家一定要認真核對。

關於健康告知裡內容的確認,需要遵守“最大誠信原則”和“如實告知”。也就是說,對於健康告知的內容,任何的刻意隱瞞都有可能成為今後保險公司拒賠的把柄。

三、看免責條款

免責條款中記錄的是保險公司不賠償的情形,一般免責條款會出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1.責任免除部分

2.疾病定義中的免賠責任

每一項都要仔細閱讀,不懂的可問業務員,多諮詢幾家公司,做做對比,還有就是儘量選擇大一點的公司



何珗笙


記住這幾句話就知道了

社會保障眾所周知,商業保障體系又分為,意外小磕小碰需要意外險,意外比較嚴重需要住院用意外醫療,意外或疾病比較嚴重需要住院醫療,這三類都是消費型,也叫善人型,重疾很嚴重費用比較高,需要購買重疾險,重疾險是是確診給付型,這四類是在年收入十萬以內購買的。

子女教育費用比較高,因此我們需要教育金險,年輕準備年老,因此我們需要養老險,有點閒錢可以購買理財險,這三類又叫安全保值型,又叫做懶人型,是年收入十萬以上配置的。


太保陳先生


1.弄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不要被代理人引導偏了。比如是為了生病後補貼還是身故後給家人留一筆資金亦或是其他。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險種。

2.儘量購買消費型保險。性價比最高,資金佔用少,既有保障,又能兼顧資金靈活性。

3.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最終理賠是按條款來解釋的,而不是靠銷售時的口述。或者代理人解釋條款時,錄製視頻,作為將來證據使用。

4.如實告知。不然要理賠時,會給你找很多麻煩。

保險要越早買越好。


財富管理者


每個人在選擇保險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側重點,但選擇保險真正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呢?是衝著保險公司所謂的大品牌嗎?是衝著銷售人員的小恩小惠嗎?絕對不是。買保險的核心就在於——【白紙黑字的合同條款】,究竟能為我帶來怎樣的保障利益,對我而言到底是不是性價比最高的產品,健康告知是否告知。尤其是動輒交費幾十年的保險產品,就整個保險行業而言,各家公司的差異其實非常巨大。請記住一個詞——貨比三家。


繼東保險工作室


很多朋友在買保險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總結了10點,供大家參考!

一、別一直等等等

您可以等有錢了,等孩子畢業了,等負擔小了,但意外和疾病會等嗎?

尤其重要的是,一旦不好的事情發生,您會因為沒錢而拖累孩子、愛人和爸媽!您會因為沒有足夠的保障而使家人的日子更加艱難!房貸要還、日子還要過……

為什麼有“不論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把保險買上,畢竟保50萬比掙50萬容易得多!”這句話?就是因為保險在風險槓桿的作用下,能以一當十、以一當百!

二、別僅僅計較收益

“保險姓保”,保險不是儲蓄,不是理財,它主要的作用是風險保障!而能算出來的那絕不叫風險!

所以別拿保險跟其它理財產品比收益!保險能做的,它們任何一個都做不了!同樣1萬元,誰能保證只要剛存1年,一旦發生重大疾病就給你50萬?只有重疾險能!同樣的千把塊,誰能保證不管疾病還是意外導致的不幸身故,都能給您家人100萬?只有定期壽險能!

三、別隻道聽途說

別人說保險不好,是“騙人”的,可是如果病了或者發生意外了,急需30萬,誰能給您而且不用還?

假如您每年給他1萬元,他能否保證:

1、萬一哪天大病,必須第一時間拿出50萬給你看病;

2、萬一哪天發生意外了,必須負責由此產生的醫療開銷及後果;

3、萬一哪天不幸身故了,必須一次性給您的家人100萬,作為父母的養老錢、子女的教育金以及償還房貸等;

4、如果一切安好,無病無災到了60歲,必須每月給你指定金額的養老錢,直至安然終老,不拖累任何一個子女!

四、別信口頭承諾

誰誰說這款保險產品收益特別高,但您看保險合同了嗎?白紙黑字寫出來的才是真實的!

所以,作為消費者,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每一份保險合同,對自己負責!

五、別張嘴要返傭

給您返傭的人絕對不是優秀的保險從業人員,找他您放心嗎?而且那是違法的!

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保險法》第一百一十六條和第一百三十一條明令禁止,一經發現被查實,輕則罰款,重則行業禁入。而您的保單就成了孤兒單,很可能因為對接不暢、斷繳保費等情況,合同失效,您貪圖的是幾千塊的返傭,損失的可能就是幾十甚至上百萬的理賠金!

六、別僅僅計較過高保額,不做保費規劃

買多少保額的保險要看收支情況、家庭責任、保障缺口等綜合而定!刻意要求過高的保額,不做保費規劃很可能會影響生活質量甚至交不上保費而退保!

要知道,一般來說,長期保險的繳費時間一般會長達10年、20年甚至30年,而且這是一個不能間斷的過程。所以買多少保額的保險一定要根據自己目前的收支情況及未來的收入預期而定,一般而言,每年的保費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10%--15%即可。

七、別束之高閣

有些朋友買了保險直接放一邊,甚至忘記繳納保費,導致保單失效!

買了保險後,不能將其“放著不管”,一定要記得定期繳費!確保與保險公司綁定的卡有充足的餘額!要每年定期拿出來檢視一下保單條款的各項內容,例如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個人信息是否變化;自己的家庭地址、聯繫方式是否變化等。保持與保險公司聯絡方式的暢通,如果發現保單已經失效,應及時去保險公司辦理保單復效,確保恢復效力,享有保險的保障。

對於家中購買了不止一張保單的朋友,建議製作一張“保險一覽表”,列明每張保單的繳費時間、投保人、受益人、保障利益、保險收益領取時間、繳費賬戶、相關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保險顧問的電話等重要信息,這樣下一年再為保單做“年檢”時就可以一目瞭然。

八、別一成不變

買什麼險種,買多少保額,一定要根據個人及家庭實際情況而變!不同人生階段收支不同、責任不同!

保險的根本功能在於保障,其作用在於當風險來臨的時候,彌補家庭的經濟損失,維持原有生活品質。例如,當家中添了小孩,可以考慮為新生兒添加保障,如果家中增加了買房買車的貸款,也需要考慮增加相應保額轉嫁風險,特別是要確保保額能夠體現家庭支柱的生命價值和家庭責任。

九、別盲目退保

1、沒了保障(這條很重要);

2、會損失錢(保險公司不是退給您保費,而是退現金價值);

3、即便再投保一般也會被提高保費、再次體檢甚至被拒保!

當然,如果因為經濟壓力所迫而考慮退保,可嘗試以下途徑,即可緩解經濟壓力,又能保持保單效力:合理利用保單寬限期及復效期;預先勾選自動墊交保險費條款;選擇減保或減額繳清保費;質押保單進行貸款。

十、別錯過報案時機

出險一定記得第一時間報案,對於理賠非常必要!分紅險要記得滿期時間,別讓自己的錢睡大覺!

《保險法》第二十一條 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後,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及時通知,致使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難以確定的,保險人對無法確定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保險人通過其他途徑已經及時知道或者應當及時知道保險事故發生的除外。

綜上,為大家講解了買保險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大家在買保險時一定要規避這些問題。


最好保


我是韓箴言,大學學習保險專業,畢業後,整整13年一直從事保險行業,做過保險培訓講師和保險銷售,以下是我的經驗積累。分享給您,希望可以幫到您!

購買保險的注意事項:

一、購買前,要了解保險的科學配置原則

1、家庭成員配置保險的順序:先給家庭經濟支柱買,再給配偶、孩子、老人買。

2、不同保險類型的配置順序:優先配置意外、重疾和醫療這些保障型的保險,再配置教育金、養老金等理財型的保險、最後再通過保險做資產傳承、稅務籌劃、資產保全等規劃。

3、 不同保險類型的保額配置建議

1)意外險:家庭經濟支柱最少配置保額為10倍的年收入,以此代替將來若遭遇意外風險後的收入。也就是常說的,保險不能代替一個人的丈夫,但可以代替丈夫的收入。

2)重疾險:重疾一般治療費用平均為30萬—50萬,建議重疾險最少配置30萬,但重疾的開銷不但包括治療費用、還包括後續的康復費用、收入損失等。重疾險主要作為收入損失的補償,建議保額為5-10倍的年收入。一般的重疾險是確診或者達到一定手術標準就提前給付的,也就是有病保病,無病可做養老補充,將來保費隨著時間的推移是會返還且增值的。如果資金稍欠缺,也可以通過配置消費型的重疾來規劃。

3) 醫療險:建議配置可報銷的百萬醫療險+定額給付型的住院津貼險。可以實現:住院費用有報銷、住院每天有津貼,彌補醫療費用支出和誤工損失。

4) 理財型保險:建議在配置以上健康類保險的基礎上,資金充裕的基礎上配置理財型保險,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支付保費,以不影響自己的正常品質生活為宜。總體家庭保費佔比見以下建議。

4、 家庭保費佔家庭年收入佔比:建議佔比在10%-15%最合適,最好不要超過20%。

 

二、買保險的注意事項

1) 要如實告知自身的健康情況,如果刻意隱瞞的話,投保後兩年內理賠時有可能不賠,甚至連保費都不會退。兩年後理賠也會比較麻煩,所以一定遵循最大誠信原則,要如實告知。

2) 要了解所買保險的內容,我們除了聽保險銷售人員講的以外,還要把條款看一遍,因為保險一切以合同條款為準。首先看保障責任和除外責任:也就哪些保,哪些不保。還有產品是消費型的還是返還型的,產品什麼時候到期、啥時候領錢,什麼時候領分紅,怎麼領錢等。另外還要注意保單的一些權益,把比如是否有保單貸款功能、自動墊交保費功能、分紅型保險的分紅說明、“年金+萬能險(萬能賬戶)”組合計劃的聯動規則、費用扣取的規則、追加領取的規則、投連險的賬戶設置、費用扣取、投資版塊等等

3) 保單生效後的保全變更權益:好多人買了保險後,就把合同放在角落裡束之高閣了,時間長了,自己買的是什麼保險、保什麼都忘記了,更別說以後搬家換地址、電話號碼改變、受益人改變,甚至有的人要續期繳費時,發現竟然忘記是什麼時候要交費、繳費綁定的是哪個銀行卡了,這樣很容易引起保險中止甚至失效,如果真的出現事故理賠的話,可能就理賠不了了。所以,我們要做一個保險後續的備忘錄,把繳費時填寫的資料都保留好,包括:每年所繳保費(有的消費型產品每年繳費是不一樣的)、扣款銀行及卡號、家庭地址、手機號、身份證的有效期、如實告知的事項、受益人這一欄裡,是指定受益人還是法定受益人、如果是指定受益人,那麼受益人的受益順序和受益比例、在保費是否墊交一欄上,選定的是墊交還是不墊交;以上這些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這些都是可以隨時變更的,比如手機號改了,就要及時通知保險公司更改,這樣以後繳費時或者保險公司有重要事項時,就會聯繫到我們。

4) 理賠的注意事項:理賠時的注意事項都會寫在合同上,比如滿期如何領錢、帶什麼資料、是在線上領還是線下保險公司的櫃檯領;出現重疾、者意外、身故時,該如何報案、準備什麼資料、有哪些流程等。另外還要注意醫院的選擇,要看條款規定的是什麼類型的醫院,比如有些保險公司規定的是二級或以上的醫院,有些是二級或以上的公立醫院,這些都要先看條款再做一些醫院的選擇,以免住院後,不符合住院的標準,保險公司不賠。

5) 一定要選擇靠譜資深的保險銷售人員:首先他/她一定有職業責任感和職業操守,對這個行業是熱愛、有原則並且是長期堅守的,而且是站在客戶的角度上給出專業的保險需求分析和保障方案的建議。現在很多人對保險有意見,其實是被一些沒有職業操守和原則的保險銷售人員給影響的。沒有不好的保險,只是有些保險銷售人員把保險賣給了不適合的人!或者是沒有按照保險的科學配置原則去銷售!比如一上來就給客戶推薦理財型的保險,結果客戶出現大病或者意外沒有理賠,導致客戶對保險很失望,覺得是騙人的。所以選擇靠譜的銷售人員特別重要,還有一點是,如果人選對了,將來自己的保單後續的所有服務包括後續繳費、變更一些資料、理賠的注意事項、選擇醫院、報案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韓箴言


1.核對好個人基本信息:

大家在投保的時候一定要核對清楚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等,因為這些基本信息如果出現錯誤的話,是會影響到之後的服務的,很可能還會對理賠造成影響。

2.看清楚保險條款:

保險條款是相當重要的,它事關你購買的那份保險的保障範圍、責任,以及免責部分、理賠注意事項等等。所以大家在買保險的時候就一定要把保險條款從頭到尾仔細地查看一遍。如果有哪些地方存疑的話,也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繫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詢問清楚。

2. 健康告知不能隱瞞:

人們在投保人壽保險、健康保險的時候往往是需要進行健康告知的,而如果你在進行健康告知的時候有所隱瞞的話,一旦之後被保險公司查到,保險公司就可能會以此為由拒絕你的理賠申請。

3.核對好繳費日期、方式、保險期限:

大家在買保險時還要弄清楚繳費的日期、方式,以避免自己錯過了繳費日期,導致保單受到影響。還要記住保險期限,以免保單失效了自己還不知道。


重口八卦談


買保險大家都會糾結選哪種產品,怎麼買划算。其實沒有必要,保險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又分保障類保險和資產隔離類保險。

一般我們的第一份商業保險都是保障類的,這幾面就是三大項,意外,醫療和重疾。具體怎麼選產品,你只需要找一個靠譜的代理人,讓他根據你的家庭情況,收入情況來做合適的產品組合就好了。哪種是靠譜的人呢?怎麼選呢?舉個例子,就好比去健身房請私教一樣,練的最壯的肯定不會太差。拿過各種比賽獎牌的一定比沒有的要好。

所以選代理人也是一樣的,看他的工作年限,越長的不能說最專業,至少不會過了半年找不到人了。要麼看職級,職級越高的說明他在這個行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不會過段時間就不幹了。或者看榮譽,看他拿了哪些保險行業的榮譽。說明他的收入高等等。這些都是衡量這個人是不是把保險當成終身事業的一個衡量指標哈。

選擇靠譜的人還有一個好處是在於現在保險行業都是代理人制度,即便保險公司給你理賠100萬也不會影響代理人的收入,而且賠的好賠的快你還會給他介紹客戶對吧。所以承保後你們就是在同一戰線的,在將來辦理理賠的時候他一定會積極的幫助你辦理所有的手續。你只需要給他打個電話就行了,包括病歷的填寫都需要提前告知他。

至於產品,還有公司,反倒不是你最需要去關注的,當然,儘量選大公司,市場份額高的公司。即便他們被罵的很慘,但是你想想四大行被罵的慘還是不知名的小銀行?一個公司客戶基數都沒有幾個,自然也就不會有多少人去罵了。因為大公司在理賠的時候效率會很高,可賠可不賠的都會賠付。前提是你的健康狀況是如實告知了的,即便有健康異常,只要根據要求提交資料通過了保險公司的核保,只要承保就不用擔心了。

醫療險是按照收入損失補償原則來報銷的,管的是住院期間內產生的所有直接醫療費用,包括床位費,材料費,手術費,藥品費等等。買一份即可,除非你覺得這一份還不夠硬剛醫療費,你可以再買一份,反正總的報銷費用不超過所有醫療險的總和為準。重疾管的是出院以後的康復費用,買10萬的保額還是500萬根據你的收入情況而定。重疾不管保險責任怎麼寫,就三種情況,1治好(大病),2治不太好(失能),3治不好掛了(身故)。你把這3點看明白就明白重疾的意義了。意外就很好理解了,把生前未盡完的責任延續給生著的家人。

受益人可以分為多重多順序領取,有配偶子女一般設置三重受益順序。

最後,一定不要為了買保險而買,陷入無盡的產品比較的糾結中,一定要把觀念聽明白了再買。

寥寥數語,道盡保險天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