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最近迷上了《大染坊》。

同样的一部剧,不同的年纪看,感受也会不一样。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因为疫情的关系,我重看了这部18年前的电视剧,它依旧令人着迷,我也因为年岁的增长,看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小细节。

这些细节可能已经被人说过无数遍了,但我还是想把它形成文字,就是单纯得想写点儿什么,能和同样喜欢《大染坊》的读者神交一番,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我准备将其写成一个系列的文章,这是第一篇,主题就定为:为了不要饭,小六子耍了多少小心思!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话不多说,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大染坊》的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山东周村,六子是一个小叫花,在腊八晚上差点被大雪冻死。

第二天,昏倒的陈六子被通和染坊的周掌柜抱回家里。

后来,得益于六子的勤奋,通和成为周村最大的染坊,人们都羡慕周掌柜捡回一个这么好的伙计。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可问题是,陈六子真的是周掌柜捡来的吗?

这段故事原著中有,导演可能拍了,为了让剧情更紧凑,所以剪辑掉了。

原本的剧情应该是这样的;

腊八晚上的雪太大,六子为了不被冻死,在街上不停地走来走去。

到了早上,六子实在走不动了,一个染坊一个染坊地看,最后在通和染坊门口停住了脚步。

为什么是通和染坊?

答案在剧中有体现,周掌柜是个善人,之前收养过一个可怜的孩子,就是柱子。

六子整日在周村讨饭为生,哪儿家人善良,最有可能收留他,这点儿还是清楚的。

经过腊八的大雪,他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想找个地方安顿,也想干一番事业。

这就是六子的志气,他不相信自己会要一辈子饭,可他在周村无依无靠,唯一对他好的锁子叔还是个打杂的,不动点小心思永远出不来头。

所以六子坐在了通和门口,演了这么一出苦肉计,他听到院子里有动静,赶忙假装昏倒。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周掌柜把六子抱到床上,六子太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

后来,六子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磕头喊爹娘,希望周掌柜一家能收留自己。

目的非常明确。

周掌柜一家的反应也说明六子选择的没错。

周掌柜很犹豫,周太太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偷偷抹眼泪,采芹看到六子很开心。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最后,六子留在了周家,一来他很机灵,周掌柜喜欢;二来把刚救活的六子再赶出去,是一件造孽的事儿。

留在周家,只是六子计划的一部分,学一门手艺,做一番事业,是六子接下来要做的。

通和的刘师傅是个手艺人,从后期六子所掌握的技能水准来看,这个刘师傅水平还算可以,但就是心眼儿坏,谱儿太大。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作为东家,周掌柜一家人还在吃窝窝头,可刘师傅顿顿白面,初一十五还得喝上两口。

两个小细节。

腊八这天,周掌柜一家舍不得吃饺子,但是特意给刘师傅包了18个。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饺子煮好了,周掌柜想给采芹留5个,周太太说刘师傅去厨房了,拿眼睛数过饺子,数目对不上怕刘师傅不依。

周掌柜说让采芹去送饺子吧。

周太太急了,让采芹没事儿别去染坊,柱子不在的时候更不能去。

两个细节,刘师傅摆谱儿和好色呈现得活灵活现。

周掌柜一家人不喜欢刘师傅,六子也不喜欢,可没办法,刘师傅有手艺,离了他染坊就干不下去了。

好在有六子。

六子比柱子机灵,柱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实诚、没心眼,就是一块榆木疙瘩,刘师傅不喜欢这个呆呆的伙计。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刘师傅喜欢六子,六子会给他端洗脚水,会编瞎话哄他开心,说周村的小媳妇都喜欢他染的布,竟拣刘师傅爱听的说。

几通甜言蜜语下去,刘师傅就有点晕乎乎的,对六子也挺好,教给六子不少真本事。

可刘师傅也不蠢,关于染料配方的事儿,一个字儿也没提。

六子心里也明白,没学到染料配方,自己到死也就是个小伙计,成不了什么气候。

所以六子想要偷师。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刘师傅很机警,每次配料都把自己关在小黑屋,好不容易,六子才逮到机会透过窗户缝隙偷偷看到了,这才算是把刘师傅所有的手艺都学到手了。

到这儿,周家才真的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要把这个坏心眼的师傅给辞了,他就是六子。

对于这事儿,咱得从两面看。

第一,六子这事儿不地道,毕竟手艺都是刘师傅教的,偷师本就上不了台面;

第二,六子这事儿做得对,刘师傅人品确实不行,继续留在周家早晚是个祸害。

在周家买卖刚刚好起来的时候,刘师傅就要涨薪,关键买卖好是因为六子,和刘师傅并没有什么关系。

解读大染坊:欺骗、偷师、耍滑,陈六子为何用尽心机留在周家?

这么一个贪财嫉妒的人留在店里,通和要真的成了大买卖,还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六子说这不是卸磨杀驴,是提前除害。

刘师傅一走,通和染坊就全靠六子了。

从一个小叫花,到染坊的大师傅,这一过程中,六子耍聪明、用手段,但有一点,他心眼儿不坏,依旧保持着初心,锁子叔当初给了他一块饼,换来的是六子数十年如一日的孝顺。

正因为这样,六子偶尔一些不地道的事情,也就容易被观众所接受,毕竟,大多数人看重的还是结果,要是六子一辈子老老实实的要饭,没有做过一丁点儿坏事,到老了可能一点水花都扑腾不起来,哪儿有这样做活得轰轰烈烈?

换句话说,要六子有钱后变坏了,估计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