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最近迷上了《大染坊》。

同樣的一部劇,不同的年紀看,感受也會不一樣。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重看了這部18年前的電視劇,它依舊令人著迷,我也因為年歲的增長,看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小細節。

這些細節可能已經被人說過無數遍了,但我還是想把它形成文字,就是單純得想寫點兒什麼,能和同樣喜歡《大染坊》的讀者神交一番,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我準備將其寫成一個系列的文章,這是第一篇,主題就定為:為了不要飯,小六子耍了多少小心思!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話不多說,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大染坊》的故事情節。

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的山東周村,六子是一個小叫花,在臘八晚上差點被大雪凍死。

第二天,昏倒的陳六子被通和染坊的周掌櫃抱回家裡。

後來,得益於六子的勤奮,通和成為周村最大的染坊,人們都羨慕周掌櫃撿回一個這麼好的夥計。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可問題是,陳六子真的是周掌櫃撿來的嗎?

這段故事原著中有,導演可能拍了,為了讓劇情更緊湊,所以剪輯掉了。

原本的劇情應該是這樣的;

臘八晚上的雪太大,六子為了不被凍死,在街上不停地走來走去。

到了早上,六子實在走不動了,一個染坊一個染坊地看,最後在通和染坊門口停住了腳步。

為什麼是通和染坊?

答案在劇中有體現,周掌櫃是個善人,之前收養過一個可憐的孩子,就是柱子。

六子整日在周村討飯為生,哪兒家人善良,最有可能收留他,這點兒還是清楚的。

經過臘八的大雪,他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了,想找個地方安頓,也想幹一番事業。

這就是六子的志氣,他不相信自己會要一輩子飯,可他在周村無依無靠,唯一對他好的鎖子叔還是個打雜的,不動點小心思永遠出不來頭。

所以六子坐在了通和門口,演了這麼一出苦肉計,他聽到院子裡有動靜,趕忙假裝昏倒。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周掌櫃把六子抱到床上,六子太累了,不知不覺睡著了。

後來,六子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磕頭喊爹孃,希望周掌櫃一家能收留自己。

目的非常明確。

周掌櫃一家的反應也說明六子選擇的沒錯。

周掌櫃很猶豫,周太太看到這個可憐的孩子偷偷抹眼淚,采芹看到六子很開心。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最後,六子留在了周家,一來他很機靈,周掌櫃喜歡;二來把剛救活的六子再趕出去,是一件造孽的事兒。

留在周家,只是六子計劃的一部分,學一門手藝,做一番事業,是六子接下來要做的。

通和的劉師傅是個手藝人,從後期六子所掌握的技能水準來看,這個劉師傅水平還算可以,但就是心眼兒壞,譜兒太大。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作為東家,周掌櫃一家人還在吃窩窩頭,可劉師傅頓頓白麵,初一十五還得喝上兩口。

兩個小細節。

臘八這天,周掌櫃一家捨不得吃餃子,但是特意給劉師傅包了18個。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餃子煮好了,周掌櫃想給采芹留5個,周太太說劉師傅去廚房了,拿眼睛數過餃子,數目對不上怕劉師傅不依。

周掌櫃說讓采芹去送餃子吧。

周太太急了,讓采芹沒事兒別去染坊,柱子不在的時候更不能去。

兩個細節,劉師傅擺譜兒和好色呈現得活靈活現。

周掌櫃一家人不喜歡劉師傅,六子也不喜歡,可沒辦法,劉師傅有手藝,離了他染坊就幹不下去了。

好在有六子。

六子比柱子機靈,柱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實誠、沒心眼,就是一塊榆木疙瘩,劉師傅不喜歡這個呆呆的夥計。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劉師傅喜歡六子,六子會給他端洗腳水,會編瞎話哄他開心,說周村的小媳婦都喜歡他染的布,竟揀劉師傅愛聽的說。

幾通甜言蜜語下去,劉師傅就有點暈乎乎的,對六子也挺好,教給六子不少真本事。

可劉師傅也不蠢,關於染料配方的事兒,一個字兒也沒提。

六子心裡也明白,沒學到染料配方,自己到死也就是個小夥計,成不了什麼氣候。

所以六子想要偷師。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劉師傅很機警,每次配料都把自己關在小黑屋,好不容易,六子才逮到機會透過窗戶縫隙偷偷看到了,這才算是把劉師傅所有的手藝都學到手了。

到這兒,周家才真的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要把這個壞心眼的師傅給辭了,他就是六子。

對於這事兒,咱得從兩面看。

第一,六子這事兒不地道,畢竟手藝都是劉師傅教的,偷師本就上不了檯面;

第二,六子這事兒做得對,劉師傅人品確實不行,繼續留在周家早晚是個禍害。

在周家買賣剛剛好起來的時候,劉師傅就要漲薪,關鍵買賣好是因為六子,和劉師傅並沒有什麼關係。

解讀大染坊:欺騙、偷師、耍滑,陳六子為何用盡心機留在周家?

這麼一個貪財嫉妒的人留在店裡,通和要真的成了大買賣,還指不定鬧出什麼么蛾子,所以六子說這不是卸磨殺驢,是提前除害。

劉師傅一走,通和染坊就全靠六子了。

從一個小叫花,到染坊的大師傅,這一過程中,六子耍聰明、用手段,但有一點,他心眼兒不壞,依舊保持著初心,鎖子叔當初給了他一塊餅,換來的是六子數十年如一日的孝順。

正因為這樣,六子偶爾一些不地道的事情,也就容易被觀眾所接受,畢竟,大多數人看重的還是結果,要是六子一輩子老老實實的要飯,沒有做過一丁點兒壞事,到老了可能一點水花都撲騰不起來,哪兒有這樣做活得轟轟烈烈?

換句話說,要六子有錢後變壞了,估計早就被罵得狗血淋頭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