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笔记32


传习录 上卷[四一]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 ,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释:

①集义: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朱熹《孟子集注》

②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

解:

陆澄问先生,有人晚上怕鬼怎么办?我估计这人应该就是陆澄自己,中国人往往讲自己的时候,喜欢说我一个朋友怎么样怎么样,其实就是在说自己的意思。

先生回答说,鬼有什么好怕的,你怕鬼主要是因为你心虚,心不虚你怕什么鬼呀?

“集义”,“义”者,“宜”也,合适,适宜称之为义,朱熹说:“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於义也。” “集义”就是事事都合适,适宜。不能“集义”导致了“必有所慊”,“慊”在这里是不足的意思,心里不足自然就是心虚了。不能“集义”,就是平日的言行举动等等,还是有不够妥当的地方。

[语音]

先生接着说,如果你平常的行为暗合于神明,自然就没有怕的意思了。“神明”这里不是指具体的那位神仙,而是指“正气”的意思。心有正气,一身浩然正气,还有什么怕的呢?自然是“虽万千人吾往矣”。

先生的一个弟子马明衡,后来做了御史。这个时候说:“先生,你说的虽然很有道理。比较正直,做事有原则的鬼,自然不用害怕,如果碰到做事没原则,不按套路出牌的邪鬼,心里还是会怕怕的”。

[语音]

先生说,邪鬼岂能迷正人,你害怕是因为心虚,心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只要心有瑕疵,鬼就会从这些瑕疵跑进来。好色好货好名这些私欲,有什么就会吸引什么邪鬼,好色的人自然会被色鬼迷;贪财的人自然会被财鬼迷;容易发怒的人自然会被怒鬼迷。

修心性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心有恐惧的时候,心里会刻意想把害怕这种感觉压下去,但结果会因为过于关注,心里害怕的感觉往往被放大,越害怕越会被恐惧控制,越会大脑短路、智商离线。

相反,有些人怕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会想,豁出去了,顶多就是死了,怕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样放下了,不去关注心中的恐惧,反而就不被恐惧所影响了。

道理有点像失眠,越是对自己说要睡觉要睡觉,盯着睡觉这个事情反复琢磨,越是睡不着。放下了,很可能很快就睡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