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到发紫的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现在少有提及?

情棋书画


不仅仅是庞中华先生少有人提及,当年那些叱咤硬笔书坛的名家,诸如顾仲安、刘惠浦、任平等人都渐渐被人遗忘了。换句话说,硬笔书法的热潮早已是昨日黄花,曾经备受推崇的硬笔书法家们自然也就风光不再了。

当然,如果是硬笔书法爱好者,稍微了解一下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很容易就会熟知庞中华的名字。毕竟,这可是当年的“硬笔书法第一人”。

如果说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水准能够引领硬笔书坛,估计有太多人都会表示不服气。就传统书法功底和艺术底蕴而言,王正良、任平、谢非墨等浙江系硬笔书法家都明显比庞中华先生更有底气。更别说赵彦良、崔学路等人原本就具备相当扎实的毛笔书法功底。在这方面,庞中华先生的确是要逊色的,他的硬笔书法注重规范、美观,实用之外的艺术高度值得商榷。

有一点是不容被抹杀的,庞中华先生推动了硬笔书法教育的迅速普及。当年无数硬笔书法爱好者都受到了庞中华先生的影响,就这一点来说,庞中华先生在硬笔书坛的地位几乎无人可与之比肩。

惊龙轩刚刚上中学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庞中华先生的钢笔字帖,从此开始了学习硬笔书法的旅程。不久之后,具备了一定的书法功底,欣赏水平也得到一些提高,陆续接触到王正良、骆恒光等其他书家的字帖之后,才发现天外有天。

当时就有一种说法,庞中华先生的字容易上手、容易出效果,入门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庞中华先生的字不宜久练,不然会积习难改,很难更进一步。现在想来,这种说法还是颇有些道理的。

还在关注硬笔书法的朋友应该知道,庞中华先生当年发起成立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依然存在。可惜的是,现在主要从事工作就是组织一些毫无公信力的比赛,印发大量的各种名目的证书,其目的大家心知肚明。这样名存实亡的组织,对于推动硬笔书法的发展已经是毫无意义。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硬笔书法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实用性,曾经风光一时的硬笔书法家们被时代淘汰也是大势所趋。一大批硬笔书法家都放弃了硬笔书法的道路,少数具备传统书法功底的硬笔书法名家也转向了毛笔书法的研习和创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客观地说,庞中华先生的毛笔书法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的,以他在硬笔书坛的地位,要想放下身段重新开始也的确更难一些。

时间悄然流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庞中华先生的名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还能对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感到亲切和熟悉了人,大多都是资深的硬笔书法爱好者了。

庞中华先生淡出书坛,与他的书法水准无关,完全是时代发展到必然结果。当今仍活跃在书法教育领域的田英章先生,当年同样是硬笔书法名家。但是田英章先生显然更懂得如何适应潮流,在硬笔书法领域遇到瓶颈时,还能用“田楷”在毛笔书法教育领域如鱼得水。

同样都是坚持规范美观、迎合大众审美习惯的书风,同样都是书法教育方面的佼佼者,田英章先生名气尚存,而庞中华先生沦为路人,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


惊龙轩


庞中华,写书法之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地质勘探队员。但是这个勘探队员不一样。他喜欢书法。

为了书法,他放弃了很多。喝酒、聊天、打牌这些通通跟他无关。他把自己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忘乎所以。

为了书法,他屡遭碰壁也在所不惜。

不好的大不了推倒重来。拒绝我的,我也不会放弃。

庞中华的坚持和执着感动了苍天。幸运之神眷顾了他。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看到他的书稿后,对其赞赏有加,不但为其写续,还积极的为其联系出版社,商讨出版事宜。

就这样,因为大师的介入,冰封的僵局一下被打破,从此势如破竹。

电视上庞中华的书法讲座风生水起。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开始大篇幅的报道他的书法事迹。

书店里,他的书法字帖被抢购一空。

一下子,大街小巷都在热议那个操着川普,会写字的地质勘探队的青年传奇故事。

庞中华就这么火了,红了。

-2-

花无百日红,一枝独秀面临春色满园。

庞中华火了之后,顾仲安、田英章、钱佩云等一批优秀的书法青年也开始涌现出来。

庞中华的一枝独秀,开始面临春色满园的局面了。

再好的菜天天吃也有腻的时候。当大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的时候,其他青年书家的出现无疑为这种审美疲劳打上了一支兴奋剂。

渐渐的庞体的受众群开始分流了。大众在分流的过程中,在接触书法新体的时候,慢慢的发现原来还有比庞体好学、好看的字体。于是大众开始由原来的摸索、实验最后到了离不开的地步了。

-3-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时势造英雄,谁都有机会登上顶峰。

机遇来了,母猪都会上树。红没什么,难得的是红一辈子。

庞中华的红除了自身的努力、机遇的垂青、市场的运作之外别无他处。

现在的书法名人、红人,除了沾网络媒体的优势之外,跟庞差别不大。

庞中华、庞体渐渐的开始离开了大众视线,成了时代的弃儿。那么,现在的这些书法明星书法红人呢?用不了多少年,也一样。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毛主席说别喊万岁,一个人怎么能活一万岁呢!



穆若淸风


为了书法,他抛弃了很多。喝酒、聊天、打牌这些通通跟他无关。他把自己沉浸在书法的国际里,忘乎所以。

欠好的大不了推倒重来。拒绝我的,我也不会抛弃。

就这样,因为大师的介入,冰封的僵局一下被打破,从此势不可当。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开端大篇幅的报导他的书法业绩。

一会儿,街头巷尾都在热议那个操着川普,会写字的地质勘探队的青年传奇故事。

-2-

庞中华火了之后,顾仲安、田英章、钱佩云等一批优秀的书法青年也开端涌现出来。

再好的菜天天吃也有腻的时分。当群众开端呈现审美疲劳的时分,其他青年书家的呈现无疑为这种审美疲劳打上了一支兴奋剂。

-3-

时势造英雄,谁都有时机登上顶峰。

庞中华的红除了本身的尽力、机会的垂青、市场的运作之外别无他处。

庞中华、庞体渐渐的开端离开了群众视线,成了年代的弃儿。那么,现在的这些书法明星书法红人呢?用不了多少年,也一样。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则。

孟南937承传民族文化


历经文革的冲击,传统文化传承受到伤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了传统文化,书法发展迎来了新时代。在书法得以复兴之际,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庞中华先生硬笔书法在这个特别的时间里,之所以享誉海内外,一方面是他对硬笔书法的痴迷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时代造就了他的成功。其硬笔书法曾经受到大家十分喜欢,对硬笔书法做出不凡贡献的他,为什么如今却少有人提及呢?我们可从书法发展的规律中探究其中原由。

一是硬笔书法是新生事物,缺少传统毛笔的根基。在极短的时间内得以迅速普及,而随着科技创新,硬笔字的实用功能迅速减退;

二是失去实用价值的硬笔字,对于硬笔书法热也逐渐降温,曾经红极一时的“庞体”自然受到影响;

三是“庞体”属于楷体,或行楷之间体,书风个性鲜明,不失硬笔书法风骨和美感,但书写性不够强,不如行书或行草体通俗,书写性更强。例如黄若舟先生的快写钢笔字,之今依然非常受欢迎。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硬笔书法的局限性,同时也给硬笔书法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考。硬笔书法要在传统书法、以毛笔书法为主的世界里爭有一席之地,既要坚持适合硬笔字的特性,也要顺应人们的书写性。





如石书艺


为什么红到发紫的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现在少有提及?


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打字替代了写字,使得很多人对字的美观不甚在意,另外一方面则是书法界对庞中华的质疑让很多人开始对他的字不再那么信赖。

现在对于庞中华的字的看法普遍是:这字的确很好看,但是他的字在许多学过书法的人眼里就仅限于好看,称不上“书法”。

书法,书法,不仅要有书(即书写),还要有法(即法度、章法),庞中华的字虽然好看,但是缺少书法严密的规则体系(笔画、间架结构等),这就相当于一个做菜非常好吃的饭店老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厨艺高手,但是对于专业大厨来说他做的饭菜少了很多应有的步骤,在色、香、味等各个方面都有所缺失。


书法大家的字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各个书法大家的楷书作品:






上面四幅字是颜柳欧赵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几幅字虽然风格不同,但是它内部的规则是相同的,比如起笔和收笔,转角处的顿笔等都是依照一定规则来的。


庞中华的字


但是庞中华的楷书就很明显缺失了这些规则,当然了,很多人诟病庞中华的并不是他的书法体系不够严密,而是漂亮有余,灵动不足,缺少变化(他的字太一板一眼,横竖、大小等都显得过于均衡,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书法是非常讲究变化的)。



田英章的字


写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认为软笔字跟硬笔字对比很不公平,那么就拿田英章的硬笔贴跟庞中华的硬笔贴进行一下对比:



看完田英章的硬笔,再看看上面几位大家和庞中华的字是不是很明显了呢?田英章的字一眼就能看出跟上面几位大家是处在同一书法体系下的,而庞中华的与他们明显不同,自成体系。

时代造就的书法英雄

庞中华成名时,中国的硬笔书法还在起步阶段,现在硬笔书法已经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并且还受到了机器打字的冲击。

在硬笔书法体系越发成熟的今天,庞中华的硬笔书法跟传统书法的区别使得他的字带来的惊艳没有办法接受时间的考验这是必然的结果。

不得不承认庞中华的字的确不错,方正、规整,但是看久了容易审美疲劳。

好看的字和耐看的字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好看的字是第一眼美女,但是你跟美女熟识后不一定还会有第一眼时的惊艳,耐看的字是耐看型美女,也许在你不了解她时你体会不到她的美,可越熟识你就越能发现她的惊艳之处。

庞中华的成功是时代造就的,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就连后来比他更受推崇的田英章都无法达到当年庞中华的火爆程度,更何况是庞中华自己呢?

但是无论怎样,我相信喜欢书法的人即使不喜欢他的字,也会知道曾经有个叫“庞中华”的人引领过一个属于他的书法时代。


阿肖自习室


说起庞中华也算是我硬笔书法的启蒙者了,我是七零后,上小学的时候字很差,老师老是批评我,上初一暑假的时候老师让练毛笔字,从那开始正式学习书法。硬笔书法一开始学的就是庞中华老师的字帖,那个时候庞中华真的可以说是红到发紫。而现在为何鲜有人提及了呢?很简单的道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无千日好,花无白日红,长江后浪推前浪吗!

庞中华为何会红到发紫

当初庞中华能红那么厉害,主要有两点:

  1. 时代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文化事业需要发展,需要一个榜样来带动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发展。庞中华是在文革期间一直坚持练字,他是地质工作,常年在野外帐篷里练字,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但他能坚持下来并且学有所成,这一点就很值得当时的年青人来学习。

  2. 庞中华的字简单易学:庞中华从一开始就是练钢笔字的,不像很多后来的硬笔书法家都是从毛笔转过来的。所以,庞中华的字更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容易学习普及。

因为以上两点原因,庞中华当时被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一下子红遍大江南北。

为何后来少有提及了?

前面我们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钢笔书法得到普及之后,大家对钢笔书法的审美需求也提升了。当时85年的那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全国参见的有一百万之众,可见当时的钢笔书法影响力有多大。

于是很多原来在毛笔书法领域的人也转到了硬笔书法领域,毕竟毛笔书法要混出个名堂是很不容易的,高手太多。而当时钢笔书法刚刚开始普及,人数虽然很多,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很高水平的并不是很多。

于是那些有着传统书法功底的人,转过身来来练习硬笔书法,一下子就把硬笔书法带到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上了,例如田英章、王正良、曹宝麟、顾仲安、吴玉生、江鸟等等。庞中华是先学钢笔字再转书法的,而这些人本身就具备了几十年的传统书法功底,再转硬笔,当然艺术性比较高了。

再加上当时85年的那次活动之后,硬笔书法的普及推广的也厉害,高手自然是越来越多了。因此这个时候庞中华的钢笔字也就没那么显眼了,这其实也很正常。再加上庞中华老师后来岁数也慢慢大了,靠着前期的各种出版作品已经收入颇丰了,自然没必要再出来了。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时代造就。










羲易


菜不在精适口为珍,书不在多学用便佳。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还是影响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激发了书写者规范钢笔字的积极性,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范例。


尊古纳今


硬笔是用来普及书法的,让您的字不至于那么惨,而想做书法家还得毛笔才行。


哈哈陈91


对硬笔书法普及的确做了贡献……书法一般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